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靠旅行的种子

此文为三位深圳跑步往生者而写,也是为更多奋进在跑马路上的挥汗者而写,全文8600多字,没耐心的人们可以忽略。图片来自网络:为跑而生1个月, 2位深圳跑者,再也没能醒来5月28日,也就

此文为三位深圳跑步往生者而写,

也是为更多奋进在跑马路上的挥汗者而写,

全文8600多字,没耐心的人们可以忽略。

图片来自网络:为跑而生

1个月, 2位深圳跑者,再也没能醒来

5月28日,也就是在上周五,又一名跑者倒在了路上,再也没能回家。

这次因跑至死的事故为什么反响较大?

不同之处在于往生者的官方身份,他是深圳市南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副局长刘晃鉴先生。

我最先是在微信群里看到跑友分享的消息,他是在南山区白石三道与沙河东路交汇处附近跑步时晕倒,经送往旁边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

南方都市报客户端、今日头条等众多媒体都报道或者转发了相关新闻。

图片来自网络:刘晃鉴副局长跑步致死报道

年满49岁刘副局长,正值壮年,在工作岗位上获得过“执法卫士”荣誉,在相关报道的留言处,包括在朋友圈,我们能看到大家的留言与扼腕,感叹“跑步有风险,且跑且珍惜”。

引起我注意的,是刘副局长倒下的地方--“白石三道与沙河东路交汇处附近”,这里是我经常跑步的地方,既有的熟悉场景,又有似曾相识的陌生,还有对生命脆弱感的感触。

图片来源:深圳市南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官方网站上刘晃鉴的履历表

更重要的,这是7月份发生在深圳的第二起跑步致死事件。

上一起是7月10日星期二的晚上。

一位年龄在35岁左右的跑友,下班后去跑步,倒在了深圳大运中心田径场的跑道上,再也没有醒来,大家同样是纷纷留言,“愿逝者安息”,“珍爱生命,远离跑步”。

7月10日深圳龙岗大运中心跑友抢救现场

当然,还有2016年的深马,在接近半马终点时,一位跑友突然倒地猝死。

图片来自网络:2016年深马跑友猝死现场

看着身边的这些跑者一个个就这样走了,心中无限悲凉。

关于为什么要跑步,要怎么样去跑步,跑步带来的种种利好,各种自媒体大小号上,已有相当多的讨论。

可是,很多人在看完这些理论与方法后,表示更不知道该怎么跑步了,这也是非常困惑的事情。

作为一个中级跑步爱好者,我希望把自己近三年来的跑步经历,所思所想作一个比较系统的分享,但愿能对正在跑步的初级爱好者,或者因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而准备跑步的人们,有一个好的借鉴。

2年半,4个指甲,223次跑步,2100多公里

从2015年1月份开始跑步,截止到发稿时,我一共跑步是223次,总公里数2138公里,平均配速5分39秒。

2年多来我的耐克+APP跑步记录

在这快到3年的时间里,我一共参加了10场马拉松,其中3场为半马,其余7场为10公里路跑、或者欢乐跑之类。

本来2017年中签过河源的全马,但跑前第3天,在跟同事们一起筹备公司14周年年会现场,右脚大拇指被条凳砸成粉碎性骨折而未成行。

我想,这可能是上天让我歇下来,好好反思一下关于跑步的点滴吧。

近3年来,我从开始跑三公里都要晕倒,到现在能较轻松的完成半马,从一个初级爱好者到一个中级跑者,我的脚指甲换了4个,受过2次伤,其中较重的一次是在2018年的清远马拉松,可以说经历了种种的痛苦与磨练。

中国田径官网我的2015年深圳马拉松完赛证书

老实说,收获也特别大。整个身体结构起了明显变化,以前我是吃啥都不长肉,总感觉弱不禁风。

到现在,体重增加了5公斤,以前困扰多年的抑郁、焦虑、颈椎病、脱发等各种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的轮廓变化也比较明显,胸大肌很凸出,小腿部分变得有型,整个人变得开始自信,去提案时客户都很惊讶于我的“逆生长”,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在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上,比以前更加轻松与自如。

我想,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一门深入”的道理,找准一个方向专注下去,很多问题都能打通,从而得到解决。

2017年10公里路跑前

我们为什么要跑步,为什么要跑马拉松?

