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我的旅行小马甲博主

《中国有嘻哈》第一季播出结束的时候,地下嘻哈歌手PG ONE的微博粉丝从三四万猛翻了一百倍。等待着这位准明星的除了狂热的迷妹,还有巨大可感的商业价值:发行专辑、粉丝经济、商

《中国有嘻哈》第一季播出结束的时候,地下嘻哈歌手PG ONE的微博粉丝从三四万猛翻了一百倍。等待着这位准明星的除了狂热的迷妹,还有巨大可感的商业价值:发行专辑、粉丝经济、商业代言……走红的诱惑太大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人主动挑起话题把自己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卖力地表演剧本写好的人设,甚至刻意先招黑再洗白。阿脸用一句话概括了背后的逻辑:任何有关注度和曝光的地方都有它的商业价值。没有行业例外。

阿脸是微博大V@我的旅行小马甲的博主,作为一名旅游博主,他的走红轨迹与大部分微博时代的后起之秀们都不同。早在2009年,阿脸带着在博客积攒的四万多粉丝转战微博,利用微博早期的扶持政策、自身高挑帅气的外形、实打实的旅行攻略干货内容,收割了最早的微博红利。而直到阿脸大学毕业,距离被吴晓波称为“自媒体元年”的2016年还有三年。彼时“商业模式”“自媒体人”“粉丝变现”“风口”都还是再陌生不过的名词,微博作为早期的社交分享平台也并未承担日后流量之星的使命。只是当一条微博广告收入远超自己一个月工资的时候,阿脸隐约意识到,起风了。

嗅觉灵敏的内容创业者争先恐后地涌入,这个行业也由最初粗放式的野蛮生长转为专业和批量化生产着网红和大V。你所熟知的“英国报姐”“天才小熊猫”背后,都有一个庞大且隐形的推手公司,简称MCN。账号背后作为独立主体的自然人?不存在的。只要把精心安排的人设竖起来就够了,剩下的工作,无非就是砸钱、搬运、复制和粘贴。最近被薛之谦疑似假离婚骗人钱财的八卦刷了屏,有趣的是,老道消息在总结王思聪一百天没有发微博的时候发表的评论:“卖人设总是会崩的”,或者同样适用。

在这篇对阿脸的访谈里,除了回忆了我的旅行小马甲作为最早一批旅游类KOL的“发家史”,还夹杂了网红大V的包装运作、内容与商业化的相互博弈和自媒体商业环境的嬗变。太阳底下无新事,今日的旅游业,你怎知就不是庞大的经济工业化时代的又一个缩影?

旅游本身是一个不会有太多炒点的东西,它挂钩的是文艺

凤凰青年: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运营自己的微博账号?

阿脸: 我大学的时候喜欢写游记、拍照片在博客上分享,大概2009年年末的时候微博来博客邀请有人气的博主入驻。那会儿我粉丝大概四万多,微博说会有一些扶持政策,我就去了,后来慢慢积累了很多粉丝。当时自媒体这个概念还没有太固象化,我就是纯粹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后来自媒体的商业环境成熟起来了,我应该算是第一批自媒体人吧,然后就开始运营,跟着整个行业的趋势走。我觉得这个行业从内容到运营者的心态和规划,都是一个慢慢专业化的过程。

凤凰青年:所以大学毕业后也没工作一直以新媒体为生?

阿脸: 没有,我大学毕业做了7个月左右的房地产项目策划师, 2014年底的时候我辞职了,因为那会儿发现自己发一条微博的收入比本职工作一个月的工资都要高。

凤凰青年:所以你是从自己写游记分享干货内容起家的,跟现在流水线包装运作的网红不太一样?

阿脸: 我觉得是环境不一样,我们那会儿没有很好的商业环境,也不知道粉丝能变现能让自媒体人收入这么好。那会是真的自己喜欢分享,生活里每一件小事我都喜欢写在微博上。后来慢慢地有了自己的风格,再积累了一些精准的粉丝。我觉得我和现在很多MCN(专业包装策划网红、段子手的“经纪公司”)扶持的网红不太一样。我们不是为了吸引粉丝而吸引粉丝,当时就觉得微博是一个社交平台,大家愿意在这个平台发声,记录自己的生活。

凤凰青年:你怎样看现在很多网红会有预先设定的人设?

