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试点
商报讯(记者 曾云毕)想参加社会实践却找不到基地?家长、学生的苦恼接下来可以迎刃而解了。7月17日上午,鹿城区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省级试点正式启动,该区于去年推出的“社会大
商报讯(记者 曾云毕)想参加社会实践却找不到基地?家长、学生的苦恼接下来可以迎刃而解了。7月17日上午,鹿城区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省级试点正式启动,该区于去年推出的“社会大课堂”微信公众号全面升级,并向所有青少年儿童开放。这意味着,今后全市中小学生只要点点手机就可到各类实践基地体验生活。

“社会是人生最好的课堂,但长期以来,学校、家长既不了解孩子可以去哪些地方实践,也不知道应该实践什么内容,即使能在社区等地实践,也存在实践互动内容无序化、实践活动记录碎片化等问题,无法形成科学评价。”“社会大课堂”智能平台研发主创人员、鹿城区教育局普教科科长邵文立介绍说,针对这些问题,他们于去年6月面向鹿城中小学生推出“社会大课堂”研学实践平台,学校、家长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即可从中获取实践资源。此次,借成为研学旅行教育省级试点之机,鹿城对“社会大课堂”进行了全面升级,更名为“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资源从20多个扩充到100多个,“此前的20多个全部在鹿城区内,包括朱自清故居、数学名人馆、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三乐亭等,此次扩充的基地,全国各地都有,如故宫博物院、陕西延安中央社会部旧址等。”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社会大课堂”不再局限于鹿城区学生,所有关注平台的青少年学生,不分年龄、不分区域均可无门槛使用平台内各社会实践资源,并进行实践与记录。同时,该平台简化了繁琐的活动记录,改变以往实践活动在社区完成后,由社区工作人员盖章、学校进行统计的传统低效记录,利用创新性的扫码签到或定位签到实现高效记录。
“这样一来,今后孩子的实践记录就可以计入成长档案了。”活动现场,多位老师、嘉宾等对这个平台进行了点赞。来自温州市建设小学的学生代表李宜家说,每年的寒暑假是她最期待的日子,因为可以旅游可以参加研学活动,“每一次实践,我们都在玩中探索,认识自己的家乡、品味身边的城市,在社会大课堂里能学到不一样的知识。”
日前,我省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按照要求,中小学各学段研学旅行一般安排在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行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据悉,目前,我市已制订《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并完成相关意见征求、论证程序,即将正式发文。
(编辑:郑小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