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的旅行作文
高中的一次寒假语文作业,作文题目是“不惧独行”,但是有多一半的人都看走了眼,写成了“不慎独行”。
说起来,好像人啊,生而孤独,却又永远耐不住孤独。
上学的时候,室友们常年漂
高中的一次寒假语文作业,作文题目是“不惧独行”,但是有多一半的人都看走了眼,写成了“不慎独行”。
说起来,好像人啊,生而孤独,却又永远耐不住孤独。
上学的时候,室友们常年漂泊在外,不常会寝室,我作息极度不规律,常常在下午四点多睡着,醒来后,外面的天可能刚擦黑,但屋子里却是黑漆漆的一片,我爬下床,缩在我的大椅子上,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坐着。
那种时候,我总会感受到莫名的孤独,却又是莫名的安宁。
但是这样的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当楼道中的灯亮起,开始有人返回寝室,寝室楼中开始了嘈杂和吵闹,思绪会被一束束的暖黄色打乱,回归现实。
人孤独多了,就容易迷茫,就需要换个思考环境,换一下眼前的风景。
上了大学后,学习压力却陡增,每个学期都会累的稀里糊涂,为了避免自己一放假就回家瘫倒,每年都会给自己策划一场三五天的旅行,逼迫自己出门活动。
今年的目的地,是重庆。
去往之前,我对这个城市的感情过于矛盾,一方面总觉得这两年她在影视剧和小说中的出镜率过高,担心置身于中时现实和期待存在差距,却又忍不住去随波逐流,想要去真实去感受那些图册和视频中的美好。
旅行这件事,你是喜欢计划性,还是随机性?
我是一个出门一定要计划好的人,然而今年的期末考试拖延时间相对较长,就一直拖沓着没有制定出行计划,简单的方案都是在机场等朋友时列出来的,一个个随机选择,却也带来了不可预料的惊喜。
【关于住宿】
房间是早早在Airbnb上定下的,第一次的使用体验尚且不错,因为一直拖延,之前看好的几间房间挨个满房,一次次的重新选择,居然选到了一家价格适宜,也足够干净的小公寓。
五十平米大小,在还算繁华的地域,房屋设施齐全,打扫的也很干净,被套枕巾是重新换过的,屋子里足够干燥,还算好看的装饰,却又没有刻意的向“烂大街风”去靠,整体看下来很舒服。
我们是两个女孩子出行,更注重安全性,我又蛮矫情,比较看重房屋的整洁和干燥,提前设定好自己的愿望和底线,比较能够克服选择恐惧症。
【关于吃喝】
我是一个不吃辣的人。
当我说我要去重庆玩的时候,我身边的朋友都问我,“你去重庆,能干啥啊?你又不吃辣。”
我想了半天,感觉他们说的很有道理,险些取消这次出行。
之前很能吃辣的朋友们去重庆玩了三天,一天用来吃,剩下两天用来跑厕所,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事实却又是一次莫名的反转,我兜兜转转吃了五天,每顿都见辣,每顿都没太感受到辣,我曾经以为重庆是全国最辣的城市,这样比较完,我感觉还是没有哪个城市能够比得过长沙。
重庆的辣相对温和,又加了一些麻的意味,比起来,长沙的干辣更让我绝望。
说回吃。
我们没有去挤那些网红的火锅店,随便挑上一家吃味道就很好,推荐北方人暂时放弃一下芝麻酱,尝试一下他们的香油蘸料,我是喜欢加上蒜泥香菜和耗油,惊喜程度甚至超越了我第一次尝试沙茶酱的时候。
和北方的涮羊肉不同的就是,重庆的火锅里涮的都是一些我只能用“乱七八糟”来形容的东西,我闺蜜看着脑花,坐在原地反应了好几分钟,才把盘子推给我让我替她处理掉。
吃串串去的李记串串,看上去相对粗犷的签子,尝试了慕名已久的耗儿鱼。
在重庆吃饭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回荡着舌尖上的中国的bgm。
在长沙上学时,上学路上有家重庆面馆,想吃上一碗总要拿着号码牌站上二十多分钟。
到了重庆后,对重庆小面的渴望呼之欲出。我闺蜜说一定要同时看到“重庆”“小面”四个字的才能进去吃,却很难找到完全符合她要求的店铺。
最后一天出门的时候,在一个老旧小区转车,刚好旁边有家面馆符合她的要求,六块钱一碗,加上豌杂,应该是碱水面,和我们北方的面条又是不一样的风味。
至于酸辣粉,我被辣的有点稀里糊涂,不知道要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只能说吃的很开心。
吃这些当地最普遍最受欢迎的食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往居民区里扎,越贴近生活的,越是好的。
我和朋友出门,纯粹是休闲放松,没有太多行程催促,两个人慢慢悠悠走走停停,晚上缩在民宿里看剧,自然而然添加了夜宵。
也是在不停的走到各个城市,才发现原来各地的烧烤也都各有各的特色,北方烧烤多是羊肉串和鸡架子的天下,到了南方,受欢迎的就是猪肉和牛肉。
重庆的朋友和我说,一定要尝一下他们的烧烤,到手的外卖确实两个规整的盒子,我点的东西都被剪碎凌乱的码在了里面。苕皮很好吃,也很特别。
如果我说,这个城市并不辣,你相信吗?
