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为什么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会那么火

一只绿色的小青蛙正在刷爆朋友圈:继老式《王者荣耀》和新式《恋与制作人》后,《旅行青蛙》荣登各路热搜榜。一时间,掀起了全民养“蛙”热潮。从紧追各路“老公”到散养一只只“

一只绿色的小青蛙正在刷爆朋友圈:继老式《王者荣耀》和新式《恋与制作人》后,《旅行青蛙》荣登各路热搜榜。一时间,掀起了全民养“蛙”热潮。从紧追各路“老公”到散养一只只“国民儿子”,母爱充斥了整个朋友圈。这款来自日本的游戏,占据着Appstore的热搜第一位。

《旅行青蛙》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但是非常吸引人。游戏中有三个场景:庭院、房子、商店。玩家需要做的就是在庭院每三个小时摘下三叶草后,用三叶草给小青蛙买食物和所需用品,在桌子上为它摆放好食物,帮它收拾好出门的行李,其他环节就都由小青蛙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你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小青蛙还会出门旅行,它会去哪里?会和谁在一起?吃了什么?做了什么?玩家都不知道,也无法了解。而玩家与小青蛙的唯一交流就是它出门旅行会给你寄回明信片,你从而了解它的动向。

这款日本的休闲小游戏能在中国火到这个地步,就连这个游戏的开发者也感到吃惊。其实,《旅行青蛙》在中国如此火爆,是因为它抓住了年轻人群的消费特征:

分享、互动的乐趣

+

当很多人还不清楚这是什么的时候,就有年轻一代在朋友圈疯狂的晒蛙,享受养蛙儿子的乐趣。

有数据显示,这款游戏的玩家年龄分布主要在19—24岁和25—34岁之间,普遍集中在85后和90后这一群体。也正是这个群体,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流行着QQ宠物、电子宠物等游戏,所以对养蛙有莫名的亲切感。但不同的是,养QQ宠物、电子宠物,需要你无微不至的照顾,以至于很多玩家在一段时间后,坚持不住而放弃。但是如今的养蛙,不再需要你事无巨细的帮助,它可以独立成长。这么轻松的游戏,让很多年轻人互相分享,大家一起来养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90后消费观

+

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渴望旅行。尤其是工作后的90后,每日被困在都市的“牢笼”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心声。说是养蛙,其实他们希望青蛙是另一个自己,时而出去看看风景,过着简单的生活。游戏中的你,为青蛙备饭菜收行李,生活中的你,却也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旅行。

90后非常有主见,消费从自己偏好出发。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可以说,每个人心里的青蛙都是不一样的:可以是男蛙也可以是女蛙;可以活泼好动,也可以温柔内向;青蛙可以去东北雪乡,也可以去三亚的海边,甚至可以出国……这些不同的假设都是我们个人的主观臆想。年轻一代的消费,同样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选择,只要你的产品符合年轻人口味,他就会为你的产品买单。

快节奏生活的心理减压释放

+

不同于小青蛙简单悠闲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速发展的中国,钱难赚、户难安,竞争激烈,让很多年轻人倍感压力。从前一心涌向大城市,现在却开始逃离北上广。作者张五毛一篇《2000万人假*装*生活在北京》的文章轰动朋友圈,中国年轻人的焦虑和矫情无处发泄。他们多想做一只青蛙,远离闹市,做回最纯天然的自己。

给“空巢青年”的精神安慰

+

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打拼,孤身一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过假期、一个人看电影早已是家常便饭。而旅行青蛙就像是孤独的空巢青年,在某个城市的角落走走停停。而这种孤独的生活让很多空巢青年开始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没精力生孩子、没时间养宠物,于是和这个小青蛙成为了精神伴侣。养一个“蛙儿子”当做陪伴,在朋友圈晒晒“儿子”的动态,得到远方亲人朋友的夸赞与问候,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大大的削减了这些独身青年的失落感、孤独感。

佛系养蛙成功抓住了年轻一代的消费特征。如果你也想打造自己的品牌,成功推销自己的产品,那么你需要参与到年轻人的互动分享之中、抓住年轻人爱旅行有主见的消费心理、找到释放年轻人压力的方式,只有这样你才会像《旅行青蛙》一样,即使百般无聊,也会成为大家的宠儿。

抓住年轻人的心,从养蛙到你的产品只差一只青蛙的距离。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