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烧烤趴
ART & BARBECUE美国作家史蒂芬·赖希伦无疑是个时常被嫉妒的“吃货”。他在与出版商沟通后,花了三年时间,吃遍了十多个国家的美味烧烤,真正完成了一次环游世界的烧烤之旅,而且写
ART & BARBECUE
美国作家史蒂芬·赖希伦无疑是个时常被嫉妒的“吃货”。他在与出版商沟通后,花了三年时间,吃遍了十多个国家的美味烧烤,真正完成了一次环游世界的烧烤之旅,而且写出了一本销售110万册的烧烤超级畅销书《烧烤圣经》。
在史蒂芬·赖希伦《烧烤圣经》中,囊括了五大洲的诸多烧烤菜谱,其中不乏非常有腔调的异域烧烤方子,刚好可以让我们凑一桌文艺范儿十足的烧烤趴。
01 杜拉斯与西贡
杜拉斯或许从没想过,因为她,一座城市被重新定义,成千上万人因为她来到西贡。西贡注定跟爱情有关,当然这座风情小城也与美食息息相关。在滨城市场,你可以买到任何食材。如果逛累了,可以在街边整排的食物货摊上尽情享用越南汤羹、炖菜和烧烤。
西贡蒜香柠檬草烤鸡翅
02 多丽丝莱辛的非洲故事
提起对于非洲草原的文字印象,大概会让人想起《野草在歌唱》。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女作家多丽丝·莱辛。6岁那年,她全家迁居非洲南部,而像许多作家一样,莱辛的很多作品都充盈着强烈的童年记忆,《野草在歌唱》的字里行间也飘逸着往昔令人怀念的非洲气息。
对于南非的烧烤烹饪,徳班烤鱿鱼味道很强烈。腌制鱿鱼前,要在鱿鱼表面划一些划痕,这样外观更美,当然,并非必须如此。
德班烤鱿鱼
03 牡蛎的法国情节
牡蛎在法国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大文豪大仲马爱它,而他的法国同胞莫泊桑则写过《我的叔叔于勒》,俄国的契诃夫则有一部短篇小说,名字就叫《牡蛎》。写的是法国经济危机时期一个孩子被饥饿折磨得精神恍惚,但是他跟随父亲在大街上看到一家卖牡蛎的饭店。可怜的孩子从未尝过,就向父亲打听关于牡蛎的知识,询问得那么认真和细微,透露出饥饿中的人对于美味的复杂心绪。
而美味的牡蛎,除了最正宗的“生吃”,烧烤或许是最合适它的做法了。而牡蛎和山葵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那些流连于生鲜酒吧的人对此深有体会。山葵被包裹在无糖鲜奶油里,奶油接触热牡蛎时,会立刻融化。现磨山葵的辛辣味最强烈,当然是用袋装山葵烤牡蛎也十分可口。
山葵奶油烤牡蛎
04托斯卡纳艳阳下
1996年,弗朗西丝·梅耶斯的《托斯卡尼艳阳下》在美国售出了200万册,稳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26周。2003年,导演汤姆·斯滕伯格将同名电影搬上了大荧幕。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整个更像是一幅美丽油画,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与人文气息。在欣赏乡村风光与浪漫爱情故事的同时,导演还用了不少笔墨展示意大利的美食,让人不忍移动视线。
托斯卡纳烤蒜香面包
托斯卡纳烤蒜香面包
05 大仲马的来福枪烤肉
提起大仲马,这个19世纪最多产和受欢迎的小说家,他的经典著作——《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你也许读过。但你也许还不知道,他也是个美食嗜好者。除了撰写《大仲马美食词典》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章,来介绍旅途中遇见的美食。
1859年,大仲马在高加索山脉旅行。他提起了烧烤烹饪的设施问题,“即使没有烧烤钎,或者你旅行的地方对烧烤钎一无所知,你总能找到其他的东西来代替。在旅途中,我用来福枪的通枪棒作烧烤钎。而我不认为,用我的武器做这种卑微的事情会贬损其价值。” ~
大仲马羊肉串
是不是看完文艺界的烧烤趴,你的舌头有点蠢蠢欲动呢,大羊为美已为你准备好鲜嫩的盐池滩羊羊肉串,不用现串,美味想吃就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