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寻路旅行
绍兴旅游景点
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
绍兴旅游景点
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
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景点有鲁迅故里,游览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中餐后游览国家AAAA级景区——柯岩鉴湖鲁镇景区,天下第一石---云骨、柯岩大佛、名士院、镜水湾等;“山阴上行,如在镜中游”——鉴湖:古纤道,葫芦醉岛等;鲁迅笔下故乡——鲁镇:当铺、鲁家客栈、土谷祠、水上戏台等。
你还可以到网上收一下报个当地的旅游团,他们的服务还好的了,我上次也是跟他们团队去的,玩的还蛮开心的,好了祝你完的开心!
绍兴好玩的地方都在哪?绍兴旅游景点地图
1、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 鲁迅故里 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
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2、鉴湖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处。
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东至 鉴湖 曹娥江,西至浦阳江,长127里,面积约206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9000余顷,两县百姓大得其利。
唐中叶以后,湖面逐渐淤积。
湖上堤桥随设,渔舟时见,远山四围,水清如镜,堪称江南水乡的典型。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崇山岭岭,茂林修竹(公园内崇山峻岭、峰峦叠翠)。
书法圣地,中外驰名(在中国艺术史上传为佳话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故事,就发生在兰亭)。
名人古墓,流芳百世(景区内发掘的距今2500多年的江南第一大墓--印山越国王陵,是浙江继余姚河姆渡、良渚文化遗址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1998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目标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
5、柯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柯岩风景区位于绍兴城西八公里、杭州东郊十二公里处,是以古越文化为内涵,融 柯岩风景区 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至清代,有著名“柯岩八景”之称,为越中名胜。
经过现代别具匠心的园林营造,目前已修复并形成了柯岩、鉴湖、鲁镇、香林等四大景区,游览面积四平方公里,是近年来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风景旅游区。
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核准,被中国旅游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6、五泄风景区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面积72平方公里,由南北两片三个景观相对集中的景区组成,杭金公路作为一条纽带联系三个景区。
北部五泄景区主要在火山碎屑岩基础上发育而成,拥有五级飞瀑、唐代古刹——佛教曹洞祖庭五泄禅寺等,景区内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
南部斗岩景区、汤江岩景区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自然景观以奇峰险岩、怪石幽洞、斗岩狮峰等16个景点组成;汤江岩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
7、曹娥景区 一.舜耕公园 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上虞市区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
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一生。
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材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堪称亚洲之最。
二.曹娥庙 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距市区3公里。
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
曹娥庙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屡经重建,现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重建。
曹娥庙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高雅,尤以庙内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而饮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第一庙”。
庙内现存一“曹娥碑”为“中国最早的字谜”。
8、“英台故里”—祝家庄 “英台故里”祝家庄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位于上虞市东南,距市区7.3公里。
祝家庄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
现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
9、凤鸣山风景区 凤鸣山坐落于上虞市丰惠镇东南4公里,距上虞市区17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叠瀑、苍山翠绿、小桥流水的自然美而闻名,其中“悬石飞瀑”、“千年古藤”二景区点堪称奇观。
凤鸣山文化历史积淀丰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东汉炼丹术家道教祖师魏伯阳炼丹遗址。
魏伯阳一生在凤鸣山炼丹修性并留下《周易参同契》一书,后被尊为“万古丹经王”。
10、白马湖、春晖名人园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位于距市区4公里的省级文保单位——春晖中学内,那里三面环山,湖泊众多、幽静恬雅、自然风光十分怡人。
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刘薰宇、刘淑琴等前来执教,何香凝、蔡元培、叶圣道、李叔同、胡愈之等前来讲学,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学,一时名扬四海,赢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
“春晖名人园”就是当初一批名人的居家办公之处,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经享颐的“长松山房”等名人故居,历年吸引了无数的名流前来参观瞻仰。
11、东山景区 东山,又名谢安...