阿脸: 人设就是自媒体行业专业化的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从2015年开始,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自媒体平台泛滥,太多领域的营销号和意见领袖不断地产出内容,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内容已经让大多数粉丝审美疲劳了。所以现在很多MCN扶持的网红和段子手都要精准选定符合自己的粉丝比较喜欢的人设,来提高自己在粉丝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增强粉丝的黏度。这些我觉得是一个正确的事情,我自己也会想我的人设是怎么样的,包括设标签什么的。

凤凰青年:你给自己定的人设或者标签是什么?

阿脸: 标签是一个爱旅行、爱拍照,喜欢分享的男生。

凤凰青年:这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很多人都能做。

阿脸: 对,所以我最近开了工作室,有自己的视频栏目在准备上线,也有在慢慢的考虑。但人设这个东西不是说你想出一个就能立马把自己变成这个样子,而是需要你在自己内容的探索、发布、分享中慢慢摸索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因为人设一旦形成了你要坚持下去,如果你不喜欢或者本身不是这个样子,像演员一样演一个不是自己本身的性格会很累,而且时间长了粉丝也会看出来。

凤凰青年:你是先有内容再有了微博大号,但现在很多网红是先有人设后有内容,而且背后可能是一整个经纪公司,这样的情况对你有影响吗?

阿脸: 肯定会有的。因为自媒体市场整个的蛋糕就是这么大,可能蛋糕体积每年在慢慢地变大,但是自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在呈指数倍的扩散,所以分蛋糕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内容还是像你刚刚说的人设都要有。

凤凰青年:现在自媒体这么多,旅游类的KOL也很多,为什么有一些就能够占到头部去?

阿脸: 我觉得各方面原因都有,一是推广资源上,各个博主背后扶持的公司不一样,很多内容很好的博主现在粉丝量不多,因为他没有很多资源去帮他推广,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抛去内容不说的话,真正的有影响力的旅游圈博主其实不是很多,我也不敢说自己在旅游圈里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我是觉得内容上的好并不代表影响力一定会好,很多博主特别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没有得到粉丝的拥簇,也没有受到很多品牌商的关注。反而是很多包装出来的KOL一直在走商业化的道路……不太好说,找不到一个点,也会得罪人。

凤凰青年:但其实大家都知道。

阿脸: 怎么说呢,旅游类的KOL不像娱乐类的搞笑类的那么有活跃度。你可以去看新浪各个领域的年度统计汇报,旅游类的活跃度不是很高。因为旅游这个东西它不是每个人生活里的必需品。

凤凰青年:也不是一个高频次的事情。

阿脸: 对,可能每个人一年就出去旅行一次,但美食、娱乐、搞笑不一样,我平时在家没事我也喜欢看。而且旅游类的内容产出的成本要比其它领域高很多。比如说我们要拍一个巴厘岛的片子,那我人工的费用,往返的机票、住宿,当地的一些消耗,成本很高。而且视频出来之后,可能依然不会有很高的活跃度。因为旅游本身是一个不会有太多炒点的东西,它本身挂钩的是文艺。但现在文艺、鸡汤、穷游已经过了最热的时间,处于下降期了。所以旅游类内容如果能持续保持高质量、高活跃度的产出的,真的是特别特别难。

商业环境的稳固要靠很多东西,水分是好是坏并不容易去评判

凤凰青年:你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阿脸: 第一是我自己微博和微信的商业合作。第二就是一些线下的邀请,商业活动出场费。再一种就是我自己理财的收入。

凤凰青年:面对舆论口袋一直收紧的情况,微博CEO@来去之间说要做内容电商、做粉丝生意别做流量生意,对这句话你是怎么样理解的?

阿脸: 这也是我跟很多自媒体从业人员一直在交流的一个问题。因为自媒体这个行业谁都说不好它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能火多长时间、能带给从业人员多少商业价值。来总说的做粉丝经济,我觉得是自媒体行业做到比较顶端的一类人才可以去尝试的东西。最开始的这一批电商红人,像张大奕,雪梨,他们是把粉丝经济发挥到极致的,靠粉丝去购买他们的产品来获得收益。这种需要考验你跟粉丝之间的粘度,考验你领域的精准程度,考验你自己的产品能不能适应你的粉丝群体。如果能达到这个匹配度的话,那我觉得是自媒体发展的最高水平了。

比这个水平再低一点可能就是像我一样接一些商业活动,把品牌和自己的旅行结合在一块做一些软植入,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形式。来总的意思是要做内容,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不要太执着于微博现在的一些数据,流量东西。

凤凰青年:我可以理解为微博一些数据可以注水吗?

