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土耳其旅行注意什么

土耳其是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是许多人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曾经突厥人迁移、宗教、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忧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文字、悠久的古

土耳其是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是许多人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曾经突厥人迁移、宗教、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忧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文字、悠久的古国今天的模样,这些都是吸引我前往的元素。

除此之外,旅行中遇见的土耳其老百姓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到之处,尤其伊斯坦布尔以外的城市,我们总是能看见陌生的他们笑脸打招呼。他们对中国人很热情,虽然大部分土耳其老百姓不会说英语,但他们乐于夹杂手势表情与我们交流,尤其喜欢与我们的合影。我的这篇图集,是我镜头里的他们,这种相遇,赋予了我的镜头更多内容。此图科尼亚巴扎卖菜的小伙子,我在离他2层楼高的地方用相机对准了他,他发现了我,随即摆了这个姿势。

卡帕多奇亚 陶瓷小镇的制陶工人,为我们的拍摄长时间一遍遍拉陶胚。结束的时候,我掏出些里拉(土耳其钱币)想给他,他用手掌指指天又指指胸口,微笑着摇头拒绝了。

此图是我们的土耳其女导游米拉和司机。米拉的名字在土耳其语里是月光的意思,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深谙中国人习俗。曾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中文2年,她说现在土耳其,中文很热门,会说中文的人很吃香。司机既不会中文也不会英文,但始终浅浅地笑,他的大巴车上贴满了土耳其各地的冰箱贴。米拉介绍,土耳其40%的收入靠旅游。

Sezer,DASK摄影比赛的志愿者,我们的翻译(英语)兼联络员。在校大学生,即将毕业做幼儿教师。他还没来过中国,相恋五年的女朋友是台湾人。Sezer善良而单纯,提供给我们的支持工作,仔细而认真。我们在横穿街道的时候,他会张开双臂站在几乎街道的中间为早已在中国马路上训练出来的勇士(我们)拦车,嘴里还嘟哝着注意安全。

锡诺普码头卖小商品的妇女,妆容仔细,她很乐意地让我们拍她,表情姿态丰富得像专业模特。

在科尼亚大街上遇见的学生。见我举起相机要拍他,就在我按下快门的瞬间,他站定,微笑。看完相机里他的照片,当我询问他的名字时,小男孩转身跑掉了。

科尼亚西莱村墙角卖鹰嘴豆的妇女,无论我们怎么交谈,她始终淡淡的表情。

此图是帕姆卡莱一个皮革工厂的工人,她负责修改客人所购皮衣不合尺寸的地方。

Asifa,德籍土耳其人,和表妹参观伊斯坦布尔索菲亚大教堂,因为喜欢我们的照片,随即成为我们的模特,美丽的姑娘有很多自己的拍摄想法。

Ebru,来伊兹密尔度假的英语教师,坐在伊兹密尔海边的她因为有所感动所以掏出随身的本子记着什么,她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中国人吃鱼不用掏鱼肠吗?哈哈,掏的,EBRU。

Sajidgulzar一家在伊斯坦布尔老皇宫。孩子们开怀大笑。后来他们告诉我是在讲最小那个孩子的糗事。远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在旅行中,我关注城市、关注当地的风景,我也更关注旅途中遇见的陌生人。这种遇见,也是旅途中的一种美好。更多故事,请持续关注:念东随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