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内蒙古产业结构
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 加快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 张广收 面向二十一世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

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内蒙古产业结构

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 加快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 张广收 面向二十一世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调整产业结构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避免结构雷同,又是国家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

因此,西部各省区必须从各自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准确定位,把握关键,突出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全面分析和认识内蒙古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区域特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情况认为,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须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

一、内蒙古产业结构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到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4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3.4:40.4:36.2,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已具备了生产粮食280亿斤、饲养牲畜7000多万头(只)的能力,每年可提供商品粮100亿斤、商品肉100万吨、羊毛6万吨、羊绒4000吨、羊皮1900万张、牛皮110万张和鲜奶109万吨,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工业重型化结构得到改善,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轻工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达到97亿元,成为自治区第一支柱产业,涌现出了鄂尔多斯、伊利、仕奇、鹿王、兴发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

能源、原材料等重工业稳步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原煤产量、发电量、钢产量分别达到8163万吨、465亿度和459万吨。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内蒙古经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农牧业、能源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稀土工业、生物高技术产业、草原文化旅游等行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牧业:内蒙古横跨“三北”,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8,居第二位。

其中,草原、人均耕地和森林面积居全国首位。

丰富的土地资源,各异的自然条件,以及多样的动植物分布,为发展特色农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呼盟的奶牛和大豆,兴安盟的水稻,通辽、赤峰的玉米,锡盟的牛羊肉,乌盟的马铃薯,巴盟的小麦,伊盟、阿盟的绒山羊等等,特色明显,优势突出。

目前,这些特色农牧业均在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乌盟的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产量达到400万吨,实现增加值10亿元,占全盟农业增加值的28%,同时还带动了加工、保鲜、贮运等发展,目前有1.2万个马铃薯储存大户,有3.5万人、5万辆车从事马铃薯运输,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共10户,年加工马铃薯100万吨。

全盟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实现增加值15亿元,占全盟国内生产总值的16.4%,已成为全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外,内蒙古有13亿亩草原,2.8亿亩森林,环境容量大,污染相对小,绿色产品是一大特色。

2000年,全区已有65家企业开发绿色食品,登记注册绿色食品176种,占全国绿色食品总数的10%以上,未来开发潜力很大。

内蒙古从东到西还分布有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沙区总面积11.2亿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3%,结合生态治理,发展沙产业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农畜产品加工业:农畜产品是内蒙古的特色和优势,马铃薯、羊毛、羊绒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羊肉、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牛肉产量居全国第十位。

依托农畜产品资源发展起来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内蒙古第一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全区轻工业产值的80%以上,占全部工业产值的32%。

特别是在马铃薯、羊肉、牛奶、羊绒等农畜产品加工行业优势明显,并具备了相当实力。

2000年,全区羊绒产量近4000吨,已形成年梳绒1.5万吨、生产羊绒衫1200万件的生产能力,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利税4.5亿元,并拥有鄂尔多斯、鹿王等驰名品牌,羊绒产量、加工规模、工艺技术、出口创汇等方面均居全国首位;牛奶产量近80万吨,已形成年加工鲜奶近80万吨的生产能力,全区乳品加工企业109户,生产十大类近300个品种,乳制品产量达到6.6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利税超过3亿元,伊利集团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2亿元、利税超过2亿元;马铃薯产量700万吨,大中型加工企业12户,年加工马铃薯150万吨;羊肉产量32万吨,草原兴发集团已形成年加工100万只羊的生产能力。

能源工业:内蒙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储量在100亿吨以上、适宜露天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有五处,现已形成年产原煤1亿吨的生产能力。

同时,内蒙古靠近水源,...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有不同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目前国内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致分为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政府干预型和市场主导型。

政府主导模式是指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一般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种。

在政府主导模式中,具有地区规划、资金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缺点是对本地吸引物认识不足,容易造成定位失误。

政府干预模式是指政府与企业或其他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在政府干预模式中,政府只起到引导作用,提供政策、资金等帮助,最终落地仍以企业为主。

政府干预模式优势在于市场竞争力较强,资源整合利用率高。

市场主导模式又称为企业主导型,即完全由企业或盈利组织开发运营。

市场主导模式是以经济效益为首位,适合成熟的文化旅游景区,但项目生命力的长久性存在一定考验,有可能对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有不同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目前国内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致分为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政府干预型和市场主导型。

政府主导模式是指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一般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种。

在政府主导模式中,具有地区规划、资金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缺点是对本地吸引物认识不足,容易造成定位失误。

政府干预模式是指政府与企业或其他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在政府干预模式中,政府只起到引导作用,提供政策、资金等帮助,最终落地仍以企业为主。

政府干预模式优势在于市场竞争力较强,资源整合利用率高。

市场主导模式又称为企业主导型,即完全由企业或盈利组织开发运营。

市场主导模式是以经济效益为首位,适合成熟的文化旅游景区,但项目生命力的长久性存在一定考验,有可能对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