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体验编辑招聘

集各地教师招聘编制考试真题精华,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编辑整理,隆重推出今天的《50个教师招聘考试( 教综 )选择题:居家旅行,考证考编,必备良药》一文,给正在浴血奋战的考生们带

集各地教师招聘编制考试真题精华,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编辑整理,隆重推出今天的《50个教师招聘考试( 教综 )选择题:居家旅行,考证考编,必备良药》一文,给正在浴血奋战的考生们带来一些弹药粮草。

舟自来友情提醒:好东西要细嚼慢咽才有感觉,好资料慢慢消化才能为我所用。

(1).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 )。

A. 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B. 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C. 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D. 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参考答案: C

(2). 熟练的杂技演员一边骑车,一边做出优美、复杂的动作。这说明他的动作技能处于( )

A. 认知阶段B. 分解阶段C.联系定位阶段D. 自动化阶段

参考答案: D

(3). 学生学习之前有明确的目的、步骤和方法,学习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进行。这是学生性格的( )

A. 情绪特征B. 态度特征C. 意志特征D. 理智特征

参考答案: C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

A.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C.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D. 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参考答案: D

(5).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提出者是( )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夸美纽斯D. 杜威

参考答案: D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建立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这三级分别是( )

A. 省、县、乡B. 国家、地方、学校C. 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D. 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

参考答案: B

(7). 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段话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

A. 复杂性B. 示范性C. 长期性D. 创造性

参考答案: B

(8). 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 正面疏导B. 因材施教C. 长善救失D. 知行统一

参考答案: D

(9). 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引发学生的内心价值思考,发展学生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该学校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角色扮演法D. 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 C

(10). 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提出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形成概念阶段、运用概念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

A. 发现教学模式B.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C. 范例教学模式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 A

(11). 课堂提问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回应,比如接受学生观点,或口头表扬,或指出回答的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被称为( )

A. 发问B. 候答C. 叫答D. 理答

参考答案: D

(12). 教师对学生充满了信任、关心、真诚地鼓励和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学生因此而学到正面的价值态度和行为。这种学习属于( )

A. 观察学习B. 自主学习C. 参与式学习D. 接受式学习

参考答案: A

(13). 以某一群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来确定被试相对位置的评价属于( )

A. 实验定向评价B. 标准参照评价C. 常模参照评价D. 个体内差异评价

参考答案: C

(14). "小学生经常表现出的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等行为倾向"被称为( )

A. 亲社会行为B. 侵犯行为C. 反复无常行为D. 冲动行为

参考答案: A

(15). 精力旺盛、果敢果断、热情直率,但是容易感情用事、鲁莽,《水浒传》中的李逵是这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这种气质类型是( )

A. 多血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

参考答案: B

(16). 下列关于错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错觉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的幻觉B. 错觉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改变引起的C. 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D. 错觉对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只有消极作用

参考答案: C

(17). 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并能不断掌握运算法则,把握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这说明小学生思维发展具有( )

A. 敏捷性B. 深刻性C. 灵活性D. 独创性

参考答案: B

(18). 按照知识的特征,可以把知识分为不同种类,其中的一类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它主要用于处理与个人认知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识活动相关的问题。这种类型的知识被称为( )

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策略性知识D. 结构性知识

参考答案: B

(19). 关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A.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B. 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C. 智力与创造力是线性关系D. 高智力者一定有高创造力

参考答案: A

(20).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是( )

A. 全县范围B. 全市范围C. 全省范围D. 全国范围

参考答案: D

(21). 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法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 《儿童权利公约》

参考答案: C

(22). 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是与意志的( )相反的品质。

A. 自觉性B. 果断性C. 坚韧性D. 自制力

参考答案: A

(23). 教师在"光荣榜"上给完成学习任务、表现好的学生贴"红五角星",属于强化中的( )

A. 替代强化B. 延迟强化C. 局部强化D. 符号强化

参考答案: A

(24). 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的是( )

A. 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B. 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有偿为学生补缺补差C. 禁止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D. 禁止教师利用课外时间以任何形式为学生补缺补差

