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旅游学概论
你好,呵呵,见到你说旅游管理,旅游管理的研究生导师有哪些,谁好...
中国旅游管理最好的 早就不是南开啦。 中山和北二外 都是领军人物。至于 谁最好,有句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
你好,呵呵,见到你说旅游管理,旅游管理的研究生导师有哪些,谁好...
中国旅游管理最好的 早就不是南开啦。
中山和北二外 都是领军人物。
至于 谁最好,有句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个说不清,不过有句话你可以参考参考,“北吴南保” 说的是我们旅游界的2位大师,北面的是北大的吴必虎老师,南边的是中山大学的保继刚老师。
貌似都是是从陈传康,都是牛人呀,当然还有很多的名师,比如东北财大的谢彦君老师,浙江工商的唐代剑老师,云南的罗明义老师,安徽师大的陆林老师,湖北大学的马勇老师,东南大学的豫学才老师,南大的张捷老师,等等 都是名师,看你怎么选了。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看那些书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呀?
可以看的书:1、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著.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2. 旅游地理学/(英)斯蒂芬·威廉斯(Stephen Wynn Williams)著 张凌云译.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3.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 旅游规划与开发/马勇, 李玺, 李娟文著. 科学出版社 2004.5.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杨振之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6.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邹统钎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7. 旅游规划/Edward Inskeep著 张凌云译.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8.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李蕾蕾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69. 旅游区规划与策划案例/保继刚等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510.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尹隽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11. 旅游原创策划/杨振之等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12. 旅游线路设计/吴国清主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13. 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邹统钎主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14. 旅游规划/(美) 克莱尔·A.冈恩, (土) 特格特·瓦尔著 吴必虎, 吴冬青, 党宁译.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15.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美) 亚伯拉罕·匹赞姆, (以) 优尔·曼斯菲尔德编著 舒伯阳, 冯玮主译.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16.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英) 约翰·斯沃布鲁克著 龙江智, 李淼译.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17. 旅游营销学/(英) J·克里斯托弗·霍洛韦著 修月祯等译.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18. 遗产旅游/(英)戴伦·J.蒂莫西, (英)斯蒂芬·W.博伊德著 程尽能主译.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19. 中国旅游策划/陈放著.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20. 旅游规划的艺术/于希贤, 于涌, 黄建军等著. 重庆出版社 200621. 山岳型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汪宇明, 庄志民, Alan A·Lew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22. 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吴必虎, 余青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3.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英) 约翰·斯沃布鲁克, 苏珊·霍纳著 俞慧君, 张鸥, 漆小艳译. 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424. 城市旅游/保继刚等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25.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云才著. 科学出版社 200426.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王云才, 郭焕成, 徐辉林著. 科学出版社 200627. 旅游目的地开发手册/(英) 克里·戈弗雷, 杰基·克拉克著 刘家明, 刘爱利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28. 旅游开发研究/保继刚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329. 生态旅游/主编 张广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30.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邹统钎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1. 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世界旅游组织著 籍琰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32. 生态旅游/David Weaver著 杨桂华 ... [等] 译.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33. 旅游休闲业的广告创意与设计/(英) 奈杰尔·摩根, 安妮特·普里查德著 陈怡宁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34. 旅游规划新论/许春晓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5. 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王云才著. 青岛出版社 200336. 旅游市场营销/(美) Philip Kotler, John Bowen, James Makens著 谢彦君译.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237. 全球旅游新论/威廉·瑟厄波德主编 张广瑞等译.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旅游学概论读后感
1,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与经济效益,,生态和环境效益相协调,使开发,利用,保护相统一,才能避免破坏性的建设或建设性的破坏这种缺乏科学,远见和全局思想的盲目开发现象出现,才能使旅游和旅游业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从而造福于人类及其后代子孙。
2,我国由者重视保护资源的优良传统,解放后,颁发了,《古迹、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文物保护办法》,,《关于地方文物名胜古迹的保护管理办法》,并且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相应的文物保护机构,1961年,国务院又制定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列》等一系列措施,为我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发展我国旅游业起到重大作用!3,对自然风景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乱砍滥伐风景区的树木,或因采矿造成的工业污染,或因基本建设而乱占风景地,或因工厂和稠密居民区排泄废水废气而污染自然环境,或因不文明的旅游者攀枝折花、乱刻乱图而破坏自然景观等。
对人文景观主要有历史文物古迹的破坏,有3重类型,一是自然性的破坏,二是人为的破坏,三是人通过自然而形成的破坏。
4,旅游商品分为:旅游消费品,旅游日用品,旅游纪念品。
5,旅游客源的规律是,近域性流动者多,流向风景名胜者多,向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城市)流动,向有特殊关系的国家(地区)流动。
7,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希腊,罗马。
我尽力了,希望能帮到你!
