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旅行大概要多少钱
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报道英媒称,邮轮游在西方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令普通工薪阶层可望而不可即的奢华旅游方式。然而,这种奢华游在中国市场的境遇却不尽相同。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
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报道英媒称,邮轮游在西方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令普通工薪阶层可望而不可即的奢华旅游方式。然而,这种奢华游在中国市场的境遇却不尽相同。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9日报道,《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各类主题旅游中,邮轮游一枝独秀,接近八成的中国游客未来有参与邮轮旅游的意愿,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游客如此特别热衷参与邮轮游?
报道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分析,邮轮游在中国市场的状况与国际上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是通过旅行社切块销售的方式。“首先,这种销售方式使得邮轮游的价格更加亲民;其次,中国的海岸线非常长,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短途航线非常多,因此从成本的角度,中国人能够消费得起;第三,这是一个全家旅游的比较好的方式,大多数中国消费者都是全家一起参与邮轮游,或者是朋友们结伙参与。”
2017年度世界旅游交易会11月6-8日在伦敦ExCel会展中心举行,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联合会”)在此期间主办“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论坛”,论坛邀请联合会专家、会员代表探讨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下的中国市场特点,并发布《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8)》以及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联合研究的《UNWTO—WTCF 城市旅游绩效研究》 ,深入探讨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报道称,李宝春介绍,每两年发布一次的《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是联合会与法国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一道,主要基于1万余份中国出境游客的问卷调查撰写的。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半的中国游客认为旅游是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手段,更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旅游与恋爱婚姻、家庭财富、事业发展、学习教育、健康保障、子女成长等同等重要。
李宝春表示,调查结果最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出境游的形势主要是个人出境游和小团组游,已经占有大多数份额。“虽然有的小团也是由旅行社提供必要的辅助,但是旅行社的服务含量相对要少很多,”他说。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旅游产业咨询机构TEAM Tourism Consulting负责人罗杰·卡特在“中国旅游市场发展论坛”上向与会的全球业界代表和媒体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8)》。
据介绍,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包括国内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人次)将达到118.8亿,为全球人口规模的1.6倍。参与旅游的群体不断扩大,旅游消费已然成为全球民众的重要生活方式。
英媒表示,罗杰·卡特指出,令人惊讶的是,与传统上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相比,新兴经济体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表现更好,增长速度约为前者的两倍,这说明旅游趋势在改变。同时,亚太地区在世界旅游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约占全球游客总量的三分之二(包括这些国家的国内游客和海外游客)。