在绍兴哪些旅游景点好玩
1、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 鲁迅故里 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
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2、鉴湖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处。
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东至 鉴湖 曹娥江,西至浦阳江,长127里,面积约206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9000余顷,两县百姓大得其利。
唐中叶以后,湖面逐渐淤积。
湖上堤桥随设,渔舟时见,远山四围,水清如镜,堪称江南水乡的典型。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崇山岭岭,茂林修竹(公园内崇山峻岭、峰峦叠翠)。
书法圣地,中外驰名(在中国艺术史上传为佳话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故事,就发生在兰亭)。
名人古墓,流芳百世(景区内发掘的距今2500多年的江南第一大墓--印山越国王陵,是浙江继余姚河姆渡、良渚文化遗址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1998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目标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
5、柯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柯岩风景区位于绍兴城西八公里、杭州东郊十二公里处,是以古越文化为内涵,融 柯岩风景区 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至清代,有著名“柯岩八景”之称,为越中名胜。
经过现代别具匠心的园林营造,目前已修复并形成了柯岩、鉴湖、鲁镇、香林等四大景区,游览面积四平方公里,是近年来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风景旅游区。
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核准,被中国旅游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6、五泄风景区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面积72平方公里,由南北两片三个景观相对集中的景区组成,杭金公路作为一条纽带联系三个景区。
北部五泄景区主要在火山碎屑岩基础上发育而成,拥有五级飞瀑、唐代古刹——佛教曹洞祖庭五泄禅寺等,景区内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
南部斗岩景区、汤江岩景区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自然景观以奇峰险岩、怪石幽洞、斗岩狮峰等16个景点组成;汤江岩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
7、曹娥景区 一.舜耕公园 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上虞市区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
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一生。
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材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堪称亚洲之最。
二.曹娥庙 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距市区3公里。
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
曹娥庙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屡经重建,现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重建。
曹娥庙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高雅,尤以庙内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而饮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第一庙”。
庙内现存一“曹娥碑”为“中国最早的字谜”。
8、“英台故里”—祝家庄 “英台故里”祝家庄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位于上虞市东南,距市区7.3公里。
祝家庄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
现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
9、凤鸣山风景区 凤鸣山坐落于上虞市丰惠镇东南4公里,距上虞市区17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叠瀑、苍山翠绿、小桥流水的自然美而闻名,其中“悬石飞瀑”、“千年古藤”二景区点堪称奇观。
凤鸣山文化历史积淀丰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东汉炼丹术家道教祖师魏伯阳炼丹遗址。
魏伯阳一生在凤鸣山炼丹修性并留下《周易参同契》一书,后被尊为“万古丹经王”。
10、白马湖、春晖名人园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位于距市区4公里的省级文保单位——春晖中学内,那里三面环山,湖泊众多、幽静恬雅、自然风光十分怡人。
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刘薰宇、刘淑琴等前来执教,何香凝、蔡元培、叶圣道、李叔同、胡愈之等前来讲学,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学,一时名扬四海,赢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
“春晖名人园”就是当初一批名人的居家办公之处,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经享颐的“长松山房”等名人故居,历年吸引了无数的名流前来参观瞻仰。
11、东山景区 东山,又名谢安山。
原不怎么...
绍兴旅游风景区有哪些?
1、鲁迅故里 : 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
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2、鉴湖 :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处。
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东至曹娥江,西至浦阳江,长127里,面积约206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9000余顷,两县百姓大得其利。
唐中叶以后,湖面逐渐淤积。
湖上堤桥随设,渔舟时见,远山四围,水清如镜,堪称江南水乡的典型。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 崇山岭岭,茂林修竹(公园内崇山峻岭、峰峦叠翠)。
书法圣地,中外驰名(在中国艺术史上传为佳话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故事,就发生在兰亭)。
名人古墓,流芳百世(景区内发掘的距今2500多年的江南第一大墓--印山越国王陵,是浙江余姚继河姆渡、良渚文化遗址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1998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清凉世界,度假胜地(每年一届"绍兴兰花节"集国内外的名兰精品,数万盘兰花竞相开放,景区内一片兰花的海洋,展示公园勃勃生机)。
