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带妈妈去旅行视频

1某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以前外企的一位同事写道:“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

1

某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以前外企的一位同事写道:“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事实上,我见过最辛苦的流水线工人并不是三班倒工人。我曾在一家制造电脑主板的台资公司见到最辛苦的是那些每天工作12小时,两班倒的一线工人。如何两班倒?比如头个月上白班,每天工作12小时,晚上休息,一个月仅休息一天。接着第二个月马上调整过来,改上夜班,依然是全晚12小时机械重复的劳作,白天休息。

这些流水线工人绝对比写字楼里的白领,更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他们长年累月如此,每天挑战的都是体力的极限,可不会有什么无病呻吟式的矫情。

如果说这是一种带有外力强迫的常态化努力。那么从更多大牛身上,我见到的是自发的常态化努力。譬如我以前在一家世界五百强外企的美国上司,不管之前多晚睡,每天都会五点起床,6点半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接着持续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无论春夏秋冬,雷打不动。除此之外,每个月还有出差,晚上或许还有和美国总部的视频或电话会议。

做这一切,他不需要任何心理建设,自我说服,不需要靠意志力克服惰性,就是一种生活常态,潜意识里的自发行为。

他们不会觉得做这些有什么了不起,熬个夜有什么特别的,更不会发到朋友圈里,感动一下自己“我也是挺拼的”。

他们身上拥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努力常态化。这些看不见的点点滴滴,不为人知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2

常态化努力,与之相反,是间歇式努力。

回顾一下去年Alice:我的2017年计划,我曾经希望我的今日头条号经营目标涨粉到5万。如今我实现了目标,也超过了预期,目前我的视频今日头条号:全职妈妈爱丽丝,拥有了20万粉丝。不过,我觉得这个果实是幸运,是好运气。

评估一项工作,无外乎外人对你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而我去年做视频自媒体,关于生活和工作状态,来自我先生、大学同学、闺蜜,会有很多负面评价。譬如因为拖延症、缺乏生活重心顾此失彼、欠缺情绪管理等,我牺牲了很多睡眠、处于亚健康、形象邋遢、各种杂乱无章、散漫、纠结执念、生活安排混乱的局面。下图和我的状态差不多,时隔半年的闺蜜见到我,惊呼:我还是喜欢看你夏天时精致美丽的样子,而不是现在这个不爱收拾自己形象的你,太令人失望了。

而我对自己的评估是,我的工作状态就是间歇式努力的真实写照。我的妈妈群里的很多妈妈视我为“励志妈妈”、“励志女神”、“执行力超强”,我却有些心虚。客观评价一下去年我的工作状态,大多时候我是在复制以前的拖延模式,投机取巧式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心灵和精神世界没有得到多大成长,并且我的生活质量也下降了。

现在是时候深刻剖析自己,对症下药了。

情绪管理能力。去年我的自媒体平台没做到每日更新,并且有几次大的间歇中断期,情绪管理是硬伤。譬如我曾经因为情绪低落,将工作完全抛到一边了。而这个情绪低落期竟然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才调整好。常常我进入工作状态,要“看心情”。

全职妈妈会比职场妈妈遇到一个更大的挑战,就是在职场中,有老板有竞争的同事有外在环境逼迫你要努力,转移注意力,排解不良情绪。可全职妈妈更多时候是孤独一人,照见内心的自己,聚焦于家庭生活。当没有巨大的外力约束,自我管理、自律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定要避免自己陷入“情绪黑洞”里,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拖延症。真正了解我的亲人才会知道,其实我是一个深度“拖延症”患者。做事时,总喜欢东摸摸西搞搞,很难专注。而且常常一看手机,就陷进去了,微信聊天、刷朋友圈是时间杀手,很多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总拿孩子做借口。因为孩子放寒暑假,还有春节,以及平时的周末,我都会以要照看孩子为由,看作心安理得的借口,就中断工作了。

缺乏持续性。我总是会陷入间歇式努力的怪圈。做自媒体,最重要的KPI(业绩衡量指标)是坚持每日更新,持之以恒。但我却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一阵歇一阵。状态好,就激情澎湃,强力输出,猛冲猛打;状态不佳就懒散放纵,行尸走肉一般。对自己间歇式努力的常态,我都已经深恶痛绝了,却又常常不自觉陷入这个恶性循环里。

审视这个过程,就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态浮躁。常常因为工作,过于执着、聚焦,用力过猛,又顾此失彼。比如因为拖延了,但又会急于求成,沉醉于工作,睡觉会很晚,其他生活安排也没做好。这样做其实内耗很大,能量透支了,就会松懈想休息。而一旦松懈了,又陷入了干一阵歇一歇的状态。

最佳的工作状态应该是劳逸结合、细水长流、有节奏感、有分寸感。

平庸者的努力都是碎片化的、不成系统的,走走停停,断断续续。努力常态化才是牛逼与否的分界点。

我们总是会想:我已经付出够多了,为什么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其实还是努力持续得不够,火候不够罢了。实际上,努力不是重点,常态化才是关键。

