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携程旅行网塞舌尔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美媒称,中国游客是世界上旅游消费最多的,仅2017年的消费就高达近2600亿美元。由于签证规定放宽,人们对非洲的自然、文化和历史名胜的兴趣增长,再加上针对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美媒称,中国游客是世界上旅游消费最多的,仅2017年的消费就高达近2600亿美元。由于签证规定放宽,人们对非洲的自然、文化和历史名胜的兴趣增长,再加上针对中国游客的计划,中国游客在非洲的消费在不断升高。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5月21日报道,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与肯尼亚的标准银行启动了一项联合客户忠诚度计划,为前往这两个国家旅游、购物和休闲的游客们提供多种优惠。“爱购肯尼亚-爱购中国”活动仿效的是该银行2017年在南非举办的类似活动,持其银行卡消费的客户可享受旅游、住宿和生活等方面的一系列折扣和优惠。

报道称,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游客来说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全球旅游平台“旅游族”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非洲大陆是2018年寻求新奇冒险假期的中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超过日本和澳大利亚。游客特别青睐的是摩洛哥、突尼斯、南非、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和坦桑尼亚。2018年,肯尼亚也启动了针对中国的营销活动,希望提高到肯尼亚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2017年,到肯尼亚的中国游客超过5.3万人。

对这些国家的兴趣有一部分是在放宽对中国公民的签证规定之后产生的。例如,据“前进指南”旅游信息公司称,在突尼斯和摩洛哥签证要求放宽之后,中国游客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0%和378%。随着旅游套餐计划的多样化,以及航空旅行变得越来越便捷和便宜,“旅游族”公司说,许多中国人为非洲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美景所吸引,非洲大陆的“受欢迎程度”只会越来越高。

报道称,非洲旅游热是中国重新定义非洲经济格局的又一例证。该大陆与北京的交往主要是作为一个商业伙伴,中国公司获得利润丰厚的合同和海外经营经验,而东道国获得所需的基础设施、就业机会,最终还有技术和技能。

报道称,非洲各国政府、企业和旅行社迫切希望利用这一契机,推出本土化的旅游产品。实际上,旅游业是经济增长的有力载体:截至2014年,旅游业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8.5%,创造了7.1%的就业岗位。(编译/刘宗亚)

资料图片:2017年2月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小象孤儿院,一名中国游客以小象为背景自拍留念。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延伸阅读】联合国报告:非洲游客正在成为非洲大陆旅游业的动力源

人民网联合国7月6日电(记者 殷淼)联合国贸易和会议7月5日在日内瓦发布《2017年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旅游业促进转型和包容增长》。报告指出,非洲每10名国际游客中就有4名来自非洲大陆本身。这一比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更高,每3名游客中就有2名的出游始发于非洲大陆。这一重要结论引用的数据显示,非洲人自己正在日趋强劲地推动着非洲的旅游需求。

报告说,旅游业在非洲是日渐兴旺的产业,支撑着非洲大陆21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即每14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在旅游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非洲实现了有力增长,而国际游客抵达率和旅游收益率在1995年至2014年期间分别增长了6%和9%。

今年的报告以旅游业促进转型和包容增长为重点,鼓励非洲国家利用旅游业的活力。报告收列和比较了1995至1998年和2011年至2014年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数据。其中显示,抵达非洲的国际游客人数从2400万增加到了5600万。旅游出口收益增加了两倍以上,从140亿美元增至大约470 亿美元。因此,旅游业对非洲大陆内产总值(GDP)的贡献率现在达到了约8.5%。

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第一个十年执行计划的目标之一是将旅游业对非洲大陆GDP的贡献翻一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旅游业需要加大增长的速度和力量。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穆希萨·基图伊说,“旅游业在非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部门,潜力非凡,只要驾驭得当,就能为多样化和包容脆弱社区作出巨大贡献”。

为了实现区域内旅游对非洲大陆经济增长的潜力,非洲各国政府应当采取步骤实现空运自由化,促进人员自由流动,确保货币可兑换性,而且,至为关键的是要确认非洲旅游业的价值并加以规划。这些战略措施能够产生相对较快和较为切实的影响。在卢旺达,2011年取消对东非共同体成员国的