“尽管如此,我们发现,前往这些目的地的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低于前往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仅仅是这些旅游经济总收益的约三分之一,因为前往亚太地区目的地的游客在当地的消费远远低于前往欧洲游客的消费;亚太地区旅游市场在增长,包括抵达人数和消费额,而很多新兴经济体就在亚太地区,二者有紧密联系。”李宝春认为,中国出境游市场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根据我们的研究,目前中国内地出境游1.2亿人次中,大约8000多万人次去的是港澳,到美国的游客约为300万人次,到欧洲的游客仅为不到500万人次,从总量来讲潜力非常大。”李宝春预计,再过5年,到欧洲的游客可能会达到2000万人次,增长速度非常快——因为欧洲航空公司与中国主要城市之间的直航,也因为中国公民出境消费的第一选择是欧洲市场,因为这里的传统文化、自然景观、历史传承等等都非常吸引他们。
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罗杰·卡特看来,中国成为世界主要出境游客输出地是长期性趋势:“显然,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如果想要自身入境游市场有所增长,就必须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而这取决于你离中国有多远,如果你是中国的邻国,那么中国会成为你的主要市场,如果你像英国这样离中国很远,那么中国不会成为主要市场,而是一个愈加重要的市场;中国对英国来说已经是重要的市场,但仍然占比例较小,我估计20年之后的占比会远远高于现状。”他表示。
报道表示,据罗杰·卡特分析,尽管如此,旅游目的地的接受能力是有限度的。“中国游客喜欢买名牌、去有名的地方,所以目前中国游客更倾向于前往那些著名旅游目的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这些目的地所承受的压力;因此,这些目的地需要问自己,想要多少增长?如果不想要大规模增长,可能就不会想开拓中国市场。”
据报道,研究还发现,中国游客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在提高,购物对很多中国游客来说仍然非常重要,但是总体来看程度比5年前有所降低,罗杰·卡特称,所以从长期来看,中国出境游客的状况可能会有更大改变,最终变得更成熟。
2017世界旅游交易会(WTM)中国展区。(BBC)
【延伸阅读】中国年轻求职者热衷豪华邮轮 港媒:赚钱多又能看世界
参考消息网10月10日报道港媒称,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渴望登上豪华邮轮成为船员,即使有些人要为招聘中介机构支付6个月的工资。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8日报道,过去5年来,世界旅游业的高薪和机会推动了求职者数量激增,而国际邮轮公司也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上大规模扩张。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斯特拉·张(音)回忆说,7年前,国际邮轮上的中国员工还屈指可数。
如今,16家邮轮公司在中国有母港。在中国有母港的中型邮轮公司会有大约一半的船员来自中国。一家邮轮公司一般有约1500至2000名船员。
“我的主要动机是赚大钱,我也想看看世界。”23岁的丹尼尔说。丹尼尔没有给出自己的姓氏,只愿意告诉记者自己的英文名字。他最近通过了工作面试,成为邮轮厨房里的员工。
报道称,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他支付了招聘机构4万元中介费。作为准备服务的一部分,他获得基础英语辅导,并获得了面试方面的协助。
入门级船员的月薪约为1000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6元——本网注)。
丹尼尔说:“一次旅行之后,我就可以赚回4万元,还有一些额外的收入。”他的首次出行时间可能是8个月左右。
报道称,中介通常的收费在1.8万元到3万元之间。一位只给出英文名伊森的中介机构员工表示,中介费不应超过7000元,因为船员的强制性课程费用只有3500元。伊森每年处理多达200名求职者的申请。
丹尼尔说,他找到的那家中介已经帮助几千人当上了船员。
报道称,船员的工作包吃包住,对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们来说极具吸引力。丹尼尔高中毕业后在北京当了3年厨师,发现很难攒下钱。
“即使你在北京每月赚五、六千元也没有用,”丹尼尔说,“去掉吃饭和租金所剩无几,压力很大。”
报道称,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北京去年的平均月薪为7706元。
平均有3到4名申请人竞争一个岗位,成功的求职者等船上的空缺要等待几个月时间。
“我认为中国船员申请可能供过于求。”伊森说。
报道称,随着邮轮行业的求职者人数飙升,新的服务已经形成,以帮助求职者找到潜在的雇主。
根据国家规定,国际邮轮经营者只能通过政府认定的劳务派遣服务机构聘请员工。
伊森说:“只有10个左右的认证机构直接为邮轮营运商招聘员工,但至少有数百家二、三级机构为他们工作。”他说,许多机构都是以欺骗性的方式进行运作或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上海海事局在2015年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承认,提供就业机会的机构收取额外费用是普遍现象。(编译/洪漫)
这是停泊在上海的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旗下豪华邮轮“海洋航行者”号的餐厅,可容1500人同时就餐(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飞摄
