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酒文化旅游转
杏花村酒文化多少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谁人不知杏花村,谁人不晓汾酒香。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以生产经营汾酒、竹
杏花村酒文化多少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谁人不知杏花村,谁人不晓汾酒香。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以生产经营汾酒、竹叶青酒为主的大型企业,是全国大型的名酒生产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汾酒人坚持高质量立厂、严管理治厂、科技进步兴厂、艰苦奋斗建厂,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传统名牌向市场名牌的跨越,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勾兑”出品牌国际化、机制市场化、组织高效化、管理现代化,甜美而清纯的琼浆玉液。
历史名牌篇 酒不醉人人自醉 留得清香数千年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酒都——山西汾阳杏花村,月晴月缺、花开花落,经历了风雨沧桑。
几千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多少红尘岁月。
然而山西杏花村美酒,却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留得清香在人间。
杏花村,中国白酒和中国酒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4000年风雨沧桑,杏花村酿出了琼浆玉液,也留下了无数的传说和故事——老道醉卧“醉仙居”,仙人点化“古井亭”,饮尽浪漫传说梦境;“鲁酒薄而邯郸围”,历史烟尘似在眼前;北齐武成帝推崇“汾清”;唐宋绝句牧童遥指酿成千古绝唱;元明歌诗汾洲贡酒,英法各国闻香相争;美国总统罗斯福酒会喜获佳酿赠亲人,毛泽东引汾酒招待苏共代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挥毫抒情。
杏花村佳话不尽,历史文化荣耀满堂。
“酒不醉人人自醉”。
文化的浸泡,使杏花村汾酒味更醇、酒更香。
漫长的岁月,凝成了中华民族的风骨,也凝成了厚重的中国酒都文化。
早在4000年前,位于汾河之岸、三晋之地的杏花村,就已散发出缕缕酒香。
1500年前,杏花村“汾清”酒就已成为宫廷用酒。
杏花村人对酒的酿造,代代相传下来一套传统做法和秘诀,而且酿酒的工艺和方法都在不断总结中不断进步。
到了盛唐时期,汾酒采用熟料拌曲,乾和入瓮发酵方法,制出的酒清澈如水,味香醇浓,度数较高,成为中国酒史上首家蒸馏白酒,并由此传遍大江南北。
时至明清,傅山先生改进竹叶青酒方,在以往用竹叶的基础上,加配木香、公丁香、砂仁等13种中药和冰糖调和,使酒有了多种功效。
杏花村汾酒从古代一路走来,进入了21世纪。
制酒秘诀传到了杏花村新一代汾酒人手里,千年佳酒再次焕发出青春。
目前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4大类、200余个品种的庞大家族。
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透明无色、清雅协调、绵甜爽净的风格,显示出“色如冰清,香如幽兰”的绝品特色。
品质特色篇 好山好水出好酒 得天独厚领风骚 人们都知道杏花村出好酒,然而,为什么只有杏花村能酿出好酒,却是一个长久未能解开的谜。
尽管古代有酒仙点化“神井”而得佳酿之说,可神话传说的虚幻浪漫却不足以说服众人。
其实汾酒的酿制和发展,乃是中华民族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自古以来,酿酒技术多为传统秘诀不外传,故杏花村汾酒有“七大秘诀”和“十大秘诀”之说。
如果要抽象地解释杏花村酒香的秘密,可用“天、地、禾”三个字来概括。
天,即区域性的地理气候;地,即杏花村独特的水质;禾,即制造汾酒所用的粮食用料。
20世纪60年代,著名微生物学家秦含章等曾对汾酒进行过上千次实验。
在上万个数据里发现,构成汾酒独特风格的关键因素,是因为在杏花村地区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有利于酿酒的微生物。
原来,杏花村一带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其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层中锶、碘、锌、钙、钼、镁、铁等元素含量较高,不仅有利于酿酒,而且也是优质的天然矿泉水。
杏花村酿酒用的高粱、大麦、豌豆等,在晋中地区资源丰富、量大质优,为汾酒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杏花村汾酒钟灵毓秀、神奇诱人。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具有悠久历史的杏花村汾酒散发出更加诱人的芳香。
在古人酿酒秘诀的基础上,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神入化地运用高科技,大力地弘扬了传统工艺,并增加了“料必得其准,工必得其细,管必得其严”的管理经验。
在“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继承精华、自成一体”的思想指导下,杏花村汾酒系列品质超群、品种多样、更具特色,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改革创新篇 管理创新求高效 质量把关酿佳品 今天的山西杏花村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
1949年6月成立之初,杏花村酒厂只有36名职工,8300元固定资产。
50多年以后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大型的名白酒生产基地,拥有年产5万吨名优酒的生产能力,职工总数达7000余人,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传统的酿酒企业,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名牌优势,然而,汾酒集团公司并没有躺在前人的荣誉上睡觉,而是奋起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入激情燃烧的时代,不断打造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朝着一流的酿酒工艺、技术装备和科技队伍的目标努力。
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集团公司领导人以超前的意识和眼光,以胜人一筹的经营战略,采取了...