据中国田径协会的相关数据,2018年国内在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近800场,有一个段子说现在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缩短了不足24小时,都是因为咱们这些跑马拉松的人引起的。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热衷于跑步?

从全国的A级赛事的中签率看,人数都限制在30000人,全马的中签率都在30%以下,半马大部分都在20%以下,以报了三年的兰马,半马全马无一次中签,可见大家都在热衷于跑步。

2017年龙岗大运中心10公里欢乐跑

可我们为什么要跑步呢?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想无外乎是两种。

一种是因为压力所迫,不得不跑;

另一种是没有压力要给自己找点压力,越活越好。

对我而言,就是因为压力的驱使而不得不跑的。

因为我们要从事大量的战略规划、品牌塑造、产品规划与营销企划类工作,创新与竞争经常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2017年深圳马拉松半马起跑处

像我们这种品牌营销类的公司,时效性与目标感都很强,客户前一天给你打个电话要一份战略或者品牌规划案,第二天早上党组会议上要讨论;或者下班前通知你给大领导写一篇演讲稿,明天某某研讨会上要用,你都不得不挑灯夜战。

面对压力,品牌营销与自媒体运营人员通常的解压之道,就是抽烟。

我曾经一个人在外地出差时,因为要提供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在一小时内抽完了一包烟,抽完之后双手发颤,真能体会到生命燃烧的感觉。

时间一长,颈椎病、大量脱发等各种症状就来了,在2015年还一度到了抑郁症的边缘。

图片来自网络:我崔哥永元,还在大战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等,坐等结果呢

因为关注抑郁的种种症状,我开始针对性搜集相关资料,首先是了解崔永元老师关于抑郁症的一些情况,因为小崔公开承认过他有抑郁证,我甚至在他的微博上给他留言。小崔老师关注的都是忧国忧民的大事,他当然没时间理我。

真正触动我的,是北京日报还是南方周末,具体是哪个我有点记不清了,采访时任万科北京公司总经理的毛大庆,那时的万科还未陷入股权之争--毛总居然也得了抑郁症,让我感到特别意外!可他透露,通过坚持跑步,他的抑郁完全被治愈了,而且医生在检测他的血液时,相关数据显示,说他的血小板、血清等相关指标,跟28岁的小伙子差不多,这让我比较神往。

图片来自网络: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共享际创始人董事长、鸿坤集团高级合伙人、万科集团外部合伙人毛总大

那时候,关于跑步的自媒体还不多,不像今天如雨后春笋一样,我花了好一阵时间从书房里找出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开始认认真真的读,这时候,跑步的种子已经真真正正的种下了,只等一场春雨就要发芽了。

高压力人群,是不是一定非要跑步?

真不见得!

在我们这个俗世社会,古往今来的高压力人群,我认为主要有两类,一个是治国理政经国济世的,一个是像我们这些从事品牌营销与互联网营销类的人。

治国理政的领袖人物,他们一般是靠旅行或者跟亲人团聚来减压。

我们远的不说,从北伐战争到国民党败退台湾,蒋公在三次重压之下都选择回到上海或者浙江老家,要么是中山生先亲笔信催促他回岗,要么是国民政府高层的那些大佬逼他出山。

图片来自网络:蒋公中正先生

再说咱们的毛主席,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面对“28个布尔什维克”的围攻,在中共八大及文革中期,在面对相当压力时,先后在茨坪、武汉东湖、杭州西湖边放松身心边运筹帷幄。

而对于我们这些营销人,企划人,跑步是一种减压的方式,但并不见得是最好的,譬如有些人就相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些人秉持睡一觉啥事儿也没有;还有一些人跟朋友聊聊天打打牌喝喝酒也能搞定。

当然,人生本来就是苦,各类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压力与困惑。

因为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也就不可能有同样的两个人。

但有压力,大概都是一个共通的问题。

没有压力,大画家凡高也不会疯癫吧?

没有苦难,木心也不至于发出“岁月不曾饶过我,我又何曾饶过岁月”的惊世之言吧?

图片来自网络:作家木心

没有纠结,罗永浩也不会在第一次锤子手机发布会上打出“我不是为了赢,我只是认真”的免战牌吧?

图片来自网络: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总永浩

虽然他们都没有去跑步,但过得也都很成功。

但是,只要你年龄进入35岁或者40岁,跑步可能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

为什么?

