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与佛系
《旅行青蛙》跟佛系养蛙是什么关系?
今天看到朋友的朋友圈发了一条梗《今天你的呱呱回来了吗?》,实然惊觉《旅行青蛙》在我不经意之间已经风靡了整个微信朋友圈。那些曾经很要
《旅行青蛙》跟佛系养蛙是什么关系?
今天看到朋友的朋友圈发了一条梗《今天你的呱呱回来了吗?》,实然惊觉《旅行青蛙》在我不经意之间已经风靡了整个微信朋友圈。
那些曾经很要好的佛系闺蜜,我发现现在她们都不带正眼瞧我一眼了。
为人父母 其实看到朋友圈里的每好友,他们都没有人理我了,他们似乎都在手机上养呱晒呱。
我看着我的OPPO手机里的《旅行青蛙》也在暗自窃喜。
哼,你们不愿意搭理我,我还没有时间理你们,有那点时间,我还不如多关注一下我的呱呱。
虽然这款游戏只有日文版本,并且传入中国没有太久的时间,我可是第一时间就在手机里安装了《旅行青蛙》,养了这只我给它起名呱呱的青蛙。
我养青蛙呱呱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了,我每天的工作在游戏里的简直可以说是按部就班,仿佛机械化一般的运作。
尽管如此,我却没有任何怨言,每天照常乐此不疲的养我的儿子呱呱。
每天我在游戏里的工作就如同对待自己真正的儿子一样,不厌其烦地给它种草,定时不定时地给它喂食。
或者什么就不做地守在家里,等待我出门远行的呱呱归来。
如果我运气比较好的时候,当我一打开房间,正好看到儿子呆在家里。
于是,我就心满意足地静静坐在旁边,看着我的呱呱它坐在桌子旁边一本正经地看书写字,或者是看着我的呱呱它笨手笨脚地做手工。
自从养了这只呱呱,我觉得我总算是体验到了“为人父母”的感受。
虽然我还是一名佛系少女,毕竟我现在开始有了一个名叫呱呱的儿子了。
尽管我自己在父母面前还是一名孩子,我也觉得自己开始享受孩子呱呱带给我的“天伦之乐”。
种植三叶草 出于对自己子女的操心,我现在好象变成了一个专职妈妈了,为了我家的呱呱,我已经豁出去了。
我现在每天的任务可不简单,我还要帮我家呱呱收集田地里种植的三叶草。
对啦,我现在就得去看看我家门前种着的那一片三叶草田。
对于这片三叶草田,我可是花了大力气来管理的。
可不要小看我种植的这些三叶草,这些三叶草是我宝贝儿子的命根子啊。
我用这些收集起来的三叶草,可以到商店为我的儿子买一些必备的东西,比如它外出旅行所需要的东西等等。
当然,如果我的运气足够好的话,我门前所种植的这片田,也有可能会出产比较稀少的四叶草。
这四叶草比三叶草可要珍贵得了,毕竟四叶草它可以成为我所养青蛙呱呱的护身符,呱呱他出门在外就要靠它保护安全啊。
出门远行 如果孩子要出门远行了,我还要给它收拾好行囊。
我一定会为他准备好儿子外出所必须的食物和必需物品,还有它要招待他朋友的一切东西。
每当我看到儿子呱呱拖着行囊走出家门的时候,看到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泪就不争气地掉落了下来。
孩子,一路顺风。
送走了我的呱呱以后,我就傻傻地坐在家中,等着我养的呱呱回来。
我每天打开房间,看着空空的房间发呆。
叹了口气以后,万般不舍地关上了房间,退出游戏。
我的这个乖儿子每次出门远行,过了一段时间,它回来的时候,会带给我一些它所经过的地方的照片、明信片,甚至还会给我带回来一些当地的特产。
呱呱远游回来的时候,他是从来不会认我失望的。
看到我的呱呱带给我的礼物,我的心里暖暖的,全是感动,觉得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孩子已经开始懂事了,开始给我带来欣慰了。
苦乐自知 最让我高兴的事情就是呱呱它还会时不时给我一个惊喜,比如昨天它就带着一个新的动物小朋友小熊回来了。
我连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便当,招待呱呱的小熊小朋友,生怕自己不小心冷落了怠慢了儿子的朋友。
我发觉自己的儿子开始长大了,知道在外面结交新朋友了。
有什么能够比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的欣喜呢。
你以为养一只旅行青蛙是很省心的事?那么你就错了。
你觉得一个刚刚养了儿子,然后就开始母性大发的佛系少女,她会放任自己的青蛙外出远行而无动于衷吗? 养了呱呱之后,朋友们总会说我现在可是满满的母爱泛滥。