泸州酒文化有哪些?
泸州地处巴蜀,泸州老窖的历史,与源远流长巴蜀酒文化密切相关。
无论是黄河文明还是长江文明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
而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时间上限为4800年前,与众多巴蜀文化遗存相互印证,也为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寻到了直接的源头。
另据学者研究,古代巴蜀盛行“撒满文化”,巫师以酒精性饮料使自己处于麻醉状态,以便与天神交接。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巴蜀酒文化的早熟、繁荣,以及特有风姿。
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是五行共生的智慧。
泸州老窖窖池是阴阳五行共生、共长、共济、共促、共成的宇宙缩影。
阴阳相将,不根而生芝菌;燥湿相育,不母而生精华。
陶炼五行,火之道;流行无穷,水之道;八卦环转,天地之道;神物乃生,变化之道。
泸州老窖人造酒就是秉五行之道,无中生有,共生共存,生生不息,造酒之道达于精深。
泸州老窖酿酒的智慧,就是把握五行共生的智慧。
泸州老窖美酒凝结了泸州老窖人共生的理念,共生的理念指导泸州老窖人造出了千年美酒。
正是“说千道万,不离共生。
酒中五行,深隐厚藏,调和鼓荡,共生绵长。
谨熟共生,无愧内行”。
饮泸州老窖美酒,可以深悟中华文化之智慧,得中华文化之根性,乃人生之盛事 。
你百度一下寻名酒网,能学到更多的酒文化和白酒知识。
重庆有哪些旅游景点?特别是自然风景区。
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
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自然遗产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
风景景观仙女山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重庆十佳旅游景点,特色旅游胜地,地属武陵山脉,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乌江北岸。
仙女山总面积8910公顷,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峰2033米,以其江南独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誉为“东方瑞士”,她与神奇的芙蓉洞、秀美的芙蓉江、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地质奇观、经典雅致的华邦酒店(4星)组合为重庆最佳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素有"东方瑞士"、"山城夏宫"之称的仙女山美得辽阔,美得让人窒息。
冬季仙女山白雪皑皑,银妆纱裹 ,大草原滑雪、赏雪、雪地烤羊,把酒临风,兴致昂然;夏季园内气候湿润,茫茫林海,清风吹拂,凉爽宜人,是休闲、度假、避暑的绝好去处。
高山草原是最引以为骄傲的游览景观,其旖旎美艳的风光被广大游客誉为具有西欧牧园风情的“草场公园”和“南国第一牧场。
茶山竹海位于永川区城北2公里处,拥有2万亩大型连片茶园和5万亩巴渝第一大竹海。
茶山竹海主要景点有桂山茶园、青龙茶园等三大片茶园和金盆竹海、竹海迷宫等六大片竹海,另外还有朱德楼、田坝子古墓、天子殿、薄刀岭等景点。
薄刀岭海拔1025米,为渝西最高峰。
共5家度假村和20余户旅游定点农家。
游客在景区可品尝到茶、竹系列特色菜品,可欣赏到茶艺表演,还可参与采茶、制茶、制陶、篝火晚会等游乐活动。
风光旖旎的中国茶山竹海面积有117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7%,国家一级环境空气质量,是理想的天然氧吧。
同时,它是中国国家国际象棋队集训基地。
武侠巨片《十面埋伏》国内唯一外景地。
2万余亩连片茶园和5万亩浩瀚竹海连绵缠绕,交相映衬。
北温泉公园 位于北碚区,北濒嘉陵江,南倚缙云山。
其前身为温泉寺,初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公园依自然地形而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翠竹森森,林木葱茏,风景如画。
园内景物以四大殿为中心。
接引殿后有一山泉细流汇成的方池,池上石桥栏杆上刻有麒麟、芭蕉及花鸟等图案,皆为明代之作园中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北温泉公园内有泉眼10处,泉水日流量5675吨,水温35°C-37°C,属弱碱性硫酸型矿泉,对皮肤、关节、肠胃等部位疾病有一定疗效。
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自然风光中最有价值的一段:瞿塘峡、巫峡十二峰、小三峡、三峡红叶,就在重庆境内。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光异彩。
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
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三峡全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余景点:酉阳桃花源风景区、武隆天生三桥、乌江画廊、 武隆芙蓉江、江津四面山、北碚缙云山、北碚金刀峡、涪陵大木花谷、南川金佛山、綦江黑山谷、垫江牡丹园、秀山洪安边城、酉阳巴尔盖国家森林公园、酉阳大板营原始森林
你对四川文化旅游的看法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雪山、冰川、平原、丘陵多种地貌形成了不少自然奇观,同时,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多样的民俗文化为四川旅游增添了别样的魅力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
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距重庆498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
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 拟建区的有 江北新区 南坝开发区 四区县,188个乡(镇)、2354个村。
巴中的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与周边各市均有道路顺畅连通。
乐巴铁路于2009年12月31日全线贯通,现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广巴高速公路于2009年底已形成通车能力,2010年5月10号正式通车,成都到巴中最快仅需4小时,南部到巴中的高速公路、巴中到达州的铁路已开工建设,巴中到达州、巴中到陕西界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中机场、南部到巴中到汉中的铁路、巴中到广安到重庆的高速,巴中到万源的高速公路都列入了省规划。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
