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岁月简谱
何燕玲,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1989年进入虹口区检察院工作, 2005年调入浦东新区检察院。从检二十九年间,一直奋战在公诉条线,经手的各类案件三千余件,两次荣立



何燕玲,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官,1989年进入虹口区检察院工作, 2005年调入浦东新区检察院。从检二十九年间,一直奋战在公诉条线,经手的各类案件三千余件,两次荣立三等功,四次获区政府嘉奖,一次荣获“三八”红旗手荣誉,是名副其实的功勋公诉人。

回忆起当初进入检察院的经历,何燕玲说,全靠“缘分”二字。大学毕业后,何燕玲本有两个单位可以挑选。因为检察院的办公地点在自家门口,为了上班方便,她就选择了检察院。在新单位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分到了起诉科。而这看似不经意的一个选择,却成就了位资深公诉人二十九年的芳华岁月,让她与“公诉人”的身份结下了不解之缘。
低调的检察官vs“高调”的疑难案
如果说要给何燕玲贴上一个标签,那么一定是低调二字。她很少站在聚光灯下,我们也很少在宣传中看到她的名字。但这样一位低调的公诉人,却总是冲锋在前,攻克了许多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高调”大案。很少有人知道有不少被媒体关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都是由何燕玲承办的。

2013年,何燕玲办理了一起发生在浦东动拆迁领域的案件。公安机关以寻衅滋事罪立案。但由于社会影响较大,本区也没有办理此类案件的先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公安侦查程序。何燕玲作为承办人,会同公安机关分析案件性质,引导侦查取证,针对嫌犯到案后拒不供述犯罪事实的情况,建议公安机关搜集租房合同、房租收据、银行转账等书证以及房屋中介人员、房客的证言等证据,证实嫌犯故意占用动迁安置房的行为,坐实了相关证据。面对被告人极其不配合、律师做无罪辩护的不利局面,公诉人席上看似柔弱单薄的何燕玲表现得极为沉着冷静。她详细分析,据理力争,将被告人强占动迁房行为的违法性、社会危害性一一进行论证,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效果,保证了案件的顺利审理。最终,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

本案是新区开展非法强占住房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首例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这起案件的办理,通过司法途径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办理完这样一起“惊涛骇浪”的案件,低调的何燕玲抽身而退,从容地拿出下一个案件的卷宗,又投入了新的办案工作。
犀利的公诉人vs耐心的疏导者
一名合格的公诉人,既需要在法庭上犀利的辨析法律问题,也要担负起释法说理的工作,让办案效果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和信服,做到真正的“案结事了”。

2011年的一天,何燕玲作为承办检察官,接待了一位“怒气冲天”的当事人。被害人古某是一起网络诈骗案的被害人代表,认为法院对被告人的判罚过轻,要求检察院进行抗诉在此之前,这起案件的五十多名被害人已经数次找过法院有关部门和主审法官,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所以这次,他们共同推选了“能说会道”“言辞犀利”的古某作为代表,要求检察机关的承办人“给个说法”。
一见面,古某就怒气冲冲的质问起来“为什么被告人判的这么轻?”“什么时候能把骗我们的钱还回来?”“明明是我们报的案,怎么就认定了自首?”被害人是有备而来,连珠炮似地向何燕玲发射出质疑与不满。
何燕玲觉得,要想让当事人听的进去道理,首先要让她平复情绪。被害人正是因为对法院有意见,对检察院有偏见,再加上对法律知识的一知半解,所以才会情绪激动。面对这样的情景,何燕玲没有推诿回避,而是有理有据的,一条一条的正面回应了质疑。依托于对案件和证据的熟悉掌握,加上耐心细致的反复解释,来访人渐渐平复了心虚,了解到了法院判决的合理性并接受了判决结果。最后,古某在被害人组建的QQ群中一条条将何燕玲的答复转达给其他被害人,也得到了其他被害人的认可。
送走了被害人代表,控申接待部门的工作人员无比佩服的对何燕玲说:“真有你的,能让来访人来的时候气冲冲,走的时候心服口服”。
何燕玲常说
“很多在法律专业人士看来无可厚非的事,有时在当事人眼中会显得难以理解,作为承办人,不能回避质疑,只能用耐心、细心和真心,用事实、道理和证据去说服当事人。”正是她的这种个人魅力,才能让被害人真诚的说“何老师,你说的话,我相信。”
严谨的检察官vs温暖的守护人
作为一名资深公诉人,何燕玲深深的知道,法律不仅仅是惩罚犯罪的武器,也是挽救与教育的方舟。二十九年的公诉生涯里,何燕玲无数次执刑罚之剑惩治罪恶,也无数次秉法律之名挽救灵魂。

