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照 旅行险
途牛日前发布的《2018二季度全球旅游目的地热度指数》显示,国内方向,西藏成为4月出行热门地区;5月,海南、福建、广西、湖南等地将迎来较大客流,三亚、厦门、桂林、张家界等老牌热
途牛日前发布的《2018二季度全球旅游目的地热度指数》显示,国内方向,西藏成为4月出行热门地区;5月,海南、福建、广西、湖南等地将迎来较大客流,三亚、厦门、桂林、张家界等老牌热门目的地热度依旧。国外方向,日本以及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目的地依然是4月之热选;5月,“劳动节+年假”拼假潮使得西欧、美国等地的长线旅游产品受到热捧。而旅行人流激增的背后是对保险的巨大需求。
一年一度的“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春和景明正是踏青好时节,你那颗“想去旅行”的心有没有随温度上升而躁动起来?无论是去境内游还是境外游,跟团游亦或是自由行,备一份旅游意外保险总是必不可少。
出行莫忽视人身意外风险
近日,途牛发布的《2018二季度全球旅游目的地热度指数》显示,国内方向,西藏成为4月出行热门地区;5月,海南、福建、广西、湖南等地将迎来较大客流,三亚、厦门、桂林、张家界等老牌热门目的地热度依旧。国外方向,日本以及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目的地依然是4月之热选;5月,“劳动节+年假”拼假潮使得西欧、美国等地的长线旅游产品受到热捧。而旅行人流激增的背后是对保险的巨大需求。
一直以来,跟团游以其省时省力的优势受到众多旅行者青睐,但记者也发现,跟团游客在是否需要购买旅游意外险的问题上常有一个误区:认为有了旅行社责任险或买了旅游景点自制的保障卡就可高枕无忧,出现任何问题均由旅行社或旅游景点承担。其实不然。珠江人寿保险规划师表示,对于游人因个人外出造成的意外事故、医疗费用支出,旅行社责任险并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跟团游也最好自行购买意外险作为补充,将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选购旅游意外险因目的地而异。境内游方面,短期人身意外险及综合类旅行险种类很多。保障范围包括旅行意外、旅行意外医疗、旅行住院津贴、公共交通工具意外、酒店住宿意外伤害、行李物品旅行证件损失、急性病身故或全残以及被保险人在旅行过程中,因过失造成意外事故而导致第三方人身伤亡或直接财产损毁等。
相比境内赏春,出境旅游渐成趋势,但在保险选择上也有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由于国外的消费水平与我国有一定差异,在购买境外旅游保险时,消费者选择保险保额要根据目的地国家的消费水平。比如短期游热门国家日本的医药费就比较高,保额设置最好不要低于20万元;但如果是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旅游,医疗险的保额在10万元左右即可。
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随着人们出游范围更广、从事的高风险户外项目越多,附加于旅游意外险中的紧急救援服务成为危急时刻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
在通过对海量户外旅游救援大数据和客户理赔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后,慧择保险专家发现,市场上虽有很多能够提供紧急救援服务的户外旅游和境外旅游险产品,但大都属于定点救援,救助器械和救援人员很难抵达户外遇险当事人所处的遇险第一现场,导致救援时效和救援效果大打折扣。
举例来说,保险用户如果在户外登山途中遇险,在周边交通不便、通讯欠佳的情况下,许多保险公司会提供紧急医疗救援,但救援公司一般只能触达交通和配套相对便利的安全地区或医院,在此条件下为客户安排医疗转运服务,而遇险的山地到安全地带或医院的路程则需要用户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里还需厘清两个概念,即第一现场救援和第二现场救援。第一现场救援,是指遇险者还在事故现场或还处于危险中,需要搜救或运送至医院急救处理时,能够最快到达遇险者身边并给予及时救助。第二现场救援,分为医疗救援和旅行援助两大类。医疗救援类,一般包含医疗机构介绍和推荐、医疗运送和医疗送返、遗体送返和安葬、直系亲属探访、未成年子女送返等。旅行援助类,则主要是旅行前建议和信息服务、领使馆信息咨询、行李或护照遗失援助等。目前旅行保险中的紧急救援服务侧重于事后补偿,并非陪同服务和必须赶往现场的救援服务。
第一现场救援“痛点”不久前终于得到解决,慧择保险推出的一款升级版旅游保险产品“HUTS”,专门致力于为旅行户外人群提供第一现场救援。
据了解,目前在慧择网上的所有旅游险,只要保障责任中含有“紧急医疗运送和送返”的均可享受“第一现场救援”服务。HUTS境内旅行紧急援助服务已覆盖全国各省市、全球覆盖达200个国家。此外,根据一日游、自驾游、欧洲旅游、户外运动、高风险运动等46个精细化场景提供专属保障责任也是HUTS的特色之一。
行程临时取消有险可保
“与实物类商品的网购不同,旅游度假产品有客单价高、资源预付买断等特点,因此机票、酒店等资源对应的取消政策都较为严格,且预订出发间隔期长,其间旅游者可能因为临时有事、无法请假等不能成行,变数很高。”一位旅行社出境游事业部负责人表示。
相信当不得不临时取消行程时,你的内心是沮丧的,但能否得到一些经济补偿予以安慰?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行程或预订旅游产品的取消险,但承保条件大都比较苛刻,赔付较难。
据记者了解,行程变更险、行程取消险一般作为旅游保险的附加险存在。比如中国人保的“全球旅游保险”就有旅程取消或缩短的保障项目。如客户投保259元的至尊型,理赔上限为10000元。根据保险条款,被保险人本人或其境内的直系亲属身故或因遭受严重意外伤害或罹患严重疾病需住院治疗;于旅行出发前七日内突发暴动、公共交通工具承运人雇员罢工、恶劣天气、自然灾害或传染病原因取消行程,保险人按约定给付保险金。即使旅游开始后也可根据规定情况得到赔付。
花不多的钱得到行程变更或取消的高额保障固然很好,但理赔时,需要提供事故原因、证明等多种材料,一些保险代售平台经营不规范问题,导致很多消费者理赔困难。
记者还发现,携程、同程、去哪儿等多个互联网平台都在销售各类“因故取消险”,但购买页面并无具体理赔情况介绍,只会简单写到“行程存在不可取消风险,建议您购买,最高获赔90%”,致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勾选该类保险。
对此,一位律师表示,根据《保险法》,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此类保险代售平台存在漏洞,应予以改善。
案例分析:“五一”小长假,怎样才能放心玩
肖扬
“五一”黄金周临近,气温明显回升,许多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困在寒冬数月的自己解放出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了更安心的旅行,给自己以及同行人一份保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解决后顾之忧选择旅行险呢?