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
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
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误传,实际上在汉中留坝),张飞夜袭巴州智擒严颜。
魏武帝曹操与张飞交战汉水,直逼张鲁退兵巴州,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巴中既是国家粮食储备基地,又是商品粮输出基地。
骨干经济作物中的蚕桑、烟叶、茶叶、油菜、水果、甘蔗、生姜等已形成规模优势,通江“天岗银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南江大叶茶被国家列为优质品种推广,“云顶绿芽”、“云顶茗兰”、“光雾茗峰”等跻身国家名茶行列,获国家AA级绿色标志。
通江银耳驰名海内外,被国家命名为“银耳之乡”,南江被命名为“核桃之乡”,江口醇酒厂、小角楼酒厂产值均超过亿元。
巴州龙头面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猪、牛、羊肉总产量百强大县。
南江黄羊以其体格高大、肉质细嫩、遗传性能稳定、板皮质优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成为“目前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银花、川明参、蕨菜等绿色食品天然佳成。
英勇善战,血性勇武,能歌善舞。
古时巴人将士出兵助武王伐纣,助秦扫六国,刘邦据巴蜀之地,得巴人士兵以争天下。
成都有那些值得一看的旅游景点?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副省级市,享有“西部之心”美誉。
成都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构筑城池,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
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省境中部,以汉族为多,有回、蒙古、藏、苗、满、土家等44个少数民族,辖11区、4县,代管5县级市。
名胜古迹众多,有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王建墓、什邡堂古邛窑遗址、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有彭大将军家珍殉国纪念碑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有孙中山铜像等等成都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中心正中,成都的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以及绕城路均是以天府广场为 中心绕城修建的。
它既是是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一座广场,也是成都市最重要的休闲广场。
面积为88368平方米的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区中心。
绿草茵茵,鲜花艳艳,在大厦林立的都市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广场西面的皇城清真寺年轻而又古老,因为在广场修建之前它已存在数百年,1997年,这一伊斯兰教堂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广场北面是四川美术馆;正北是省展览馆;广场东面的锦城艺术宫曾经是西南最大的艺术殿堂。
宽窄巷子是成都惟一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
来这里,喝茶、吃火锅,感受成都的闲生活、慢生活和新生活。
你可以在夜幕下的宽窄巷子也是别有韵味,点醉、白夜、胡里等酒吧,都充满了成都的时尚感,在夜间绽放它的魅力。
武侯祠内纪念的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初建时曾与昭烈帝刘备的祠庙相邻,在明朝初年并入汉昭烈庙,成为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庙。
成都武侯祠的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主体建筑为武侯祠。
武侯祠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三义庙等,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区域内还有众多的关于诸葛亮和三国文化的碑刻、匾额等。
成都著名的“红墙竹影”,就在景区内,记得拍照哦。
武侯祠的园林区,位于武侯祠西侧,原是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刘湘的墓园,区域内有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建筑,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风格的陵园建筑群。
锦里与武侯祠一墙之隔。
人们一般都会在游玩好武侯祠后,来锦里逛一逛。
锦里洋溢着成都市特有的喧嚣和随意。
街道两边售卖的都是颇具当地特色的物品,手工的皮包、五颜六色的布灯笼等,还有众多老成都手艺人在忙碌,吹糖画、捏面人。
各色美食绝对令你垂涎三尺,张飞牛肉、豆花、牛肉焦饼、钵钵鸡,各具风味。
文殊院位于青羊区,始建于隋朝,康熙年间重建后,称文殊院。
院内供奉着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脱纱、木雕、石刻、泥塑等多种材质。
其中有一尊缅甸玉佛,来自缅甸,极其珍贵。
寺院内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5座大殿递次连接,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浑然一体,再配以其他建筑,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
院内还开设有茶馆和独具特色的素餐馆“香斋堂”,使得这里成为本地居民喜爱的休闲之地。
此外,寺内还珍藏有明清以来书画珍品多幅,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牌匾,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
还有唐代玄奘法师顶骨、印度贝叶经、唐代日本鎏金经简等佛教文物。
不过,由于是珍贵文物,外人难得一见。