你的时间已经很难集中,你被工作生活与家庭客户等等完全分解,而跑步可以让你集中精力,边跑步、边反思,问题就解决掉了。

还有一些人觉得跑步是最经济的锻炼方式,一条路,一双鞋,就能搞定。

如果因为这点准备跑步,我觉得还要是好好想想,但实情可能完全不是这样。

以我而言,不到三年时间,我跑滥了两双耐克,现在的亚瑟士24已跑了快800公里,当然还可继续,总价超过人民币3500元;另外关于跑步专用的上衣、短裤与速干裤等超过1500元,其他去外地参加马拉松的一些时间与费用就不说了。

你可能说为啥不选择便宜的?可是可以,但我不建议,很多的伤病就是因为太图经济而造成的。

跑步要一步一步来,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害死人

前面所说的三位故者,他们都因跑步致死,有没有其他身体上的因素,我们不太掌握,但在不了解自己身体状态下盲目跑步,或者盲目想跑快,都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以我为例,我是从3公里、5公里、8公里、10公里、12公里、16公里、18公里、半马、30公里一路跑过来的,老实说,我还没有跑过全马,这是我今年突破的目标。

2017提金融街半程马拉松起跑处

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因为有压力,浑身不舒服。那时候我住在深圳大学城,每天早上从住处跑到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还到不了麒麟山庄,跑3公里感觉胃都要吐出来!因为那纯粹就是蛮干,跑前没有任何的热身动作,跑后也没有做恢复性拉伸与放松,但坚持了大概一个星期,居然就没事了。

后来就开始给自己定目标,5公里,因为住处离公司近,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开始跑,沿着大学城跑一圈,那时候早上散步的人多,跑步的还真很少,所以就感觉特有成就感。

不要小瞧这种成就感,因为它会催生你更大的信心!

这样大概坚持了两周后,就开始冲刺8公里了,跑完之后,还真是难受,整个胃是麻木的,双手下垂感觉都拿不起来,大概要走上2公里,再加上调整呼吸才会恢复。

坚持5公里大概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那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接触马拉松的信息。一看吓一跳,这不行啊,马拉松一般最少都要跑10公里,这不跑个10公里都没资格法参加啊。

10公里是真真正正的一个坎。第一次跑完10公里,腿痛了好几天,但是还没到受伤的程度。

休息几天开始提速,那时候喜欢戴着耳机听,此时晨跑路上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大概就是在2016年上半年的样子,因为没有真正研究过跑步的诀窍,所以就是有样学样。

我选择的是歌曲是 “第三极”,许巍的歌,整体来说都很有人文关怀感,而且里面的重音节奏感很明快,按音乐的节奏来调整步幅,刚开始很舒服,觉得很有带入感,但在第3次10公里跑的时候,刚刚跑完3感觉膝盖就有刺痛,想坚持下,但根本就跑不动了,后面一瘸一拐走回家,大概中间过了一个星期才重新开始跑。

图片来自网络:我心中的灵魂哥者,真正的大师

这次受伤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使我真正开始了解,长期坚持长跑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什么样的,跑步要不要听音乐,是早上跑还是晚上跑,要不要参加马拉松,跑前要不要拉抻,跑后如何恢复,这些问题我将在后面一一说清楚。

关于音乐这件事情,我重新更换了Kelly Clarkson的“Catch My Breath”,可以说,是Kelly Clakson陪伴我跑过了漫漫长路,现在回想起来,我对他们二位都充满了感激之情--音乐的力量真是无穷的。

图片来自网络:Kelly Clarkson,小钢炮,谢谢你的陪伴

后面的状态就越来越好,开始参加MINI马拉松,从10公里、12公里、16公里、18公里、半马、30公里不断加大目标,在2017年的深马中,我实现了PB,最快的时候一公里跑进了4分钟,让我信心大增,平均每公里不到5分!