4、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 东晋王献之舍宅为云门古寺,唐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之美誉,王献之、智永在此苦练书法,兰亭集序在此珍藏几百年,是浙东唐诗之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寺前有若耶诗溪(会稽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寺后有中国佛教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与秦始皇登临过的秦望山,山上有会稽刻石(李斯碑),大诗人陆游在此居住2年学习兵法留下“陆游草堂”遗址。
云门寺最盛发展到六个副寺,是绍兴最大的寺院,历代帝皇、名人、诗人以及留下赞美云门寺的诗词文章多不胜数,可以说云门寺是“天下第一名人大客栈”了。
5、柯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柯岩风景区位于绍兴城西八公里、杭州东郊十二公里处,是以古越文化为内涵,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至清代,有著名“柯岩八景”之称,为越中名胜。
经过现代别具匠心的园林营造,目前已修复并形成了柯岩、鉴湖、鲁镇、香林等四大景区,游览面积四平方公里,是近年来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风景旅游区。
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核准,被中国旅游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6、五泄风景区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面积72平方公里,由南北两片三个景观相对集中的景区组成,杭金公路作为一条纽带联系三个景区。
北部五泄景区主要在火山碎屑岩基础上发育而成,拥有五级飞瀑、唐代古刹——佛教曹洞祖庭五泄禅寺等,景区内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
南部斗岩景区、汤江岩景区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自然景观以奇峰险岩、怪石幽洞、斗岩狮峰等16个景点组成;汤江岩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成了汤江岩“无山不崖、无崖不石、无石不洞、无洞不穿”的奇特景观。
7、曹娥景区 一.舜耕公园 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上虞市区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
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一生。
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材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堪称亚洲之最。
二.曹娥庙 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距市区3公里。
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
曹娥庙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屡经重建,现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重建。
曹娥庙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高雅,尤以庙内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而饮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第一庙”。
庙内现存一“曹娥碑”为“中国最早的字谜”。
8、“英台故里”—祝家庄 “英台故里”祝家庄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位于上虞市东南,距市区7.3公里。
祝家庄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
现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
9、凤鸣山风景区 凤鸣山坐落于上虞市丰惠镇东南4公里,距上虞市区17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叠瀑、苍山翠绿、小桥流水的自然美而闻名,其中“悬石飞瀑”、“千年古藤”二景区点堪称奇观。
凤鸣山文化历史积淀丰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东汉炼丹术家道教祖师魏伯阳炼丹遗址。
魏伯阳一生在凤鸣山炼丹修性并留下《周易参同契》一书,后被尊为“万古丹经王”。
景区内凤鸣真人祠始于汉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东晋谢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叶经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游。
10、白马湖、春晖名人园 “白马湖、...
黄山介绍
黄山雄距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它以“三奇四绝”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
1982年黄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经评选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后,黄山又相继被评选为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1998年被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个文明景区之首。
黄山,古称黟山,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
它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现划入黄山风景区的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
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黄山有名可数的7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
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处纵览,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
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它威武雄壮的气概。
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沧桑变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天下奇山的风骚。
故而当之无愧地赢得“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语)的崇高赞誉 在黄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和平原地区不一样,在气候学上,通常是指一年中每候(5天)平均气温在22℃-10℃之间为春季和秋季,22℃以上为春季,低于10℃的为冬季。
如果按这个标准,黄山的4-6月份为春季,7-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3月为冬季(冬季较长)。
黄山不仅平均气温较低,而且由于黄山地势高耸,其温度又随地势升高而递减。
半山寺、云谷寺一线以下,四季还比较分明;其上(包括光明顶、玉屏楼、北海),春、夏、秋三季只有140天左右,其余皆为冬季。
黄山季节还比平原来得迟,“高处不胜寒”,黄山冬冷,历时又长,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从山麓向上,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入春期约推迟三天。