说句话糙理不糙的话:小姐不能有了性欲才接客;作者不能有了灵感才写字。昙花一现的努力,都是伪努力。常态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3

1.积极的情绪排解方式。一有负面情绪,可以强化一个心理小练习--“2minutesdistraction”两分钟分心法。我曾看过一个TED演讲,说研究表明,哪怕只是分心短短两分钟都足以打破那一刻你穷思竭虑的心理需求。所以每次当担心、烦恼、纠结或负面情绪出现时,就强迫自己专注于其他的事情吧,直到那种感觉过去。一定要给自己的不良情绪设定时间截点,不要没完没了,沉浸其中,纠缠不休。

不开心就去跑步!跑步都会比瘫坐着无聊地刷手机,精神萎靡不振强多了!所以每天的运动:早起跑步和晚上睡前瑜伽要坚持。运动会让自己的精神状态不错,保持良好的精气神。

有助于心灵成长的两件事,有必要持续做,那就是读书和写作。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同样需要成长,这有助于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一个内心丰富、会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真正有思想的人,也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新的一年,我会努力实践这些排解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不至于成为以后事业的瓶颈。

2.学习男人做事的方式。和男人是理性动物不同,女人是感性动物。要成就一番事业,女人必须忘掉自己的性别,像男人一样做事。就是不管情绪如何,该做的事必须做。

遇到困难,要学习男人做事的方式,直接砍掉心理建设过程,直奔主题:“解决问题”。

我曾对我先生诉苦:想想我的竞争对手每天都在更新,我也很想做到,可总是因为家庭、因为孩子我做不到。

我先生嗤之以鼻:“成功的人永远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找借口。中国人太聪明了,最擅长找各种借口,各种理由。”

我说:那我现在不是想改进问题,找办法嘛!

我先生:当你改进不了,就是借口了。我们做工程、做项目的时候,有时候施工方最会找理由找借口了,以逃避责任和困难。真正要做事情,没任何借口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是哦!一旦有了想法,就该像男人一样大胆地去尝试,并克服一切阻力去实现它,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时候,不要抱怨,而是立马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去思考解决办法和下一步的行动。

多年以前,我曾在电视上看过一段对湖南长沙"漂亮宝贝"连锁美发机构的女创始人的专访,她的气场、谈吐和从容自若的微笑,让人一看就感到是个有故事的女人。主持人问她: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越是在逆境中,越是在困难面前,就越是要迎难而上,想到千万种办法去解决。

"迎难而上"四个字,这位女强人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永不找借口!一切困难都是帮助自己变得更强大。

而如果要摆脱拖延症,绝招就是要学会识别并拒绝借口。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算得上“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尽管我们无法保证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如愿的,但起码我们不会有遗憾。

3.强化时间管理,战胜拖延。首先要严格执行作息表。现在娃娃们都长大了,我可以由以前的4点起床调整为5点起床了,每晚11点睡,午睡半小时。一天24小时可以这么安排:每天工作累计8.5小时(视频拍摄6.5小时+写作2小时);育儿3小时;学习和运动3小时(包括英语学习、跑步、读书、日记、瑜伽);睡觉6.5小时;以及做饭用餐3小时。

“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些年我尝到了早起的甜头。早起比晚睡好,更有效率、更健康,而且是整块没有干扰的时间,可以高效地工作。这样一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从源头遏制拖延,接下来的工作和状态就会保持一个有规律的良性循环。

朋友说:“家庭生活和带孩子付出的当然是时间成本。但责任也会让你更自律,你会把时间分割,分配,精准,执行,然后你的时间会比单身自由散漫时多出很多。”没错!每天的时间一定要切割成一块一块的,要有时间紧迫感和界限感。每一块时间段具体做什么,做好就放下,不能再因为工作A,影响工作B,顾此失彼。

平时坚持“5分钟行动原则”。即五分钟能做完的事情马上就去做;五分钟做不完的马上先做一点点。每件事都给自己一个具体的时间截点完成,不容置疑和商量,光想不做都是假把式。

4.列计划。一定要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把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满足。坚持一丝不苟地在我的手账计划本上列出长期目标、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在日程挂历上列出每天要拍的视频工作计划,包括数量和拍摄主题。每天的日计划突出重点原则,按优先顺序排列好,确保每天首要完成最重要的工作。每完成一项工作,就划上五角星。

为了避免间歇式努力再次爆发,日常更新失败,一定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持续行动计划,保证自媒体平台每日更新。譬如,在周末、旅行假期、寒暑假、春节前夕,视假期时间长短,将拍摄的视频提前录制好,并每天合理分配好。譬如为了保证暑假的日常更新,那就在5月和6月就开始提前做好7月和8月两个月的视频储备。

每晚睡觉前列好第二天的日计划和工作计划。这样,每天一睁眼,我就很清楚自己今天要做些什么,不用再耗费脑力去思考,只需要按照当日的执行清单,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去完成,而且每完成一个任务我就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每晚提前思考,第二天早上起来只需一丝不苟的执行,将思考和执行分开。

就这样,把一些长远的、抽象的目标变成一种毫不费力的每日行动,并且能够在这种踏踏实实的行动中获得足够的意义感和成就感。

5.学会总结和复盘。除了要列计划,总结和复盘也是每天必做的功课,所以每晚睡前一定要坚持写日记。回想每天的工作,对照自己的目标,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点;对于差异,深入分析,找到根因,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关键点,是学习的重要一环;总结经验,找出利弊得失,学到经验教训以及未来行动改进。只有做到总结和复盘,才算真正进步!