参考答案: A

(25). 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

A. 个人本位论B. 文化本位论C. 社会本位论D. 科学本位论

参考答案: C

(26).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原始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其代表人物是( )

A. 孟禄B. 斯金纳C. 沛西•能D. 巴甫洛夫

参考答案: A

(27). 以学生为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课程理论是( )

A.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B.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C. 儿童中心课程理论D.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 C

(28). 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心不在焉,教师突然加重语气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 知觉B. 想象C. 无意注意D. 有意注意

参考答案: C

(29). 我们熟悉的某位身材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站得远,看上去矮小,就把他知觉为一位身材矮小的人。这是知觉的( )

A. 整体性B. 意义性C. 恒常性D. 选择性

参考答案: C

(30). 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围绕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和( )三大主题展开,以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A. 普及性B. 全民性C. 义务性D. 公共性

参考答案: A

(31). 学习压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指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学习压力状态实际上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即来自环境的紧张刺激、个体的内部紧张状态和( )

A. 压力体验B. 压力反应C. 压力源D. 压力强度

参考答案: B

(32). 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 )。

A. 教育事实B. 教育规律C. 教育问题D. 教育价值

参考答案: B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

A. 未满18周岁的公民B. 未满16周岁的公民C. 未满14周岁的公民D. 未满20周岁的公民

参考答案: A

(34). 运动训练的学生,在运动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会感到成绩停滞不前,这是技能学习中的( )。

A. 高原现象B. 生理极限C. 冲击阶段D. 蓄势待发现象

参考答案: A

(35). 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A. 罗杰斯B. 布鲁纳C. 奥苏伯尔D. 斯金纳

参考答案: A

(36).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是指教师应该具备( )

A. 广博的专业知识B. 崇高的专业理想C. 精湛的专业技能D. 勤勉的专业态度

参考答案: A

(37). 在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等。这些知识属于( )

A. 学科知识B. 教育教学知识C. 通识性知识D. 小学生发展知识

参考答案: B

(38). 下列各选项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是( )

A. 各因其材B. 开而弗达C. 学不躐等D. 人不知而不愠

参考答案: B

(39). 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是( )

A. 黏合B. 夸张C. 人格化D. 典型化

参考答案: B

(40). 个性的核心成分是( )

A. 能力B. 兴趣C. 气质D. 性格

参考答案: D

(41).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 分析与综合B. 比较C. 抽象D. 概括

参考答案: A

(42). 一段长的学习材料,往往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差。这是由于( )造成的。

A. 前摄抑制B. 倒摄抑制C.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 内抑制

参考答案: C

(43). 初入学的儿童常常是“d”与“b”、“p”与“q”不分,把“9”看成“6”,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是儿童的( )发展不完善。

A. 整体知觉B. 形状知觉C. 视敏度D. 方位知觉

参考答案: D

(44). 在教育史上倡导“泛智”教育思想,并提出班级授课制的著名教育学家是( )

A. 康德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培根

参考答案: C

(45). 教学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一教学原则反应的是个体发展的( )特征。

A. 顺序性和阶段性B. 稳定性和可变性C. 不均衡性D. 整体性

参考答案: D

(46).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 )、措施设计和评价设计五个主要方面。

A. 教材设计B. 时间设计C. 教法设计D. 结构设计

参考答案: B

(47). 解答问题时,小明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他的认知方式为( )。

A. 整体性B. 系列性C. 冲动型D. 沉思型

参考答案: D

(48). 将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道尔顿制B. 特朗普制C. 设计教学法D. 文纳特卡制

参考答案: B

(49). 同看一部电影或同上一堂课,不同的人其感受也不同。这种现象说明人的心理具有( )

A. 客观性B. 主观性C. 现实性D. 能动性

参考答案: B

(50).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 普莱尔B. 皮亚杰C. 霍尔D. 陈鹤琴

参考答案: A

好资料送到了!舟自来的任务,已经完成。希望在你们汲取知识能量的同时,也顺手评个论,点个赞和关注一下吧。祝大家,逢考必过,遇难成祥,早登三尺讲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