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堂 旅行的意义
“我想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太多的梦想等着我去冒险”—《流浪》2018年3月17日K446次深圳站—南昌西站目的地:抚州黎川2018年3月36日Z107次南昌站—深圳站说是旅行,只是冠上一
“我想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太多的梦想等着我去冒险”—《流浪》
2018年3月17日K446次
深圳站—南昌西站
目的地:抚州黎川
2018年3月36日Z107次
南昌站—深圳站
说是旅行,只是冠上一个好听点的名号,潇洒点,去看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外面的世界》
然而,事实上,并没有真的像穷游的背包客一般,背着吉他卖唱;没有背着行囊在其他城市中走走停停;也没有渠道各大景点比V拍游客照。只是随着好朋友华清,到了他老家新家,蹭吃蹭喝了一周,尝试离开工作忙碌,喘不过气的深圳,来到了黎川感受不同于大城市的文化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
到他新家的第一天,发现房间格局不一样(起码于广东的不一样)。一座房子有六户人,第一层六扇门六户,有饭厅厨房厕所,一条公共楼梯上楼,二层以上每户两层,跟商品房一样。总体的话,相预备于我老家渔村的房子不一样。这样的格局,体现出了不一样的邻里关系。
中午吃饭的时候,这边的人都喜欢在碗里夹几个菜,然后去门口吃饭,跟邻居拉家常。印象中,这是小时候的场景。但小时候的感觉是被家人追着喂饭吧。不仅如此,还会去隔壁串门,如果碰巧邻居也在吃饭,还会夹一筷子尝尝邻居的手艺。
之后我跟着他去了他堂兄弟家,小姑家,外婆家、爷爷奶奶家蹭饭:第一层去蹭饭时,还是被感觉有点尴尬,但是对方酒一上,多喝两碗,就觉得头晕了......
喝酒
以上两件事,反正是不会出现在我家这边。我要是吃个饭走来走去,那父母应该就是“藤条焖猪肉了”。
“远离世俗的吵杂、走过春秋又一夏”—《南下》
饭桌上,菜几乎是辣的,酒绝对不会少,话基本不多。
饭桌上的菜,比较特色的是自家的腌猪肉、腌鱼肉、霉豆腐、青菜、还有自己上山采的蕨菜,竹笋、野菜。
饭桌上的酒。这真是感受深刻的事情之一。第一顿饭,用碗喝啤酒时,我只是愣了一下,后面发现这边都是用碗喝酒的啤酒还好,度数不高、喝得也习惯 。但后面喝的都是米酒,虽然以前有喝过,但一般都是小小的杯,喝个两三杯,而这边都是大腕,每顿两三碗,尤其在华清爷爷奶奶家,几乎就是,午饭—睡觉—晚饭—睡觉。一天清醒几个小时。
华清说,“客人喝得越醉,主人家越高兴”。所以喝怕了,也不能不喝;“喝醉了就去睡。”他爸他爷都是这么说。
饭桌上的话。一方面本人不是能言善道之人,另一方面语言不通,很少能插上话,另外这边人可能习惯以酒代话。于是每顿饭,听得最多的是“没什么菜”、“吃菜”、“喝酒”。一顿饭下来,“喝酒”二字和动作,不下十遍。
“如果迎着风就飞,俯瞰这世界有多美”—《远走高飞》
一个星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他老家乡下的几天
说乡下,可能还要加上“偏远”二字。乡下到县城每天只有一班车来回。乡下到县城,早上六点多的车;县城到乡下,下午四点多的车。因此,这是一个自己旅游,根本不会到达的地方。
乡下
乡下能做的事情不多,但由于吃饭喝酒睡觉占时间,所以几天时间过得还是蛮快的。
到镇上赶集,这是每逢三、六、九,这里的人就有一次赶集。平时空空的马路,赶集那天就很多人摆摊、买东西。
赶集
此老街非那老街
平时能做的就是,上山采蕨菜、去河边采蕨菜、山上采野菜、挖竹笋,还有去田里的那片紫云英拍照。
踩花
乡下人不多,大多数人都搬出去了,能见到的就十户人左右,因此会有种恬静的感觉。这里也没什么人串门,串门的只有狗。每天晚饭时间,就有条狗来串门,等着我们吃饭吐出来的骨头给它吃。
开头说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很淳朴,这点从两位爷爷奶奶身上就感觉特别明显。
在一些综艺节目里,会看到当地的村民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以前也就看看,没感受那么深。直到自己成为客人,真的发现真有这么淳朴的人儿。
某天下午醉醒后,一碗四个鸡蛋放在我面前。某天下午醉醒后,一锅糯米饭出现在我面前。都是爷爷奶奶煮的,大概就像父母怕你饿着,给你准备下午茶。
最感动的是,第一天吃饭时,发现饭是硬的。来之前,华清说,他爷爷奶奶牙齿不好,都是吃烂饭(煮得很软),如果我不习惯就我们另外煮一锅。当时就说了没关系,毕竟就几天。但后来还是他提醒,才知道是硬的。看着爷爷,爷爷他笑了一下。顿时有点小愧疚。即使说了不用特地迁就,但之后几顿饭。爷爷还是煮成正常的硬度。
走的时候,想要点爷爷奶奶自己酿的米酒当特产,带给那几个一直找我要特产的人儿。于是爷爷奶奶一直说要拿油桶给我装,我说一小瓶就够了,他们就说不够塞牙缝。最后折中了一下,带了一大瓶。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再见》
一周匆匆,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甚好。
最后在南昌一个人去了两个景点,连买票参观拍照都没心情。想想几次旅游,“和谁一起”比“去哪旅游”对我还是更重要些。
“你品尝了夜的巴黎,你踏过下雪的北京。”——《旅行的意义》
未完,待续。
撰稿:浩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