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11个称号的获得方法
这里山清水秀,林壑尤美这里风物清嘉,钟灵毓秀千年渔歌唱响在太湖之滨吴侬软语绵延在老村古巷历史印迹沉淀在斑驳墙头苏州吴中,让八方游客真正体验到了浓得化不开的江南风情细


这里山清水秀,林壑尤美
这里风物清嘉,钟灵毓秀
千年渔歌唱响在太湖之滨
吴侬软语绵延在老村古巷
历史印迹沉淀在斑驳墙头
苏州吴中,让八方游客
真正体验到了浓得化不开的江南风情

细 说 五 年
近
年来,吴中区将旅游业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予以培育。围绕绘好“山水苏州·人文吴中”蓝图,着力打造滨湖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吴中区现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6个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5A级景区,5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湿地公园,7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0家星级饭店、42家旅行社,开放景点多达60余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万人。

一
五年历练
旅游社会效益与经济实现“双提升”
吴中区生态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旅游发展是吴中写好“保护与发展辩证文章”的重要抓手,是转变经济发展形势的重要途径。

五年来,吴中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实现年均增幅4.5%及7%。2016年,全区接待游客23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5亿元,宾馆酒店(不含农家乐)入住率达57.4%,住宿游客人均逗留时间延长至2.1天,旅游业增加值占比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9%。选择来吴中亲近自然、休闲养生,甚至在农家民宿过春节的游客数量持续上涨,吴中环太湖旅游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
“5A”创建
吴中旅游里程碑式跨越
2013年1月14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苏州市吴中太湖旅游区(含东山、旺山、穹窿山三大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1年6月22日,吴中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力争三年内创成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 8月10日,吴中区召开苏州市吴中太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千人动员大会,正式拉开了创建的帷幕。

全区统筹合力、协作推进,共完成三线入地、环境改造、交通完善、景区标准化提升等201项创建任务,总投资达30亿元。5A创建成功后,吴中太湖在国内形成较大知名度,央视多次报道吴中太湖旅游,实现了全区旅游业“里程碑”式跨越。

三
“6+4”提升
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增强
2013年3月,吴中区正式启动“吴中区旅游服务业全面提升(2013~2015)”工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6个旅游发展要素以及宣传、投资、安全、督查4项保障开展全面提升,简称“6+4”提升工程。区委、区政府成立专项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十个工作组,全区形成上下联动共促旅游服务业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6+4”提升工程三年共实施383项工作任务,涉及27个主要责任单位,累计实现投资250.39亿元。

“太湖厨房”等特色餐饮,万豪、万丽等酒店集群,东、西山环岛路等旅游交通,“太湖礼物”等旅游购物品牌等业态及配套全面提升,加快形成了全区以旅游业为核心龙头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四
乡村旅游
助力旅游富民增收
旅游与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发展。

全区扎实推进“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举办梅花、碧螺春、枇杷、杨梅、太湖开捕节等本地特色旅游节事,以节造势,拉动人气,有效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及经济价值,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大力推进农家乐(民宿)品质发展,通过政策推动,引导31家农家乐完成示范提升工作,通过组织民宿业主赴台湾、浙江等地考察,深入学习民宿发展的先进理念,通过集聚引导,着力打造陆巷古村、三山桥头村、金庭明湾村3个农家乐风情村,推进农家乐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人民日报以“这里的蛙声能卖钱”为主题,对西巷青蛙村开发民宿的经营模式进行了重点报道。


全区还涌现出花山隐居、玖树森林的秘密、知味恋歌咖啡屋等一批文创类乡村旅游新业态,受到游客青睐。2016年5月,吴中区获评江苏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

五
公共配套
构建“主客共享”服务体系
全区先后开展太湖大桥复线、东山、金庭环岛路等重点道路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旅游大交通的可到达性,建立完善了三级游客服务中心体系。

建设启用环太湖驿站(亭)15个,沿线配置可租赁充电汽车站点13个,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线路订制、绿色交通、餐饮住宿、水上旅游、低空观光等一站式休闲旅游服务。开通太湖游船航线4条,建设运营水上码头12座,营运船只91艘。
环太湖驿站(亭)15个