对了,重庆没有一点点,好喝的奶茶店好像也不是太多。
【关于出行】
重庆是座山城,这个概念,我来到这个城市才真切的感受到。
洪崖洞的一楼和十一楼,走出来全是大马路。
走在路上拐上几个弯,你刚刚站的地方就已经比你矮了五六米。
站在一条街上,左面是下坡,右面是上坡。
“这个城市的驾照,性价比可真高啊,”我想。
我和朋友两个人,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收拾打扮,出门后就全靠两只脚,走遍了重庆大大小小的街道。
公交和轻轨都算方便,能够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
自行车却没了用武之地,这是我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找不到共享单车的城市。
我飞到重庆的那天,因为朋友飞机比我晚四个小时,我在机场乱转,碰到一对正在机场组装自行车的骑行夫妻。两人看上去是经过风吹日晒的样子,认真的组装着自己的自行车,看样子是要从机场骑走。
说来也巧,第二天,我和闺蜜在重庆街头暴走,走上了大桥,整个桥都是雾蒙蒙的,前面却有两个眼熟的身影,两个人推着自行车,走的很费劲。
整个大桥上空空荡荡,除了来往的车辆,就是暴走的我们和推自行车的他们,可能外地人在这个城市找寻出行方式,需要费上一些力气。
【关于玩乐】
我不喜欢逛景点。
在重庆这几天,跑了解放碑和江北两个商圈,转了转城市的大街小巷,去白公馆渣滓洞缅怀了一下先烈,然后跑到鹅岭二厂消磨了一下时间。
时间没能把控好,没去川美转转,算是一份遗憾。
我没想到这座城市如此繁华,在这座城市中的人都很温和,而最代表一个城市特点的食物们也足够包容,能够让各种人去接受它的口味。
返程的倒数第二天晚上,我们去坐船游江,上船后占据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四人桌。过了一会,有一对男女来找我们拼桌,让出位置让对方坐下后,听他们的语音语调,我和闺蜜做口型说:“这是老乡,”闺蜜不信,我便开口去考证。
“您是哪的人?”“唐山的““真巧,我们也是”“你们多大了?”“大三”“和我女儿一样大”“您女儿哪里毕业的啊”“唐一”“您女儿叫什么名字……?”“XXX”
好巧不巧,在一千公里外的陌生城市,随意拼桌,碰到了同学的妈妈。
“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在我看来还是她的夜景。
暖黄色的灯光,环绕着这座城市,就安安静静的坐在江边,我都能发呆许久。
没有带相机,手机又拍不出夜景的美,也是一个小遗憾。
最后一天在鹅岭二厂闲逛时,找到一个俯瞰夜景的很舒适的角落,我和朋友两个人,就静静的站着,不说话。
把人扔到一个繁华却陌生的城市,看着车来车往熙熙攘攘,这种置身于闹市的孤独感,是和独处的孤独感不同的。
有时候,人需要这种孤单感,来感受自己的存在。
好在身边,有着最好的朋友相伴,两个人嘻嘻哈哈吵吵闹闹,把时间拉回到几年前,心思变得单纯透亮。
回家前一天,我下载了旅行青蛙。
看着哪只青蛙在屋子里吃饭、读书、写字,有了钱和食物就出门旅行。
“我一个人读书、旅行,到处走走停停”,我在回程翻看照片时,满脑子都在循环着这一句歌词。想想这个青蛙,突然感觉有点好笑。
想起很久之前看的安妮宝贝,最喜欢的《春宴》里面有句很喜欢的话:
“这里如此之美,我们可否停留?”
“不。这不是我们的终点。”
呱。
文:圈圈
新的一个月,是一个新的开始
很开心你能来,希望你不要着急走开
晚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