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6月旅行的句子
轮椅太小,但恰好宇宙够大。文|粥左罗麦克斯韦去世那一年,爱因斯坦诞生;伽利略去世那一年,牛顿诞生;1942年1月 8日,伽利略去世 300周年纪念日,宇宙之王霍金诞生。2018年 3月 14日,
轮椅太小,但恰好宇宙够大。
文|粥左罗
麦克斯韦去世那一年,爱因斯坦诞生;伽利略去世那一年,牛顿诞生;1942年1月 8日,伽利略去世 300周年纪念日,宇宙之王霍金诞生。
2018年 3月 14日,霍金去世,享年 76岁。

轮椅太小,但恰好宇宙够大。
关于霍金,你一定要知道以下这 10件事。
01
霍金热爱音乐
曾两次和 Pink Floyd搞过摇滚
宇宙之王霍金,热爱音乐。
1994年,霍金与英国顶尖摇滚乐队 Pink Floyd合作,为他们的单曲《继续交谈》中的《滔滔不绝》( Keep Talking )献唱过一句:
「曾经的数百万年,我们活着,全如鸟兽。」
20年后,即 2014年,霍金再次与这支摇滚乐队合作,为他们的专辑《藩篱之钟》献声,受到摇滚迷和科学迷热捧。
在专辑《无尽的河流》中,霍金和乐队一起,合作了一首《滔滔不绝的霍金》(Talkin' Hawkin)。
在一段捉摸不定、极具神秘感的电子乐前奏之后,霍金用粗糙的金属感声音唱出了富有哲学意味的歌词:
「千百年来,人类像动物一样生活,但突然我们的想象力被释放了出来,那就是我们学会了讲话…没有必要这样的冷漠,所有我们需要做的是确定我们在保持交流。」
△必听
《滔滔不绝的霍金》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
近乎全身瘫痪的霍金在 30年前便失去说话能力,但凭借一张高科技轮椅,他奇迹般地得以书写文字,及发出合成语音。录制这张专辑时,霍金使用了一套全新系统,让电脑直接阅读他脑内的讯息。
说话时,他会先抽动右面颊肌肉,当眼镜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收到讯息后,电脑就会自动打字,形成完整句子后便通过语音系统发出声音。有趣的是,当霍金突然发笑时,面部肌肉抽动太大,屏幕便会出现一堆垃圾字符。
霍金不止一次表达过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时代》杂志曾在 2010年收集了读者的 10个问题向霍金发问,其中一个是:科研之余你有什么爱好?
霍金回答:「我喜欢各种各样的音乐--流行乐、古典乐、摇滚乐、歌剧……我还喜欢和儿子一起玩一级方程式赛车。」
他乐于在各种音乐盛会上抛头露面。
早在 1995年,霍金便出现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阿斯本古典音乐节开幕式上,介绍他心爱的瓦格纳管弦乐《西格弗里德牧歌》。霍金与世界顶级乐团的交情匪浅,至今参与过 20个音乐团队的表演和专辑制作。

02
音乐领域的活跃,并未满足宇宙之王。
据统计,他在 14部影视剧中出演过他本人,包括《生活大爆炸》、《星际旅行》、《红色侏儒》等。同时,霍金也是卡通剧中的常客,仅仅在美国最知名的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他就出现过五次。
霍金在《星际迷航:下一代》的宇宙飞船里和牛顿、爱因斯坦打牌。
霍金参演《生活大爆炸》

