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去荷兰旅行的英文对话

在众多为了吃而前往的城市中,越南首都河内却是特别的。与以往每次吃完体重必然会增加不同,这次在河内吃了一周,体重竟然一斤没长。

这只蜗牛意味深长啊
并不是在说河内食物

在众多为了吃而前往的城市中,越南首都河内却是特别的。与以往每次吃完体重必然会增加不同,这次在河内吃了一周,体重竟然一斤没长。

这只蜗牛意味深长啊

并不是在说河内食物不好吃。在尝试了最为知名的河粉,越南版法棍三明治,越南春卷,鸡蛋咖啡,夜市烧烤,河内全民街头茶,还有几家异国料理店后,我有了初步的印象,河内人的日常饮食是街头的,草本的,多彩的。

河粉可谓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不光是本土百姓非常爱吃,随着越南移民散播世界各地,亚洲餐店面门头上的Pho字也已纳入国际饮食词典,就像饺子jiaozi也是饺子的英文翻译。

Pho到底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河粉,还是法国殖民时期大量的牛肉需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越南人将牛骨利用起来制成美味的汤底,被人们逐渐喜爱。

早期的河粉是由街边小贩挑着担子,在凌晨和傍晚出来售卖。这个担子还是移动的厨房。担子两边挂着两个木质的容器。一个里面放着炉子和锅,一个里面装着粉,面,香料和餐具。一般是带着越南斗笠的男人来挑担子。

如今在河内街头看到挑担子的多是女人

到了今天,河粉已经有了或大或小的门面。不论店里装修如何,店外一定有小板凳和爱桌子。因此,你总是能看到相对个头偏小巧的越南男女女坐在街头吃粉。即便那些个头较大的外国人也入乡随俗,蜷着身子,为了体验地道的越南街头小吃。

还剑湖附近的一家蓝色小店,外面都坐满了人。

每个人似乎都吃得津津有味。看上去也真是赏心悦目啊。和粉一起上来的还有一盘生的草植。豆芽、九层塔、柠檬、香菜等。

每个桌上的酱汁是点睛之味。有鱼露,辣椒酱,小洋葱头,小红椒。每当到热带地区旅行,我的身体自动变得更能吃辣。在相对清淡的和河粉里,我加了一点鱼露和辣椒,学着旁边的食客将豆芽和香草放到汤里。吃上一口,体会到一碗Pho的特色滋味。

然而,和我一起去吃的伙伴却觉得平淡,不合口味。她吃到一半就停了。我继续嗦粉,将青柠汁再挤点到碗里,认真地嗦完最后一根粉。

不同的时间,同样这家蓝色小店,去吃越南春卷。无意中看见有人称之为夏卷。吃过后,觉得这个名字再适合不过,清爽健康。

食客和伙计们对游客极其友好。服务员妹子耐心得教你怎么包卷。米纸的确是和纸一样的薄,却坚韧。然后包裹生菜、紫苏、黄瓜丝、胡萝卜丝等等,再将烤肉裹进去,搭配相应的酱汁蘸着吃。

对面桌的食客对着我的镜头,露出一个酒窝。

手指能穿过耳洞的小伙笑得很腼腆。

不远处就是老城中心的还剑湖,你想消食也好,无聊也好,就可以来到湖边闲逛,一圈又一圈。想想有关这个城市。

1922年,毛姆骑着骡子一路在东南亚漫游。七年后,他为这次东南亚之行写了一本书:客厅里的绅士。这本书的终点正是越南河内。毛姆之所以在河内结束这本书,是因为他在河内没有发现令他很感兴趣的东西。

尽管法国人告诉他,这是东方最迷人的城市。当然了,当时统治这个国家的正是法国人。后来长期的抗法抗日战争到如今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摩托车王国

尽管毛姆觉得河内很无聊,我还是想去自己体验。短暂逃离到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尝尝新鲜的食物,为接下来的人生活血。

