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寸旅行箱
当1951年,Vantage这个名字首次以高性能发动机选项出现在阿斯顿马丁DB2车型上的时候,David Brown爵士除了对极致速度和各项赛事充满渴望之外,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后,
当1951年,Vantage这个名字首次以高性能发动机选项出现在阿斯顿马丁DB2车型上的时候,David Brown爵士除了对极致速度和各项赛事充满渴望之外,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后,由英国Gaydon工厂生产的首款Vantage车型,会成为该品牌历史上最畅销的车型,累计销量达到25000台。他更不会想到2017年11月21日于全球同步上市的全新一代Vantage,一经发售便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热烈反响。而包括中国地区的客户们,为了能在2018年第三季度得到这台车,或许只能寄希望于服务他们的销售能够及时将订单录入阿斯顿马丁的系统之中。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近距离触摸到这台百公里加速仅3.6秒的超级跑车。在暖意未消的12月初,在阿斯顿马丁位于浦东新区的销售公司展厅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这台具有极简设计美感的双门双座运动型跑车。
全新一代阿斯顿马丁Vantage的整体设计灵感主要源于该品牌过去三年中发布的两款重要车型--
从整体的比例上看,全新Vantage高度还原了在电影《007:幽灵党》中收获大量影迷和车迷好评的“邦德之车”DB10;
另一方面则是汲取了Aston Martin Vulcan“火神”的两个最具特色的设计元素。
首先就是标志性的前脸造型,车头是贴地感极强的阿斯顿马丁经典造型进气口,它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和成型的碳纤维结构,不仅能够带来极具攻击性的视觉冲击,而且可以实实在在地为车辆前部空气动力学提供支持。其细密的网格中间,是大口径的发动机进气口,两侧气道则直接通向车轮,在高速行驶时为车轮提供更出色的通风效果。
第二大相似之处就在于车后部的大尺寸扩散器。它能够在车底形成负压,并避免后轮产生的乱流干扰,使车辆尾部下方气流能从中央快速导出。而尾部上方的上翘式尾翼同样可以产生足够强大的下压力,也与DB11的“风刃”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此同时,车辆配备的新型侧腮巧妙融入车身设计,将气流从前轮拱罩导出以减小气压。侧腮连同显眼的上翘式尾翼助力新车产生强大的下压力。
除了空气动力学套件,为了强化Vantage的操控性能、提升高速行驶的稳定性,阿斯顿马丁的工程师们对这台车的车身结构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先考虑的是平衡性、强度、刚度、重量效率以及操控的纯粹性和连贯性等要素。继承自DB11的底盘首次采用的粘合成型铝制结构车身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重新开发了约70%的结构件。例如刚性连接的后副车架、专门研发的Pirelli P Zero轮胎以及新一代自适应减震系统;后副车架的设计能够增强驾驶者与路面的沟通感,使反馈更为直接;配合采用Skyhook技术,提供三种驾驶模式:运动(Sport)、运动+(Sport Plus)和赛道(Track)模式。
在车身电子系统方面,全新Vantage也是第一款搭载E-Diff(电子后差速器)的阿斯顿•马丁车型。E-Diff与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协同工作,能够根据车辆运行状况相应地将发动机动力传递至车轮。
和传统的限滑差速器(LSD)不同的是,E-Diff能够在毫秒间完全开闭。得益于速度与响应上的优势,E-Diff在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时能够实现对车辆动态表现的精细控制,无论是直线行驶还是弯道控制都游刃有余。
当然,能让这台长度不过4465毫米的双座跑车迸发出3.6秒百公里加速时间和314km/h极速表现的最关键因素,就在于它座舱前部搭载的一台4.0L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510匹马力和685牛米的扭矩用以驱动整备质量1530公斤的Vantage,我想任何人都会为之心动的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台Vantage的车壳之下,工程师们并没有按照常规将发动机和变速箱“捆绑”在一起,而是将ZF的8速自动变速器安置在了后轴之前。此举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发动机的动力可以通过变速箱更直接地传递至用于驱动车辆的后轮,同时近乎中置设计的发动机更贴近驾驶者,既能带来更直接的声音刺激,也使得Vantage成为一台前后配重比50:50的后驱跑车。
通过采用一整套包含动态稳定控制和动态扭矩矢量分配系统的精密电子设备,Vantage可以实现优异操控和畅快驾驭。而随速感应式电动助力转向从最左转到最右仅为2.4圈,也为全新Vantage带来集操控灵敏度、精准度和迅捷性为一体的完美操控体验。
和不少强调运动的超级跑车不同,全新Vantage对于内饰的设计和选材并没有因为性能的强悍而失去应有的豪华质感。
设计师在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座舱内,用犀利紧凑的线条取代了绵长流畅的曲线设计,营造出运动氛围并极富侵略性的本质,而高腰线的内饰设计及较低的驾驶坐姿带来更加沉浸式的驾驶体验。
在细节方面,Vantage采用了一系列旋钮式和拨片式按键,此外换挡按键布局优化,依照三角形分布,从而将主要控件集中布置在明确清晰的功能分区内。甚至在中间的控制区域部分,我们看到了一套类似于奔驰Comand系统的组合模块。
另外可以很明显的看到,Vantage的方向盘既非传统汽车内的正圆形,也非传统运动型跑车具备的平底样式,而是一个类似于圆形和方形的结合体。用阿斯顿马丁的话来说,这一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人在驾驶时的转向手感、3点和9点位的握感,以及它在激烈驾驶是所能带来的精确程度。
在乘坐感受上,新车较前代车型提供更加宽裕的驾乘空间,尤其头部空间更加充裕。同时通过设计上的优化,让两侧的乘员进出车舱时会显得更为轻松,而不会像很多跑车那般令人有些难堪。并且在座椅皮革的选材上,Vantage选择了手感细腻上乘的皮革,经过特殊处理,使得有皮肤过敏的乘客也可直接触摸。
有趣的是,在介绍这台跑车时,阿斯顿马丁给Vantage增加了一个前缀:兼顾日常实用性。
在它的门板下方,有一处尺寸不算小的储物格;在两把座椅中间,有可以放置VOSS水瓶的凹槽;座椅后方有能够放下随身挎包甚至是健身包的空间;而打开后备箱盖,下方则是一个容积达到350L的行李箱空间,可以毫无压力地放下一具高尔夫球包或者一个34寸的Rimowa铝合金旅行箱。
全新一代Vantage是阿斯顿马丁“第二个百年计划”下的第二款全新产品。在这个全世界都在喊着“节能减排”的时代里,它依然通过Vantage在坚持着对于纯粹驾驶乐趣的追求--当然,如今的这台V8不仅动力更强,每公里245克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证明了阿斯顿马丁在努力寻求着动力与环保之间的平衡。只不过理性告诉他们,距离真正的新能源时代还有些时间,所以年轻的新贵们依然需要Vantage这样的产品。
实际上,不仅是新贵们,我想任何一个对速度、对操控拥有渴望的人,都不会拒绝Vantage的存在。据说,有客户已经支付了数百万元,为的就是最早得到它,据说,明年年中便会在国内得到Vantage的试驾车。
对了,这台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的中国市场售价为1998000元。比起它的那些“大哥”们,或许它真的能在小众的市场里掀起一片涟漪来。而他们的英国总部为了让Vantage看起来更性感,也是专门找了一位流弊的摄影师拍了一条视频,不知道看了之后会不会雄起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