昭觉寺是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四川重点佛教寺院,也是该国重点的佛教活动场所,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
昭觉寺自唐创建以来,高僧辈出,在1989年由昭觉寺主持清定法师重建了大雄宝殿、圆通殿、中鼓楼及念佛堂,使之成为西南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寺院之一。
两千多年前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
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周边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李冰石刻像、安澜索桥、玉垒山公园等。
青城山自古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分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道教文化、文物古迹多集中这里,这里也是一般游客口中的“青城山”;后山以自然风光取胜,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现有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具有浓郁的巴蜀地方特色。
分为陶瓷类、砖石类、金属类、钱币类、书画类、民族民俗类、碑帖类、近现代史类八大类三十余小类文物。
这些藏品包括上至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资阳人”头骨化石,下至近几年国内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博物馆由陈列馆、遗迹馆、金沙剧场等建筑组成。
从南大门进入...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
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仅酒的品种就有近千种,西凤酒便是酒中奇葩。
西凤酒历史悠久,据初步考证,其始于周秦,盛于唐宋,据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远在西周初期,雍水河中游一带,柳树成荫,田间平整,水波浮影,风景秀丽,遂将此地称为柳林。
江唐时期,柳林西接秦陇,南通巴蜀,东连长安,为关中西部重要的交通要塞,设有驿站在客铺货栈,商贾云集,起名叫柳林铺,系古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道和古老集镇。
自汉代起,始有酿酒作坊,到唐宋,酿酒业已初具规模,明清以来酿酒作坊发展很快,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仅柳林镇就有酿酒作坊27家,相当于凤翔县酿酒作坊总数的三分之一多。
“佳酿之地,必有名泉”。
柳林镇的酿酒业之所以古今兴旺,长盛不衰,实赖本地优良的水质、土质等宜于酿酒。
据《史记.秦本纪》载,位于秦都雍城以西18里处的柳林,有一神泉,水味甘美,泉水喷涌如注,故名“玉泉”。
百姓每遇疾病,即求饮玉泉之水,病患便随之而解,用此泉水所酿造的柳林酒,醇香典雅,甘润挺爽,在当时已被称为绝高佳酿,与秦国俊马一同被称为“秦之国宝”。
在柳林镇西侧的雍山,山有五泉,为雍水河之源头,其源流从雍山北麓转南经柳林镇向东南汇合于渭水,其流域呈扇形扩展开来,地下水源丰富,水质甘润醇美,清洌馥香,成酿、煮茗皆宜,有存放洗濯蔬菜连放七日不腐之奇效。
经化验测定水质属重碳酸盐类钙细工型。
用它作酿造之水,非常有利于曲酶糖化;加之本地土壤属黄棉土类中的[土娄]土,适宜于做发酵池,用来作敷涂窑池四壁的窖泥,能加速酿造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促使脂酸的形成。
这些,都是酿造西凤酒必不可缺的天赋地理条件。
凤翔,古称雍州,为成周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是古代农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人类在这里从事农业活动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是黄河流域上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相传周文之时“凤凰集于歧山,飞鸣过雍”;春秋时代秦穆公之爱女弄玉喜欢吹笛,引来善于吹萧的华山隐士萧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
唐萧宗至德二年(757年)取此意将雍州改名为凤翔。
先秦19位王公曾在此建都,历时294年,历史上曾是关中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秦建都以后的各个朝代,均为州、郡、府、路之治所,故又有“西府”之称。
这里自古以来盛产美酒,尤以凤翔县城以西的柳林镇所酿造的酒为上乘。
到了汉代,雍城的酿酒业发展更快。
汉朝自高祖至文景帝之祭五[田寺]活动,曾19次到雍地举行,“百礼之会,非酒不行”,耗酒量甚巨,自宫廷而至达官贵人“日夜饮醇酒”;民间婚丧嫁娶,请客送礼,无不用酒。
酒的产量和制酒工艺日见提高,民间制曲技术亦有长足进步,进而逐步改进酿酒设备,遂开始了用文梁作原料,用大麦、豌豆做曲的蒸馏酒的酿造,于是烧酒开始问世,此种白酒便是西凤酒的早期前身,当时凤翔所产的白酒已颇有名气。
唐初,凤翔城内酿酒作坊更多,柳林、陈村等集镇酒业尤为兴隆。
唐高祖武德九年(618)凤翔城内的“昌顺振”作坊即已创建,成为陕西最早的民间私人酿酒作仿。
唐贞观年间,柳林酒就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赞誉。
多少世纪以来,以其精湛的酿造技艺和独特风格著称于世,以“甘泉佳酿”、“清洌琼香”的盛名被历代王室列为珍品,被称为中华民族历史名酒中的“瑰丽奇葩”。
至近代方取名“西凤酒”。
今天,民间仍流传着“东湖柳、西凤酒、妇女手(指民间许多手工艺品出自妇女之手)”的佳话。
西凤酒酿造于何时,追根溯源,说法不一。
据《凤翔县.酒业志》记载:公元前20世纪,在雍州有田氏后裔甘氏开始酿造黄酒和白酒。
医学名著《素问.汤醪醴液论》中载有皇帝与歧伯关于酿酒用于医疗的对话。
周代移民自迁移到歧(山)雍(邑)之后,旧游牧转入农业生产,当时雍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超过了东方以农业为主的诸侯国,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为酿酒业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基础,以酒业为主的其它手工业作坊迅速兴起,开始制照原始古老的酿造酒――鬯(chang4)、醴(li3)。
凤翔县境内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有大量的酒器酒具,如盛酒的尊、??(lei3)、[上禾下皿](he2),还有加热酒的爵以及饮酒用的觚、觯等,并有较精致的陶玉等酒具。
大孟鼎铭文有“锡(赐)汝鬯一卤”的记载,并有“为酒为醴,蒸畀(bi4)租妣(bi3)”的周代诗文。
