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旅行 阿根廷
1905电影网专稿 1986年马拉多纳捧起大力神杯,巧合的是1986年阿根廷电影《官方说法》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足球的激情和电影的艺术组成了阿根廷的两面。24年后《谜一样的双眼
1905电影网专稿 1986年马拉多纳捧起大力神杯,巧合的是1986年阿根廷电影《官方说法》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足球的激情和电影的艺术组成了阿根廷的两面。24年后《谜一样的双眼》再一次为阿根廷文学正名,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再一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向世人展现了阿根廷文学的魅力。
HOLA~《跟着电影去旅行》
阿根廷第四站-在文字间感悟文艺阿根廷
让我们走进阿根廷的另一面,透过《谜一样的双眼》,再一次审视阿根廷文学,认识博尔赫斯,在南美最大的图书馆泡掉整个下午的时间。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样子。"--博尔赫斯
阿根廷文学一直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但是基于原来电影的发展和拍摄水平,阿根廷一些晦涩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都还尘封在历史的图书馆中,直到一部《谜一样的双眼》,才让全世界再一次注意到了这个文学气息浓厚的国度。
《谜一样的双眼》
导演: 胡安·何塞·坎帕内利亚 编剧: 胡安·何塞·坎帕内利亚 / Eduardo Sacheri 主演: 里卡多·达林 / 索蕾达·维拉米尔 /
巴勃罗·拉戈类型: 剧情 / 爱情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阿根廷 / 西班牙
爱德华多·萨切里曾说过要让读书回到阿根廷,他和马拉多纳一样说到做到,由他撰写的小说改编成的阿根廷电影《谜一样的双眼》,在第82届奥斯卡上突出重围,时隔24年让阿根廷再一次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影片2009年在阿根廷创造了300百万人次的观影记录,刷新了1983年以来阿根廷本土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
《谜一样的双眼》让阿根廷文学再一次回到大众的视角中,让我们看到了阿根廷文学的复兴和成熟完整的电影艺术和拍摄手法。尘封的那些经典,被电影再一次推向历史的舞台,让观众再一次体验了阿根廷文学的独特魅力。
这一次告别换来的是25年的等待
影片中的主人公将尘封在自己记忆中的往事,写成小说。编剧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在缅怀阿根廷的文学,我们不得而知。每个人都有一双谜一样的双眼,背后藏着的是只有自己知道的故事。
本杰明·艾斯玻希多眼中是对于爱人隐忍的爱与追寻正义的坚定与迷茫。罪犯眼中的是罪恶与欲望,女检察官艾琳眼中的是柔情与智慧,受害者丈夫杜卡·莫拉莱斯眼中的是绝望与报仇的坚定。《谜一样的双眼》设计的文学含义,被影像完美的诠释出来。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是对于一个国家独有文化的最大尊敬与赞美,《谜一样的双眼》再一次证明了阿根廷文学与电影的伟大。影片正义与人性的拷问,带着对阿根廷政府腐败的映射,带着对于爱的执着与思念,展开了一段传奇的故事。标准的学院派风格,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让整个故事娓娓道来,充满了悲情与伤感,影片中的爱让人感到压抑,就像打字机上永远打不出的A。
影片最后的一段蒙太奇极富表现力和张力,将全片前一个多小时积蓄的力量全部爆发,本杰明·艾斯玻希多看见了杜卡·莫拉莱斯的复仇,他看见了暗黑的正义,看见了复仇的代价,看见了爱的遗憾,影像时空穿梭一般的回顾了这25年,仿佛有一种击碎时空的力量,那一瞬间观众和主人翁全部释然,人要追求自己的内心,即使粉身碎骨。
最后那扇早就应该关上的门,终于关上了,那段早就应该出现的对话,在房间里出现,两颗互相爱慕的心终于在25年后,再一次碰撞。TEMO中间多了一个A就是TEAMO(我爱你)。
片中男主由一名检察官变身成为小说家,通过写小说来将自己从回忆中解救出来,其实这也侧面反映了阿根廷人的特质--对于文学的无法自拔。
如果要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那么最值得一去的图书馆就是雅典人图书馆,它是南美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剧院改造而成的图书馆,还被《卫报》评为世界上第二大最美书店--