后来,我认识了很多跑马拉松的跑友,加入了他们的微信群,大家一起分享跑步的经验与信息,什么压力、负面情绪、精神焦虑,在跑步面前,真的都不算什么事儿,这是那段时间特别真实的感觉。

下面的一些真实体会,或者叫做经验,是我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咬过多少牙,风吹日晒,迎朝露送月夜,跑掉过4只指甲、受过两次伤换回来的,希望对您有所裨益。

一、跑步就像产品投放,要稍紧平衡,一旦过量投放,至少要好几个月的间时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得不偿失。

人不是机器,就算机器也会磨损,所以掌握跑多少量很重要。

最基本的一个度,是根据自己身体的疲劳程度,如果你觉得累了,就要适当休息。

对于初学跑步者而言,除了遵循像我前面说的从3公里到30公里的路径外,就是你每周怎么跑?大体而言,是坚持每周跑3到4天,1-2天用来提升你的本体力量,只有力量增强,才不会受伤。

什么是本体力量,后面有专门的阐述。

至于3公里-30公里这个过程,怎么规划,像KEEP、NIKE+RUN CLUB、悦跑圈这些跑步APP上都有详细的指导,仔细参考就好了。

图片来自网络:耐克+APP

对于已经完成了初级,有能力参加马拉松的跑者,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稍紧平衡”,也就是你跑步消耗的能量,尽量不要超过你身体的能量。

打个形象的比方,就像我们经常为客户提供的产品投放解决方案一样,一个市场的容量基本上是有限的,如果你过量投放,使得供给大于需求,你产品/品牌的销售状态就会下滑,价格就会下降,甚至这个产品就会死掉,会对品牌价值形成极大的损耗!

我们好几个案例都一再证明。一旦过量投放,要多花3个月甚至到半年的时间才会调整过来,这样就会错过很多市场机会。回到跑步来说,2018年3月的清远马拉松,我的受伤就是很深刻的教训。

所以,一旦疲惫了,尽量要减少跑量;一旦受伤了,一定要等到伤势恢复了再跑。

二、你跑的每一步,都算数,把你的成绩晒出来,让别人的赞美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这个世界,真正能坚持的其实是少数人。

我记得今年年初有个研究数据,说立志年初跑步的人,到了年底还在坚持的不到20%!可见坚持是很难,而且又具有多大的力量。

对于初学跑步的人来讲,我觉得一个小小的法门,就是让你的每一次跑步成绩都晒出来,你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也可以放到QQ空间,或者你的微博、今日头条号什么的,点赞与加持的力量真是很强大的!

我们有好几个跑友,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跑步的成绩,然后配上文案--“一赞一跑,你敢点赞,我就敢跑”,这样在朋友的加持下,推动你一天天提升。

我晒在朋友圈的点赞

三、跑步的装备与配置,我认为,只要条件许可,尽量要选好点的。

人靠衣装,美靠跑步。

好的装备既能提升你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保护你的身体,尽量减少伤痛。

一是跑鞋。

这个最重要,我前面说跑掉四个指甲,那真是因为自己不懂,而且在看那些跑步大神们也说一年能跑掉几个指甲,我还很羡慕!但其实这是无知,选跑鞋的时候,一定要比你平时穿的正码鞋大出3-5码,这样就基本上不会出现血甲(跑完步充血)、掉甲的问题了,跑完指甲充血,那种痛很钻心的。

跑鞋选什么品牌?比较专业的是亚瑟士,我现在也是选的这个品牌,在同耐克、阿迪这些大牌比较起来,我觉得亚瑟士非常轻便,而且护脚,减振做得很棒,耐克的全掌气垫、半掌气垫,都穿过,贵而且比较重。

具体什么品牌什么规格适合你,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我看2015年深马全马跑入前3的有一位选手,我不记得名字,人家穿的还是安踏;更让人敬佩的,是马拉松队伍里那些70多岁老大爷,他们是光着脚跑全马的,成绩比咱们年轻人更好,可见装备只是一个方面,你的心态、体力、平时的训练,那才是根本。

图片来自网络:亚瑟士24,好马配好鞍

二是上衣、短裤和速干裤

李宁、特步、阿迪、耐克都穿过,我认为还是耐克的比较好,一个是款式时尚,更重要的是材料,轻便,而且排汗性好,穿上去跑步,那种感觉不一样,这个只能你自己去体会了。

图片来自网络:苏炳添穿的耐克速干裤,很帅吧

三是手环跟手机。

要晒数据,除了要装上面说的APP外,你还要硬件,我戴过手环,但那个不太方便。如果有可能,苹果手表、苹果手机一起上,它能够把你的训练数据闭环,只要你戴上手表,你的每一步都可以通过微信、APP呈现出来,比戴个手机去跑步方便多了,如果你想静下来,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我建议跑步的时候,把手机丢家里。