6.学会独处。孤独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因为它逼迫你学会独立和思考。学会独处,是人生的必修课。

我过去常常怕闷,怕孤独,不由自主就上微信和别人说说话,好像这样就能代表自己和外部世界还有联系,自己并不孤单。我忽然感到这是内部精神世界贫瘠的表现。灵魂是注定独行的。人应该学会享受孤独,回归本真的自我,在孤独中了解自己,独立思考和工作。

独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迈过这个坎,你就是自由的了。慢慢地,你会摆脱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并从外界的条条框框中挣脱出来,不再成为别人的期待,也不再为别人而活。

4

鉴于去年自己,过于执着追求事业,生活质量却整体下降的状态,我想主动规划一下未来我想要的人生。

1.事业与成就

努力积累专业能力,阅历和洞察力,积攒丰富的专业素养和经验。

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对一个写公号的人来说,是必备的专业素养。我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常常不及许多写公号的小伙伴,所以我写文会很难写出深度,发表深刻独到的见解。这些都是我需要努力提升和学习的地方。多看书多输入,多分析和总结。

沟通技能、与人相处合作的艺术都需要修炼,这同样是为了以后能团队化运作我的视频自媒体做事业储备。

2.个人身心健康

这包括情绪管理、构建丰富内在精神世界等等。同样,运动、合理的饮食和高质量的睡眠都是保证个人身心健康的前提。

3.家庭与和谐关系

“家和万事兴”。中年人的婚姻,当爱情消退,爱人关系转化为亲情时,爱的能力很重要。

记得我在桂林旅行时偶遇一对非常聊得来的新西兰夫妇,我问他们婚姻和谐的秘诀是什么?他们相视而笑,说,每天,不要问对方,你爱不爱我?而是,要对他说:我爱你。每天如此。后来,具体到婚姻中出现的问题,我才终于明白了这对新西兰老夫妻对我说这句话的含义。

即使“爱情”的感觉已经消逝了,我们依然可以继续爱的行动。例如花时间去陪伴对方,制造一些小浪漫和惊喜,欣赏和鼓励对方,用心聆听对方内心的声音,增添一些生活的仪式感和情趣,并且努力避免一切会破坏彼此信任的事情,只有这样爱才有可能一直维持下去。

4.外在形象与气质

这包括自己的妆容、服饰、身材、仪态和气质。这些都有助于增添个人魅力和自信。

5.业余爱好

包括读书、绘画、写作、英语、瑜伽、跑步等。

这些都有助于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6.生活品质

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提升艺术鉴赏力,时尚品味、美食和茶道技能,每年有适量的旅行度假。

我把事业、健康与家庭关系列入首要三位,是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根基。而且从幸福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它们的ROI“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如果我们能够优先把时间投入在这些事情上,趁早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优秀的习惯,那么我们的下半生必定会因此受益无穷。

而后三位的内容对我来说也挺重要,然而它们并不是人生最核心的部分,它们的意义在于提升人生格调,丰富生活的色彩,让闲暇时光变得更充实更快乐,从整体上提升生活品质。当然,我会先确保自己在首要三位最重要的事情上的投入,再考虑这些精神层面的追求。

我想通过这种主动设计人生的方式,一步一步清晰地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师。

改变自己的性格不易,一步到位,根断一些坏习惯也许会很困难,所以不必设定过高难以实现的期望值,珍惜每一点一滴的进步,珍惜自己培养的好习惯,不轻易放弃,便好。

5

高晓松说:人生的下半场是自己。

过完春节,便到了“四十不惑”的关口,我忽然对未来有种心慌,我由衷地不想再重复过去那种间歇式努力的常态,我彻底厌倦那种低质量的生活状态了,我迫切想有质的突破,过上高度自律的生活。

因此,时隔半年后,我决定通过写作完成一次自我救赎。这篇文,我写了整整两天,剖析自己的过程异常痛苦,但我想只有深刻反省我才会改进和进步。

三毛说:我向来不觉得自己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我想,我也是,我渴望改变,拒绝平庸,拒绝成为大多数人的间歇式努力,我想走出舒适区,追求卓越。

一旦下定决心,就全力以赴。真正配得上“努力”两个字。我渴望常态化的努力,使之成为生命里不可分割的部分。

其实Alice每次分享一点自己的心路历程,都需要鼓足勇气,因为真心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但如何安放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自己和解,都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乐于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希望对你也能有点滴启发和思考。

印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说:“我最后的祝福,要留给那些知道我并不完美、却依然爱的人”。谢谢你,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并支持我。希望你也能做自己的人生规划师,能有勇气、有信念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