沉静的书店配上富丽堂皇的剧院装饰,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一种阅读体验,会不会也偶遇正在寻找可以用来改编剧本的小说的电影导演呢~
如果说《谜一样的双眼》将阿根廷电影推向了世界舞台,那么在文学领域做出这一贡献的,就是博尔赫斯。
而在更熟悉他的文艺青年心中,重度文学宅、图书馆骨灰级爱好者、"妈宝男"、如黄昏般消失的视力、突破天际的脑洞,才是他们心中鲜活生动的博尔赫斯。
除了少年与暮年,博尔赫斯的一生都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那座随着岁月悄悄溜走的城市"。这座城市里,遍布了作家生活的痕迹。
"一个小孩总有过第一次上动物园的经验……
没有到过动物园的几乎不能说是一个孩子"--博尔赫斯《想象的动物》
1957年,博尔赫斯写出了《想象动物手册》,记录下孩提时期第一次去动物园的震惊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世界各地神话中想象动物的兴趣。
《想象动物手册》
布宜诺斯艾利斯动物园离博尔赫斯少年时期的住处只有三条街区的距离,是他的天堂也是他的启蒙之地,小时候的博尔赫斯每个星期天都要来动物园看动物,盯着老虎狮子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对没错 博尔赫斯最爱的就是我
动物园中的动物给了博尔赫斯很多灵感,他经常幻想自己是一名动物园园长,给园中的动物安上很多生动奇妙的故事。中国的龙与凤、埃及的狮身人面兽、犹太人的魔鬼、瑞丁波格的天使,甚至卡夫卡与爱伦坡幻想出的生物,都成为了博尔赫斯奇幻王国中的一员。而这些故事下的迷幻主义和虚构性也成了博尔赫斯创作过程中永远的主题--
布宜诺斯艾利斯动物园
动物园总共拥有超过2500种动物,目标不在于盈利,而是是收集保留各品种,进行研究,并向民众进行科普~
有没有感觉到一丝丝3D体验
但是如果你现在想去这个动物园感受动物的话,可能会稍稍失望了,因为这个动物园为了体现阿根廷的动物保护主义,已经在2016年正式闭园,结束了140多年的动物园事业--
大象开心的想跳下来
动物园关闭后,将在园区原址上修建生态公园,而园内饲养的动物将被送到本国和其来源地国家的自然保护区,没了动物的动物园旧址虽然有点冷清,但还是依旧春意盎然~
闭园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动物园
小时候梦想成为动物园园长的博尔赫斯,在长大后却成为了一名图书馆馆长,在阿根廷国立图书馆(旧址)工作了将近20年,在这二十年的时间中,博尔赫斯不断进行创作,度过了人生中最自由的时光--
阿根廷国立图书馆(旧址)
包括博尔赫斯自己在回忆的时候也曾说过:在他一生中这么多的称号中,他最喜欢的就是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这个称呼。
说博尔赫斯的一生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一点儿都不夸张,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间,全都献给了图书馆。在图书馆期间还写出了《巴别图书馆》、《小径分岔的花园》等传世名篇。
1999年,博尔赫斯曾经工作了18年之久的阿根廷国立图书馆进行了搬迁,原来的旧址成为了现在的阿根廷国家音乐中心,经常会看到很多舞者在里面排练--
阿根廷国立图书馆(旧址)外貌
而1973年开馆的阿根廷国立图书馆新址,却凭借它前卫的设计,入选了外媒评选的全球25大最丑建筑物...博尔赫斯生前没能得以看到新馆的落成,也不知道是喜还是悲呀(摊手)
阿根廷国立图书馆(新馆)外貌
如果说母亲是博尔赫斯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玛丽亚·儿玉则是作家终于承认了的妻子。博尔赫斯一生中只有一次短暂的不愉快的婚姻,女人与性对他来说似是洪水猛兽,这个内敛的男人严谨地不像是一个阿根廷人,他心怀世界,尤其对神秘的东方抱有憧憬。
德英日裔混血的玛丽亚·儿玉,像是上帝为博尔赫斯打造的女人,她向他讲述日本,为失明的作家读《庄子》,她陪着他环游世界,度过生命中最后的岁月。
这本书属于你,玛丽亚·儿玉。
这个题词包含有晨曦与晚霞、奈良的马鹿、孤独的夜晚与熙攘的黎明、
共同到过的岛屿、大海、沙漠与花园、忘却湮没了的与记忆扭曲了的事物、
清真寺召祷的呼唤、霍克伍德的亡故、书籍和图片,
这一切,需要我一一点明吗?--《密谋》
1986年,博尔赫斯去世,玛丽亚·儿玉成为作家的唯一遗产继承人,拥有博尔赫斯全部作品的版权。八年后,儿玉买下了博尔赫斯和家人一处住所旁的房子,建成博尔赫斯博物馆。
博物馆内保存着很多博尔赫斯生前的私人藏书,手稿和很多私人物品,是一个了解博尔赫斯的好地方~
足够幸运的话,你还能在馆内偶遇玛丽亚·儿玉,如果你是博尔赫斯的迷妹迷弟,欢迎和玛丽亚多多交流~
《谜一样的双眼》告诉我们不能被时间禁锢,停在历史的某一刻只会摧毁未来。但是阿根廷人却又无比怀念自己的过去,那份属于阿根廷的荣光岁月。
人总是矛盾的,未来与过去在面前同时展开,悲伤与怀念席卷而来。我想深情的为这片土地歌唱,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