四是去哪里买。

关于跑鞋跟衣服,内地(我老家湖北)、深圳、香港三地我作了对比,最终的结论是去香港更划算。内地最贵,内地正兴起提前消费与透支消费风,如果你要反哺家乡可以在内地买;深圳的款式我觉得没有香港多,而且耐克很少打折。香港,对于上水、沙田、屯门、尖东四地我都作了对比,我比较钟意尖东的海港城,那里款式新颖丰富,更重要的是你买得多还可以打折,近期我买了一件耐克上衣,深圳人民币349,而海港城的到手价是港币299还打九折。所以,如果有条件,我认为去香港买还是更划算。手机运动手表这些电子产品,当然是香港更划算的。

图片来自网络:购物天堂香港海港城

四、跑步选择什么时间,跑前、跑中、跑后要做哪些工作?

一是关于选择什么时间。

我认为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情况而定。晨跑、上午跑、下午跑、夜跑,我都完全经历了,总体而言,晨跑对整个人的状态会更好一些。去年整个一年都是晨跑,因为离公司近,早上五点多起床跑完步之后去上班,一天的状态确实非常好。今年我离公司远,除了周末外,基本上都是夜跑,如果晚上跑半马,基本上要凌晨一点才能睡觉,对第二天的工作会有些影响;如果是跑十公里的话,也得十一点多才能睡,还算正常。但夜跑的童鞋尤其要注意安全,尽量在小区里面跑,不要去不熟悉或者人少的地方跑。

图片来自网络:迎着朝阳跑更加神清气爽

二是跑前的准备工作。

最重要的一点是跑前一个小时内不能吃饭,尤其不能饱着肚子去长跑。跑之前,最好能吃一根香蕉,香蕉是炭水化合物,既可以补充水分,另外可以帮你蠕动肠道,避免在跑的过程中出现腹痛。然后就是跑之前一定要做好拉伸动作,也就是要热身,不能让你的身体关节还是冷的就开始跑,这样很容易受伤。关于拉伸,现在很多跑步自媒体上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我的热身内容是30个抱头深蹲+左右腿各压20次,做两组,然后就开始跑,基本上不会受伤。

三是跑中的注意事项。

其一是呼吸。呼吸决定你能跑多快,是有氧跑还是无氧跑。在初学阶段基本上是三步一吸三步一呼,要想跑快,像我现在进入到提升期后,是四步一吸四步一呼--注意,这里的吸是用鼻子,而不是用嘴;呼可以用口,因为你要尽快把废气排出来。吸的时候是要确保空气要进入你的丹田,也就是说要吸满;呼的时候,有可能你三步或者四步都呼不完,这跟体力有关。过关的呼吸,在不调整顺畅的情况下,会造成肺部击穿!譬如我现在的这个提升状态,因为本体的力量还不是足够强大,可以四步一吸,五步六步呼完。这个过程如果调整好了,你就会越跑越快,越跑越轻松。

其二是心率和最佳跑步速率。心率=220-年龄;最佳跑步速率=最大跑步心率×(70%-80%),每次的跑步时间最少应该在40分钟以上。如果跑不动,你可以采取先跑2公里再走1公里,再跑2公里的方式,如果你还是不明白,你可以参考相关跑步APP上的新手入门计划、进阶训练计划等。

图片来自网络:数着自己的心跳跑,是种很享受的感觉

其三是跑步的时候要不要听音乐。可以说,三年跑步,是音乐激励了我,也是音乐让我受了伤而且有所悟。我个人认为,初学阶段可以听音乐,但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让音乐带着你走,也就是说不能让音乐控制了你。如果音乐的节奏过快,会让你的心率与步速加快,容易受伤。但当你进入到提升期之后,譬如你的跑步总量超过1000公里,我认为就不要听音乐了,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心跳,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跟着自己的意识走,尤其进入10公里之后,你的意识基本上是走入潜意识区,是思考问题的最佳时空,所以尽量不要让音乐打扰你。当然,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我身边的资深马拉松跑友就说,他跑全马必须要听音乐,否则坚持不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要不要戴上耳机,看你喜欢

