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记法国电影
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之前有有一部经典电影《雨果》讲的就是梅里爱与电影的故事,演员跟本人及其相似,整个片子尽显逼格,非常优秀,小演员和故事剧情设计都合乎情理,很棒的一
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
之前有有一部经典电影《雨果》讲的就是梅里爱与电影的故事,演员跟本人及其相似,整个片子尽显逼格,非常优秀,小演员和故事剧情设计都合乎情理,很棒的一部电影,但是可能大多数人对于梅里爱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在此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位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乔治梅里爱。
乔治,梅里爱曾是卢米埃尔影片的第一批惊奇的观众。这位巴黎制造商的儿子,擅长绘画、喜欢魔术,有很好的文化艺术修养。成年以后,他买下了罗培•乌坦剧院,专门上演“魔术剧”。
他一个人可以编剧、导演、绘景和制作木偶,还可以做魔术演员。是个天才的艺术家。当他第一次接触到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时,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向安东尼•卢米埃尔提出要购买他儿子发明的这个机器,但没能如愿以偿。梅里爱并没放弃这一愿望,几个月之后他从英国人手里买到了一台放映机。从此,梅里爱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生涯。然而,最初他所拍摄的一些影片并没有什么新意、独创之处,大多是对卢米埃尔的模仿,甚至连片名都是一模一样:《玩纸牌》、《火车进站》、《街头风光》等等。以至于,卢米埃尔至死都在谴责梅里爱的“盗窃”行为。
《火车进站》
《玩纸牌》
1896年,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这一状况,启发了这位魔术师的聪明才智。梅里爱在放映自己所拍摄的街头实景时,画面上一辆行驶着的公共马车,突然变成了一辆拉灵柩的车,这使得梅里爱感到万分惊奇。他便寻找原因,发现在拍摄那辆行驶着的公共马车时,机器曾出现故障,而当机器修好后重新转动起来时,一辆拉灵柩的车行驶到摄影机前,刚好被拍了下来。梅里爱由此发现了“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萨杜尔称这一发现对于梅里爱来说,如同“牛顿的苹果”一样,使他意识到手中的摄影机可以成为变戏法的工具,可以把他所熟悉的舞台魔术经验运用到电影当中去。而且,用电影来变魔术,显然要比他在舞台上容易得多、逼真得多。作为一个艺术家,自身的文化背景无疑决定着他在创作上的选择。此后,梅里爱发表了一份与卢米埃尔针锋相对的创业计划书,声称自己所要拍摄的是富有幻想的艺术场景,或是复制舞台演出的场面,它与“活动电影机”所放映的普通街景和日常生活情景等完全不同。梅里爱终于走上了一条与卢米埃尔截然不同的创作道路。
《贵妇人的失踪》是梅里爱运用“停机再拍”的技术手段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一位坐在椅子上的贵妇人,突然不见了。这在拍摄时只需中断一分钟便可以做到。梅里爱用这种方法拍摄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影片。这时,霍布金斯的《魔术》一书在美国出版,梅里爱受这部有关幻术和特技照相的百科全书的影响,将“二次曝光”、“多次曝光”、“合成照相”、“画托”等等技巧借用到电影当中来,并发明了“叠印”、“模型”以及溶人、溶出和谈人、淡出等组接方法。作为“移动摄影”手法的使用,曾在卢米埃尔的影片中出现过,但那不过是为了记录,使不动的东西产生运动的效果。而在梅里爱的影片《橡皮头人》中,“移动摄影”却成为一种电影特技形式的表现手段。
不仅如此,在梅里爱看来“电影是一个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意志来观察、解释,以至歪曲现实的新方法”,具有突破时空束缚的无限的可能性。他几乎把发现和利用电影特技的本身当成了目的。从一个舞台特技专家变成了一个电影特技专家。他对于电影特技的发明与创造,为电影独特的表现形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给予后人以极大的启示。
在梅里爱的创造中,有着更为宏伟的计划,他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并在巴黎附近的蒙特路伊,按照罗培•乌坦剧院的大小建造了一个玻璃屋顶的“摄影棚”。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个“摄影棚”,也是以后全世界电影制片厂效仿的模式。然而,这个“摄影棚”就像个大照相馆,“摄影棚”的一端是摄影机,而另一端是一个设有机关布景装置的舞台空间。用梅里爱自己的话说,这是摄影师的工作室和剧院舞台的结合。此后他的创作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虚假、封闭的制作空间,似乎是爱迪生表现模式的复现。所不同的是梅里爱运用的是自然光效“将电影引向壮观的戏剧道路,第一个拍摄了有华丽服装和涪大场面的戏剧、重现的历史以及悲剧、喜剧、歌剧等等”。他“系统地将绝大部分戏剧上的方法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机关装置以及景或幕的划分等等,应用到电影上来”。形成了他“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
在梅里爱所拍摄的400多部影片中,最富有创造性、与众不同的样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一、魔术片
