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旅行 写诗
2015年蕾拉出发了,一个人独自旅行。在微博上,她偶尔po出旅行途中的照片,像是人生从来都是这样的开阔美好。在缅因她看到了冰天雪地里的纽约;帕劳潜水的照片,她欢脱得像一只自由
2015年蕾拉出发了,一个人独自旅行。在微博上,她偶尔po出旅行途中的照片,像是人生从来都是这样的开阔美好。
在缅因她看到了冰天雪地里的纽约;帕劳潜水的照片,她欢脱得像一只自由的美人鱼;在西藏被脸蛋上带红彤彤高原红的藏族姑娘,灌了好几杯青稞酒……
她说“如果没有踏出这一步,我大概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可以这么美!”
直到现在,蕾拉一直还在路上,3年的时间45万多公里的路程,还在微博@雷拉小姐上收获了450w+人的关注。
小城君觉得人生有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难过的经历,但能把所有的不愉快活成云淡风轻,在旅行的路上去了解不一样的自己,生命才能更加通透。
ߓ�2017/7/10珠峰大本营
“坐了十六个小时车,夜里到了珠峰大本营,毫无意外地高反了。头痛心慌咳嗽一起来,一宿没睡好,天亮了继续拍摄。”
我在珠峰大本营
ߓ�2017/7/20浙江松阳
“上一次来松阳,也不过五个月前而已,短短时间竟然跟自己家一般熟了。上午拉着茑舍的女主人去老街买菜,下午开车进山看云卷云舒。如果要找一个地方开自己的民宿,无疑就是这里。”
ߓ�2017/9/12威尼斯
“冲着双年展又回了一趟威尼斯,水边的生活还是那么懒洋洋又甜腻腻。太阳把彩色岛晒得暖暖的,颜料都要渗出汁来。
一路车子开得太随性,结果停在了禁区被吊去拖车厂,收罚金的大叔在纸上写个数字就收了钱赶去午饭,连小小的意外都显得那么懒洋洋。”
我是许婧,也是蕾拉,现在是一个自由旅行的爱好者。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没忍住用我平时最习惯的日记的形式,“汇报”了我最近的行程。
关于旅行,其实一直都是潜藏在我心底的一个愿望,如果硬要说原因,我想多半还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我的父亲在那个年代父亲绝对算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平时不仅喜欢写诗,还热衷于拍照。后来虽然成了一个生意人,但“文艺”这事儿是刻在骨子里的,改变不了的。
所以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他一个人跟一个车队走了。在国内绕了一圈,大半年后才回来。等到他回来,人黑了一圈,却带回来了大把大把的故事和几大袋的胶卷。
出去旅行这事儿我看在眼里,却在心里悄悄埋了一颗种子。
只是后来谁也没有想到,2015年成了我真正开始旅行的契机。
在黄石公园,冒着“熊出没”的危险,我一个人徒步。因为走错路耽误不少时间,身边还没有水喝,靠着一路自言自语防止自己晕倒,才挺过来走完全程。
在狂欢过后的里约小巷,被小毛孩拿枪指着抢劫,相机钱包护照一样没剩,走投无路,最后在空无一人的领事馆才和家人通了电话,说了声新年快乐。
还有纽约通过它的淡漠和流动的人群,展示何谓萍水相逢,何谓人生际遇。
西部公路教会人独处的美妙,阿拉斯加诉说着人和人之间的连结。还有自省,还有对期许的追求,还有爱情……
这几年,我的头发越剪越短,路就越走越长。“3年走遍50个国家,45万公里”?谁算的?我没仔细算过,也可能不止。
在色达佛学院,我看到了夜色下星星点点的灯光,那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清净。但这世上本就难找绝对的清净,所以我也更明白锻炼一颗抗争纷扰的心多么的重要。
但那些都不重要,我明白旅行真正赋予我的,其实并没有多么惊世骇俗的意义,只是一直在路上,能让对这个世界多窥探几眼,对所见的万事万物也就有了无限的包容。
而这种包容也让我的内心世界不断强大。
我迷恋自由潜水,甚至有点儿对海底上瘾:每踏足新的一片大洋或者海域时,都会找机会去潜水。
2015年在帕劳,第一次我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那是一个阳光四溢的日子,海面蓝得丝毫不用加任何滤镜,我们几个人开着小船停在一片海域的中央。
小船里载着潜水的气瓶和衣服器具,黑人老船长叼着烟,潜导脱了上衣躺在船头晒太阳,伙伴们把船上音响开得很大,和着海风在音乐中摇摆晃荡。
“扑通”一声,我下了水。
我只记得,在水下海的颜色变幻莫测,深一处浅一处地铺展开去,这里面藏了无数的生命,要用声纳才能偷听到他们的故事。
学自由潜水的时候,伙伴教我在水下要放弃一切思考。
水下的行动应该是无意识的,由身体反应和水流的引导来告诉你下一步的动作。多余的行为和思想会影响气息,缩短在水下的停留时间。
听上去多像冥想的状态啊,曾经在清迈的寺院里,禅师就嘱咐要放弃多余的思考,学会凝神和入定。这大概是我喜欢潜水最直接的原因吧!