签证要求对区域内游客的增加助益匪浅,使数目从2010年的283000人增长到2013年的478000人。

此外,报告突出谈及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和平与旅游之间的互利关系。和平当然是旅游的基础。一个地区只要出现骚乱,就会使游客望而却步,由此带来长期的灾难性经济后果。然而,对危险的认知并不总是与现实相一致。

2014 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在整个非洲大陆都造成了游客人数下降和收益损失的重大代价。尽管疫情仅限于非洲大陆西部的少数国家,但在像南非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这样远离疫情爆发地的国家,游客抵达率和预订率也都出现了下滑。

报告指出,政治不稳定对经济的影响会相当重大和为期久远。例如,突尼斯发生政治动荡之后,2009至2011 年的旅游总收入平均下降了27%,从2009 年的35亿美元跌至2011年的25亿美元。报告还指出,非洲各国政府和区域机构解决安全和治安关切并迅速应对危机局势对非洲旅游业的增长至关重要。旨在改善非洲在全球媒体中形象的各种促进战略,对于确保旅游业在冲突或政治动乱之后恢复元气也十分关键。

报告预测,旅游业在下一个十年期会继续增长,再为非洲增添1170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旅游发达兴旺,妇女就幸福繁荣。在非洲,妇女经营着旅游产业的30%,旅游部长中有36%是女性,比例在全世界最高。

报告说,在旅游业、农业和基础设施产业、生态旅游及医疗和文化旅游等不同市场部门之间建立企业关联,可推动进入更高价值活动的多种经营,扩大收入分配范围。为了发挥这一潜力,非洲各国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开发本地客源,鼓励当地实体参与旅游价值链和推进基础设施的发展。对非洲旅游业的这种持续投资可帮助数百万民众脱贫,同时也能增进该区域的和平与安全。

【延伸阅读】科特迪瓦驻华大使:非洲象牙海岸期待深化中科旅游合作

7月1日,由中国经济网主办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特迪瓦旅游美食文化推介活动在京举行。图为科特迪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多索阿达马。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影

【延伸阅读】非洲成中国公民旅游新宠 出境游增速最快

视频:国务院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意见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 于立霄)非洲成为中国出境游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中,非洲占9.4%,同比增速达到80.9%,是出境游增长最快的地区。

埃及、毛里求斯、肯尼亚、南非、塞舌尔是中国公民赴非洲旅游的五大热门目的地。

据中青旅遨游网首席品牌官徐晓磊介绍,国人在非洲旅游目的地选择上具有,北非以埃及为重点,逐渐向突尼斯扩展;南部以南非为重点,逐渐向纳米比亚等国家扩展;中部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为重点,向海岛游的毛里求斯、塞舌尔等国家扩展的特点。

中青旅遨游网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今,中国游客赴非洲旅游人数每年平均增长均在50%以上。

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商携程旅行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仅毛里求斯一地,携程就输送了一万多名中国游客。2015春节期间,携程曾输送近千名中国游客赴非洲的埃及、肯尼亚、南非等国家观光旅游。

携程旅行网负责人称,非洲以深度游产品为主,中国游客去埃及欣赏古埃及文明和历史古迹,到南非观赏自然风景,而到了肯尼亚则观看动物大迁徙。

一项最新数据显示,每年8至10月中国公民赴肯尼亚观看动物大迁徙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过欧美。

南非旅游部长哈内科姆(HahneKome)曾在北京直飞约翰内斯堡班机的开航仪式上表示,中国是南非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南非将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多便利,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访问南非。

随着冬季的到来,临近赤道的南非、毛里求斯、塞舌尔等国家,将会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观光,非洲正在成为深受中国游客喜爱的目的地。(完)

【延伸阅读】“十一”长假中国游客在南非:埃博拉病毒威胁非洲旅游

南非比勒陀利亚总统府前,昔日随处可见中国游客的身影,但今年国庆期间却略显萧条。人民网张洁娴摄

人民网约翰内斯堡10月5日电 (记者张洁娴、韦冬泽)“十一”长假是国人举家出境游的高峰期,尽管这一时间不是非洲旅游的黄金季节,但是对不少已经经历过亚洲和欧洲旅行的中国人来说,见识一下狂野的非洲草原也是不错的选择,地处非洲南部的交通枢纽南非自然成为各个旅行团的落脚点和中转站。

