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j1护照旅行一个月

暑期是准留学党们集中赴美交流的时候,有的同学去学习暑期课程,顺便体验北美课堂,还有些同学参加暑期科研项目,以最大程度提升自己的申请软实力。然而,到手的J1签证时不时地会注明

暑期是准留学党们集中赴美交流的时候,有的同学去学习暑期课程,顺便体验北美课堂,还有些同学参加暑期科研项目,以最大程度提升自己的申请软实力。

然而,到手的J1签证时不时地会注明2年回国限制,一般会在DS2019表格上被勾上Subject to two-year residence requirement,在到手的签证上会标注SUBJECT TO 212(e)。

那么,困惑不少留学党的这个“2年回国限制”到底是个什么鬼,

是不是表示J1项目结束后,2年才能再次赴美学习呢?

本期就为大家深入解读一下。

J1与F1签证

F1签证大家一般都比较熟悉,即最常见的学生签证了。只要是去美国求学,无论是高中、本科还是研究生,拿到录取通知以后,都是凭借学校签发的I-20来申请F1签证。而J1签证,被称为“交流访问学者签证”,顾名思义,该签证的发放人群是参加交流访问项目的非美国公民。

签证申请官网对交流访问学者项目的解读如下:“交流访问学者项目所对应的J类签证旨在促进教育、艺术、科学领域人员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参加者包括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参加公司、机构和办事处在职培训的人员;小学、中学和专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赴高等教育机构任教或从事研究工作的教授;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赴医疗或相关机构进行专业培训的人员;以及赴美进行下列活动的国际访问学者:旅行、观测、咨询、研究、培训、分享或示范专业知识/技能、参加有组织的民间交流项目。”

因此,对于寒暑假参与美国学校短期学习或科研项目的留学党们,普遍申请的是J1签证。J1和F1签证的申请流程以及申请材料等方面都非常相近:

签证费相同,都是160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折算,即人民币1088元;

都需要缴纳200美元的SEVIS费,直接以美元支付;

都需要填写非移民签证电子申请表DS-160;

都需要进行面签预约,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到使馆或领事馆面签;

面签都需要打印的DS-160确认页,一张最近6个月内的白底彩色正方形51mm×51mm签证相片,新旧护照,以及SEVIS费收据;

视所申请的项目不同,一般都需要资金证明、工作证明、学校成绩单、标化考试成绩、学术文凭证书、赴美研究/学习计划、个人简历等面签辅助文件;

至多都只允许在项目开始前30天入境;

J1签证的2年回国限制由来

对于短期交流项目结束后,有志于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来说,每当收到的J1签证上,出现2年回国限制的相关信息时,难免惊慌失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来发挥一下和创留学党们特有的凡事寻根究底,研究第一手信息的精神,看下美国国务院的官网解释,如图。

也就是说,根据美国移民及国籍法案212(e)的规定,赴美参加交流访问项目者,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在项目结束后,回到原籍国实体居住满2年。而具体需要满足2年回国限制的情况,则包括以下三种:

政府资助项目:指的是由美国或中国政府全部或部分资助的交流访问项目;

研究生医学教育或训练项目:赴美接受研究生医学教育或训练的项目;

特定某些知识或技能相关的项目:即凡是参与的项目属于“交流学者技能清单”的,均需要满足2年回国限制,这个清单并不是由美国国务院制定的,而是申请者的原籍国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选定的一些特定知识领域。留学党们J1签遭遇2年回国限制要求的,绝大部分都是基于此条要求。

那么,我国的“交流学者技能清单”,都包含哪些领域呢?美国国务院官网提供最近一次修订的,2009年以来延续使用的这一清单,包含了共60项访问交流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可点击文末链接查看,这里不一一赘述。

留学党们最常涉及的专业领域,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相关、工程相关(除engineering general之外,隶属于工程类多达38个分支均包含其中)、文理学习、生物科学类、数学统计类、自然科学类、心理学类等等学科均包含在此清单中。一言以蔽之,凡是赴美参与短期学术项目的,按照J1签证要求,都有可能受到这个2年回国限制。那么,具体怎么个限制法呢?

