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在旅行中有意义的事情

北京青年报:游学不能只是旅游的升级版暑假来临,让孩子参加海外游学或国内游学活动,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假期的选择。游学,既能旅行放松,又能学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所以针对青少年

北京青年报:游学不能只是旅游的升级版

暑假来临,让孩子参加海外游学或国内游学活动,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假期的选择。游学,既能旅行放松,又能学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所以针对青少年群体假期的各种游学产品层出不穷。游学热本无可厚非,但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一些旅游平台与教育机构推出的游学产品有“游”无“学”,价格畸高,内容注水,加之家长之间盲目攀比,游学市场一片热闹的背后,质量令人担忧。

游学当然有其意义所在,但对其作用也不要高估。游学需要不菲的费用,而当有学校力量参与其中时,就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太好的联想。更重要的是,游学以学为前提,不应该有“游”无“学”、重“游”轻“学”,不能成为升级版特别是暴利版的旅游。

近视不是一种正常状态,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轻则造成人们离开眼镜就无法正常生活,重则造成视觉能力退化,引发各种眼疾。中年以后病理性的近视姑且不论,青少年的近视加剧务必有效预防。小学低年级阶段应教会孩子保持正确坐姿,学会做眼保健操,养成良好习惯。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妨在“护眼作业本”的基础上,做更多细致的工作。比如北京,为降低近视低龄趋势,投入1.1亿元改造中小学照明。多一点板书、提倡纸质作业、改善照明舒适度,至少不要动辄要求孩子在平板电脑上写作业,孩子们的视力环境才会更好一些。

法制晚报:机场餐饮同质同价商家承诺只是开端

根据规划,北京新机场预留餐饮区域18000余平方米,拟划分店面90余家,店面的经营者将通过公开竞标的形式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竞标的餐饮企业需要提交《同城同质同价承诺书》,这意味着新机场的餐饮店要和市区同品牌同档次的店面“同质同价”。

让竞标企业提交《同城同质同价承诺书》,只是降低机场餐饮费的第一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说,机场餐饮店的场地租赁费、店铺承包费也不宜太高,否则难保商家不会转嫁成本。对于日后遵守《承诺书》的诚信商家,不妨降低租赁费,不诚信的,可以上浮租赁费。

6月30日,澄城县两个小学生看电视上演的绑架案剧情,觉得好奇,便自导自演了一出“绑架”案,孩子姑姑接到索要赎金电话后匆忙报警,80多名民警展开紧张的搜救和侦查,经过10个小时的忙碌,最终发现这是一场虚惊。

事后想来,幸好这只是一场虚惊,但这件事也为家长们再次敲响了警钟,要加强家庭教育和监护,尽可能地别让孩子们沉迷于手机、电脑和电视。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在孩子难管、哭闹的时候缺乏耐心,随手递给的就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甚至打开一部动画片。于是,电子产品就成了哄孩子最有效的工具,不少小男孩甚至一边玩网络游戏,一边喊着打打杀杀。

请问家长,你在这样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不少网络游戏、动画节目以及电视剧情中,暴力犯罪等内容屡见不鲜,而这些十来岁甚至更小的孩子,因为自身判断力弱、模仿能力强,看样学样,不但威胁到自身的安全,甚至给身边的同龄人、成年人也带来了威胁。

从最初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在东亚、东南亚等儒家文化圈热播,到后来的《乔家大院》等引发海外收视热潮,再到如今的《孙子兵法》等国际项目稳步推进,国产影视剧在走出去的同时,始终不忘传播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社会责任,致力于通过现实题材、古装、谍战等多种类型作品向世界彰显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而良好的海外口碑、扩大的全球市场与不断增多的国际合作,不仅反映了中国影视剧制作能力的国际水准,也彰显了新时代国人的文化自信,更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江西湖口某中学7名学生竟然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5月3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由于影响铁路安全,造成高铁列车在此区间临时紧急停车41分钟。经过相关部门定损,7名学生的监护人将承担5万元的赔偿。

“熊孩子”闯祸,偶然当中有必然,如果平时学校和家长就教会他们明白了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那么事情或许就能够避免。闯祸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监护人承担,这当然是公平的,而且可以给广大家长提个醒儿,一定要看住自家的“熊孩子”。要知道,相比较而言赔点钱还是小事,万一孩子跑铁轨上玩发生了意外,那就是多少钱也难以挽回的悲剧。

“城市新青年”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他们大多受教育和就业的起点较低,不少人是从农村到城市打工,或者从传统产业转岗至服务业从事普通服务工作,但在融入城市或再就业过程中,他们努力工作自强不息,逐渐具有了良好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二是他们在全力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坚持学习文化知识,接受各种的技能培训、职业专业训练或学历教育,不断提升自身职业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有的成为城市就业创业的佼佼者。

光明网:“幼升小”致离婚扎堆,这样的政策须优化

日前,媒体调查发现,河北石家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执行“幼升小”政策时要求:父母和孩子3个人的户口必须在一处才能上片内学校,否则只能接受调剂。为了孩子在片内入学,一些夫妻二人中有一方户口没在片区内的,只好去办了离婚手续,由此出现了户口异地夫妻扎堆离婚的现象。

“子女与父母双方户口在一处”与“子女户口与父母一方在一处”,就是直接入学与接受调剂之别。如此决策的依据到底是什么?事实上,很难看出这其中有何价值层面的考量,其主要作用只是以家庭状况区分出“层级”,用以作为入学的依据。

当前,我们强调在社会树立正向价值观,很多时候影响价值观的并不只是文化产品,公共政策同样能具有重大的影响权重。不妨试想,这些“幼升小”的孩子,在接受小学教育之前,还得接受父母假离婚的“言传身教”;对于父母来说,即便被反复叮嘱婚姻的神圣,却又不得不挤进入学政策为婚姻状况留下的博弈空间。反过来,社会整体道德认识水平,又必然影响公共政策的人性化程度。

政策制定者须重视政策的广泛影响,一些怪现象,往往是政策“引导”出来的。个体情况总是千差万别,一一都纳入考量,为政策层层加码,目的是增加政策的严密性,却总会留下缝隙,可供个体辗转腾挪。而当缝隙越逼仄,腾挪的次数越频繁,也必然加剧震荡社会的道德认知。因此,面对社会管理治理难题,必须放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思维,始终把公平作为贯穿一切政策制定的价值尺度,寻找根本的解决之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