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的旅行故事中班
与往常一样普普通通的工作日晚上,下班回到家。 儿子:“爸爸妈妈,幼儿园要让我去参加一个讲故事的比赛,我们班有我和佳佳。” 我:“哦,好的,那你就好好准备吧。”(现在儿子大班了,中
与往常一样普普通通的工作日晚上,下班回到家。
儿子:“爸爸妈妈,幼儿园要让我去参加一个讲故事的比赛,我们班有我和佳佳。”
我:“哦,好的,那你就好好准备吧。”(现在儿子大班了,中班曾经参加过一个讲故事比赛,虽不算差,但是也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心想,应该是差不多形式的比赛吧)
儿子:“需要你帮我准备故事!”这时妈妈也将学校发给她参加这次讲故事比赛的微信推文转给了我。仔细一看,比赛是来幼儿园海选,主办方是两家还算不错的省级杂志社。但是协办的就有几家培训机构了。
因为结合中班时讲故事的表现,还有考虑到协办是培训机构,因此当时我对比赛并没有太多的热情和期待。
第二天,中午抽空,给儿子在网上找了一个适合他年龄段的故事,打印到纸上,下班带回了家!为了便于记忆,还在爱奇艺上找到了相关的故事视频,故事叫《聪明的乌龟》。
没想到,故事儿子很喜欢,加上本来有着不错的识字量,2-3遍下来已经可以流利的看着稿子讲述这个故事了。接着视频登场,听着听着,小家伙在自己讲述的时候,已经有了语气和情感,懂得了声音的起伏。“还不错,看来认识点字,这个时候还是有帮助的,记起故事来效率还蛮高。”这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心想,差不多可以了,反正重在参与,后面就看他自己的了。
接下来的一周,老婆希望儿子能在晚上睡前多练练故事,能够熟悉点,到时候发挥好一点。可小家伙就是不配合,每次想他给我们预演一下,就是各种搞怪,到最后,我们彻底放弃,随他去吧。
比赛日很快来到了,我都快忘记这个事情了。但中午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幼儿园老师的信息,夸赞了儿子在讲故事比赛中的表现,并告诉我顺利晋级了下一轮。
当时非常意外,不过想到可能是因为最初海选的原因,所以不是太差的就都会让你晋级,老师呢,也是给我们家长以更多的鼓励吧,所以开心之余倒并没有太多的激动。
接下来的情况和之前差不多,依然是找故事、熟记故事、准备比赛。不过这次老师为了鼓励儿子,送来了主办方之一的一家杂志社的幼儿故事书。变化就是,没有了视频,只有绘本故事,自己看,自己记。
这次讲的是《小老鼠的大旅行》,比赛地点放在了培训机构。
来到比赛地点,简直就是孩子的海洋,人声鼎沸,热闹的不得了。
在家里怎么都不肯表演给我们看,所以看着这场景,我这心里更是凉了一大截,随口说了句:“你要不要在比赛前再熟悉下故事?”
结果,小家伙出人意料的配合,拿着故事书,自己看了起来。
真正进入比赛,无论之前在不在意结果,都会不自觉的紧张起来,孩子们分批进入小小的演播室,结果现场马上宣布,顿时让我有了参加“快乐男声”海选的感觉。
比赛很快结束,结果也很快的出来了,出乎意料,再一次顺利晋级。这次,看着许多被淘汰的小朋友难过的离开,儿子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没想到你还有这才能?!
伴随着比赛一轮一轮的深入,作为家长的我们渐渐的也无法淡定了,开始把这次比赛列入了家庭重要事项之一。
好在故事的熟记都是儿子自己完成的,看着书,有不懂的字就问我们,没花多久,故事就记熟了。
不过这次,在我们各种威逼利诱下,终于在家为我们相对有点模样的表演了一下。
又是一周,比赛进入了分区决赛阶段。这次的故事是《龟蟹爬行比赛》。
比赛的地点越来越远,但场地越来越开放,面对的观众也就越来越多了,我和老婆的担心也越来越多,儿子会不会紧张,比赛能不能晋级,不晋级他会不会接受不了,各种焦虑慢慢在心里发酵。
无论如何,该来的总要来,该面对的总得面对。周末的下午,在经历一轮轮的等待后,儿子现场完美的将他自己所准备的内容呈现了出来,赢得了评委和围观家长的一致好评,甚至问我们是不是一直有这方面的学习。这个时候,无论下一轮结果如何,我和他妈妈都已无比高兴,这一刻,儿子就是我们心里的冠军!
在准备半决赛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了一个选择。在区决赛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小朋友没有更换故事,凭借一个故事,一直走到了这一轮,这样的优势毫无疑问,就是孩子对故事熟悉、可以不断的打磨,提高,节约了记忆故事的时间,提高了备战的效率。但是在和儿子的沟通中,他却坚持要更换故事,他的理由很简单,他喜欢讲新的故事。
因为这个问题,我和老婆商量了很久,但最终我们达成了一致,选择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让他做自己愿意和喜欢的事,结果虽然重要,但是在这些面前,显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PS:不知道你是否赞同,不知道如果你和孩子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会如何选择?)
接下去故事准备的时间十分仓促,周二下午才确定了最后参赛的故事,周日下午就要正式比赛,背故事,还要理解故事,调整各种感情和语气,还要加一些动作手势,最要命的是周日上午8点到11点半还要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内心觉得这要是我,肯定会完成不了。
但是,这次好在老师出手鼎力相助,充分利用了在幼儿园午休的宝贵时间,给予了专业和悉心的指导,让我们原本的悲观情绪得到了一丝缓解。这一刻,一个困惑在我心里升起,如果能进入省决赛,当然完美,但是,如果不能,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如何引导他继续充满信心的前行!
挫折教育先放一边,还是回到比赛中来,当天上午参加完运动会,就驱车2个小时,赶往另一个城市参加省半决赛。观看了前面一些小朋友的比赛,内心更加紧张,真是厉害的娃娃多啊,这些孩子都拥有着超出他们年龄的成熟和自信,心里不禁暗自打鼓,儿子可以吗?
这次的故事是《胆小的小鲸鱼》,故事很不错,儿子也很喜欢,但是从走上台讲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跳加速,紧张到不能自已,更糟糕的是,不知道是对故事还不够熟悉,还是太紧张,还是运动会太疲劳了,故事里出现了磕巴,儿子的状态也有点游离,再对比前面那些厉害的选手,这一刻,我心里告诉自己结果悬了。
话题转回到挫折教育,在思考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迸发出一个主意——给儿子开设一个微博号,专门记录他讲的故事,分享给同龄或者比他小的孩子们。
原因有两个:1、对儿子自己,可以通过讲故事,培养他看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他的识字量,同时因为有那么多粉丝听他讲故事,还会有一个成就感;
2、现在什么凯叔讲故事、什么哥讲故事的APP、微博都很多,但是童声语音故事,让孩子的声音分享故事的APP和公众号似乎都不多见,也许能在这个领域创造一个小小的奇迹呢?
最后,虽然儿子没有晋级省决赛,但是因为受到了爸爸妈妈、老师、朋友们的赞扬,受到了许许多多的礼物,更重要的是因为参加比赛,收获了一个与好朋友们分享故事的平台,属于自己的微博!所以,这次故事比赛的经历对他开心多于难过,对他自己和对我们父母的收获更是良多。在这里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这个故事,希望也对你们会有启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