1986年挖掘的凤翔“秦公一号”大墓中,也发现了春秋时代的不少酒器酒具。
由以上史实可见,春秋时代,雍地的酿酒业已具雏形,秦人造酒、饮酒比较普遍,饮酒风俗也十分讲究。
《酒谱》中有“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劳师而醪椎一钟。
骞叔劝之曰:‘虽一米投之于河而酿也’。
于是乃投之于河,三军皆醉”的记述,这就是历史上秦晋韩原大战获胜后秦穆公“投酒于河以劳师”故事的真实记载。
据《史记.秦本纪》载:“秦穆公亡善马,歧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伤人’。
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
闻秦击晋,皆推锋争死以北报食马之德”。
此即为春秋时代秦穆公赐酒为盗马“野人...
德阳周边游旅游去哪好
德阳名胜古迹众多:有蛮声大江南北的古蜀三星堆遗址,西南最大的孔庙,雄伟壮观的李冰陵,以及三国遗迹白马关庞统祠、诸葛双忠祠等。
有集“雄、奇、刚、秀”于一身,以“五绝四海”闻名的蓥华山,成片原始森林的九顶山,有省级森林公园——云湖森林公园、剑南春森林公园、东湖山公园、房湖公园和继光水库,还有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的德阳石刻、旌湖等现代文化娱乐景区。
德阳是名人汇聚地,有孝子安安、名臣秦宓、农学家张师古、文学家李调元、“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和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众多古今杰出人物。
德阳是国家确定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三大重装生产企业的重型机电产品以及剑南春酒厂生产的名酒剑南春蜚声中外。
德阳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地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绵阳机场的中间地带,宝成铁路由北而南贯穿全境,直通成都。
现有星级饭店宾馆 10 家(其中:三星级饭店宾馆 6 家、二星级饭店宾馆 4 家)、旅行社 27 家。
下面带领你到德阳去逛逛:三星堆三星堆位于德阳广汉市南兴镇,是国家首批 4A 级风景名胜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五大旅游区、三大旅游品牌之一,也是四川省境内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其范围 12 平方公里。
此地自 1929 年出土四百余件玉石器后,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1986 年又发掘出土了两个商代大型 “ 祭祀坑 ” ,先后出土了金、铜、玉、石、陶、象牙等珍贵文物近千件。
三星堆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世界上古文明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资料,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三星堆古蜀国的存在,把蜀文化上推了近 2000 年。
三星堆遗址是长江上游古文化的中心区域,是中华古代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广汉金雁湖公园川西名园金雁湖,座落在广汉市雒城镇北门外,古金雁桥西侧,紧傍鸭子河。
占地千亩,水面达 200 亩以上。
金雁湖公园的主体是湖,公园内有金雁宫、希腊长廊、“激流勇进”、声控“十二生肖”、国际列车等诸多游人参与性项目。
广汉房湖公园房湖公园,位于广汉市雒城镇西南隅,被誉为“川西明珠”,为唐代名相房琯贬任汉州刺史时所建。
占地 528000 平方米,在川西各县中均属罕见。
园内古色古香,既有苏州式园林小巧玲珑的特色,又有巴蜀园林中古风的神韵。
该园西面园门是雒城古城的雉堞大门,雉堞 500 米,城楼三层,高耸巍峨,金瓦生辉,檐柱流丹,庄严雄伟。
园内有园艺园、覃子豪纪念馆、荷花池、琯园、棂星门、圣喻碑亭、远香凝翠楼等景点。
参观三星堆、游览金雁湖和房湖公园,你可入住三星级饭店(宾馆)——西园宾馆和三星堆国际大酒店,并可购买到三星堆文物复、仿制艺术品和延伸品。
然后,你可到什邡领略蓥华山绝妙的自然风光。
蓥华山蓥华山位于什邡市城西北 37 公里处,距成都 98 公里,古称章山。
景观范围 106 平方公里,山顶海拔 3160 米。
蓥华山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蓥华山壮阔奇妙的气象景观 ——“ 五绝 ”( 看日出、观云瀑、赏佛光、品圣灯、逛花山 ) 、 “ 四海 ” (云海、雾海、林海、花海)。
西部惊奇欢乐谷西部惊奇欢乐谷景区位于蓥华山内,这是西部首座主题公园与风景名胜相结合的第二代旅游产品,有死海漂漂浴、温泉、 4D 电影、遨游太空、河谷高尔夫、机械狂牛、鸟园、神奇小屋(斜屋)、欢乐剧场、 NB 联赛、欢乐点球、胜利鼓场、虎穴迷宫、古宅冤魂、欢乐熊猫、网吧等数十个游客参与的项目,充分体现了惊、险、奇、欢乐的主题,这里森林覆盖率达 90% 以上,空气质量一级甲等,被誉为 “ 天然氧吧 ” 。
什邡李冰陵园李冰陵园在什邡西北洛水镇,距什邡城区 20 公里,距洛水镇 2 公里。
它是一处富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纪念性园林,是一处古朴凝重的含秦汉风格的建筑群。
景区内牌坊、湖泊、道路、桥梁、雕塑、殿堂、亭阁、陵墓皆巧借地形地势,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表现出水文化、石文化的艺术特色。
陵园下有“傍湖居”,给游人提供食宿娱乐。
游览蓥华山你可入住三星级饭店——宏达金桥饭店,以及蓥华山山上的农家乐。
在尽情享受原始自然的美丽后,便可到中国四大年画所在地之一、以剑南春闻名海内外的绵竹,品尝香醇的名酒、欣赏美妙绝伦的绵竹年画以及奇妙的自然景色。
绵竹年画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位于绵竹市区城南,展厅面积 1600 余平方米,是融收藏、整理、研究、创造、出版、开发、销售、传授年画技法培育新人、以艺术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全国唯一的专业年画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大的年画馆。
馆内收藏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清代绵竹年画大师黄瑞鹄所作的《迎春图》,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云湖森林公园云湖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距绵竹市区 21 公里。
园区总面积 10320 亩,因在公园中心区有一高山湖泊镶嵌于万亩林涛中而得名。
每年的 4 至 5 月,到云湖森林公园可目睹满树盛开的珙桐花,可品尝薇蕨、春芽、楠竹笋和哲耳根,并感受云湖周围那片土地上空灵...