大一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初步形成了旅游学研究的一个比较合理的科学体系。
它从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出发,对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旅游业的三个组成部分(旅行社、饭店、交通)、旅游市场、旅游的经济意义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各章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结构比较合理。
急求旅游学概论试题
第一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乔治、史蒂文森曾被称为( ) A、旅游之父 B、飞机之父 C、铁路之父 D、轮船之父 2."罗马定义"将在某国逗留不足24小时的游客称为( ) A、短期游览者 B、游览者 C、过境游览者 D、短程游览者 3.决定一个人能否定实现旅游的家庭收入水平,主要指其( ) A、消费水平 B、经济状况 C、可支配收入 D、可随意支配收入 4.____________为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
( ) A、大众性 B、经济性 C、广泛性 D、多样性 5.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根据情况进行____________开发。
( ) A、恢复性 B、再生性 C、功能性 D、基础性 6."旅游业"与"旅游事业"的涵义( ) A、相同 B、完全不同 C、前者是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 D、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 7.从根本上说,旅游业是一项具有____________的产业。
( ) A、文化性 B、经济性 C、政治性 D、包括A、B、C 8.著名的____________彼得·杜拉克说过:"顾客就是生意"。
( ) A、经济学家 B、管理学家 C、市场营销学家 D、心理学家 9.如果没有___________生产或投资无异于是一种浪费。
( ) A、促销 B、营销 C、顾客 D、管理 10.以___________因素为标准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是一种侧重于战术上的划分。
( ) A、微观 B、宏观 C、效益 D、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可划分为( )等多种类型。
A、空暇时间方面 B、收入水平方面 C、身体状况方面 D、经济方面 E、人际交往方面 2. ( )为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A、面对群众 B、面对多数 C、面对市场 D、经济 E、综合开发 3.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包括( )。
A、人们工作生活地点转向城市 B、人们开始从繁忙紧张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C、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 D、劳动者收入明显增加 E、喷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民航得到大发展 4. ( )为现代旅游的特点。
A、商务旅行所占比重最大 B、季节性 C、只有少数人有能力参与 D、每年规模都超过前一年 E、地理上相对集中 5.国内旅游消费将( )。
A、使国家财富总量增加 B、形成国家财富在国内流动 C、形成国家财富在有关地区流动 D、形成国家财富在有关地区重新分配 E、不能使国家财富总量增加 6.我国旅游业所处的区域性国际环境为( )。
A、东亚 B、太平洋地区 C、西亚 D、东南亚 E、中东 7.我国地理位置居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客源市场较远,这一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
A、从欧洲来华旅游的交通费用昂贵 B、从美洲来华旅游的交通费用昂贵 C、从澳洲来华旅游的交通费用昂贵 D、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E、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近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8.旅游产业具有( )特点。
A、综合性 B、无形性 C、不可转移性 D、时间性 E、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9.考核直接面对顾客提供服务的人员,其服务质量体现在( )方面。
A、礼仪 B、殷勤程度 C、速度与效率 D、周到服务 E、热情接待 10.对于旅游从业人员,能否保证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一般可从是否有( )几方面进行考察。
A、做好工作的愿望 B、做好工作的条件 C、做好工作的本领 D、做好工作的程序 E、严格的保证措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原始社会人类迁徙活动具有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的特点。
2、我国于____________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该组织的第____________个正式成员国。
3、一个人的收入水平、____________、余暇时间、____________一起构成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4、造成旅游资源遭受损害的原因基本上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
5、旅游业是____________的重要提供者。
6、旅游业通过对旅游的推动、促进和提供____________来获取收入。
7、上海银行家于____________年8月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了____________。
8、旅游产品的市场是由其____________或有____________的需求者构成。
9、旅游出口是一种____________,并且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的____________进行消费。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括号内打"√",误者在括号内打"*",均说明理由。
1、1816年,美国"克莱蒙特"号轮船已经在哈德逊河上开始定期航行。
( ) 2、余暇时间多的人当然会经常外出旅游。
( ) 3、根据"罗马定义",判断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应根据其所属国籍而不是其定居地。
( ) 4、现实的旅游资源要进行再生性开发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再生性。
( ) 5、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经济的原则。
( ) 6、旅游业只是旅游事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 7、旅游交通并不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
(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产业革命对旅...