温泉区4月3日进入春天,而光明顶则要推迟到5月13日。
正如唐代白乐天在《游庐山大林寺》诗中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人描写的就是山区与平原在季节上的差异。
现在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黄山冬季的时间有所减短,而且冬季普遍不再如古时那般寒冷。
黄山四季皆胜景,黄山的景色不仅一年四季,甚至一日四时,都有不同,黄山的美,就是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中让游人着迷,如果您想了解黄山的全貌,那么,就应该选择一年的不同的季节,在这自然造化中去领略黄山,感受黄山。
黄山春光 “山外春归百卉阑,山中四月春初度。
”黄山四月的平均气温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
这时,山麓已经芳草萋萋,野花艳人,秧苗茁壮,桃花落尽,山腰却涧草犹短,杜鹃始华,桃花初开。
大约需要推迟一个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逦十里的桃林,才枝枝献丽,一片粉红。
那时,正像诗人王寅春游此峰时所吟诵的:“河风吹初服,正值桃花时,花开十万树,峰似绛霞披。
”正是春光明媚,助人游兴。
而在那时,黄山的高山峰顶,气候尚寒,春意姗姗来迟,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
但春的气息已经来到了游人中间。
黄山春光是以妩媚动人见长。
全身着绿,青翠欲滴;万花盛开,娇艳无比;百鸟欢唱,悦耳怡情。
春季,在通往黄山的公路两旁,田野里满目金黄的油菜花,山岭上点点的映山红,让游客还没有到黄山,就已经陶醉于这自然的美景中了。
春季,是游览黄山最佳的季节之一。
旅游提示: 1、黄山现在从每年的3月16日开始进入春季旅游(在价格上与冬季旅游不同了,执行一年中的平季价)2、春夏两季黄山雨水较多,是观赏瀑布溪流的好时节。
3、春游,还可以去黄山周边的乡野看看,会有另一种感觉。
黄山夏凉 翠绿的黄山,在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的吹拂下,于7月份进入夏季。
但黄山高处全年无夏日。
温泉区6月29日入夏,夏季56天。
云谷寺、半山寺要到7月20日才进入夏季,云谷寺夏季26天,半山寺夏季仅有8天。
半山寺以上、全年没有夏季,只有冷季(冬)和暖季(春、秋)之分,光明顶、玉屏楼和北海,冷季都超过7个月,而暖季还不到5个月。
清人曹文埴有诗:“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
”描写的正是黄山这种气候清凉的情况。
盛夏季节,黄山7月份平均气温为20.7℃(比平原区低7℃左右),8月份平均气温为20.3℃,温泉区为24.9℃,云谷寺22.9℃,半山寺只有20.9℃,北海则只有18.7℃。
白日可凉爽无汗,晚间盖被方能入睡,且无蚊虫叮咬,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
夏日的黄山,峰峦苍翠欲滴,幽谷浓郁覆盖,林间百鸟鸣噪,一派盛夏的风采。
登山途中,绿树与青藤互相缠扰,搭成一个个天然的“凉棚”,坐下小憩,观山赏景,阵阵凉风袭来,令你登山的疲劳顿消。
夏天的黄山日出更为壮观,跃出的红日如一枝火种,点...
浙江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我来回答 浙江山川秀丽,人文荟萃。
境内山陵绵延起伏,平原阡陌纵横,江河滔滔不绝,海岛星罗棋布,山、河、湖、海,滩、林、洞、泉,构成了一幅幅或雄、或奇、或险、或幽,或静若处子、或动若蛟龙,或欲比天高、或试比海深,或如泼墨山水、或似万马奔腾的美丽画卷。
奇山异水,哺育出一代代杰出人物,吸引了一批批四方豪客,在浙江大地留下了一处处人文古迹。
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有西湖、富春江-新安江、雁荡山、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楠溪江、嵊泗列岛、双龙洞、仙都、雪窦山、浣江-五泄、江郎山、仙居等1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大佛寺、方岩、烂柯山等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临海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9个;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森林公园20个。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
浙东一片,可以游水乡,谒佛国,亦可寻觅唐诗之踪。
西湖、东湖、东钱湖、溪口、普陀,一路行来,水网交织,阡陌纵横,山水绵延,直通大海,沿途有中国最典型的水乡风貌;杭州灵隐寺、净慈寺,新昌大佛寺、南岩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保国寺、雪窦寺,天台国清寺、德清觉海寺、龙兴寺,普陀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佛学深厚,慈航普度;西子湖畔、山阴道上、穿岩十九峰、谢灵运古游道、天姥石城、石梁飞瀑等,李白、杜甫、刘长卿、宋之问、元稹、王勃、贺知章、温庭筠、杜牧等400多位唐代诗人留下了一处处行踪和上千首诗作。
浙南一片,北接括苍,东临大海,以奇山异水、飞瀑流泉著称海内。
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台州天台山、神仙居、古长城,丽水仙都峰、石门洞、南明山,山水雄奇,名胜众多,目不暇接。
浙西一片,集天地之灵气,聚山川之精华。
从杭州出发一路上行,西湖、富春江-新安江以及安徽黄山3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连成一线,不愧为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
富阳鹳山、桐庐瑶琳洞、建德小三峡、淳安千岛湖、金华双龙洞、衢州江郎山、浙西大峡谷、开化钱江源等,山水如画,美不胜收。
杭徽高速公路经天目山,可直达安徽黄山。
浙北一片,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这里是著名的蚕乡,是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南浔、西塘、乌镇、新市等江南古镇,古迹尚在,风物犹存;莫干山、龙王山、南北湖等避暑胜地,环境独特,景色宜人;海宁钱江潮、安吉竹种园、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等,气象万千,蔚为大观。
这里还与苏州、无锡、宜兴等地共同形成了古运河-太湖旅游区。
西湖:杭州西湖,旧名金牛湖、明圣湖、钱塘湖,也称西子湖,三面云山怀抱,一面濒临城区,湖面6.3平方公里,环湖15公里。
以西湖为中心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三潭印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新西湖十景”为:灵隐禅踪、岳墓栖霞、六和听涛、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西塘: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嘉善西塘与桐乡乌镇、海宁硖石、海盐百步并称为浙江四大古镇(全在嘉兴境内)。
乌镇:乌镇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
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
钱江潮:钱江潮是闻名中外的自然景观,系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理形成的特大潮涌。
钱塘江观潮的最佳地点,因历代江道变迁等自然原因而发生变化,自明代起,海宁盐官镇成了观潮胜地。
富春江:富春江为钱塘江自建德梅城至萧山闻堰段的别称,流经建德、桐庐、富阳、萧山等四县(市、区),属富春江一新安江风景名胜区。
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岸山峦逶迤,群峰叠翠,江水澄碧,风光优美,沿途著名景点有建德的灵栖洞、大慈岩、七里扬帆,桐庐的桐君山、严子陵钓台、瑶琳仙境、大奇山和富阳的鹳山等。