(2017-10-10 00:20:01)
【延伸阅读】韩媒称中国加速进军邮轮市场:韩企失去竞争力干瞪眼
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韩媒称,最具代表性的高附加值船舶——邮轮市场发展繁荣,中国正在加快进军速度。相反,以STX造船海洋出售所有邮轮造船厂为代表,韩国却在不断放弃海洋成套设备及高收益业务。
韩国《亚洲经济》网站9月29日以《中国蚕食邮轮市场 韩企失去竞争力干瞪眼》为题报道称,据英国造船海运调查机构克拉克森消息,今年1-8月,全球邮轮累计订单为23艘,同比增长了49%。同时期,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订单为32艘,AFRAMAX级船舶订单为38艘。相比之下,邮轮的数量虽然较少,但其订单金额却达156亿美元,占到了总体的40%左右。
邮轮和海洋成套设备是具有代表性的高附加值船舶,专门生产邮轮的欧洲造船厂即使只有10多艘邮轮订单,业绩也可以与韩国及日本等竞争国家比肩。
报道称,中国正在加速进军巨大的邮轮市场,特别是今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月拿到金额达15亿美元的邮轮订单,3月又成功接到了11艘邮轮订单,正在慢慢“蚕食”此前由欧洲垄断的市场。相反,韩国STX造船海洋却将旗下的STX France、STX Finland等邮轮造船厂全部出售。
造船业相关人士说:“除STX造船原来在欧洲的子公司外,韩国几乎没有进军邮轮市场的造船企业,债权团方面太心急于抛售子公司,反而失去了竞争力。”
资料图片:邮轮。(韩国《亚洲经济》网站)
(2017-10-01 01:04:02)
【延伸阅读】台媒:世界邮轮竞相取悦大陆游客 中国风内饰配烧饼油条
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台媒称,为打入大陆邮轮市场,越来越多的世界级邮轮不但将船身内部改造成充满浓浓中国风,还提供包子馒头和烧饼油条,都想抓住大陆游客的心。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8月3日报道,在国际邮轮业者眼里,大陆游客搭邮轮和其他游客不同的是,他们有强烈的家庭观念,时常一家好几代一起上船,这是个更大的市场。
中时电子报引述日本《富士产经商报》报道称,配备室内跳伞、机器人酒吧的一艘先进大型邮轮客船今年5月起抵达母港天津,开始为夏季航行做准备。甲板上摆放着巨大的猫熊母子艺术品。从用餐到娱乐活动,船上提供的所有服务无不迎合了大陆游客口味。该游轮隶属于皇家加勒比公司,该公司总裁亚当·格尔斯坦表示,“早餐有粥,午餐和晚餐吃海鲜,乘客能品尝到地道的中国风味”。
报道称,购物更是邮轮公司重点打造的领域之一,因为大陆游客在船内的购物花费是其他国家的两三倍。船内娱乐方面,其他国家邮轮提供的是百老汇风格表演,但到了大陆就换成了颇受欢迎的歌曲和人物。
家住北京57岁的刘晶与丈夫、孙子、母亲一起从天津港口乘船出游。早上7点起床,他要照顾84岁的母亲和2岁的孙子吃完饭后,陪孙子在玩具区玩耍,吃过午饭后午休一会,傍晚再看一会电视,这就是她在意大利邮轮上一天的生活。船上有好多家庭都是如此。
资料图片:位列全球十大邮轮之一的皇家加勒比游轮有限公司旗下的“海洋航行者号”。 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摄
(2017-08-03 09:58:22)
【延伸阅读】英媒称中国进军邮轮市场令欧洲“心慌”:有无穷资源
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英媒称,中国船厂开始进军邮轮市场,以满足国内对于邮轮度假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可能威胁欧洲船厂在这个规模达1170亿美元产业的主导地位。
邮轮需求激发邮轮产业
路透社7月25日以《中国船厂进军邮轮市场 欧洲同业心慌》为题报道称,中国国内对于邮轮旅游的需求每年增长达30%,政府已将邮轮制造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重要目标,以升级国内制造业和支撑船厂就业。中国积极发展价值较高的邮轮产业令欧洲船厂心里打鼓,该产业需要复杂的供应链来制造和装备豪华邮轮,一些欧洲船厂担忧,中国可能开始一步步主导邮轮市场,就像最近数十年在货船市场发生的情况一样。
“这是一项可能导致竞争激烈的国家目标,”德国造船和海洋工业协会执行长莱茵哈德·卢肯表示,“如果中国定下目标,就会有几乎无穷的资源可用。”
不过业内专家称,对中国企业来说,学习如何建造邮轮并非易事,因为它需要有复杂的供应商队伍提供诸多物品,从豪华地毯到隔音材料等不一而足。
引入欧洲经验
在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已引入包括意大利造船商芬坎蒂尼在内的欧洲顾问企业,来帮助学习如何设计并建造邮轮,还引入芬兰瓦锡兰等外国供应商组建本土合资企业。
“芬坎蒂尼公司带来了数百名工人,中船还将技术人员送往英国进行培训,”一名中船员工说。
报道称,中船建造两艘邮轮的订单载客能力多达5000人,这是今年2月同嘉年华和芬坎蒂尼签下的协议的一部分,该协议并附有额外的四艘邮轮选择权。
两位行业高管表示,芬坎蒂尼受到其最大客户嘉年华的带动来帮助中国,后者正在努力开发中国邮轮航线,中国力争要在203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
嘉年华称其鼓励芬坎蒂尼参与这个造船项目,但也指出,嘉年华与中船集团和中投公司合作推出中国首条国内邮轮航线的计划是另外谈判的。芬坎蒂尼称,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纯粹是根据对中国市场巨大商机潜力的分析。