而这一切都是在旅行途中教会我的,旅行的确是一种“隐”,上瘾的隐。它既让我感知这个世界,也让我心无旁骛地思考,思考生命的本真。
去过的地方多了,我渐渐察觉到每趟旅程或长或短,无论是惊心动魄还是舒服自在,最难过的是最终都要离开,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在心底总会有一丝的遗憾。
我也一直在想,那些沿途的经历要怎样带到生活中?直到我遇见那些有趣的民宿。
在松阳,我认识了杨慧娟。她是「茑舍」的女主人,辞去城市的工作回到老家,把一栋百年老宅改造成民宿,用来招待四方来客。
第二次去松阳,也不过隔了五个月而已,短短时间竟然跟自己家一般熟了。
上午,慧娟带着我去老街买菜,下午开车进山看云卷云舒。晚上,我们一起做了一桌菜,宴请了民宿的客人。
茑舍
谁说不羡慕呢?
在留恋的地方有一栋自己的房子,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和每个客人聊天南地北的天,也为他们冲咖啡、做早餐……这样的状态真是渴望坏了。
我们一辈子都在赶着离开,这次不如就留下来。把那些满世界看过的建筑,那些叹为观止形状、肌理和颜色,找个地方,统统存下来。
粉丝经常给我留言:希望在世界某个角落和我相遇。那不如,来松阳和我相遇?
我在松阳的头牌民宿过云山居
松阳这个地方,我第一次去就很喜欢。
开车往山上走,路边有溪,远处有山,清清静静的。每转过一个弯,就会有一处开阔的景,美好又惊喜。
路上路过大片的茶园、竹林,
满眼的绿,
如果要找一个地方开自己的民宿,
无疑就是这里。
老旧的夯土房子,
肆意生长的植物,年逾古稀的老人,
一眼就望出时间在这里凝结。
我的民宿就在一片黄土黑瓦的老房子中,
外观我会尽量保持原貌,
而室内我会亲自设计,
我要把各个地方的旅行记忆,
放进这所小房子里。
在浙江丽水市松阳县陈家铺村,在海拔800米、终日有云雾缭绕的山间,我找到了心里第一个目的地。
这里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从上海过来约莫四五个小时车程,却像闯入了与世隔绝的仙境,从夯土屋房到朴实村民,你无法不着迷。
我找到了孟凡浩,前不久,他设计的富阳东梓关民居被誉为“中国最美民居”,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对于乡村改造如何在融入现代设计同时,保护历史古建的尺度把握上,他是个行家。

建筑设计上保留了当地夯土墙风貌,与自然和谐共处,低调内敛地融入村庄。
在层层梯田之上,每个客房都有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可以远眺峡谷风景,晴时重峦叠嶂,阴时云雾翻滚。
鸟瞰效果图
民宿外观效果图
效果图
空间规划上,除了我精心为你准备的15间客房,还有可以喝茶看书的云端小馆,可以享受当地自然健康美食的餐厅,可以眺望的观景台。
大堂效果图,留了大片大片的观景台
人生有很多事情无法选择,但如果可以,一定要选择为生活的空间注入自己的气质。
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很华丽,但是生活的本质和华丽无关,生活的丰盛与否,在于你是否仔细,是否用心。
所以,这次的室内设计会有我来亲自把关,我希望它可以成为我旅途中的一个家,收藏着我在旅途中所有的点点滴滴。
很多人都说人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那我在松阳的家就是我旅行到现在最想留下的一个“脚印”。
人这一生难免会经历不愉快,
但我走出去看了,
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开阔,
生命也可以很通透。
所以,当在松阳我遇到了一片让我痴迷的
云海、森林的时候我果断留下了,
你会来加入我的民宿吗?
我们将于9月28号20:00在国内最好的生活方式类众筹平台
开始吧
上线众筹项目
更多详情,欢迎扫码添加小开了解
入群暗号:蕾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