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旅行网订票怎么样
近期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或网上APP在订购机票、火车票时被默认勾选“搭售”保险的事儿备受关注有些软件存在捆绑销售的情况,这些你知道吗?携程旅行:默认搭售20元租车套餐服务点开
近期
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或网上APP
在订购机票、火车票时被
默认勾选“搭售”保险的事儿
备受关注
有些软件存在捆绑销售的情况,
这些你知道吗?
携程旅行:默认搭售20元租车套餐服务
点开携程购买了一张从北京去往上海的高铁票
APP中弹出了三个选项,分别为“12306预订”、“携程预订”和“火车票+送票上门”。仔细看会发现,在“携程预定”的下方,有“火车票+20元租车券”的字样。
付款的时候发现,订单总额从553元变成了573元,莫名其妙的多了20元。
多出来的20元原来在这里。携程自动帮助选择了优惠券套餐,其中包含有7×24小时代购服务、尊享专人客服服务、尊享快速退改签服务、短信提醒服务以及70元租车券。如果不仔细看,就会直接购买这一份套餐。
去哪儿旅行:默认购买30元保险服务
小编又在去哪儿网上同样购买一张从北京去往上海的车票
553元的高铁价格在订单填写这一页变成了583元,多出了30元。
哇,好巧!竟然跟携程一样,去哪儿也直接帮选择了一个套餐,如果不选,去哪儿网还会提示“出票慢,可能需要排队”,非常贴心。如果选择了火车票送货上门,也会存在这样的现象。
途牛旅游
真是太巧了,途牛也和上面两个APP一样,自动帮选择了一个套餐“保证安全”,只不过在途牛稍微“廉价”了一点,帮选了一个10元的套餐。
当然,您可以勇敢地选择不购买。
搭售现象其实很常见
现在很多app都会自动帮助乘客们选择套餐,有种“婚介所包办”的感觉:你只是找好了对象,但婚介所已经帮你把房子车子什么的都看好了,就等你付钱,然而你还蒙在鼓里。不仅仅是火车,购买飞机票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任由这些在线旅游平台
继续这样“为所欲为”吗?
这不,对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保监会发话了
据保监会网站8日消息,保监会表示,在线平台默认勾选推荐的一些保险产品,通常未明确列明承保主体或代理销售主体,未完整披露保险产品条款等相关重要信息,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权益。
此类做法通常是在票务、酒店预定页面设置了默认勾选项,比如勾选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退票险等,由于勾选项字体偏小或不易引起注意,致使消费者在不留意的情况下没有取消勾选项,从而被选购了相关保险产品。或是通过附加条件“搭售”保险,比如在提供某些优先服务时将购买相关保险产品作为附加条件。
在此,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
关注勾选项目,核对在线消费账单。消费者通过在线平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关注勾选项目,并在支付价款前认真核对消费账单,防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选购保险产品。
在线平台默认勾选推荐的一些保险产品,通常未明确列明承保主体或代理销售主体,未完整披露保险产品条款等相关重要信息,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权益。
如果消费者主动选择购买在线平台推荐的相关保险产品,以提高保险保障水平,还请留意以下方面:
一方面,留意所购买保险的保障内容。部分在线平台销售的保险不能主动弹出保险条款页面,需要点击页面条款链接,消费者往往因此忽略保险条款内容。建议消费者留意在线平台推荐保险产品的保费、保险责任、保险期限、保险金额等重要内容,并选择购买符合自身保险保障规划和实际需求的保险产品。
另一方面,留意保险条款的限制条件。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特别是了解掌握保险产品的责任免除条款,以及投保地域、就医、退保和特别约定中的限制条件等,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北京青年报、中国保监会网站 、中国消费者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