和我前去的伙伴是做足功课的,她对「哪些出租公司很会坑人」做了详细的了解。到河内的时候已是深夜。她选择了网上查到的可信赖的出租车,打车去3公里外的一个旅店。

不知什么原因,司机不仅对我们一路黑脸,还不停发出啧啧的不耐烦的叹气声。问他怎么了,继续叹气。我也生气了,不打算再理他。

他个头小只,皮肤黝黑。为了一家几口的生计在外奔波。结账的时候,我们把数字后面的零多算了一个,给了24万越南盾,相当于人民币70多元。他接过钱,继续黑着脸。

等到伙伴反应过来实际只需人民币7元,问他要找钱时,他狠狠地甩了1000越南盾给我们,仿佛他才是吃亏的一方。

可是明明他不应该开心点么,毕竟多赚了一点钱。因此,一定是有什么比钱更重要的事情,让他如此煎熬。也很难想象,他是经历了怎样艰难的一天,才会有如此不合理的反应。

也许有了这个对比,接下来遇到的河内人和外地人都友善地令人意外。

比如(刚提到的)还剑湖附近一家越南小吃店里的食客和伙计们。

路上偶遇的台湾一家人,热情地和你推荐这里的鸡蛋咖啡。“你在别的地方喝不到的哦。”他说。

去尝试了下鸡蛋咖啡。对于平时喝黑咖的人来说,加了糖、奶和鸡蛋的咖啡有点无福享受。包括在河内喝到的所有咖啡,都谈不上喜欢。

本土连锁企业highland coffee里几乎每个位置都提供插座,以及冷气十足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本地和外地人来此休憩。

冰黑咖是纯咖啡汁与无数冰组成,招牌炼奶咖啡也甜得过度。倒是店里的越南法棍可能是在河内吃到比较好吃的了。

街头常见的早餐

路边的绿茶喝得解渴舒心。即便是年轻的姑娘小伙也爱在路边喝上一杯,抽上一口什么烟。

要说在越南喝到最宜人的饮品,便是加了柠檬草的姜茶「ginger tea with lemongrass」。应该很多咖啡店或者pub里都提供这道茶。后来,只要看到有姜茶,都会点上一杯热的。热姜茶倒上一点蜂蜜,在湿热的天气喝下去,胃格外舒服。

继续回到湖边。学生们正在做着街头互动,和西方游客用英语对话。男孩女孩们大多手里面拿着纸,对游客发问。一个问题问完,回答完。他紧接着看手里的问题,继续发问。没有任何衔接词。最后一个问题无疑是:能拍张合照么?

你猜到大概是英语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直到看到一个女孩,她没有拿纸。忍不住和她交流起来。她告诉你,其实他们不应该照着纸来读的,他们应该记住那些问题。他们可以更灵活些的。

在这个女孩的眼睛里,你能看到一丝灵动。

可以说整个还剑湖都是灵动的。不光是环绕四周的建筑各有千秋,有些是古中国建筑,有些是法国人修建的;更是周围你能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比如又一个在湖边散步的傍晚,遇到的一群阿姨和一位叔叔。他们一起仰天大笑。haha-hahaha—hahahaha- 大笑完了之后,像猩猩一样互相嬉笑追逐彼此。过了一会,又像小朋友一样,手拉手唱歌。你会想象这大概可能和广场舞一样,让投入其中的人身心愉悦。

还有把毽子当足球踢的大叔们。凌空一脚,毽子飞向高空,搭档胸口一挡,来到脚前,啪的一脚。来来回回,仿佛在踢一个迷你的足球。

如果想体验夜市的热闹,天黑后,往人群多的地方走,你就能走到啤酒一条街。啤酒、烧烤、火锅、米粉、水果、甜点。

“上帝啊,你为什么流汗这么厉害。”一位来自澳洲的嬉皮士坐在对面,在笑我的额头上的汗水。

可能是啃鸡爪太专注了。“有本事你也来啃鸡脚啊。”

旁边的来自香港的两个小伙点了火锅。我条件反射地对他们说粤语,打边炉啊。嘿呀。

请你们尝尝这个奶酪条。也不错呢。

回到青年旅社的女生宿舍,昨天的两位荷兰姑娘已经走了,继续她们为期一个月的东南亚之旅。刚来的是两个新加坡女生,两个加拿大女生,她们都在进行着间隔年的旅行,都是一个月以上的穷游。大家随意聊聊,食物和旅行。

聊着聊着,我意识到这里真是适合穷游的地方,物价低还国际化。恍惚间仿佛重回学生时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