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阿里旅行飞机票选座


厦航官网截图
手机人民网5月30日电 厦航官网今日发布公告,将对第三方平台进行清理。据悉,今年4月以来,南航、国航、海航、东航等航司已相继清理、规范第三方平台值机服务

厦航官网截图

手机人民网5月30日电 厦航官网今日发布公告,将对第三方平台进行清理。据悉,今年4月以来,南航、国航、海航、东航等航司已相继清理、规范第三方平台值机服务。

公告称,近期厦航发现未经其授权的第三方网络平台以非正常的方式,擅自为厦门航空的旅客办理在线选座及值机服务等业务,对旅客的个人信息安全、航班的有序运行及服务保障带来潜在的风险。

厦航始终秉承“精、尊、细、美”服务理念,为旅客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体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厦航建议广大旅客通过官方渠道(厦航官方网站、厦航E鹭飞手机APP和厦门航空官方微信号)办理在线选座及值机业务,或前往厦航指定值机柜台现场办理相关业务。

厦航将对第三方平台进行清理,对于未经厦航授权擅自提供服务并扰乱厦航服务秩序和安全运行的第三方平台,厦航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记者发现,这已不是航司第一次对第三方平台“动手”。早在2014年,国航、东航、海航等就曾表示未曾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自助值机,并发布了关于非官方渠道值机风险的声明。但是,由于当时没有特别实质性的处理,再加上第三方平台的确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见效甚微。之后,第三方平台更加普及,如今游客在阿里飞猪、携程等旅游电商平台上购买机票后,同样也会看到值机和选座服务的选项。

清理第三方平台,航空公司开始谋求“流量变现”

去哪儿、携程网、飞猪……以后,在这些第三方票务平台上,能买到的机票将越来越少。4月以来,南航、国航、海航、东航等航司纷纷发布清理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公告。民航相关专家表示,除潜在的个人隐私安全等问题,对终端的把控也是航空公司清理第三方平台的核心原因。

对于机票业务而言,第三方平台、机票代理和航空公司之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分配?机票背后的附加消费增长对航空公司、第三方平台又有什么影响?记者采访多名业内人士,揭秘“一张机票”背后的价值。

▲图据网络

无从追责

泄露隐私、退改签难……

“存在潜在的航空安全、旅客隐私泄露及服务保障等风险。”这是多个航空公司清理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官方原因。而对于乘客而言,第三方平台给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确实也存在诸多乱象。

据媒体报道,一位庞姓律师在订票网站预订机票后,却收到“航班取消”的短信,经其核实后发现是假信息。庞先生认为,是订票网站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泄露了其个人信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遂起诉索赔精神损失费1000元。该案在北京海淀法院开庭后,订票网站、东航法务人员及机票分销系统服务提供商均表示,没有泄露乘客个人信息。

那到底是谁泄露了乘客的隐私?各方纷纷喊冤。与此同时,由于信息不透明,退改签等高额手续费也让乘客不知该向谁申诉。

记者采访到广州某外企公司员工,其4月在去哪儿网为客户购买了从广州到清迈的往返机票。机票显示为“去哪儿自营机票”,航空公司为南方航空。出行一周前,因为行程变化,想要退票才发现,退票规则写着“按照航空公司规定执行”。

致电航空公司后,他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是从官网购票,则按照具体规则即可退票。在去哪儿平台进行操作时,客服人员却表示,4000多元的机票不能退,只能退680元税费。

“按照航空公司规定执行”的退改签规则,到了第三方平台,为什么不能按照其执行?对此,去哪儿客服表示:“这个票是从代理出的,由代理商处理,代理商说不退就不退。”该员工提出与代理商直接沟通,却被去哪儿网客服拒绝。

“这其中的具体操作其实说不清,泄露隐私、收取手续费,以及很多其他问题,也许是平台的问题,也许是代理商,也许都有问题。正是流程不透明,信息不对称,才让消费者无从追责。”一位业内人士称。

▲图据网络

竞争激烈

靠机票销售已不能盈利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购买机票的第三方平台和提供飞行服务的航空公司之间,代理商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代理商在航空公司批量购买机票后,便得到机票的定价权,利用差价盈利。又入驻线上平台、线下旅行社等端口,为其提供一定分成。

但随着当前国内机票代理压力增大,价格竞争激烈,据了解,部分代理的机票销售并不能盈利,转而靠对赌退改签、倒卖里程等方式来实现盈利。即:以低于航空公司的入手价低价卖出,通过“对赌退票概率”,寄期望于消费者退改签的手续费盈利。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

其一,低价销售可以吸引购买者;

其二,机票折扣率越高,退票费用也越高,通过退改签手续费覆盖此前机票成本亏损,并获取额外利润。

“近年来,国内航空公司新增的国际航线及国内航线越来越多,行业内机票价格竞争不断升级,同时受高铁冲击,航空公司面临着不小压力,机票作为主营业务带来的利润不断下降。”民航资源网资深分析师韩涛表示。

与此同时,原来依靠机票销售获利的机票代理商也受到影响。

美亚航旅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卿艳告诉记者:“近年来,机票平均价格走低,代理商从航空公司拿到的返点也直线下降。”据卿艳介绍,2004年至2005年,第三方机票代理商售出一张机票,拿到的返点率在9%左右。这意味着,一张1000元的机票,代理商能拿到90元的提成。对于百万级别的代理商而言,仅机票代理就能获取不小的收益。而当前,航空公司按照销售奖励机制付给代理商相应的费用,卿艳表示,现在售出一张1000元的机票,不一定能拿到10元,还得根据奖励机制来定,卖得越多奖励越多。

▲图据网络

谋求转型

挖掘机票背后更多商机

面对机票利润下降,航空公司及代理商不得不开始谋求转型,第三方平台也开始拓展销售保险、前排选座、机场优先通道、酒店、邮轮、保险等增值产品,这些附加服务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航空公司也逐渐意识到非航业务及额外场景消费带来的效益,一场航空公司与第三方平台的博弈或由此开始。

近年来,不乏空姐万米高空卖面膜、航空公司飞机上推销房产、汽车等消息,以及航空公司执飞过程中播放视频时植入广告,椅套上的宣传不断增多,航空公司利用自身流量,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机场及机上服务。

5月21日,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17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民航业完成旅客运输量超5.5亿人次,同比增长13.0%。其中,中航集团完成旅客运输量1.26亿人次,东航集团完成旅客运输量1.11亿人次,南航集团完成旅客运输量1.26亿人次,海航集团完成旅客运输量0.98亿人次,在客旅运输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航空公司本身就已成为一个自带高流量的平台。

民航资源网资深分析师韩涛表示:“面临主营业务利润下降,航空公司将机票及其他服务进行了拆分,比如原本1000元包含机票、托运及餐食等相关服务,现在航空公司对非必要的服务做减法,将机票价格降低以吸引消费者,只提供点对点的运输服务,另外给消费者提供额外选择。”

“多家航空公司集中清理第三方平台,并不意味着关掉所有平台。销售渠道多元化对行业也是有益的,未来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达到一定目标后,双方之间会达成一定平衡。”韩涛表示,“而其中大部分被清理的,或是一些中小型中间代理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