说来也是,现在的我总是会莫名其妙地担心自己的青蛙他会不会在出门远游的时候迷路,甚至我还会担心我的小宝贝,它孤身一人出门在外,会不会遇到危险什么的。
这熊孩子,可没有一天让我省心过。
现在我总算是体会到了自己的父母在家期盼我回家的感受了。
我也是这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要是稍稍时间一长,没见看到我家的呱呱他回来,我就在家里望眼欲穿的期盼着我的呱呱突然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也许有人说我浅薄,也许有人说我无聊。
可是我却觉得我养旅行青蛙,让看到了我自己曾经向往已久的那种想要生活。
也许在我们当代这个比较浮躁的社会,养旅行青蛙可能是让自己的心境,难得拥有有这么一块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宁静的小天地。
旅行青蛙为什么被称为佛系
随着“佛系”一词火便大江南北,很多爬友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享受着岁月静好。
这个时候就连游戏都“佛”了起来,一个名为《旅かえる》(中文名译为旅行青蛙)的游戏最近突然火了起来,就连不爱玩游戏的小编,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打开App Store,这款叫做《旅行青蛙》(旅かえる)的游戏已经到达免费榜第二的位置。
它在TapTap上的数据更加可观:热度超过26万,评价接近1400条,还获得了10分的满分。
《旅行青蛙》的主要场景只有两个,玩法单一得令人“发指”。
这只蛙蛙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青蛙在日文中是(カエル),恰巧跟帰る(かえる)同音,而帰る的意思为归来、回来、返回,也因此青蛙在日本有归来的寓意,《旅かえる》的重点放在守家上。
这个平淡如白开水的游戏只有两个画面,屋外和屋内,而你要做的也特别简单,用收获来的四叶草在商店买食物和道具,放好在小青蛙的背包和桌子上,偶尔帮他招待前来拜访的朋友。
而剩下大部分的时间,你能做的,只有等待。
简单清新的游戏界面 它同时也保留了两栖冷血类动物最大的特点: 『不会说话』 没错!这只冷漠的呱呱在家里不会和你有任何互动,随心随性的呱呱,想去哪,在做什么,几乎完全不受你控制,你所能做的就是给他准备好下次出行的行李。
偶尔寄回来的明信片讲述着它在外的各种奇遇。
收明信片大概就是每天独守空房的小编最大的乐趣了,谁让养个儿子这么爱浪,天天不回家。
呱呱何时出门,出门多久,何时会回来玩家一概不知,只能通过它寄回来的明信片了解它有哪些奇遇,遇见了哪些伙伴。
这种随机和未知的设定,大概也是这款佛系游戏走红的原因。
而呱呱在外出旅行的时候依旧会惦记着你,给你寄照片带当地的礼物,虽然不会说话,但这种被默默放在心上的感觉真好。
...
《旅行青蛙》为什么这么火?
与游戏“恋与制作人”的强社交感不同,“旅行青蛙”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疏离但温暖。
网上的女人分两种,一种是云养男人的,一种是云养猫的。
云养猫的女生养腻了猫,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生物:青蛙。
除了《恋与制作人》外,近期最火的游戏就是《旅かえる》,翻译过来就是《旅行青蛙》。
这个全日文的游戏app在1个月前推出,在taptap上显示已经获得了24.9万人的下载量。
游戏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你可以给他取名字。
通过收集或者购买三叶草去商场给小青蛙买食物、道具、护身符,青蛙带着它们就会出去旅行,旅行途中会邮寄照片、明信片,认识新朋友,回来时还会给你带当地的土特产。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暖心?没错,它打的就是治愈牌。
正因如此,为纸片男人操碎了心、掏空的钱包的女生们开始为特立独行的青蛙氪金。
系统会指引你去收集三叶草。
佛系少女的心上蛙《恋与制作人》主打的是什么?玛丽苏的甜蜜和霸气!“我要你是我一个人的。
”“只要你在风里,我就能找到你。