2年回国限制的具体要求

美国国务院官网指示,凡是受到2年回国限制的J1签证持有者,在进行以下身份变动之前,必须回到原籍国累积居住至少2年以上(you must return to your home country for a cumulative total period of at least two years before you can do any of the following):

在美期间将签证状态改成H类临时工作签,或L类公司内部调职者工作签证;(Change status wh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nonimmigrant categories oftemporaryworker (H) or intracompany transferee (L))

在美期间将签证状态调整为移民类签证或合法永久居民身份(Adjust status wh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immigrant visa/lawful permanent resident status (LPR))

在美国领事馆或使馆申领移民类签证(Receive an immigrant visa at a U.S. Embassy or Consulate)

在美国领事馆或使馆申领H类临时工作签,L类公司内部调职者工作签证,或K类美国公民的未婚夫(妻)或配偶签证(Receive atemporaryworker (H), intracompany transferee (L), or fiancé (K) visa at a U.S. Embassy or Consulate)

换言之,J1签证的2年回国限制,对2年内申请赴美留学,即F1签证的申请,没有任何影响。其对大部分留学党来说,最主要影响在于H1-B签证的申请上。

在美毕业后无意留美工作的留学党们,不会申请H1-B类签证,这个2年回国限制,对其留学规划就没有任何影响了。对于想要申请H1-B签证,但又不能够满足累积2年的回国居住要求的留学党们,就需要申请“豁免”(waiver)了。

2年回国限制豁免申请

美国国务院给出的5类可接受的2年回国限制豁免条件中,对于留学党来说,唯一适用的是第一条:不反对声明(No Objection Statement),需要由原籍国使馆直接发送至Waiver Review Division,并不会签发给本人。

如果原籍国不颁发“不反对声明”,除非能适用其它4个豁免条件,才有可能申请2年回国限制的豁免。在此就基于“不反对声明”这类豁免申请,给大家解析下申请流程(如对申请细节特别感兴趣,可点击文末官网申请指南进行研读)。

1.在美国国务院官网

提交在线申请表DS-3035;完成后将获取含有个人申请信息的条形码,以及waiver case number;

2.打印含有条形码的在线DS-3035表格,其中条形码页必须使用黑白打印;

3.以支票或者汇票的方式支付120美元的申请费,支票/汇票中需要含有waiver case number、本人姓名、出生日期以及社保号(如有),支付至美国国务院;

4.根据提示邮寄打印的DS-3035表格,DS-2019复印件,申请费支票/汇票等文件,其中含有条形码的DS-3035申请表,及申请费支付,必须同时邮寄;

5.根据提示向本国使馆申请“不反对声明”;

6.所有材料到达Waiver Review Division之后,开始审核,可凭借waiver case number,通过DS-3035网申页面,在线查看申请状态;如有任何申请材料遗失,将会收到通知;一般在提交材料后约1个月左右,才能查看申请状态;

7.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起,计算审核时间,基于“不反对声明”的2年回国限制的豁免申请,一般审核流程在6-8周;值得注意的是,审核结果为最终结果,不接受重新申请或对申请结果的申诉;除非申请者在5个豁免类别中,换成其它适用的豁免条件重新申请,才有可能被审核;

总结与建议

总体上来说,J1签证中的2年回国限制,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会对自己的留学规划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即使到手的J1签证被标注2年回国限制,也大可不必惊慌。

首先,其丝毫不影响F1签证的申请。其次,即使受限于2年回国限制,不能在2年内自如申请H1-B签证,也不意味着就不能在美国工作/实习了。只要合理规划自己的事情,在申请H1-B签证之前,提前至少3个月申请2年回国限制的豁免即可,绝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得到豁免。

归根结底,还是建议广大留学党们自准备留学开始,养成良好的提前规划的习惯,留学申请时,和创咨询师为学生们量身定制的时间规划,只是为其今后的留学生活中涉及到的更多的时间规划做一个示范,而绝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留学党的唯一的一次时间规划。事实无数次证明,凡是出国后依然能够事事跑在前面,尽早规划自己的留学生活的,都无一例外在留学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体验。还是那句老话,机会更加青睐有准备的人。

彭代玲

和创留学资深咨询师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毕业,有5年北美留学申请经验,曾帮助学生申请到UCB, Gatech, CMU, UCLA, UIUC, UCSD, USC, UW,UBC,U Toronto, U Waterloo等众多北美名校的录取,对北美教育体系有深入的理解。

自加入和创以来,专注于北美理工类高端留学申请,秉承和创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为每位申请者打造最适合自己的申请方案,争取最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