这类影片如同舞台上的“独幕剧”,一般都是些短片,主要是用于尝试特技的表现方式。如《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橡皮头人》(移动摄影)、《魔窟》(迭印法)、《多头人》(遮盖法)、《音乐狂》(多次曝光)、《乔治•梅里爱的魔术》(变形法)等等。这些影片以出人意外的机智,反理性的幽默吸引了当时的观众。甚至,我们今天的人看上去,也同样会为他在世纪初所创造出来奇异绝技感到惊叹不已。
二、排演的新闻片
这位银幕特技专家在创作中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现实。相反,他却十分严肃地注视着现实生活。1898年,就在美西战争爆发的同一天,梅里爱在罗培•乌坦剧院上映了他的《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这是他根据土希战争排演的几个片断。就是在这些影片中,他也没有忘记对于电影特技的尝试与应用,其中海底景致、鱼群和海藻就是透过鱼缸拍出来的。当时上映这部影片表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1899年,梅里爱又拍摄了《德莱罕斯案件》,这是当时轰动法国的真实事件。这一次梅里爱在摄影风格的表现上,例外地参照真实照片,运用新闻片的拍摄方法进行制作。摄影机置身于演员、以及被搬演的事件之中,那些混乱的人群在镜头周围不时地出现着景别的变化,梅里爱极为努力地再现着事件的真实。虽然这是经过搬演的现实,但它却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倾注了作者对这一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在这一部分影片中,梅里爱对于现实主义的追求,使他开创了电影“再现历史”的先河。
三、神话故事片
这些影片大多是根据欧洲古老的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比如:《小红帽》、《蓝胡子》、《仙女国》、《灰姑娘》等等。其中《灰始娘》一片共分12个镜头,每一个镜头相当于舞台上的一幕。
梅里爱借用戏剧舞台的叙事方式,创造了银幕上的“多幕剧”。
同时《灰姑娘》的情节发展也是按照舞台演出的方式进行的。比如,将灰姑娘从厨房里出来和灰姑娘走进舞厅的动作连接起来、,梅里爱称它为“场面的转换”。而《灰姑娘》原作中:仙女的出现,老鼠变成马,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变换服装等等叙事方式,在梅里爱这里又以“调换的特技摄影”的形式出现。童话故事所具有的独特的叙事特征,的确最为适合梅里爱浪漫、恢谐的表现风格,适合与体现海里爱的“银幕戏剧”的电影美学观念。
四、科幻探险片
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两部科幻小说改编的《月球旅行记》,是梅里爱艺术创作中登峰造极之作。影片描述了天文学家到月球探险的过程:自命不见的天文学家们开会决定到月球去旅行,他们钻进了一颗炮弹中,由天使般的少女们把他们发射到太空,炮弹在月球上着陆登月成功,月球上火山爆发,大雪飞舞气候无常,睡梦中身边出现了各种星座,月球人发现地球人愤然追赶,探险家们乘炮弹返回地球,手持着降落伞落人海中,最后大家又出现在一次聚会中。全片分30场,共15分钟。梅里爱几乎调动了他所有的艺术手段制作了这部影片,并亲手绘制了广告招贴画。此片在法国、美国和欧洲大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梅里爱在此之后又拍摄了《太空旅行记》和《极征服记》等一些科纫探险影片。人们常用萨杜尔的一段话来形容这些影片:梅里爱“代表着一个惊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是以原始人的那种聪明、细致的天真眼光来观察一个新世界。”梅里爱就这样将科学与魔术、现实与幻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
在梅里爱的创作中,“电影能够把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的,但是他心目中的可能性却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他把一部影片看成是一系列的舞台场面”。在他的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所说的“乐队指挥的视点”。实际上,这是固定不变的最佳观众席的视点。梅里爱的摄影机始终静止地面对着舞台空间,摄影机的取景框就是舞台的画框,画面中自然缺乏运动感和景别的变化。演员在镜头前也如同在舞台上一样。还习惯地频频向观众鞠躬,保持着舞台表演的意识。虽然,梅里爱的影片在电影技巧方面同戏剧舞台演出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观众所面对的银幕空间仍旧隶属于舞台的结构空间。梅里爱把银幕当成舞台,以电影的手段和技巧,作为他富于戏剧性创作的记录工具。在他企图证实电影不是一个“重现生活的机器”的同时,他却没有能够摆脱他的那个戏剧时代、他的自身文化背景和他的传统舞台观众对于他的束缚。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他的后继者”。使得电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冲破戏剧美学观念的束缚,寻求更符合电影自身的美学发展。
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便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缅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卢米埃尔可称之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则可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梅里爱对于电影的突破无疑是对这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我们应该铭记他,应该在对好电影喜爱和敬畏的同时,缅怀这位大师。
———— 以上介绍引述自郑亚玲,胡滨所著的《外国电影史》第一章第三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