”四个男人的社交强互动是建立在稳固的肝游戏和氪金之上的:只要你为我花钱,咱们的剧情就能继续,而且你会最终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这种游戏关系初期令人兴奋紧张,但长久下去,就会让人感到困乏,而且有压力。
“花钱也养不活的四个野男人”这种画风,显然不适合无欲无求、被生活严重摧残的“佛系少女们”。
与“野男人”们的强社交感不同,旅行青蛙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疏离但温暖。
为了青蛙收集三叶草,购买食物,但是它回来时不会跟你说一句话。
在家的时候,它不是在床上看书,就是伏案写字,要么就是点着梨灯做手工。
想出去玩儿的时候,它就背起行囊。
它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家,去了哪些地方,都是小青蛙自己决定的。
玩家最经常的状态是打开青蛙空空的小巢,一个人独守空房。
没错,正是因为他的冷淡,才会让你时不时地想看看他。
而正是这样一位淡漠而特立独行的青蛙朋友,会给你寄自己出去玩儿的照片和明信片,遇到什么有意思的朋友,绝对会第一时间默默告诉你。
这就是最暖心的“意外满足”。
所以这个游戏主打的就是三点:一,不理你。
二,不听你的话。
三,偶尔逗逗你。
“这种关系才治愈啊!每天默默等我自己的蛙回家。
我们的关系,独立又美好。
”信子说。
这种相对独立、剧情随机的豢养关系,成为了玩家恋恋不舍查看青蛙舍的动力。
这个游戏不需要处心积虑地去通关打怪、推进剧情,只要静静地等着、偶尔去看一看,等待一次次惊喜就好,“那是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
”对比起来,丧系女青年小L觉得《王者荣耀》和《恋与制作人》就好像是一个吸引欲望的黑洞。
“云养猫”与“云养青蛙”是同一个团队开发信子说,上一个玩儿的这么“不听话”的游戏,是2014年10月上线的《NekoAtsume》(猫咪后院)。
“养着一群猫咪,天天看他们卖萌玩儿游戏,但是都是自己玩儿自己的,肯定不会理你!”这种游戏叫做养成元素放置游戏。
猫咪后院是玩家在院子里放置好猫粮和玩具,猫咪们吃饱喝足,在院子里撒欢打滚,玩家就点开享受“云吸猫”的乐趣。
又简单又治愈。
这次的旅行青蛙和猫咪后院的不同就是,不是等着猫咪自己玩耍,而是默默等待青蛙回家。
开发这两款游戏的是一家日本公司,名叫HitPoint。
《猫咪后院》的开发商Hit-Point之前并不是什么知名大厂,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资本金仅为1000万日元的小公司。
在立项《猫咪后院》的前期,高崎说这款游戏在立项初期只有他本人和设计师森田两个人。
策划前期只确定下来一句话:以庭院为背景,里面放着各种玩具,猫咪会自顾自进来互动的游戏。
可以说完全就是一拍脑袋产生的主意。
HitPoint最初对《猫咪后院》的目标也只是50万下载,但结果超出了预期,连续3个月位居日本手游下载榜TOP5,最终也走出了日本,吸引了无数海外的吸猫粉丝,海外下载的比例高达30%~40%,亚洲圈用户居多,中国则居于榜首。
截至2017年7月,《猫咪后院》下载量已经突破1900万。
如今,还推出了VR版本《猫咪后院VR》。
用一个极其简单的模式打开了一条不可思议的火爆道路。
养成类游戏怎么变现?简单的游戏方式,温暖的世界观,毫无剧情的发展模式,还要让一些佛系用户买单,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但《猫咪后院》已经改编成了真人电影,讲述了男主角是进入创作低潮的小说家佐久本胜,为了重振精神,搬到了一处恬静的地方,在这里,小说家和一只喵星人开始做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这个影片在2017年4月在日本公映,豆瓣的评分为6.5,不少猫奴还是心甘情愿地买了账。
在探索商业化方面,《猫咪后院》的广告也与其他游戏有所不同。
广告并不是弹窗、横幅等强制显示式的。
会随机出现一只叼着东西的猫,点击后会显示对话框:要看一下猫咪叼回来的宣传单吗?点击“是”,广告才会显示。
根据实际测试,用户点击开系统菜单10次中大概只有一次会随机出现这只猫。
这种方式打破了以往打破游戏体验的方式的插入和弹窗式广告,而更近似植入广告。
最新的旅行青蛙则用更直接的手段使用户“氪金”。
三叶草可以直接购买获得,从而给青蛙提供更高级...
