旅行的所见所闻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东起茅津渡,西至209国道,南接北环路,北至黄河滩涂,是以保护沿黄生态、弘扬黄河文化为宗旨,依托黄河沿岸的沟壑、台地、滩涂和原有地被植物等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东起茅津渡,西至209国道,南接北环路,北至黄河滩涂,是以保护沿黄生态、弘扬黄河文化为宗旨,依托黄河沿岸的沟壑、台地、滩涂和原有地被植物等自然地形地貌,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


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

虢国墓地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总面积32.45万平方米。

从1956年发现至今,探明各类遗址800余处,出土文物近3万件。尤其是90年代发掘的虢季、虢仲两座国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价值高和墓主人级别高,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虢国车马坑博物馆。


在三门峡大坝上,竟然有河南与山西两省的分界线,很有意思。

黄河在陕西省的潼关至河南省的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


黄土高原把最神奇的地方留给了河南三门峡陕县,因为这里有一种地貌,它叫塬,四周陡峭,中间平坦。这里近万座地坑院,据说被德国一个飞行员在三十年代发现,在全世界传遍。

在陕县的陕塬上,星罗棋布的村庄散落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





地坑院中间地面通常还栽植1-2棵梨树、榆树、桐树或石榴树,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进入村庄,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畜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因地坑院分布广泛入选国家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