2013年10月,刚刚成年的小伟再次走进了看守所。这次被抓,距离他上一次被刑满释放,才刚刚过去了不到一个月。这次,年轻的小伟因为在公交车上抢了一名未成年人的40块钱,被以抢劫罪移送审查起诉。如果罪名成立,按照刑法规定,小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接到案件后,何燕玲注意到,刚满18岁的小伟,已经是“前科累累”了。这让她心理泛起了嘀咕,为什么一个花季少年屡屡犯案?为什么他为了40块钱铤而走险?他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
提审时,何燕玲格外留心
看守所里的小伟头发蓬乱,一件薄薄的短袖外面,套着一件又大又旧的外套,缩在审讯椅中。不管何燕玲问什么,他都是很简单冷漠的回答。但是何燕玲并没有失去耐心,她先不谈案件,而是从他的生活和家庭谈起,这时的何燕玲,更像是位和蔼可亲的阿姨而不是雷厉风行的检察官。通过谈话何燕玲了解到,小伟自小父母离异,生活起居无人照顾,常常小偷小摸以维持生活。9月份服刑完毕后,因为天气渐冷,没有厚衣服穿,所以在公交车上看到比他年纪小的学生时,动起了问他要钱的念头。“我身上的衣服,是同监室的人出去的时候留给我的”。小伟的这句话让何燕玲心中很不是滋味。
提审回来后,何燕玲再次认真研究起案卷证据,发现本案的罪名认定为抢劫有过重的倾向。小伟主要是通过口头威胁索要被害人钱财,对被害人实施的暴力程度比较轻微,行为的性质更符合强拿硬要的寻衅滋事罪,而非暴力性质明显的抢劫罪。最终,经过充分的研究讨论,案件以寻衅滋事罪起诉,并获得了法院判决。
起诉前,何燕玲还专程前往看守所,再次提审了小伟。何燕玲告诉小伟“你的案子批捕时候罪名是抢劫,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后果就是你要被判十年以上。”听到这句话,原本神情冷漠的小伟一下瘫了下去,啜泣起来。何燕玲没有说话,也没有打断他,等小伟平复下来,何燕玲又说,“我们考虑到你还年轻,这次还好没有用严重的暴力手段,所以为了挽救I 你,我们给你认定的起诉罪名是寻衅滋事,建议量刑是三年以下。”听了这话,小伟抬起了头,眼中尽是感激的泪水。趁此机会,何燕玲与小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经过了这番教育,小伟感慨的表示,出狱后绝不再自暴自弃,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自力更生。
何燕玲面对法律和证据的严谨态度,以及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的责任心,让她真正的成为了正义的捍卫者,法律的守护人。
事业的奋斗者vs生活的热爱者

工作中的何燕玲一丝不苟,而日常生活中的何燕玲,则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情趣高雅的人。她如涓涓细流般不急不躁、耐心细致的性格,也是得益于生活品味和兴趣爱好的滋养。每年去往世界各地旅行,每周约上三五好友打球,养花、烹饪,在社区学校学钢琴、合唱、摄影,这些生活中的情趣是她成为了一个懂得享受生活、与时俱进的人。她还经常鼓励身边的年轻人,要多培养兴趣爱好,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做合格的公诉人首先要热爱生活。
时光转瞬即逝,一个个平凡却又不平淡的案件,串起了一个公诉人二十九载的青春年华,有许多何燕玲带教过的年轻人有的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入额检察官、也有的走向了其他业务部门,成为了中坚力量。而何燕玲,依旧坚守在她热爱的岗位上,坚持着最初的梦想。

如果说什么能称得上“事业”,能让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就叫做事业。虽然当初选择公诉更多的是命运的安排,但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爱之,奋战在这个岗位上的每个日日夜夜,都是何燕玲青春的回味。打开何燕玲的柜子,一摞摞奖状和荣誉证书静静的躺在里面,被有些泛黄业务书籍和资料掩埋。它们尘封的,是一位资深公诉人的青春与激情;书写的,是一位资深公诉人的光荣与梦想;承载的,是一位资深公诉人的坚守与执着。明年,将是何燕玲从检的第三十年,卅载芳华写青春,一生无悔入公诉,这,也许是对这样一位资深公诉人最好的注解。
策划: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
供稿: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