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旅行电话
百草润绿,新叶簇发,又到了吃艾米果的时候了。 每年这个时候,同学都会打来电话,邀我去吃艾米果。吃艾米果其实就是一场同学的聚会。 今年,我特别想来一场一个人的旅行,没有约束,没
百草润绿,新叶簇发,又到了吃艾米果的时候了。
每年这个时候,同学都会打来电话,邀我去吃艾米果。吃艾米果其实就是一场同学的聚会。
今年,我特别想来一场一个人的旅行,没有约束,没有羁绊,清清静静,自由自在。英的家在遂川五斗江乡,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我告诉英我会去她的家,英很高兴,说做艾米果吃。
艾米果是我最喜欢吃的米果。小时候,周围的邻居来自全国各地,大家都不懂做艾米果,更没有吃过。大家都感到奇怪,艾叶草是猪吃的,人怎么可以吃呢,还做成米果吃。品尝艾米果后,觉得非常好吃,只是我们外乡人不会做。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的发达,艾米果已是闻名遐迩的一种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各大超市均有售卖,网店、微店也有经销。农村同学家做的艾米果,软糯清香,真是好吃。爸妈也在吃了别家人送来的艾米果后,对艾米果大加赞赏。
春天里,井冈山农家人招待亲戚、朋友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做艾米果了。做艾米果不是小事,也不是难事。但在农村,做一次艾米果,总要送些给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品尝一下,于是做一次艾米果,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知道我到她家的时间后,英早几天就买好粉,逢墟又买好了艾叶。春天艾草刚刚生发,鲜嫩碧绿,这时的艾米果最好吃了。娇嫩的艾草价格比蔬菜要贵好些。
正如我所料,英家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姐姐妹妹全来了,邻居也在帮忙。邻居大姐力气大,专门揉粉,筋不筋道全在这功夫。桌上是两大盆馅料。米果好不好吃,味道美不美,就在于馅料配的好不好。英说她头天用了一天时间切笋丝,笋丝细细白白,配上了同样切细的蜡肉。艾米果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每年必做的。她们做起来得心应手,精彩纷呈,不是传奇也是传奇了。
看她们做艾米果,我也看出了点门道。从煮艾开始就需要功夫,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揉粉更是要力气,包料也要技术,蒸米果要掌握时间火候。虽然知道程序,也做过艾米果,但做出来的味道实在是相差千里,这种传统美食没有一朝一夕的功夫是做不出来的。艾米果没有几十年上百年的传承、历练,真做不出好吃的味道。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会做艾米果,简直让我喜出望外。等到她做出来叫我吃的时候,那么一大盆,的确是艾米果,但仅仅是外乡人的手艺,没有本地艾米果的味道,她那份真心我还是感动的。
到了春天,我就想吃艾米果,当然是地道的本地人家做的艾米果。我在景区工作的时候,同事丘是做艾米果的高手,她动作麻利,技术老道,所有人都吃过她做的艾米果。别看她个子小,做事谁都比不上她。十斤米粉放在桌上,她煮艾、揉粉、上蒸锅轻松搞定,让人叹服。做出来的艾米果色泽碧绿、清香扑鼻、韧劲十足,甜糯可口。同事都找她帮忙做,于是,大家下班的时候,带着一包包的艾米果回家,放在冰箱里可以保存很久。同事郭郭要我回景区看看,我和她一起采摘了鲜艾,她揉了粉让我回家蒸着吃。其实我去景区,不只惦记那里的风景,更惦记的是她做的艾米果。她做的艾米果也好吃,属于慢工出细活,但她还是想起丘做的艾米果。
英将一竹箕成品放到蒸锅,我问蒸多长时间,英说十五分钟。蒸好后,英端出来的米果翠绿翠绿,一个个大小相同,摆在竹箕里,有棱有角、胖胖乎乎,煞是可爱,像一个个艺术品。我不得不佩服她们的制作技术,真的是久经考验,炉火纯青。品尝之下,软糯适中,馅料鲜美。不时有相熟的人走来,英和丈夫热情招呼吃艾米果。
艾米果是春天的味道,吃艾米果,春天的味道就进入到心里了。
来源:井冈山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