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旅行地陪
作者:118****3062008.10.9. 上午8点走出车站。旅行社这样安排在火车上过夜,是为了节省一天的旅馆住宿。为了节省费用,这样的精打细算无可厚非,就是我们这些人太累啦。从家里出
作者:118****306
2008.10.9. 上午8点走出车站。旅行社这样安排在火车上过夜,是为了节省一天的旅馆住宿。为了节省费用,这样的精打细算无可厚非,就是我们这些人太累啦。从家里出来,已经三宿没睡好觉了。提醒体力差的驴友们,怕辛苦可不要坐火车到新疆旅游啊。
出了吐鲁番火车站,新疆地接旅行社开始为我们服务了。坐上了大巴车,驶往交河故城。地陪导游是旅行社的经理,是个管事的。天津来了40多人的大团,地接社也挺重视。导游是个30多岁的男士,挺健谈的。他的爸爸是汉族人,妈妈是蒙古族。他自己以是蒙古族后裔为荣。呵呵,一般混血的人都是随爸爸的血统并为自豪的。嗨,管他呢,随便。
导游先给每位团员发了一顶新建小花帽。在公路边上的一家“新疆风情园”饭馆停车,大家吃饭。由于有地接社的经理随行,这顿饭吃得很丰盛。我老婆对新疆的土豆和羊肉称赞有加。土豆面面的,很糯;羊肉很嫩也不膻气。风情园院子里,有个烤全羊的大灶。几个伙夫正在忙活烤羊呢。饭后继续赶往交河故城遗址公园。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道上,吐鲁番地区有两个著名的姊妹故城,一个叫高昌,一个叫交河,它们曾经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我们参观其中的一座--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城市,始建于3000多年前,是吐鲁番盆地最早的居民“车师人”的王城。
车子到交河故城区外了,在山路上迂回前进。这里沟壑纵横,一处深沟下有水,游荡着一群鸭子。在停车场大家下车,走进了遗址公园。景区的导游先领我们走进展厅,让我们看着故城的模型,一边讲解古城历史。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大约十公里的亚尔乃孜沟中。这是远古时代由于洪水冲蚀,大自然以它巨大的创造力,在河谷中央留下了一个平面呈柳叶形的河心州。交河故城坐落的河心洲,长1650米,最宽处约300米,城的四周是二十多米高的峭壁。崖岸被一道白米宽约30米深的河谷所环绕,形成了天然屏障。在这道河谷中,溪水从它的两侧缓缓淌过,在城下汇集,故称交河。城中建筑大部分集中于中南部1000米的范围内。
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交河故城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晚期,交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些土著称“姑师人”,后来称作“车师人”。公元前二世纪,因西汉王朝与匈奴的争雄角逐于天山南北。地处天山南麓的车师前部王国所在地的交河,就成了汉王朝与匈奴军事冲突的前哨基地。《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公元450年,北凉沮渠安周为柔然联军围攻,久守无援,弃城而走,历时510年的车师前国灭亡。南北朝和唐朝时期,交河城重达到鼎盛,唐朝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这里。公元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公元14世纪,皈依伊斯兰教的黑的儿火者发动圣战,交河城最终毁于这次战火。
景区导游告诉大家: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有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最近在故城保护性发掘中,首次发现一座地下寺院和车师国贵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贵文物。
出了展厅,走进故城的南门,已成废墟的城门废内侧,两边各有一个藏兵处,分别可站有3、5个士兵。这里是卫兵站岗的地方。一块“交河故城”的题字就在不远的地方。从南门沿着一条长350米的中心大道往北走,以大道为界,故城的东区和西区便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交河故城是其鼎盛时期的规模,大体为唐代的遗存。整个的遗址建筑形式除没有城墙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大部分建筑物包括宽大的街道,都是从原生土中掏挖出来的。现在的中心大道已经砌上了红砖,据说是日本人捐助的。唉,用得着他们吗?
走进官署区,原来的建筑大多已不存在了,根据残存的断壁残墙来估计,它的主体建筑大约在八千平方米左右。在遗址内,有一座很大的地下庭院,在它的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的东南面是通道,并设有四重门栅柱框痕迹犹存,使人立刻联想到门禁森严的情景,难怪当地附近的居民习惯的称它为交河城中的“监狱”。
继续沿着木栈道前行,见一个半地下的建筑。导游说那是“议政大厅”,可惜锁着门呢,不让进去。继续走了一段,才有一个可以下去的大厅。沉入地下的院子里面,有个古井。这些黄土色的古老建筑遗迹,以前不管有多么威严,在现在看来几乎都是一个模样。
一路参观了“古官署”、“古海关”……。这些在考古学家眼里的宝贝,在我们这些游客眼里,都是些黄秃秃的土包。还有一些是民居。这些按窑洞原理建造的建筑,是在原生土中直接掏出,平房则多是挖原生土留出四壁,然后用木头搭顶。 墙壁上的拱形的凹洞就是当年人们供奉神龛的地方,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前几张图片里都有,说明在当时宗教很盛行。
大家走到了一处中心广场,是公园里最开阔的一片区域。导游指给我们看远处的居民区和寺庙区。这里气候极为干燥,城址又远离水源,无法开垦种植,因而城内的官署衙门、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筑物遗址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其实我们应该去寺庙区去看看。那里的寺庙有的保存的较为完好,很有价值。可是导游偷懒了,团员大多也都嫌天气热那就在此瞭望吧。
导游腿懒,就拿嘴巴讲起了远处的一片墓地:“那里有200座儿童的坟墓。当年的居民在逃跑时,都把未成年的孩子杀掉。他们怕小孩子被蒙古侵略者收养,长大后成为自己名族的敌人。蒙古人有这样的传统:杀光其他民族的成年人,留下未成年的小孩子抚养,以增加人口繁殖……”古代的民族战争就是血腥啊!
其实传入吐鲁番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遗存最多的就是佛教。早在西汉时期佛教就已传到这里,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
大家拍拍照,远望过四外,然后跟随着导游往回走。参观后感觉整座古城的大部分建筑物,不论大小基本上是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寺院、官署、城门、民舍的墙体基本为生土墙,特别是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可以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古代雕塑,其建筑工之独特,不仅国内仅此一家,国外也罕见其例,体现出古代劳动者的聪敏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
脚踩着千年古道,又一次感受故城的沧桑和不朽。我想得更多的是大汉族开始的辉煌。金戈铁马的汉族勇士,在那样原始的装备和补给下,居然远征到此。开疆扩土、攻城略地,心中涌动着感慨和敬佩!
大家走出了城门,进入一个大展厅。里面多是新疆特产,有很多当地的印花布很有特点。上面印满了维吾尔民族特色图案。当年大汉和盛唐之疆域,现存其上的中华文化已经被削弱了许多。
网摘:
交河的历史。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公元前108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公元13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率领铁骑12万进攻交河,交河 城损失惨重。1383年,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
从时间上来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