川东北的区域经济
景区名称旅游级别类型备注阆中古城 国家AAAAA级 人文景观中国四大古城、历史文化名城朱德故居琳琅山 国家AAAA级 人文、自然景观 西山 国家AAAA级 自然景观 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国家AAAA级自然、人文景观 司马相如故乡金城山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自然景观国家森林公园凌云山国家AAAA级产业旅游国家森林公园升钟湖 自然景观 西南地区第一大水库南充,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因立城久远,人才辈出、文化传统深厚,故市内佳境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全国和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个,旅游景点60余处,既有名扬遐迩的胜迹名苑,天生丽质的自然风光,还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白塔古庙及嘉陵江第一山锦屏山的秀色,白云山俊美,升钟水库清幽,太蓬山、金城山、凌云山宗教文化,定会使游人流连忘返。
阆中滕王阁、观星楼、汉恒侯祠、万卷楼、张宪祠、李淳风墓、袁天罡墓以及汉将军王平墓将勾起你的怀古幽幽情思。
两千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形成丝绸文化,更是独树一帜。
朱德故居、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室定将涌腾起人们对伟人虽去,但风范永存的激情。
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川北剪纸将缩小语言、文化时空差距,使人们为之倾倒。
南充市已开通两条国际旅游线路:一条是“将帅故里游”,一条是“三国遗迹寻踪游”。
朱德故居位于中国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
1886年12 月1日,朱德元帅诞生在马鞍场琳琅山下李家湾租佃于地主的仓房中,仓房尚存。
朱德9岁时,因地主夺佃,一家被迫迁到琳琅山下的大湾居住。
在他家屋后有两棵柏树,少年时,朱德曾在两棵树之间捆上木棒练习杠架。
在院内还有朱德挖的水井一口,此井仍在使用。
位于琳琅山脚的药铺垭私塾以及马鞍场口的席家是朱德读书的私塾所在,现存有私塾墙壁和朱德为老师挖掘的一口水井。
1980年,为了纪念朱德,建立了朱德旧居马鞍陈列馆 。
1982年,朱德旧居——李家湾仓、大湾旧居、药铺垭私塾、席家?私塾和仪陇县高等小学以及新建的朱德故居纪念馆对外开放,邓小平题写了馆名。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瑞卿故居从顺庆区城内出发,驱车向北十分钟,即可到达坐落在城郊舞凤镇清泉坝社区的罗瑞卿故居。
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大将诞生在这里,在此生活了整整20年。
故居为清光绪年间修建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面积约300平方米。
故居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
西侧为将军及其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
故居前的院坝正中屹立着罗瑞卿将军半身铜像。
东侧正房、厢房里,陈列着200多幅裱装精美、风格各异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其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也有著名画家的字画,还有家乡人民的敬书。
张澜故居张澜(1872年4月2日---1955年2月9日),字表方,清末举人,西充县莲池乡观音堂张官沟人,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1917年任四川省省长;1926年任成都大学校长;194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55年2月9日,病逝于北京。
解放后任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故居距西充县城13公里,因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曾在此出生、居住生活而闻名遐迩。
这一带乡风淳朴,民风传统,入仕为官者,多贤达清廉。
随着对故居的开发和建设,这里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成为西充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
故居依山而建,面向玉带河呈“京味”浓郁的四合院布局,四合院东西是厢房,与南房、北房四面围合,封闭而安稳,环境清净,居住舒适。
房屋以灰青色墙为主,外围彻着砖墙,墙壁和屋顶显得厚重而稳固,别具特色。
四合院内房屋之间有石板路相通,或小阶梯式路相连。
如果说故居是龙袍,那么故居对面的玉带河就是腰圈,成为故居一大装饰。
张澜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革命志气可捍山河,不仅洁身自好,同时还教育下属及同仁安于富贵,力戒奢华,他曾为射洪县洋溪镇一衣着华丽、打扮入时、恳请他在绢幅上题辞留念的女教师作诗:“裁锦绣罗丽绝伦,纷纷装束斗时新。
可怜化道贫家女,尚有经冬无裤人”,类似作品皆有存,还有张澜久存于心的“百幅川北饿莩图”等。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张澜》一书。
它们可以使人了解历史,获得知识和享受艺术,从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还有桌面光滑的木制书桌,构造独特的木制梳妆盒,做工精美的木雕笔筒,色泽光亮的玉笔管,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以高雅、不同凡俗的景致呈现给人们。
古南充八景:果山秋色、白塔晨钟、金泉夜月、栖乐灵池、青居烟树、曲水晴波、朱凤朝霞、连洲古谶。
新南充八景:西山宛如“睡美人”、北湖胜景迷人眼、清泉寺庙成圣地、万卷楼上“破万卷”、奎阁风采仍依旧、川北行署旧址风光美、瑞卿故居成胜景、老君道观名远扬。
广安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托。
几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历史遗迹,喀斯特自然地貌造就的奇山异水,多姿多彩,神奇迷人。
全市共有人文、自然景观和产业旅游资源3大类、21亚类、40个品种、100多处景点。
邓小平故居及相关遗迹,伟人故里风物民情...
四川人民喝什么茶
历史文化: 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在距今2500前的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