霍金在《辛普森一家》里从第 10季到第 22季亲自为自己配音。《辛普森一家》剧组曾以“在美国的知名度不够”为由,拒绝了贝克汉姆。
03
霍金好赌且逢赌必输
人生遗憾是没有轧过撒切尔夫人的脚
宇宙之王有三爱好:摇滚、物理和打赌。
但他逢赌必输:
科学史上围绕黑洞的 4次著名赌局,霍金参与了其中 3次,结果 3次全输。
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霍金为英国一家博彩公司测算了英格兰队的获胜概率。他还研究了从 1978年世界杯以来的所有点球,并且引入数学公式进行运算,发现速度是关键,金发球员的射中率高达 84%,秃顶球员有 71%,而深色头发只有 69%。
△英格兰夺冠公式就是机率这样--霍金
霍金只预测了英格兰夺冠机率,但最终世界杯冠军属于德国。
还有个趣事,1976年的一次英国皇家宴会中,他与英国查尔斯王子会晤,旋转轮椅时轧到王子的脚趾头。
自传里,霍金曾写过: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没有轧过撒切尔夫人的脚趾。

△2007年霍金冒着生命危险体验失重
04
霍金曾是牛津大学校划船校队的一员
霍金曾是牛津大学赛艇俱乐部的舵手,从小运动细胞为零的他喜欢这项运动,甚至每天下午翘课去划船,那段时间,他开朗而快乐。
在牛津大学,划船比赛非常受重视,竞争也很大,所以霍金在划船队里担当的角色使其很受欢迎。记得那时候,一个划船的队友叫他“冒险型”男生。
△排头那位就是霍金
05
霍金的简历中,让人最意想不到的一条是,他是一本儿童书的作者。
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写一套类似于《哈利波特》、但主题是理论物理学而非魔法的小说,向小孩子讲述各种宇宙知识。
2008年初,他与女儿合著的《儿童科普三部曲》第一部《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中文版发行。2009年出版的本系列第二部儿童科普书,被命名为《乔治的宇宙寻宝记》。

所以霍金绝对算得上一个童话书作家。
06
霍金的高智商家庭
那是真的开挂了
霍金一家人最爱的集体活动就是看书、看书 and看书…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书,偶尔遇上精彩的内容就交流几句心得。
不过,谁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因为都是关于宇宙、哲学、世界的问题。
一起看看霍金的家庭成员:
霍金的父亲,毕业于牛津大学医学院;
霍金的母亲,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霍金,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23岁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霍金的第一任妻子,诗歌博士;
霍金与第一任妻子有三个孩子,女儿是个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英语、俄语专业;大儿子微软公司总部工程师;小儿子是英国乐高市场部高管,毕业于埃克塞特大学。

07
霍金曾被认为只能活到23岁
被车撞骨折48小时后又开始工作
1963年,21岁的剑桥硕士霍金,突然不会系鞋带了,还经常跌倒。霍金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
医生对霍金说,这是绝症,你只能再活两年。可霍金活了下来,他一贯的坚强与乐观。
1991年 3月,霍金有一天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 13针,但 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因为活着对霍金而言就是一件麻烦事。
但霍金的女儿说,霍金从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写书、演讲、做学问,无论做什么,身旁的人都会被他那种毅力感染--他活得比任何健全之人都有质量。

08
爱情曾让霍金重生
但霍金最搞不懂的,还是女人
霍金 21岁被查出患有卢伽雷氏症(ALS)时,自己十分震惊,不甘心自己会摊上这种事。但在检查出病之前,他参加了一个新年聚会,在这个聚会上,霍金遇到了他日后的妻子--简•怀尔德。
霍金说,是爱情令他重生。
简·怀尔德的出现就像给他的生命点燃了一盏明灯,哪怕知道霍金患了渐冻症,她还是毅然决定和霍金结婚。霍金说,订婚让他的生活有了奔头。婚后,简和霍金生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
不过,对霍金来说,最搞不懂还是女人。
他说:虽然有物理学博士学位,不过女人至今对我来说,仍是非常神秘,而且是一直都没办法解开的谜团。
1990年,霍金与简·怀尔德离婚。
1995年,霍金与负责照看他的护士伊莲结婚。他开心地表示,「好棒,我已与我爱的人结婚。」
2006年夏天,64岁的霍金与第二任妻子伊莲办妥离婚手续,结束了他们作为夫妻共同生活的 11年。霍金与第一任妻子简合好,重新与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