阿脸: 是的。

凤凰青年:所以他有可能是从一个产品CEO的角度考虑说如何让这个环境更加健康。

阿脸: 你说微博它靠什么赚钱?商业环境的稳固其实也是靠很多东西的,包括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这就是我说的一个行业的专业化过程,像你说的这个水分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没有办法去下太明确的评断。

凤凰青年:也就是说微博要成长为一个很大的产品,它就必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现象?

阿脸: 我觉得不是必须。就像现在很多明星会用一些事件来炒作自己,让自己的活跃度或者是影响力提高一些,或者在客户的眼里的价值能提升一些,会有各种的方式来宣传自己,包装自己。那其实在自媒体的环境里面,不管是水分还是内容,还是你个人的形象,其实都是包装自己的一种方式。我觉得需要从各个方面去理解这个事情。

凤凰青年:你觉得自媒体的数据注水跟明星炒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

阿脸: 其实是有共同点的,只不过我的意思是说,自媒体这个环境发展得太快了,所以很多博主、很多商业模式的崛起和盛行都是有很多原因的,你没有办法去完全肯定它或者完全否定它。像水分这个东西,很多客户他自己都会去做。所以我们说期待这个行业更专业化,达到顶端内容是王道的状态。

任何有关注度和曝光的地方都有它的商业价值

凤凰青年:感觉这几年旅游越来越热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去玩?

阿脸: 有钱了。另一个问题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出去旅行就是喜欢装个逼发朋友圈。

凤凰青年:不发朋友圈好像就白旅行了。

阿脸: 对,也不能说全部,但好多人回来之后连自己去了哪,去了哪个景点都记不住。

凤凰青年:现在有很多原本小众的景点迅速被大众化,你怎样看这个现象?

阿脸: 我觉得这是被商业模式运作起来的,比如说帕劳好,马上就会有有钱人看中这片市场,他立马把商业模式复制过去,比如说砸钱在帕劳的推广上、在帕劳建酒店、开旅行社,那帕劳的热度起来了之后,去帕劳旅游的人就能给他带来很多的商业价值。旅游这东西火起来无非就是商业。马尔代夫、帕劳、包括摩洛哥、土耳其这些地方都是被市场炒起来的,准确点说,是市场和环境两个部分结合在一块造成的。

凤凰青年:所以国内有了很多面貌高度相似的“古镇”?

阿脸: 对,像乌镇那种白天满满的全都是人,晚上一个人都没有,因为已经没有土著居民在那了,它完全变成了一个商业的乌镇形象。我觉得也挺可悲的,但这也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现象。

凤凰青年:它会像是经济发展一样,要先经历工业化的阵痛再去追求可持续发展吗?

阿脸: 可能会。因为人的消费水平在提高,中国人的素质也在提高,消费档次也会跟着提高。所以慢慢地从大家选择几百块钱的跟团游到大家愿意接受几千块钱几天,但是不跟团,有自己的地接司机,有当地人带着去玩。这是旅游行业这几年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我觉得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好的形式出来。

凤凰青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旅游背后其实跟商业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阿脸: 对,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任何有关注度、有曝光的地方都有它的商业价值。

凤凰青年:自媒体行业这样一个狼多肉少的情况,你自己现在也开了工作室,之后有一些什么新想法吗?

阿脸: 我个人肯定还是会在这个领域里面继续研究旅行、摄影,怎么样能产出一些更优质的、粉丝更喜欢的内容。因为我女朋友现在也进入这个行业了,可能后续我们会把她的那部分工作和我这部分工作放在一个工作室里,包括整个视频的形式,包括商业变现的渠道,还有一些规划都会去慢慢探索。

凤凰青年:对于雪铁龙天逸这款车,以及它强调的乐享态度,和你的新想法有没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

阿脸: 这几年因为我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都慢慢的提高了,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了,慢慢的从一种被动的,可能受牵制于旅行社的旅行方式,到自由行再到自驾。今年我也一直在国内、国外自驾的跑,所以我真的是觉得一辆车的好坏完全会影响你这一趟自驾旅行的心情和全程的体验。所以不管从外观上还是空间上还是安全系数上,我都觉得国产车慢慢地会在所有的汽车品牌里面崛起,然后越来越受到国内年轻一代人的青睐。像天逸这款红色的车,我出去旅行就会比较喜欢,因为它拍照好看,红色放到任何一个旅行环境风景中,拍出来的照片都很突出很漂亮。而且对于喜欢自驾游的人来说,有了SUV就相当于满足了露营和野餐的一切条件。看SUV天逸的撞色车顶冲浪板式行李架,你可以仅凭一人之力在它上面搭建一个车顶帐篷,再在车里装上美食和红酒,那就是一次绝妙的露营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