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脱团证明

在泰国芭提雅旅游途中,遭受导游威胁、恐吓,10名成都游客选择连夜返回曼谷,并回国,此事一度被部分媒体称为现实版旅行大逃亡。近日,有游客将恐吓过程拍了下来,发布到社交媒体,受到广

在泰国芭提雅旅游途中,遭受导游威胁、恐吓,10名成都游客选择连夜返回曼谷,并回国,此事一度被部分媒体称为现实版旅行大逃亡。近日,有游客将恐吓过程拍了下来,发布到社交媒体,受到广泛关注。5月12日,泰国国家旅游局调查证实此事,涉事导游因“未经允许非法从事导游行业工作”,已经被泰国警方逮捕。

据统计,2017年中国赴泰国游客人次约为980万人次,同比增长11.97%。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内部分旅行社以低价揽客,在行程安排、接待水平和安全系数等方面大打折扣,恐吓威胁游客事件时有发生。

游客泰国遭到导游恐吓,深夜乘机回国

导游恐吓游客事件发生在5月7日的芭提雅。

当天,成都一个只有10名游客的小团抵达芭提雅,负责接待的是泰国TYT旅行社的导游李海(音)。该导游带领游客到芭提雅一家乳胶中心购买乳胶枕头,由于只有一名游客购买了乳胶枕头。购物结束后,在回酒店的大巴上,这名导游用中文言语恐吓威胁游客,并称要么“逼到你们消费”“要么打的回曼谷”、“投诉100次都没有用”,还以泰国治安不好相威胁。10名游客担心自身安全,回到酒店后集体脱团返回曼谷,并于9日凌晨返回成都。

涉事导游。视频截图

旅游警察逮捕涉事导游和地接社两负责人

5月11日,泰国国家旅游局对此事展开调查。

5月12日下午6:33,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总部官方微博发布了此次事件的处理通报。

泰国国家旅游局微博截图

通报称,5月11日晚泰国旅游警察联合芭提雅旅游警察、移民局警察,在芭提雅将涉事中国籍21岁男性黑导游李海抓捕。李海在警局中对视频里恐吓游客消费导致游客深夜折返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

泰国旅游警察公布部分证据和处罚结果。图片来源泰国国家旅游局微博

李海称,事发期间曾带上述10名中国游客到芭提雅一家乳胶中心购买乳胶枕头,由于购买人数较少没有赚到钱,于是做出了言语恐吓行为,导致游客集体脱团返回曼谷。

此外,泰国旅游警察调查发现,李海没有导游证,属于在泰非法从业的外籍黑导游。李海也因“未经允许非法从事导游行业工作罪名”,被泰国警方罪名逮捕。

同时被逮埔的还有李海的雇佣方TYT旅行社两位泰籍负责人。

3家旅行社拼团, 合同均注明“自愿购物”

涉事10名游客分别从三个旅行社报名参团。成都的马某和丈夫找通过重庆悠程去哪儿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都成华区)前锋街门市报了泰国的7天5夜游,价格为每人2180元;成都的钟某和爱人则通过马蜂窝网站与四川全球通国际旅行社股份公司签订泰国7日游的旅游合同,价格为每人2280元。6名游客来自盈科旅游成都分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

按照合同规定该团购物自愿。马某的提供的合同上写明“自愿购物”,钟某的合同上也写着“无强制消费”。根据马某展示的图片显示,其余6人的合同也注明“旅游者可自主决定是否参加购物活动”。

截至目前,盈科旅游方面已经向游客道歉并赔偿游客部分损失,其他旅行社暂未披露相关赔偿事宜。

低价团滋生“黑导游”极端行为

从游客提供的合同来看,7天5夜2280元或2180元,本次事件包含老生常谈的低价揽客问题。每日旅游新闻记者搜索发现,从成都双流机场到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的单程票价在1600-2300元之间,团费不足抵扣往返机票的价钱。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组团社虽然在合同中注明“自愿购物”,但合同并未完全被完全执行。法律界人士表示,新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违反规定的最高可处罚30万元。

实际上,多年来部分国内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低价揽客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而这样也是本次10名成都游客在境外遭遇“黑导游”恐吓的原因之一。

新华国际分析指出,泰国业内人士强调,“黑导游”难禁的根源在于一些旅行社组织“低价团”吸引游客。待游客到了泰国后,地接社为了降低成本不雇当地导游,而选择雇“黑导游”带团,带游客去对接好的购物点和餐厅进行高消费,以回本盈利。

据新华社,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劲松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一旦低于成本价,身处一线工作的‘导游’只能通过购物和自费项目‘填坑’,如果达不到预期,他们会以各种方式促使游客消费,甚至出现一些极端案例。”

由此可见,游客要从源头上减少遇到“黑导游”的几率,关键是拒绝参加低价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新华社、新华国际、成都商报

文、编辑 | 王庆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