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夫妻带娃 旅行赚了1万

最近,这个扎心的话题引起了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一个爸爸要赚多少钱,才能撑得起一个家?”看到这个话题,我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我身边的那些自己还是孩子,却已为人父母的90后

最近,这个扎心的话题引起了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一个爸爸要赚多少钱,才能撑得起一个家?”看到这个话题,我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我身边的那些自己还是孩子,却已为人父母的90后们,大部分人,可能还没想“要赚多少钱,才能经济独立”,就直接过渡到了“撑起一个家的阶段”。

在很多人的眼里,“90后”这个代名词,象征着好逸恶劳、没责任感、理想主义、“丧”等等,总之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中二少年。可是你知道吗?已经有34%的90后已为人父母,正面临着“撑起一个家”的压力。

撑起一个家,前提是要撑起自己,可是90后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为什么呢?他们面临的尴尬境地,或许是我们应该去深刻思考的。

爸,妈,其实我也不想啃老。

目前的时代,“啃老”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啃老”的人也不觉得自己“啃老”,父母也习以为常。最根本的是社会观念和育儿观念问题,从“父母帮孩子做作业”到“父母给孩子买房”、“父母帮孩子带娃”。这样没有界限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尚未成年之际,父母包办一切,成年后心理上依旧是幼童。现在这么多长不大的巨婴,就是这样形成的。

买房,是现代社会结婚的前提,也是宣告经济独立的标准。可是最早的一批90后进入工作岗位也不过4、5年,这么短的时间内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大数据调查中,我们看到有71%的人在父母的帮助下买房,买房啃老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常态。

买一栋房子,包括装潢需要多少钱?很多人都不敢去算,因为真相实在太过残忍。北上广深就不说了,在一个新一线买一个一般的房子,至少也需要100万。按照有房有车这个标准,你至少还得有车子,买一辆还算安全的车子,加上保养,各项税金,需要25万元左右。

事业有成,靠自己的能力买房买车,每个月还能给父母寄点生活费,每年带他们出国旅行,哪个人不想这样呢?可是在90后迈向社会的这短短的4、5年,要做到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如果不是现实所迫,谁不希望能早早回报父母,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亲爱的,其实我也很想娶/嫁你。

恋爱的时候什么最重要?喜欢就够了。对于恋爱的人,只要两个人互相喜欢,在一起开心,不必去考虑赚多少钱的问题。

比如吃路边摊很开心,坐公交车很开心,一起穷游很开心,逛商场只看不买也开心,开心是因为身边这个人,只要这个人在身边陪着,做什么都可以。有钱的时候就多花,没钱的时候就少花,能买得起的一切都是惊喜,买不起也不会过于失落。

可是婚姻,真的不一样。尤其是90后独生子女的婚姻,两个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也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在经济上出现什么裂痕,很难调节。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在目前的中国,结婚依然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的事。首先你的经济实力要达到对方家人的标准,才能获得许可结婚。然后婚后的各项开销,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柴米油盐虽然不够浪漫,但这就是生活,足以让一对恩爱夫妻分道扬镳。

结婚和恋爱不一样,一个人的水平不行,另一个人就需要去弥补,这种弥补会造成心里的不平衡。如果两个人的水平都不行,这个家庭生活质量一定不会高,出现矛盾的机率就会增加很多。

而且就像开篇提到的,结婚就必须要考虑育儿的问题,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培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大约需要60万元,只包括日常开销和基本学费,再加上培训班、旅游、留学等等可能会出现的费用,至少需要100万。90后自己都还是没长大的孩子,却要赚钱去养孩子,也难怪他们觉得力不从心。

其实,我也很想善待我自己。

90后大都重视精神食粮,但是现在的趋势越来越是——精神食粮比物质食粮更烧钱。只要你敢有个爱好,那就成了无底洞,钱不断地往里填,摄影、绘画、动漫、音乐、追星、旅行……只是听这些名字,就仿佛听到了刷卡的音效。

为自己的业余爱好投资,一年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呢?粗略且保守地算下来,一年至少需要一万元。虽然我很想善待我自己,让自己的青春不要虚度,在最好的年纪做最想做的事,可是想一想,如果我现在选择挥霍,那么将来的退休金需要多少呢?再来粗略且保守地算一算,大概需要60万元,也就是说,我省去业余爱好,要攒60年才能攒够退休金,这么一想,还敢在年轻时候入坑吗?

虽然总告诉自己不要在最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但却望不到可以安逸的年纪,总告诉自己越努力越幸运,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每一个拼命的自己,好像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做不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谁不想如此呢?可是,如果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那么只能选择放弃。

我们曾经感叹70后、80后压力大,可是如今90后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在承受,他们以一种“无欲”的状态生活,但其实这“无欲”的下面,满是无奈。

90后处在如此青春时代为何这么“丧”?每一个年代都有自己的青春属性, 都有属于自己的无奈之处。就像高晓松先生说:“年轻的时候就太想明白,因为老觉得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

90后,要赚多少钱,才能支撑起自己的人生?我想,与其考虑大环境的无奈,陷入无休止的焦虑和“丧”文化,不如聚焦在眼下,聚焦在自己的内心,多去想一想:“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支撑起我的人生?”

想了解更多的职业攻略,请关注E职一课

带你游戏化养职业

赢在规划,获得开挂的人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