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北京旅行门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表示,今年 " 十一 " 黄金周旅游高峰之前,将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北京市发改委已明确要求各区制定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表示,今年 " 十一 " 黄金周旅游高峰之前,将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北京市发改委已明确要求各区制定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方案,在 9 月 15 日前汇总降价情况,纠正不合理的收支。

当前,我国民众旅游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景区门票价格过高却制约了民众的旅游热情,也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国家统计局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当前国内景区门票价格 " 太高 " 或 " 偏高 " 的游客高达 72.3%。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 249 家 5A 级景区中,门票价格超过 100 元的景区数量占比近一半。

景区门票价格为何高居不下?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景区门票成本构成不合理、不规范,承担了一些 " 额外负担 "。所谓 " 额外负担 " 是指,一些地方过于依赖 " 门票经济 ",随意扩大门票价格覆盖范围,门票收入被用于景区外资源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开支。也就是说,景区以外本应由各级财政承担的经费,也被摊派在了景区门票收入中,在 " 额外负担 " 的推高效应下,门票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为消除这一不合理现象,今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将门票定价成本严格限定在景区游览区域范围内直接为游客提供基本游览服务所发生的设施运行维护、人员薪酬、财务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以及自然、文化遗产等资源保护支出。这也吹响了为景区门票价格 " 减负 " 的号角。

事实上,去除景区 " 额外负担 ",并不意味着地方财政就吃亏了;降低门票价格,也并不意味着景区经济效益的损失。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 年 10 月,杭州拆除了环湖围墙,让西湖景区成为中国第一个不收门票的 5A 级风景区。在免费之前,西湖每年仅景点门票收入一项就超过了 2000 多万元;十几年来,西湖门票起码少收了几个亿。但是,西湖景区和杭州政府却是不亏反赚——西湖免费后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使更多人愿意来杭州,游客逗留时间延长,这为杭州的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

免费的杭州西湖,没法再为地方财政承担 " 额外负担 " 了,但是对地方形象塑造和财政收入的贡献反而更大了。而某些景区,却只想靠着高票价 " 闷声发财 ",如此路径依赖岂是长久之计?我们希望,各级部门扎实贯彻落实相关指导意见,对地方、景区违规不合理收支行为进行清理规范,让国有景区的归国有景区,地方财政的归地方财政,避免景区变成 " 提款机 " 或 " 唐僧肉 "。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活地方旅游经济,实现游客、景区、地方政府多方共赢。(段思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