“十一”和“春节”长假如此有名,以至于每当此时,普遍对遥远中国还感到陌生的南非小商贩也不失时宜地推出新鲜的手工艺纪念品,并且学上几句简单的中文问候语,手执“Made in China”的计算器专等大批中国旅行团光临。然而,这个“十一”期间,当我们再次来到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著名景点总统府和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曼德拉广场时,略有失落的小商贩们却向记者诉起了苦,“每年中国游客都是我们的大客户,比欧洲游客还要大方,但是今年由于埃博拉病毒少了好多人,我们的纪念品都卖不出去了。”

据长期在南非经营旅行社的陆先生介绍,今年由于埃博拉等不利因素影响,非洲旅游的几个热门线路,如东非大草原、南非开普敦等普遍遇冷,保守估计总人数将在这一时期下降50%。非洲旅游的国内主要来源地之一上海旅游主管部门表示,今年前八个月赴非旅游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截止今年8月份,仅4000名上海游客赴南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观光,而这已经是过了暑假和非洲旅游黄金期,而去年这一数字是7800人。为了抵消埃博拉病毒的影响,各旅行社需要制定更有吸引力的观光项目和价格战略。

尽管东非和南非距离暴发埃博拉病毒的西非相隔5000公里,但对于许多国人来说,非洲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国内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的海外游客自然把目光调回到更安全的美国、欧洲和东亚地区。

在曼德拉广场记者遇到了来自北京的游客陈女士,她介绍说,周围的朋友对来南非旅游还是表示了担心,尽管自己反复强调没有看到南非暴发埃博拉的新闻,旅行社也保证不会有问题。同时,她也承认,南非的美景和体验给了她不一样的感受,但是在流连忘返之余,也有一份隐隐的担心。

不幸的是,一个20人的中国旅行团10月1日在南非遭遇严重车祸,造成3人死亡、数人受伤。为了提高对中国游客的重视,挽回旅游业可能面临的损失,南非旅游部长德里克@哈内科姆10月3日专门发表声明向遇难者的家属和亲友表示深切哀悼和慰问。他说,中国是南非第四大海外游客来源地,也是南非重要的政治、经济和贸易伙伴。我们对于这一不幸事件的发生深感悲痛,我谨代表南非政府和南非人民向遇难者家属和亲友表示诚挚的哀悼和慰问。我们祈祷受伤人员能够早日康复。据记者了解,目前南非政府与中国驻南非使领馆合作密切,受伤游客得到了妥善医治,相关遇害者家属已经到达约翰内斯堡。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意外注意到,有一家南非的旅行社联谊假期专门从事“回国游”。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侨居海外已久的华人华侨。该旅行社南非公司总经理王京文告诉记者,随着国家的日益繁荣,以及种种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对于通过旅游的方式“回家看看”越来越有兴趣。尽管“十一”期间国内游客众多,但是仍然有不少海外游客愿意回国与祖国同庆生日。(完)

【1】【2】【3】

南非总统府前贩卖工艺品的小商贩向记者“秀”了几句简单的中文,不无得意地表示是他看电视自学的。人民网张洁娴摄【1】【2】【3】

南非总统府前以拍照为业的商贩也会一些中文,对记者推销说“二十兰特一张”。人民网张洁娴摄【1】【2】【3】

【延伸阅读】非洲狩猎旅游业蓬勃发展引发争议

当地时间2015年6月6日,南非西北省动物保护区,一名当地猎人和猎杀的黑羚羊合影。

当地时间2015年6月6日,南非西北省动物保护区,猎人搬运猎杀的黑羚羊。

猎人在南非西北省动物保护区持猎枪进行狩猎。

一名男子将黑羚羊剥皮。

猎人和猎杀的黑羚羊合影。

猎人正在狩猎。

猎人正在狩猎。

猎人持枪在保护区进行狩猎。

猎人正在狩猎。

动物标本。

猎人准备猎枪进行狩猎。

比勒陀利亚的老虎标本。

动物标本。

南非比勒陀利亚的动物标本制作工作室。

动物标本。

动物标本。

动物标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