千岛湖: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位于杭州淳安境内,系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所形成的巨型人工湖泊。
湖长15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面积为580平方公里,蓄水量相当于3000多个杭州西湖。
因湖中有大小岛屿1078个,故得“千岛湖”之美名。
天目山: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
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省惟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雪窦山:雪窦山位于奉化市西北部的四明山麓,以清幽雄奇著称于世,素有“四明第一山”之美称。
雪窦山融自然景观、佛教文化、名人古迹于一体,曾被赵朴初先生...
国庆长假想去绍兴玩,谁能具体介绍下景点,还有哪些景点要门票,具...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
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
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
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
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
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女人》 9、 《后记》 10、 《白种人—...
竹林七贤的嵇康一生是怎样的?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谯郡铚人[1]。
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幼年丧父,成年后娶长乐公主(一说为曹操孙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说为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孙女)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并有一子嵇绍。
嵇绍被其父于狱中交付与山涛抚养,并且被山涛推荐为官,但他的为官之道与其父亲截然不同,他成为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的驯臣。
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唯有嵇绍衣冠端正的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皇帝,死的忠心耿耿。
嵇康不喜为官,平时以打铁为乐(一说以此谋生)。
大将军司马昭曾想聘他为自己的掾吏,嵇康坚守志向不愿出仕,离家躲避到河东。
晋墓壁画中的嵇康 司隶校尉钟会想结交嵇康,轻衣肥乘,率众而往。
嵇康与向秀在树荫下锻铁,对于钟会不予理睬。
等候很久也没有回音后,钟会准备离开。
嵇康开口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从此结下仇隙。
景元二年,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由大将军从事中郎迁任吏部侍郎,举荐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
嵇康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自己的心志。
嵇康原本与东平吕巽吕安兄弟为友。
吕安的妻子被其兄吕巽奸污,吕安原本准备休妻并起诉吕巽。
吕巽请嵇康从中劝解,并发誓不会恶人先告状,于是嵇康劝说了吕安将这件事平息下来。
但是之后吕巽害怕吕安反悔,于是抢先告吕安不孝。
嵇康义不负心,写信与吕巽绝交,并出面为吕安作证,因此也被收押。
钟会劝司马昭乘此机会除掉嵇康。
嵇康入狱后,立刻激起舆论的不满,许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
经有司劝谕后,众人一时遣散,然而最后嵇康和吕安却被判处了死刑。
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
但最终司马昭还是判决其死刑。
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
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
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地就戮,于公元262年,时年三十九岁。
编辑本段史料记载 《晋书·嵇康传》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
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
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则命氏。
兄喜,有当世才,历太仆、宗正。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
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
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
又以为君子无私,其论曰:“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
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 嵇康像 [2]为阙。
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
是以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
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
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
故曰‘君子行道,忘其为身’,斯言是矣。
君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而后为也。
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度会;忽然任心,则心与善遇;傥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
”其略如此。
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
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
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
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
登沈默自守,无所言说。
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
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
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其神心所感,每遇幽逸如此。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
康乃与涛书告绝,曰: 闻足下欲以吾自代,虽事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也。
恐足下羞庖之人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故为足下陈其可否。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为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知尧舜之居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
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意气所托,亦不可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