至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又逐渐融汇入中华文化之中。
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举世闻名的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是目前面积最大的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表明,“以小平底罐、高柄豆、鸟头形勺等器形为代表的这类文化遗存,在川西平原是自成体系的一支新文化。
”从而证明,远在西周以前,川西平原就有一支与中原文化有别的、地方特色浓厚的土著文化——蜀文化的存在。
古蜀文化是一个影响范围较为宽广的地域文化,它是由一个“中心”、四个“板块”构成的,即以三星堆文化(包括十二桥)为中心,并由成都平原、汉中盆地、秦岭地区和蜗江上游四个部所组成,它在江汉与二里头夏文化相遇,在陕南与商文化相遇,在渭滨与周文化相遇。
古蜀先民创造了光灿夺目的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是其鼎盛时期的代表。
2000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成都平原的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是仅有的奇迹。
而色彩艳丽的蜀绣蜀锦、“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清幽闲适的茶文化等都是古蜀文化的具像表现,有些还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蜀文化的发展,使四川文人荟萃,英才辈出,中国已故川籍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他的名篇《蜀道奇》中写道:“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
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
除诗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文翁、词赋家杨雄、司马相如、诗人李白、文学家苏轼以外,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黄庭坚等都在四川长期生活过。
杜甫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于四川。
文学创作的繁荣,带动了四川古代印刷业的发展。
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四川成都的印刷业就与京城长安齐名,成为全国最繁荣、最重要的印刷中心。
到宋代,四川的雕版印书业就进入了黄金时期,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记载。
川茶文化: 《神农本草》中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从此,茶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茶的利用历史与药用植物一样久远,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四川,作为茶的原产地之一,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一、关于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是指以茶这一饮品为中心,折射出的与之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茶的种植、研制、开发,茶具的生产、加工,特殊茶风俗的形成,以及与其它文化的现象相容而形成的各种艺术等。
就此定义而看,茶文化包罗万象,本文就将川茶、四川茶具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关于川茶 l、川茶历史悠久,是我国茶的原产地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发现茶的国家,若追究我国茶业的根源恐怕就将追溯到四川。
李晋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述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于尚书……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周武王率领南方八国伐纣,是在公元前1066年,也就是说在三千多年前的巴蜀一带就已经用茶作为贡品了,而在我国其它地方已没有更早关于茶事活动的记述。
而现在,多被人们认为是茶叶之乡的苏杭一带,到了秦汉年间才有了关于发现野生茶树的记录,那么在秦汉年间的四川对茶叶的栽种已非常广泛成熟。
据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益州(四川的古称)川谷山陵道旁皆为茶树,一只,两尺,甚有两人合抱者。
由此可见,四川对茶的栽培和认识是早于现今茶业非常发达的江浙一带。
就四川地区本身的地理条件来看,四川盆地周围具有较广阔的丘陵地带,这里气候湿润,降水丰富,丘陵的排水性较好,再加了土壤呈酸性,这些都是适宜茶树生成的自然条件。
由此可见,四川成为我国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有据可依的。
2、川茶"小有名气" 说到全国名茶,很多人想到的多半是杭川的龙井,安溪的铁观音,太湖的碧螺春……,事实上川茶也是颇有名气的。
80年代,全国品出的十大名茶中,四川的茉莉花茶榜上有名,而全国的名优茶,四川名茶也近40余种,其中省外较为知名的有:峨眉毛峰、蒙顶甘露,青城雪芽,省内著名的还包括峨嵋竹叶青,蒙顶黄芽,邛崃文君茶,广安松针,香山贡茶等。
这些茶品在古代颇具名声。
唐代白居易曾赞美川茶: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李白诗曰:杨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文同写道:蜀中茶称圣,蒙顶味独尊。
由此可见,川茶的"名气"在唐代就已流传开来,并得到众人的肯定。
三、关于"茶具" 1、四川出产的茶具中,不乏上等精品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茶具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者所亲睐。
由于制作材料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而就四川范围来讲主要出产的为瓷器茶具,主要有白瓷、青瓷和黑瓷三个类...
