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新时代研学旅行实现新跨越

新跨越·新起点万木吐绿,春意盎然,红旗渠研学旅行发展又迈新步。2018年4月19日,红旗渠研学旅行课程评审会在京顺利召开。会上由9位业内资深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认真听取课题开发

新跨越·新起点

万木吐绿,春意盎然,红旗渠研学旅行发展又迈新步。

2018年4月19日,红旗渠研学旅行课程评审会在京顺利召开。会上由9位业内资深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认真听取课题开发组汇报,仔细审阅课题设计稿,经过评审专家们积极讨论,一致认为红旗渠的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达到预定目标,通过评审。并宣布国内首套具有鲜明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成功,红旗渠又一次站在了国内行业的发展前沿。

▲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秀珍主持会议

评审专家

▲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开放大学文法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惊铎

▲特邀顾问、国务院资深参事、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任玉岭

▲评审专家,原教育部教育装备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协会中小学图书会主任李玉先

▲评审专家,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校外教育专项基金主任、综合实践基地联盟秘书长、原教育部国际司副巡视员纪建军

▲评审专家,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执行主编,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学术委员会专家贺斌

▲评审专家,原国家旅游局红办副主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理事长胡呈军

▲评审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

▲评审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专委会副主任李海彬

▲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副研究员王艺

专家组表示,目前研学旅行方兴未艾,国内还没有形成覆盖多学段、综合多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研学课程,而红旗渠研学旅行课程通过有益的探索与积极尝试,丰富了研学理论,并形成有效且优秀的发展成果,充分改变了当前业内单一研学课程现象。红旗渠课程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可行性强,采用模块化、层次化设计,切合当地资源实际和发展需要,贴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研学需求,充分体现了“研中学”、“游中学”两大重要概念,使得学生可以在实践与体验中直接受到教育,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和可拓展性,为国内研学旅游行业作出了示范性举措。

▲合影

会上,红旗渠研学旅行课程通过最终评审。红旗渠课程以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红色文化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以培养中小学生综合健康发展为目标,以红旗渠精神为载体,依托红旗渠景区、红旗渠教育实践基地及周边优秀研学资源,针对各学段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进行设计编制,强调精神培育、心灵洗礼、知识贯通、动手实践、科学探究等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点要素,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主题独具特色研学旅行创新实践活动,充分了适应当前时代飞速发展的高要求,贯彻落实了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要求,实现了规划实际、可操作性强、研学产品多样化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的前进趋势及研学圣地红旗渠的品牌影响力。

会议最后,红旗渠风景区营销经理何美芳代表红旗渠在会上表态,此次红旗渠研学旅行课程通过评审是对红旗渠研学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与认可,红旗渠作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是荣誉更是使命。红旗渠研学旅行建设工作已经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未来更要牢记使命,不断创新,走出一条能够规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新道路,为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推动红旗渠研学旅行走向标准化与国际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