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德格旅行

本文来自路程网,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四川最后站——德格印经院
&mda

本文来自路程网,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四川最后站——德格印经院

——汽车文化路演国民公路318夏季行

事件:6月6日从上海出发一路向西抵达珠峰大本营

行程:Day 24—Day 25

人员:克崎哥+一鸣+猫哥等11人

目的:去程探访318国道沿途城市风貌(尤其是小城市)。

主要车辆:富士房车RV280+红色牧马人

我们是龙猫同学,中国的吉普赛,每年180天行走在路上,分享文艺,讲述旅行故事。

德格是我们此行在四川的最后一站。德格号称康巴文化的起源之地。最著名的标签是更庆寺里的印经院,建于1729年,至今已260年。

印经院是藏传佛教印经书的印刷厂。这里储存了70%的藏族文化经典,比如《大藏经》。这里大约共有20万块经板。用经板拓印出来的经书和画像供给整个藏区旺盛的需求。

经板材质是藏地红桦木,切割裁制后再脱水防腐处理。

纸是藏纸,一直听说藏纸因特殊制作工艺,有轻微毒性。这带来两个结果:一是防止了多种蛀虫侵蚀纸张。二是长久工作的老艺人有的年老后视力受损严重。

参观印经院,你们也会碰见两个特点:

一是很黑,里面没有灯光。完全没有现代照明设施。嗯,古代的油灯也没有。我们去时是阳光明媚的中午,深层的屋子里只有微弱的亮度。我们只能偷偷打开手机帮助上下楼梯。

二是不允许带专业相机进入。入门时会检查游客背包,要求把相机放在门口寄存。但好像对手机拍照管的不严格。所以大家看到的照片都是宁哥和猫哥手机拍的回来玩命修图。很敬佩有没有啊

经版很沉,有庄严感和酥油的香气。藏胞们在大厅里用几百年前几乎不变的工艺人工手动印板。两人一组,工作强度也是超大。但刻经版的人不仅是工作强度大,这细致的手艺要求极高。这些手艺人的出身,未来会做更多介绍,这里埋个伏笔。

德格县城不大,一条主街几条副街贯穿了县城。很多建筑是红色和黄色,这也是藏区的主色调,后面会越来越多的遇到。

德格虽然名气大,但游人还不算多。所以当地人的原生态保持的较完整。人们慢悠悠的生活,慢悠悠的行走,坐在屋子里看外面的行人。康巴汉子总是走着累了,就随时在门面店铺的旁边坐下来,和随便什么人聊上一会儿。

出发,离开四川最后这一站,马上要进入西藏了。在离开24天之后,终于要进入西藏了。

车子一路向前,腹中饥渴万分。一鸣小厮,快去给猫哥弄些食物来啊。

这里不仅纬度高,紫外线已经非常厉害了。三辆车在一片空地上本来想简约的吃个草地餐,但发现不搭帐篷实在不行,只好来个全套的。

搭帐篷大概是个美好的事物吧,所有人都在抢着体验。之后也证明小房车+帐篷的搭配很实用。

可以聚餐吧,可以晾衣服吧,可以听音乐吧,个别本不支持搭帐篷的女同学,此刻躲在帐篷里一步也不迈出来。哼,懦夫。

明天,西藏。

感谢摄影师:张宁海波邢豪山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