大一旅游学概论试题
是旅游客体对主体本质力量的效应。
旅游价值的本质是旅游客体主体化,形成现实价值;前者决定价值的增值,后者决定价值的实现。
对于人文旅游景观来说。
对于自然旅游景观的价值来说,其价值的本质是旅游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与旅游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对于旅游价值的研究,旅游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与旅游客体主体化,后者是直接源泉旅游价值是旅游活动的效应,是基础旅游学和价值哲学的共同任务,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完善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界定了旅游价值的内涵,分析了旅游价值的本质特征,都是其价值的源泉。
前者是间接源泉,形成内在价值,阐述了旅游价值的评价标准,探讨了旅游价值的实现过程...
旅游学概论要求学生具备哪些能力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如《管理学》《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在旅游管理中的运用,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学习在旅游管理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学概论简答题1.旅游需求的特点2.旅游与旅游业的关系3.如何
1.旅游需求的特点指向性旅游需求的指向性包括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和旅游需求的地域指向性。
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是指旅游需求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旅游需求的地域指向性是指旅游需求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冷热性。
整体性旅游需求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具有多面性或系列性,即行、游、住、食、购、娱等多个方面的需要。
敏感性旅游需求的敏感性是指人们对出游环境发生变化所做出的敏感反应,这种环境变化既包政治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经济环境。
多样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是指人们在旅游地选择、旅游方式、旅游等级、旅游时间和旅游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2.旅游与旅游业的关系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对象物,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性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行为是其对资源感应效用的函数,由此使得旅游景点与客源地之间的引力具有鲜明的资源指向性特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CB/T18972-2003)”以及“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CBiTl7775-2003)”的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例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的不断提升的演变历程。
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来说,20世纪80年代,旅游者主要是对自然景观和古迹景观的观赏性游览,集中在对国内几大风景名胜地(如桂林山水、长城、兵马俑等)的旅游上,旅游资源构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性要素。
20世纪90年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旅游经验的增加,我国旅游消费者除了传统的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民族风情等旅游产品外,开始关注于更多类型的景观,比如水域风光、地文景观、极地景观、沙漠景观、草原景观等,对生态旅游也表现出极大的需求,同时许多新兴的专项旅游产品,如主题公园、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等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消费不再是统一低层次的消费,呈现初级的市场细分状态,其中高层旅游消费者从纯粹的观光型旅游转化成度假型休闲,中层旅游者则需要更广泛的旅游产品,而低层旅游消费者绝大部分是观光旅游。
总体上来说,我国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对旅游资源的依赖性在逐步减弱,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组合日益凸显其精细化和特色化,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休学旅游以及扶贫旅游等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越做越精,满足了不同旅游主体的个性化旅游需求,旅游业发展对传统旅游资源的依赖也逐渐减弱。
并且,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层次在提升,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到了景点就拍照”的旅游模式,而是在寻求旅游过程中一种或多种体验组合起来所形成的完整经历。
3..如何指定我国旅游产业政策(一)建立健全旅游价格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行政命令不能再成为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
具体到旅游价格管理方面,就是要求物价职能部门通过深入的旅游市场调查,发现当前旅游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且制定出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规章制度,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与环境支持。
第一,应实行旅游标准化工程,通过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旅游合同文本来取代目前各旅行社自制的旅游合同,以保护旅游活动中的弱势群体--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旅游价格纠纷提供处理依据。
第二,应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多方面协调机制,即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物价局等有关部、委、局,协调国内有关旅游价格和收费标准的调整幅度和出台时间;各省旅游局和物价局协商本地区有关旅游价格和收费标准的调价幅度和出台时间;同时还应主动联合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交通、市政、文化、园林、林业、水利、文物等部门,通过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以形成综合旅游价格管理能力。
第三,应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价格法规框架。
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大胆探索并制定出与旅游价格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另一方面,也要以法制性规制来取代经济性规制,对旅游不正当竞争应进行法制化管理,加强联合执法,依法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第四,应增强旅游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引导旅游者合理流向。
中央和各省级物价部门应当时刻关注旅游市场价格动态,做好旅游价格与收费标准的预报工作,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现行价格水平,对下一年度市场价格行情作出适当预测。
同时,还应加强与旅游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围绕突出的旅游价格矛盾开展协商对话,引导和规范旅游市场竞争,调节其供求关系。
(二)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对于入世后如何进行旅游价格管理,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主张大部分旅游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另一个观点则主张全面放开旅游价格。
笔者以为,持前者观点者明显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
【旅游学概论论述题.论述旅游活动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业帮
我认为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旅行社业,饭店和交通.三者是现代旅游活动的三大支柱,其中旅行社业处于核心地位,是联系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纽带,是旅游活动的前锋;饭店业是旅游活动的支柱产业,旅游创收的重要渠道,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强化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功能;旅游交通则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有助于促进旅游区的兴起和发展,是旅游业经济收入稳定的重要来源;三者紧密联系,稳步发展促进了旅游活动这一“无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