其四是脚掌着地部位。这个只能是因人而异,你去看非洲那些顶级的马拉松选手,他们基本上都是后脚掌着地,也有些是前脚掌着地,为什么会这样?我后来在想,他们为什么不用脚掌中部着地,这其实是步速最慢的一种方式,因为像在肯尼亚这些地方,选手们训练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土路上,也就是软道;而我们平时跑步,很难得遇到有软道,除非你是住在大学校园里,或者离学校近,可以去蹭专用软道,我们大部分都是公路跑。但不管怎么样,一个基础的原则,我们跑步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上身稳定,不摇晃不僵硬,让重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脚掌着地处是身体重心的正下方。上坡时放慢节奏,下坡时尽量脚尖着地。至于平时训练时怎么着地?我认为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个只有通过一定的跑量,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我个人是脚掌中部着地。

图片来自网络:肯尼亚的那些大神们,不是用后脚掌就是前脚掌,我们中国人学不来呢

三是跑步结束之后。

一定不能立马停下来,先走上一段距离,等到你的呼吸恢复正常,然后再做拉伸训练,我是采用跑之前的动作,现在即使下班之后跑完半马,做好这些过程的内容,第二天身体也没有疼痛感。所以,像有些马拉松跑友说“跑完半马痛3天,跑完全马痛1周”,也只是个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跑完之后像美女这样放松,就能成为一道风景

五是要不要参加马拉松比赛?

这里有个笑话,是说一个马拉松跑者的朋友,问他北京马拉松全马跑了多少名,他说跑了大概是3000名之后,人家朋友就笑得不行,意思是那还有什么好跑的?

表面上,这是对马拉松跑者的一个拷问。

但我觉得没什么,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图片来自网络:北京马拉松神气活现的跑友

每一个立志参加马拉松的跑者,都是对自己灵魂的一种安放。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想人生的状态更好,就要参加马拉松,虽然不一定能中签,也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但是那种置身于马拉松大军中,接受赛道两边或者是大妈大爷、或者是美女拉拉队员的give me five,倾听赛道上鞋底传出的那种擦擦声,你的心灵和身体都会变得更好。

重要的在于,你在跑前,必须更加自律,要调整好饮食与状态,你只有更自律,才会更自由,这对你管理自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更让你觉得激动的,是当你在中国田径协会官网上,查到你的PB证书和竞技照片时,那种兴奋与喜悦,比起你一个人长年孤独的跑步,是另外的一种境界。

图片来自网络:2017年北马起跑处

六是如何增强本体的车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我们要跑得快,必须要打造强有力的本体,也就是腰部到胸口的这一大块。我们很多时候跑不快,或者你跑的过程中就觉得很累,都是因为我们本体的动能不足。这正是我现在努力学习与提升的地方。

下面三个练习方式,我坚持了快一个月了,使得我本体的力量有所增强,跑步成绩与状态都有所提升。

一是踮脚练习法。

就是前脚尖的力量集中在脚趾上,脚掌中后部离地,每次做20个,一次做3组,每次踮的时间尽量长一点,有时间就练习,这个方法很是善巧方便。

图片来自网络:踮脚练习法,只要你方便,随时可以进行,坚持下来不仅腿越来越美,而且更有力量

二是手臂的肌肉练习

用3公斤的小哑铃,左右手各一只,上肘夹紧,前肘与身体垂直,后背紧贴墙面,手握哑铃上拉30度,每次30个,做2-3组。

图片来自网络:别看它小,练着练着就不一样了

三是肱大肌练习

我用的是30公斤大哑铃,左右手各一只,每次30个,做1-2组。

图片来自网络:这个虽然很酷很帅,但很是累啊

四是腰腹练习。

采用健腹轮,现在每次只能做10个。

图片来自网络:每次练这个,第二天肚子有点痛,为了马夹线,必须得拼了啊

每周1-2次的力量训练,3-4次的长跑练习,1-2天的休息,跑步+本体训练相结合,长期坚持,就会让我们的身体机能越来越好,跑得越来越轻松,从而最大限度的远离运动伤害。

图片来自网络:大哲学家克尔凯郭尔

大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说,人生有三大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不能够有自我。

这每一个绝望,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悲剧。

而找到自我,就是静下来做自己;

跑步,就是让你静下来的最好方式。

朋友,咱们开始跑步吧,去遇见那个你最美好的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