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旅游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在逐年递增,以溺水、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此外,近几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因政变、恐袭、地震、抢劫等意外事件频发,损失惨重。相对于跟团游客,自由行游客在出境游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旅游安全保障的规划。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在一些人生地不熟的国家,语言沟通的障碍,导致无法了解和掌握医疗机构的所在地以及后续的支付医疗费用、治疗时间以及回国事宜等一系列问题,这时,一份境外旅行险就可以帮助投保人解决一切未知事宜。
案例描述:
不久前,一对中国的年轻夫妻在美国旅游,骑行时遭遇车祸,但因为司机是一个没有财产的失业人士,无法给予赔偿,受伤夫妻旅行前又没有购买相关的意外伤害险,美国的医疗费用又很高,欠下了医院超百万美元的医药费亦无力偿还。
保险评析:
同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购买保险,需全面衡量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尤其在挑选节假日保险产品时,由于旅行目的地、出行方式以及旅行中要参与的运动项目等因素不同,更要关注保险提供的保障内容,避免盲目或冲动购买。有保险公司理赔工作人员向《金融时报》记者特别提示:“旅行险中的重中之重是意外和救援”,其中还有一项“潜规则”——意外医疗险,甚至比意外身故更为重要,因此应选择包含意外医疗保障的产品。
境外旅游:境外旅行保险主要包含三大类:意外保障、紧急救援以及财产保障。办理签证前,可以选购保险责任中包含签证办理失败赔偿的产品,许多旅行险中还会涵盖有护照丢失、行李损坏、行程延误、财务丢失等相关的保险责任。
由于出行的国家不同,在保险的选择与保障规划上也各不相同。对于申根国家,在办理签证时,需要提交至少30万元意外医疗保障;去美国、日本等医药费相对较高的国家,医疗险的保额不能低于20万元;去海岛国家旅游医疗险更是必不可少,医疗险保额最少10万元左右;对于抢劫犯罪率相对高发的国家,除了购买紧急医疗与意外医疗保障之外,还要购买财产保障的相关保险产品,将随身财物、现金以及银行卡盗刷等损失统统规划在内;对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极限运动盛行的国家,如果要参与一些极限运动项目,在购买旅行意外险时,一定要留意保险产品的承保范围是否包含此类高风险运动项目。
自驾出行:对于自驾出游,首先要规划人、车、物的全面保障。其次,在出行前,需要先检查爱车的保险是否到期,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额是否充足。此外,在选购产品时,一定要关注增值服务,比如免费更换轮胎、现场抢修、拖车、紧急送油等。如有意外发生,可以通过拨打保险公司电话请求救援。
自助游:在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尤其是中短途旅游是以乘坐大巴为主,首先要购买交通意外险。在购买时要看清保障范围,根据自身选择的交通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筛选。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于专项保障的产品,100万元保额与10万元保额所相差的保费并不是很大,建议无需在此节省保费。比如:短期出行选择乘坐飞机,购买10天左右的1000万元保额的航空意外险,市场价格不到20元。
此外,目前市场上旅行保险的保险期一般从1天至365天均有。若一年中计划的旅游计划不多,可以按照单次旅行时间购买保险,反之则建议购买全年的旅行保障,但是在产品选择上要注意单次保障时限,保险责任一定要全面,旅途期间即便不足7天,也建议购买7天保障,以免旅途中有所延误造成保障缺失。此外,若是一家人集体外出旅游,导致房屋空置的话,可以选购旅行家具保险,以避免火灾、房屋管道破裂、盗窃等原因带来的损失。
总而言之,保险产品之所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主要是因为一种产品并不能适合于所有人的需求。因此,自主筛选产品是关键,只有做到清楚明了产品的保障内容,合理进行风险弥补与规划,才能做到放心出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