彻底改变旅行青蛙的三个背景,这还是一款佛系游戏吗
令人惊讶的是相对于《旅行青蛙》这一游戏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适合ios系统的汉化版本,但是这款游戏却被苹果玩家捧上了榜首。
微博上有一篇《旅行青蛙》攻略更是被大家疯狂转发,数量达到2万次。
那么这款游戏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可以让大家如此疯狂呢?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感和轻松感《旅行青蛙》作为一款“佛系”游戏,它微妙的阐释了青年人对佛系的心理追求。
在游戏中你会拥有一只宠物青蛙,这只青蛙会不定期出去旅行,当然在一段旅行过后它会带回来一些土特产,或者是在途中寄一些明信片。
但是它具体什么时候出行以及出不出行这些都是“随缘”。
首先说一下主界面,一个是蛙的房间,一个是庭院。
在庭院里你可以收四叶草、收邮件,接待大佬的朋友蜗牛,等待蜗牛的回礼。
而在蛙的房间你需要做的相对来说比较多了,给蛙准备旅行的食物,等到蛙去旅行了就要好好收拾桌子上的东西,这样方便蛙下次的旅行所需。
你需要做的只是轻轻松松的操作,主动权依旧是在蛙的手里。
也许你打开游戏的瞬间会发现蛙已经不见了,它是不是自己出去的又是不是和伙伴一起出去拍照了,抑或是什么时候回来在吃饭、在写字这些都是未知的,只能“随缘”。
一切都是一个“缘”字,当你玩的时候完全可以是随心的,只要保证桌子上有食物即使两三天不玩,蛙也可以自己去旅行,所以玩家并不会损失什么。
相对于其他有升级性质的游戏,《旅行青蛙》避免了给大家带来的紧张感,完全的将轻松感带入到游戏中,使人内心充满舒适感享受到娱乐的欢快。
拥有萌化的欣赏角度此款游戏中的青蛙这一画面是来自于一家公司的上一部萌系游戏设计灵感。
它出自日本手游公司HitPoint之手,之所以这家公司被大家所认识,是因为推出的《猫咪后宫》的游戏大受好评。
而《旅行青蛙》这款游戏正是延用了其萌萌的画面感,进而用真实的笔触勾勒出蛙的一举一动,蛙的生活环境让很多人不得不产生羡慕。
萌化的蛙更是让好多人想起了童年时代的小巧可爱。
众多玩家看到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候的惬意时对这款游戏也是恋恋不舍;看到蛙在吃饭的时候说它“好可爱”。
更有一些人发明了各种有关的创作,也因此备受追捧。
这样一款在视觉上能带来美感的游戏无疑会让人觉得亲近了许多。
获得了心灵上的洗涤当我看到蛙出去旅行久久不回家的时候又怕它丢了,在家的时候又希望它出去,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每个父母的做法嘛!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都好好的,他们也总有操不完的心,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以前或许不理解父母,一款游戏而已却引起了反思。
孟郊有一首诗《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孟郊临行之前母亲在为他缝补衣服担心他会很久不回归故里,父母疼爱子女,而作为子女的我们也应该懂得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更何况是人呢?弥补了游戏的单一性游戏本不分男女老少,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男性喜欢玩游戏,这款游戏恰到好处的否认了这个观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也寻找着合适的游戏来放松自己。
《旅行青蛙》属于一款放置类的游戏,它没有任何的游戏目标,与此同时相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中国目前第二部放置类游戏,此类游戏的空缺加速了游戏本身的追捧度,使得它得到了女性朋友的大爱。
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现在你看到《旅行青蛙》位居榜首,但是以后会怎么样都还是未知。
蛙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简简单单的操作是没有挑战性的,时间久了玩家会不会玩腻都不好说,当然了这款游戏至少现在是非常火的。
旅行青蛙为什么这么火?
《旅行青蛙》作为一款“佛系”游戏,它微妙的阐释了青年人对佛系的心理追求。
在游戏中你会拥有一只宠物青蛙,这只青蛙会不定期出去旅行,当然在一段旅行过后它会带回来一些土特产,或者是在途中寄一些明信片。
但是它具体什么时候出行以及出不出行这些都是“随缘”。
...
《旅行青蛙》为什么在朋友圈火?
