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海外旅行日记

【Technews科技新报】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尽管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为我们奠定了宇宙宏观,但他不为人知的激烈偏见也随着时间推移曝光了。在爱因斯坦 1922~1923 年间的海外旅行日记

【Technews科技新报】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尽管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为我们奠定了宇宙宏观,但他不为人知的激烈偏见也随着时间推移曝光了。在爱因斯坦 1922~1923 年间的海外旅行日记中,他以激烈言词批评了亚洲人,比如称中国小孩了无生趣又死气沉沉、中国整体而言是一个类似牛群的国家。

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其才华与人道主义闻名,一番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物理的绝对时空观,彻底改变人们对时空看法;1946 年时,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林肯大学(Lincoln University)演讲中谴责美国人的种族主义是「白人病」,这间学校是美国第一所颁发学位给黑人的大学。

1932 年 12 月,爱因斯坦偕妻爱尔莎离开德国后一个月,希特勒纳粹主义便窜起接管德国政府,留在美国的爱因斯坦意识到当地黑人被白人霸凌的困境,开始扎根美国民权运动、签署反私刑请愿书,他曾徘徊在黑人社区,坐在门廊上与黑人聊天,并把糖果递给黑人小孩。但当时的人们恐怕不知道,10 年前,爱因斯坦也曾有过激烈的种族歧视、仇外观点。

《爱因斯坦的远东旅行日记》一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编辑,带我们看见爱因斯坦在检讨种族主义之前不为人知的一面。

1922 年 10 月~1923 年 3 月,爱因斯坦偕妻爱尔莎自西班牙出发前往中东,到达巴勒斯坦、斯里兰卡、新加坡、中国与日本等国家。当他停留在斯里兰卡首都可伦坡(Colombo)时,他对街头乞丐表示同情,但同时,他的言语也显现出将当地人看作「生活在污秽与恶臭中」的劣等人种,认为他们的生活经济循环「原始又简单」。

爱因斯坦对日本人的评论则「稍微」积极一点,称他们朴素、正经的特质很吸引人,但他也提及,日本人对知识的渴求似乎远不及对艺术的渴求——天生性格?此外,他观察日本女性时,更留意的是外表而非个性,他写道:「日本女性看起来华丽而迷惑……黑眼、黑发、匆匆忙忙。」

(Source:Flickr/Joakim Nordlander CC By 2.0)

在所有旅行国度中,被爱因斯坦鄙视到最抬不起头的就是中国——措辞冷酷并且带有侮辱意味。爱因斯坦给予中国人唯一正面的形容词是「勤劳」,撇去勤劳的话,他说中国人肮脏猥亵(filthy)、迟钝(obtuse)、智力低下,讽刺中国像一个奇特的游牧牛群国家,有些时候不像人而是机器人;而中国连小孩看起来都无精打采、看起来很傻很呆滞。

爱因斯坦还记录下期间遇到一名葡萄牙籍教师所说的话:「中国人无法接受逻辑思维训练、也没有数学天赋。」

他也称中国男人和女人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他不懂中国女性有什么致命吸引力足以令男人如痴如狂。在中国旅行的短短几天内,埃因斯坦也显现了仇外倾向:「如果中国人取代了其他种族,将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被单调乏味的想法垄罩是如此凄凉。」

我们不确定当爱因斯坦开始谴责种族主义时,对亚洲人是否已跟着改观,编辑此书的 Ze’ev Rosenkranz 说,这种矛盾使爱因斯坦变得更加人性化,虽然这些言论令人不愉快,但也体现了人类本身就是个复杂生物,每个人一定都有不为人知的黑暗面。

(首图来源:pixabay)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