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到家
来源:燕赵都市报
□罗志华
很多人玩这款游戏,正是因为可以体验到父爱或母爱,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青蛙。出于这一情感,有玩者为青蛙操碎了心,它“宅”在家里不出,担心没
来源:燕赵都市报
□罗志华
很多人玩这款游戏,正是因为可以体验到父爱或母爱,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青蛙。出于这一情感,有玩者为青蛙操碎了心,它“宅”在家里不出,担心没有朋友,它一直在外不归,又有“空巢老人”的感觉。
刚刚过去的周末,几乎是一夜之间,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只面无表情但十分可爱的小青蛙给刷屏了。到处都是“我家蛙蛙出去一天了怎么还没回来”、“我的呱呱看书看了一天了怎么还不出去”之类的疑问。朋友圈里好多人都因为玩了这款叫做“旅行青蛙”的游戏,而有了一只会旅行、会拍照、会看书写字、会吃饭的小青蛙。有玩家说,自己玩这款游戏玩出了“空巢老人”的感觉,时时刻刻盼着孩子回来。(1月22日《钱江晚报》)
这款游戏之所以能够一夜爆红,有人认为与两个字不无关系。其一是“萌”,即这款游戏中的青蛙萌态十足,很逗人喜欢。其二是“佛”,即与“佛系”这个概念走红网络后,很多年轻人把这个词当做自己的标签有关。玩这个游戏不费脑,只要完成简单的操作之后,青蛙就开始了活动,它出不出门、何时出门、何时归来,全都随机,似乎一切活动皆随缘,迎合了“佛系”的心态。
游戏的一大魅力,是能够给玩者以强烈的“代入感”,游戏中出现的场景、所体现出的情感和道理等,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点,在游戏中寻找寄托,甚至做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是许多爱好者对游戏爱不释手的原因。很多人玩这款游戏,正是因为可以体验到父爱或母爱,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青蛙。出于这一情感,有玩者为青蛙操碎了心,它“宅”在家里不出,担心没有朋友,它一直在外不归,又有“空巢老人”的感觉。
“代入感”或许还体现在,当前年关将近,归与不归成为很多年轻人必须面对的一道命题,“旅行青蛙”的境遇,以及由此带来的情感波动,或与过年回家与否这个恒久话题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因此有人凭此想象,或可从“旅行青蛙”游戏当中,体验到家里老人对待子女的心情,且从青蛙身上,似乎也可以看见我们自己的影子,玩“旅行青蛙”游戏,让人产生了对家的想念,这或许是这款游戏意外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想从游戏当中体验“空巢老人”的感觉,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与失真。现实生活不是游戏,老人对待我们,决不会如我们对待青蛙那样简单,青蛙出门与回家之路,更不会具有现实生活的复杂性,通过游戏体验父母对于我们的情感,是对父母之爱的一种贬低。体会父母的心情,回应他们的关切,还是应该借春节之机回到家中,面对面听听父母的唠叨,而不是让他们“空巢”在家,自己却通过游戏去体验他们的感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