造船厂的折扣竞争
报道称,中国进军邮轮行业正值全球对货船需求骤降而导致诸多中国船厂关停之际,因此中国其他造船厂也闻风而动,提出了最高达30%的折扣报价以及提前交货的优惠,争取赢得西方邮轮公司订单。
招商局工业集团在3月达成一份协议,将为总部在迈阿密的SunStone Ships建造最多10艘船;厦门船舶重工在4月赢得了芬兰维京公司的1.94亿欧元订单,为其建造一艘可载客2800人的邮轮。
“有兴趣的造船厂数量让我们惊讶,”维京公司总裁汉尼斯表示,有六家中国造船厂表达兴趣,“竞争永远是好事...如果欧洲造船厂没有竞争,他们就会停滞不前。”
根据行业刊物Seatrade Cruise数据,欧洲造船业者目前到2025年有68艘邮轮订单,轻松超越其他地区同业。
造船厂STX France的工会代表称,有人担心法国船厂最终可能放弃与中国竞争邮轮市场,出于对技术转移的担忧,工会或反对芬坎蒂尼所提议的接管STX France。
中国企业进入邮轮市场的首席顾问老儿·杰克称,试图阻止这种改变可能是徒劳,“大家都紧盯着最活跃的市场。”
2017年6月15日,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内的一名工人。(路透社)
(2017-07-31 07:15:16)
【延伸阅读】预计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相关消费市场--国内邮轮母港建设将进入4.0阶段
图为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实现“双船同泊”。 (资料图片)
世界70%的邮轮母港仍在1.0发展阶段,只有口岸集散和登船功能,国内绝大多数邮轮母港介于1.0-2.0阶段。随着海工修造、商业配套及船舶物流等港口功能完备,3.0版邮轮母港诞生。未来,以深圳蛇口太子湾为代表的邮轮母港将按照“前港-中区-后城”的新型商业模式,打造邮轮母港4.0版
深圳市邮轮旅游联盟暨深圳市旅游行业协会邮轮专业委员会日前在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宣布成立,以通过联盟成员间的资源整合和互动交流,加快邮轮旅游文化传播,实现整个行业的互利互赢、共进共惠。
邮轮旅游在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期。2006年,只有1艘邮轮在我国开通母港航线,出游人次不到2万名。到2016年,我国已有18艘邮轮开通母港航线,出游人次达到214万名。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预计2020年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邮轮消费市场。
交通运输部《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提出,要在2030年前,在全国沿海形成2个到3个以邮轮母港引领、始发港为主体、访问港为补充的港口布局,在全国形成12个始发港。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温文华表示,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是华南地区惟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邮轮母港,享有深港融合圈、空港辐射圈、海港服务圈“三圈叠加”效应,2小时交通圈可覆盖6420万人口,人均GDP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邮轮旅游的潜在客源市场规模巨大。据介绍,太子湾邮轮母港于2016年11月12日在深圳正式开港运营,截至今年6月8日,短短半年间共完成邮轮靠泊75个艘次,进出邮轮旅客6.75万人次。其中,本年完成48个艘次,进出旅客4.52万人次,预计2017年内将扩增至100艘次邮轮靠泊。招商蛇口总经理许永军表示,在邮轮全产业链的基础上,太子湾邮轮母港未来将全面打造拥有特色免税消费和金融服务的政策创新型邮轮母港,力争发展成为华南乃至中国最大的邮轮产业基地。
据招商蛇口副总经理龚镭介绍,目前世界上70%的邮轮母港仍在1.0发展阶段,即只有口岸集散和登船功能,国内绝大多数邮轮母港介于1.0-2.0阶段。他指出,邮轮母港2.0引入了商业、旅游地产概念,丰富了码头配套业态。随着海工修造、商业配套及船舶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等港口功能完备,加之港口所在地的旅游资源丰富,港口片区商业繁荣等,3.0版邮轮母港诞生,这类邮轮母港经济将有力驱动所在地经济发展。
龚镭称,太子湾邮轮母港是招商蛇口在“前港-中区-后城”的新型商业模式下,按照“邮轮母港4.0”超前概念打造的世界级邮轮母港项目,体现的是一种“邮轮经济”,具有全产业链的复合拉动模式。
在近日举行的“2017深圳邮轮旅游嘉年华”闭幕式上,太子湾实现“双船同泊”,其中“云顶梦号”邮轮来自国际知名的云顶邮轮集团,达到15万吨级,专为潜力巨大的中国及亚洲高端邮轮市场打造,另一艘“海洋航行者号”是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公司属下的豪华游轮,吨位达13.8万吨,载客可超3000人。目前,太子湾邮轮母港已开通新加坡、苏梅岛、曼谷、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航线,下半年该港还将迎来星梦邮轮“云顶梦号”、歌诗达“大西洋号”和“幸运号”等重量级邮轮。(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2017-07-21 06:57:00)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