这个游戏有一种魔性就是这样的一部游戏,也可以说是一个佛系的游戏,悄然无息地闯进了我们的视线里,而且成了各大网站下载量最多的一款游戏。
这个游戏是一个日本的游戏,首先他没有中文版其次他没有做任何的推广,我就是这个版本为1.0.1的佛系游戏,莫名其妙的登顶第一了。
而且在我们的朋友圈,微信群,微博到处都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分享养儿心得的东西。
比如说今天我的娃去了哪里玩?今天他为什么没有出去玩?他为什么不到处溜达?又在家里看书,他准备考研了吗?他还不回来?他在外面干什么了?出什么事儿了吗?就是这只热爱旅行的青蛙让我们很多人为之痴迷,其实这个游戏的节奏十分的缓慢,而且他的什么的也非常的整洁干净,一共就两个主要的场景,主角只是一只不会说话的青蛙,但是很多人沉迷于此。
这个游戏其实很简单你给他准备好口粮,他就要可以旅行了,而你要做的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等待你的娃周游世界回来等待他的明信片等待他的照片等待他的土特产,或者是等待院子里的三叶草可以长出来又或者是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等待。
就是这样的佛系等待游戏,很多玩家都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娃的照片和心情,可谓魔性十足让人欲罢不能。
所谓的魔性或许是一种90后佛系的象征我们现在需要的一款游戏,可能是那种毫无压力的,现在的环境有很多的负面影响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多少人想在小时候赶紧长大可在长大以后却好怀念曾经。
很多的人人不太能理解为什么现在90后会玩这款游戏,有人问我要是没有事干玩游戏为什么不去玩跳一跳,或者王者荣耀之类的游戏,却玩这么无聊的游戏。
想着可能不是代沟的而是关于我们所有人想不一样,或许你希望希望游戏带给成功的体验,而我希望的确实都没有要求什么都没有做的无为感吧。
也就是现在的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所以才会想做这种无为的青蛙游戏。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对于现在我们或许出不出去散心或者什么时候回来都是随缘,就好像佛系一切都是变化无常,倒不如就像佛教中那样享受当下。
有没有人想过这个游戏之所以能火,其实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一部分因素。
首先,很多人都比较相信口口相传,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的感觉。
而且现在很多人都是戏精上身,这个游戏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东西,但是就是因为有很多戏精们自发的去表达他们想表达的东西,才会有了现在的青蛙。
说白了,青蛙对于他们而言也一种谈资罢了,去谈谈他们现在的生活情趣,因为现在的他们太过无聊又太过压抑了。
这可能是你了解90后的一种方式对于90后这个群体来说,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十年前第一批90后成年了,十年后最后一批90后成年了。
对于90后这个群体,我们很多人表示不一样的态度,我认为如果你想了解90后这要理解他们的“丧”,也要理解他们今天玩的“旅行的青蛙”。
看似没有什么要求也没做什么,却让我们享受着童趣和欢乐,潜移默化的,也让我们自己内心的那份爱融进去了。
对于玩这个游戏你根本不需要做什么,也不需要去通关。
你只是静静地等待让你感觉到自由和放松,为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呢?而这件事情就没有任何的目的性,只是单纯的舒服就够啦。
不知道你有没有像他一样,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这世界的繁华。
可是无奈父母的约束还有自己的不懂事,没有单独的去说走就走,也没有体贴的去给父母一张明信片。
年少的我们只是一味的去指责父母,去烦她的唠叨,你不会告诉他们在外面做了些什么,也不会告诉他们自己的朋友是谁?对于90后这一代他们的成长经历大多是相同的,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游戏。
可能是在这个青蛙上找到了自己的身影,又或者是找到了那个自己父母就希望的样子。
毋庸置疑的来说这只青蛙是一种心理寄托,也是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完美呈现的一种希望,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种所谓的安全感。
从单纯的游戏到情感寄托不知道你有没有像我一样,无聊的时候看一看他在干什么?他有没有在学习有没有出去旅行,是吃饭还是在写信,有时候还会为他着急有时候也会不会太担心,有时候却莫名的想念她怎么还不回来?不管有多忙都会去看一眼他去哪里玩了?带了些什么?有遇到了谁?虽然我不曾为人父母,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感觉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多人说这是戏精父母的日常,只是在一会幻想着自己所谓的孩子,可是给他最好的照顾,让他开开心心的平平安安的,也会有朋友的陪伴或许是全天下父母对待自己孩子的感情吧。
这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我在外面的时候父母在家的感觉,儿行千里母担忧或许就是这样的吧。
突然理解了父母对于我们生活,是想知道却不敢多说,怕我们会烦,你知道他会离开你的羽翼自己长大却依旧不放心。
你想去陪伴他却怕打扰了他你会猜测他去哪里,也会在他回来之前准备他喜欢吃的东西,就这样,我们各自忙碌着,也彼此牵挂着。
你有没有觉得这只小青蛙或许就是你自己,90后正赶上计划生育所以他们大部分没有兄弟姐妹,一直是一个人。
吃饭睡觉旅行看书写信,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孤独,在床上看书的时候会犯困甚至于睡着,削木头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