四川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四川各种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旅游,有巴山蜀水之称: --------------------------------------------------------------------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当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余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
东连重庆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
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
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源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
全省大致可分为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两大部分。
东部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
盆地四周为邛崃山、岷山、大巴山等山地和贵州山地环绕,重峦叠嶂。
盆地中部海拔400~800米,地势微向南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
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亚热带植物。
西部为川西高原,海拔3000~5000米,山高谷深,高山峡谷间大江如带。
山河呈南北走向,有沙鲁里山、大雪山、峨眉山等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
气候高寒,植物呈垂直分布,以针叶林和草地为主。
------------ 四川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以其显著而独特的内涵和特点闻名于世。
文明渊源深厚。
四川文明在夏商时代为神权文明,西周至春秋战国为礼乐文明。
秦统一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
汉魏之际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隋唐五代为文学繁荣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地方特色显著。
四川主要属于巴蜀文化区,区域文化自成体系。
四川语言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织锦文化、盐文化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如四川方言、川戏、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及蜀绣、蜀锦、川派盆景等文化品牌都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文化珍品荟萃。
四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一批珍贵稀有的高品味文化。
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金器、铜器、玉器和陶器都属文物精品。
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2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处,其他人文景点200多个。
川菜位居我国三大菜系之列,五粮液等川酒为国宴珍品,蒙顶茶、峨嵋毛峰等中国名茶享誉全国。
兼容多元文化。
四川文化虽不可避免地具有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但它又明显地具有对外努力开拓的开放性。
除了境内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区文化外,只要跨出盆地,便与楚文化、秦陇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藏彝文化区域路途相接,促成了与四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渗透,形成巴蜀文化多元兼容开放的明显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还吸纳了西方节庆文化与饮食文化。
------------ 四川省会是成都,是中国西部的重要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
1999年末全市总人口1003万,城市人口330万。
成都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取名成都。
西汉时期,成都织锦业驰名天下,在城西南设立了锦官,专管织锦,并筑有锦官城,又有“锦官城”、“锦城”之称。
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成都又得“芙蓉城”、“蓉城”的美名。
成都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茶文化源于中国,盛于成都,成都茶馆之多,至今仍称世界第一。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度相对较大,通常在80%左右,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黄心树、香果树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
成都名胜古迹蜚声中外,自然风光旖旎多姿。
全市有172处人文景观,其中以二王庙、文君井、武侯寺、杜甫草堂、文殊院、宝光寺、永陵、东汉墓等最为著名,观音寺的壁画、塑像和花置寺的摩岩造像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是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成都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现已形成以成都市区为核心、组合不同、风格各异的8个国家、省、市级风景名胜区。
即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龙池森林公园,天台山森林公园,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黑水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府南河活水公园。
其它市: 自贡 以恐龙、盐史、彩灯“三绝”闻名于世的城市。
攀枝花 是当今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钒钛基地和我国最大的水能基地。
泸州 出产泸州老窖酒和古蔺郎酒的著名"酒城"。
德阳 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