咨询服务、线路定制

绿色交通

餐饮住宿

水上旅游

低空观光

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全区现有旅游星级厕所64个。5A级景区各节点实现公共自行车全覆盖。

同时,通过深入实施旅游专线、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建设等项目,极大地提升了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出游吴中的便捷性。

2016年,推进实施政府实事工程“吴中旅游A级景区无线网络覆盖及智慧运营项目”,全区44个景点设置了1106个AP站点,8个智能运营平台。

在向游客提供稳定、高速的免费Wi-Fi上网服务的同时,实现用户登录认证、信息推送、客流统计、实时游客到访统计、访客画像等数据分析功能。该项目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互联网+’智慧旅游示范项目”。
六
民宿发展
先试先行规范化管理
2016年6月,我区制定实施《吴中区民宿(农家乐)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市范围内先试先行民宿规范管理,建立由区旅游、消防、公安、卫计等部门组成的民宿联合会办工作组,开展检查指导及联合验收,金庭镇香樟小院、木渎玖树等8家民宿办理备案登记证。

2016年,吴中区12家民宿获评苏州市旅游局颁发的“苏州旅游精品民宿”称号。

今年8月,央视二套《第一时间》栏目关注报道了吴中民宿发展。根据上级民宿相关政策,为深入推进全区民宿规范化管理,我区将出台并实施《关于促进吴中区旅游民宿规范发展的实施办法》,切实将民宿品质化发展作为吴中旅游的亮点及重点来扶持推进。

七
质量监管
营造和谐良好发展环境
自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以来,我区将旅游服务质量监管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区旅游部门通过定期明察、第三方暗访、社会志愿者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并组织挂钩蹲点,现场指导整改提升,督促A级景区形成高质量、精细化的长效管理。区旅游、市场监管、交运、物价、市容市政、公安、消防等多部门联动,平均每年开展旅游安全生产检查督查10余次,并针对旅游购物场所、景区(点)周边环境、旅行社服务网点、旅游民宿、文明旅游等方面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全区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加强旅游投诉平台建设,协调处理各类旅游纠纷,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同时,平均每年开展行业管理、服务技能培训5次;组织开展品牌讲解员评选、农家餐饮服务技能大赛等多类竞技类活动;推进实施“感动服务”建设,积极调动旅游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全区旅游行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八
市场推广
打造目的地品牌形象
近年来,吴中区着力以打造吴中旅游市场影响力来提升吴中知名度,持续开展央视、卫视、地方三圈层的多媒体深度推广。

5A成功创建以来,形成显著的大品牌全国知名度效应,吴中太湖旅游区三上央视新闻,自2013年国庆期间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以及央视四套《中国新闻》连续报道。

2014年端午节期间再次登上央视,与丽江古城、杭州西湖等国内著名景区成为央视四套端午特别节目百度大数据预测国内十大旅游热点之一,吴中太湖加快跻身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阵营。

签约苏州“小娘鱼”韩雪为吴中旅游新形象大使,拍摄的“又见吴中”形象宣传片及广告片广受好评,“醒来,还在吴中”的“苏式生活”气息在全国范围更加深入人心。

2016年,紧抓第九届省园博会开园,第十九届苏州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在吴中区举办,以及上海迪士尼开园、杭州G20峰会契机,通过举办“春到太湖游园博--长三角重点旅行商太湖踩线暨吴中旅游推介会”等市场推广活动,以及百度糯米音乐节、大闸蟹文化旅游节、孙子兵法文化旅游节、园博百合花节等市场化节庆活动,进一步攒足人气,提升知名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十三五”期间,吴中旅游将紧抓苏州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契机,立足全区“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把握“全域、乡村、度假”三个关键,以优化提升“生态文旅带”为重点,着力打造打造“一心、一带、六大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内著名滨湖度假目的地”,推动旅游产业在“两聚一高”实践上取得新成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吴中增添新动力!

“砥砺奋进的五年·吴中实践”
政务微信号主题活动
<第十七期>【数说吴中这五年·构建全域旅游发展】5年来吴中旅游综合收入实现连续年均增幅7%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