09
霍金从没有得过诺贝尔奖
但他获得了很多其它奖项和荣誉
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是以实验物理学家为主要颁奖对象,霍金教授的黑洞理论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无法得到完整证实,这是霍金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之一。
但在霍金从事物理学的漫长职业生涯中,他已经获得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奖项和荣誉:

1974年,霍金入选英国皇家学会;
1975年,教皇保罗六世授予霍金十一世勋章;同年霍金获得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
1979年霍金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职位,开始了长达 30年的职业生涯,由此也稳定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可以追溯到1663年,而且它的第二任牛顿;
2009年,霍金被授予美国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10
霍金曾经三次来中国
1985年,霍金第一次来中国。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并在科大水上讲演厅做了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
那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2002年,霍金第二次来中国。他在北京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在北京、杭州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科普报告,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
2006年 6月,霍金第三次来中国。带着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他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演讲,轰动一时,被戏称为受到“摇滚巨星”级的接待。
2006年 6月 19日上午,霍金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最后,强烈推荐你看
“史蒂芬·霍金之大设计”
《生命的意义》 l 44分 4秒
你们好,我是史蒂芬·霍金。
我是一个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有时候还是个梦想家,虽然我行动不便,也必须通过电脑发声,但我的思绪却在自由驰骋,得以探索关于宇宙的大哉问。
例如生命有意义吗?在这脆弱珍贵的世界里,我们的存在有何来由吗?究竟活着的意义为何?思考的意义为何?作为人类的意义为何?甚至探讨现实本身的极限……

科学让我们得知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人类的大脑远比你意想中更为错综复杂,但若并非如此,你也不可能意想任何事。它包含了许多脑细胞,数目和银河系的星星一样多,约有一千亿上下脑细胞连接在一起,彼此之间的连结比已知宇宙里的星系还要多。
大脑研究似乎应该归类于神经科学,但因为大脑受控于基本作用力,例如电磁力。因此思考动作本身最终还是归结到物理学,这是快速复杂的物理现象。

人类是高度复杂的生物机器,行为举止全根据自然法则。大脑得以创造并延续人的意识,有赖于奇妙的神经元互动网络,而人的意识创造了外在世界的三维模型,这种最适模型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实。
这种现实的范围,比日常生活中周遭所见还要广大。当我们探索宇宙时,我们认知中的现实世界拓展得愈来愈大。
我们回顾过去,一直到宇宙自身的起源,这一切,这整段137亿年的宇宙历史,都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模型。

那我们该如何找出生命的意义呢?
我认为答案非常清楚,意义本身不过就是:每个人在大脑里建构的现实模型其中的一部分。
大脑不只是掌握我们感知的现实情况还包括我们的情绪和意义。爱情与荣耀,对与错,都是我们心中建立宇宙的一部分,就像一张桌子,一颗星球,或者一个星系。
我们的大脑,基本上就是依据物理定律动作的众多粒子,竟拥有这种奇妙的能力,不仅能感知现实世界,更能赋予它意义。
那么生命的意义为何,全由你来选择。
意义只能存在于人类心智的架构内,如此一来,生命的意义就不在外面某处,而是在我们的脑海里。
正如宇宙学家卡尔萨根所说,我们是宇宙对自己的省思。
上帝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
插图 | Reference:部分资料来自公众号@第一哲学家(ID:fisrtphilosopher)、@壹读(ID:yiduiread)作者婷婷、@前十网(ID:Top10list)、环球人物杂志(ID:globalpeople2006)
线条剪辑狮 |不二
他只是飞向了星空
作者:作者粥左罗,公众号@粥左罗,前创业邦新媒体运营经理,插坐学院副总裁,首席新媒体讲师。一年分享 100篇成长干货,和你一起,向上生长,逃逸平庸。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