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明锐旅行版报价及图片
最近新车的发展方向分为两种,一是依旧火热的SUV市场,要么大排量+大身材+7座,要么就是推出自己的入门级产品来增加市场占有率而提高品牌效益,二就是推出MPV车型,在五菱宏光一往无
最近新车的发展方向分为两种,一是依旧火热的SUV市场,要么大排量+大身材+7座,要么就是推出自己的入门级产品来增加市场占有率而提高品牌效益,二就是推出MPV车型,在五菱宏光一往无前的势头下,宝骏730算是第一个试水,尝到了不少甜头,而刚上市两个月的长安凌轩也紧随其后。汽车市场的变化终究是由消费者来主导,当人们对轿车的热度迅速下降的同时,旅行车,或许就是另一个选择。
提到旅行车,你会想起哪些车,BBA、沃尔沃、大众等等都有涉及,不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身份出现在我们身边,所以你会不由自主为其带上有钱任性的光环,而其实在这些旅行车主的眼里,他们选择这款车,更多的,是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伪旅行车--朗行的车主,我在购车时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多花3000块钱舍弃朗逸而选择朗行,抛开外观和车顶的那对行李架来说,更适合市区使用的车身尺寸和更便利的后备箱使用率,绝对比三厢车来的实在,而这次的文章主角,却有点不一样。
明锐作为斯柯达进入国内市场的第一款车,为其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十年后迎来了新的改款,同时还带来了旅行版车型,新车采用了海外明锐Scout的外观设计,前后护杠增加了代表了跨界风格的银色包围,相比沉稳的三厢明锐,显得独树一帜。
在科迪亚克上市后,斯柯达的首款SUV-Yeti也已经停产,而这只大棕熊那独特的前大灯设计,也为全新明锐的到来打好了预防针,分体式大灯采用了LED光源设计,除了能耗更小、亮度更优越之外,也是更突出了设计和科技范。
从朗行、蔚领对比朗逸、宝来等车型的数据来看,你都会发现三厢车的尺寸要稍大一些,而作为最新平台MQB的产物,这次的明锐旅行版的身材达到了4687x1814x1509(mm),相比现款明锐更长、更高,这与国内明锐旅行版在海外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10mm的离地间隙也有关系,轴距方面维持了现款明锐的2686mm,比大众朗字辈长了近70mm,而比车身尺寸相仿的杰德,却又短了近80mm,这也是我刚才说的,这个车,有点不一样。如果你是旅行车的死粉,那么你在明锐旅行版的外观方面绝对挑不出毛病,它甚至可以让你“中毒”。
如果说外观有点出乎意料的惊艳,那么内饰就没有太多的惊喜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斯柯达如此钟意棕色的内饰,虽然换装了三幅方向盘确实比老款明锐的四幅设计档次性提升不少,但是整体的色调还是太过压抑,不如黑色来的利索。而配置方面,多功能按键、一键启动、自动大灯这些理应普及的设计全都没有缺席,而有益高速驾驶的智能ACC定速巡航功能依旧同现款一样需要进行选装。
双圆盘的仪表盘设计,即使顶配车型也是采用了单色液晶屏,既然想要强调纯粹的机械感,我觉得颜色还是像大众一样单调点比较好,毕竟斯柯达的LOGO都从绿色变成黑白色已经好久了。
中控屏幕升级了9英寸的大屏,在钢琴烤漆面板的衬托下,的确显得有档次感,既是卖点也是槽点,相比全触摸操作,开车时更方便的还是按键式操作,除了更好的反馈感之外,重要的是可以盲操作,我记得最初的2013款蒙迪欧采用了触摸式的空调和多媒体设计,在车主一阵吐槽后,改款时变回了按键操作。
在明锐旅行版的配置上,还有一项现款明锐上比较受欢迎的配置就是座椅记忆和加热功能,同时新增的就是扶手盒背面的双USB输出插口,简直就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啊。
当然了,最体现旅行车的特点的地方,还是后备箱,作为一款空间至上的车型,明锐的后背厢的容积在正常状态下是610L,不过在第二排座椅放倒以后出现的台阶造成的不平整性,还是要提出批评的。
1.6L+5MT、1.2T/1.4T+7DSG的动力组合方式,相比如此的动力组合已经被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我自己的朗行是1.6L+6AT的组合,虽然我更钟意1.4T+7DSG,但是我觉得有点动力过剩了,而在这款更大、更长的明锐旅行版上,可能更适合。
总结:
作为斯柯达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对标大众的,虽然有更新的平台、更大的空间,但是在品牌效应的作用下,这些都被打了折扣,就像即将退市的Yeti,虽说产品竞争力很大,但是依旧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这次引进的明锐旅行版,虽说在海外版的基础上阉割了独立悬挂,牺牲了部分的舒适性,但是在消费者眼中,外观漂亮、空间够大,这才是大家最喜欢的,至于丢掉的那无法言语的舒适,真的不重要,当然了,还有最关键的售价,如果12W起步,真心话,我都想来一台了。
(图片摘自汽车之家产品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