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的作文800
「高考故事第一期」我的高考故事《 我的高考故事 》汉中中学97年入学高一六班,高二六班,高三三班上周末,老爸说他写了一篇他的高考故事,让我帮他录入电脑,调整格式投稿,并把微信公
「高考故事第一期」我的高考故事

《 我的高考故事 》
汉中中学97年入学高一六班,高二六班,高三三班
上周末,老爸说他写了一篇他的高考故事,让我帮他录入电脑,调整格式投稿,并把微信公众号“汉中在路上”的征文活动页面发给了我。
跟老爸这个77级高考生相比,我的高考故事就平淡多了,简直不值一提。但想想还是值得怀念,于是成文一篇,作为绿叶出现。
我97年从汉中中学的初中部进入高中部学习,第一次上课,班主任王建斌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当年参加高考的诸位大神,并讲述了他们的多则传奇故事,包括完成了学习任务发现天色已明,于是背起书包去学校;回家后太累倒在地上直接睡着了等等。
后来我听说我也有了此类传奇故事,孩子们,这不是真的,最起码跟我有关的那些不是。(当然,现在你们一定有新的大神了)
整个初中和高中的前两年,我在学校里一直处于学习还行的位置,大概班里十名上下,年级百名左右吧。爸爸工作忙,对我的管教主要是要求我写日记并批改评议、一年几次长谈三观、天气好的周末去公园划船,最多时不时小刺激我一下:“我当年上了人大(爸爸高考后进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毕业后又在人大读了双学位),你怎么着也不要比我差吧。”我妈最关注我的睡眠时间,由于她认定中学生一天要睡够10个小时,所以9点必须上床睡觉,至于作业:“那是你自己的事儿,吃饭前没做完就不要再做了。”(泪流满面,有时候不得不早上五点爬起来偷偷写作业的人还有谁?)

到高三之后自己也觉得有点紧张起来,在这种特殊时期,我妈特许睡觉时间可以推迟到10点。那时候高二结束前课程好像都学得差不多了,高三基本进入全面复习。我之前其实一直数理化比较好,但是班主任王建斌老师强烈建议我报考文科,并且不知道是非常睿智还是张口就来地说:“你报文科可以上北大。”被此预言蛊惑,我就坚定地在全家反对下报了文科,虽然从未后悔,但现在想想真是年少无畏。年轻的时候真好,永远没有错误决定。(当然了吸毒赌博借高利贷这些正常人都不沾的事情不算)
语数外都还好,但史政其实一塌糊涂的我就这样进了高三三班。新的班主任付玉艳老师教历史。当时我的好朋友+班长李洋同学说“付老师讲课真好”。我完全一脸懵始终没体会出来。似乎有听课障碍症的我很少能集中注意力听完一节课。于是我决定给自己制定一个巨大的计划表,高考不是很重要吗,好吧,那么不要考前一周再复习了,提前一年复习,怎么样?
我找了一张能找到的最大的纸,仔细计算了还有多少天,画了一个大的时间表,我又画了历史时间树和政治分类表,大概计算了一下任务量,留出休息时间和机动时间,把任务分配进时间表格,发现任务不算太重,可以完成,棒棒哒!
每天找一个固定时间完成计划的我基本没受到什么来自老师层的阻碍,因为我的计划就定成了这样,所以有时候政治课在看历史,有时候语文课在看政治,但老师都默默容忍了我。我爱汉中中学,这是一个自由的学校,老师宽容温和。高考前三个月的时候,付老师还送给我一个生日礼物,她把一盘流行歌曲磁带递给我,同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现在是不是挺流行这个的?”
高三开始没多久我喜欢上一个男生,是分班之后新来的同学,我喜欢他羞涩的笑容和写得很黑暗的日记,他看尼采和萨特。他告诉我如果想要跟他在一起,就得两个人一起考上北大。因此我的计划完成地一丝不苟。他英语比我好,因此他会前一天晚上布置任务给我,第二天早上批改我的试卷。付老师说高三了,谈恋爱也节省点时间比较好,于是把我俩的座位换到一起成了同桌。
我们在恋爱上也花了些时间,打很长的电话讨论人生和未来。但是我不怕,我有我的计划,它还在一步一步朝前走。而且还有很好的老师,是的,此刻我又一个一个地想起了他们。
到了高三我有点对数学觉得倦怠了。初中时奶奶让我上过一个课外补习班,每周做很多数学题,做题的时候像是玩游戏,过了一关又一关,很有成就感。但是上了高三之后,我有点逆反地觉得一道题都不想再做了,游戏玩腻了,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呢,累!身为前任数学课代表的我成了新任数学老师眼中一道题也不会的学生,但是周军老师对我很温和,他从来没有指责过我,哪怕我的书上一片空白他也一言不发。有一次他特意挑了一道很简单的题目让我上黑板前去做。这下不得不做了呀,站在黑板前我开始转动懈怠的有点生锈的大脑,然后一步一步写出答案。老师的眼睛似乎都睁开了(对他的眼睛很小,平时似乎总是闭着像在睡觉),他对我说:“你看,还是做得出来的。”这句话似乎治愈了我,我又开始做数学题了。
宏伟的大计划实行了一个学期,考试得了全班第三名的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好开心。爸爸妈妈也开始跟我谈论高考的去向了。
对孩子放低期望值似乎是一件重要的事。在周军老师眼中,我是一个一道数学题也不会做的孩子,做出一道最简单的题就值得他赞扬,我禁不住觉得:“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家的人也清一水儿这种态度。虽然爸爸经常用人大双学位刺激我,但到高三,他正经八百地对我说:“你看,咱们定个三级目标吧。北大是最高目标,这个嘛就是起一个激励作用;昆明办过西南联大,如果考上云南大学也算上了北大,这是二级目标;北大在汉中办过分校这个事儿你不知道吧,所以上了汉大,就算上了北大分校,这是三级目标。”我妈立刻在旁边起哄架秧子(也许是真诚的,反正口气很真诚):“汉大好啊,可以天天回家,还能经常吃面皮。”我一听就这要求,好吧二级目标基本可实现,三级目标保证没问题。
很快高考来临了,小男生和小女生其实已经走到一起,约好一起进北大。2000年的高考还在七月,还要考五门。我像要去旅行一样认真准备自己的透明袋,带上了所有觉得可能会用上的东西。我不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认真准备让我觉得安心。考试的时候我把答案都抄在尺子上,考完之后还默写了自己的作文,因为那时候我们是考完估分报志愿,我要请老师帮我判断作文大概会得多少分。我还记得考场上坐在前排的同学转头惊讶地笑着说:“你怎么还带风油精?”对,我带了风油精,防备有蚊子咬了我之后痒的感觉使我分神。我还记得有人听说我考完默写了作文觉得不可理喻。其实努力永远不可笑,即使努力之后失败了,也不可笑。
老爸也难得地紧张起来,他带着我去拜访老师,征求报志愿的意见。王老师听了我估计的分数,斩钉截铁地说:报北大。付老师则打电话给西安的老师,把我的作文一字一字念給对方听,问能得多少分。然后给我了相同的建议。

我想我的高考确实有幸运的成分,我考出了自己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汉中市第一,陕西省第六。我喜欢的男孩子没有考得这么好,但他坚持报了北大,最后以北大在陕西省录取的最后一名成绩考上了。然而这只是人生的第一个小节点。之后的人生中我们会看到高考的确重要但又有多么不重要。后来我们分手,男孩子出国拿了博士学位又回国,我一路念到博士后出站今年继续为评职称fighting,我儿子觉得老师批评他吃饭慢是最大的挫折,一转眼人生又过了一个十七年。孩子们,继续努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