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出境旅游市场迎利好

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增长情况如何?
据报道,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等机构近日在京发布了《2017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8年发展预测》,《分析》指出,2017年中国旅游经济继续保持

出境旅游市场迎利好

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增长情况如何?

据报道,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等机构近日在京发布了《2017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8年发展预测》,《分析》指出,2017年中国旅游经济继续保持良好运行态势,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17%和16.55%。

报道称,数据显示出境旅游市场增长稳定,入境市场增长近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全面恢复增长通道,全年国际旅游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发展,预计全年我国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超过5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3万亿元,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都将超过10%,全面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

2017年旅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持续优化,旅游经济继续保持良好运行态势,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出境市场平稳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厕所革命和全域旅游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共识,旅游服务质量稳中有升,区域旅游均衡化趋势逐步显现,旅游在外交等事务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017年前三季度旅游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75.57,处于“基本满意”水平。

境内外游客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认可度增强,旅行服务等行业质量评价大幅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稳中有升,行业服务持续优化。

...

为何说中国出境旅游消费市场有巨大的潜力?

据报道,11月6日,在2017年世界旅游交易会(伦敦)召开之际,论坛邀请联合会专家、会员代表探讨了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下的中国市场特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市场份额巨大。

报道称,中国游客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特性上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与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签证政策的放宽有关,日本、韩国等中国邻国都见证了中国游客数量的显著增长,欧洲正在迎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未来中国游客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分析人士称,吸引中国游客,旅游产品非常重要。

购物,特别是奢侈品的购物,是吸引中国游客的一个关键点,伦敦在这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既有家喻户晓的观光景点,又有许多购物中心,可以同时满足中国游客游览和购物的需求。

专家表示,2016年中国出境游达1.22亿人次,占世界出境游总消费的20%,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各国应该适应中国出境游的新特点,发掘自身文化特色,为中国游客提供独特的旅行体验,提供个性化的、量身打造的产品和服务,加强线上服务,改善游客的线上体验。

希望中国的市场的经济的潜力可以不断被发掘!...

【出境旅游带来的影响】中国出境游消费如此多,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

据报道,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

《报告》显示,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与消费增长趋势虽然放缓,但中国出境旅游需求依然潜力巨大,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更加成熟和理性。

报道称,从总量上来看,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总量与消费增长都呈现出趋缓的态势。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22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3%与5.07%,2016年占出境游总数的31.24%,与2015年的26.72%相比,提升了将近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游客的脚步渐行渐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游客的脚步渐行渐远,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量快速增长,2016年达到约5000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民众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交流,经济增长是出境旅游的主要推动因素,西部地区与“新一线”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上升。

相关人士表示,中国游客的消费方式正在实现从“买买买”到“游游游”的理性转变。

调查结果显示,首次出境旅游的游客居多,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是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出境游花费的主要项目为购物、参团费用、餐饮和景点门票等。

尽管购物仍然为花费最高的项目,但其比重已经减小。

随着宏观经济、基础设施、市场政策等发展环境持续完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中国游客旅游需求多样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分享经济、支付手段等新技术和新政策将有效扩大旅游供给。

...

中国出境游热潮带来了什么?

中国出境游热潮带来消费红利 走出去发展谋求共赢。

在2017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来自波兰的安娜(左)和来自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张凤媚合影留念。

人民视觉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中国旅游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通过兼并收购,中外企业联手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体验和服务,满足游客“消费升级”的需求 境外游稳定增长,中国旅游企业加快全球布局 中国旅游业界无论是投资并购还是业务拓展均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近两年中国旅游企业拓展欧美市场更为频繁 日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598个旅游目的地在2017年上半年共迎来5.98亿国际游客,同比增长3600万人。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跨境旅游需求推动了全球游客数量的增长,中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持续表现出稳定的跨境消费增长态势。

面对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近年来,中国旅游企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兼并收购成为热点,投资布局的全球化更加明显。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酒店投资就超过100亿美元。

近日,中国最大在线旅游公司携程与美国马格努森酒店集团正式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对优质地接社进行战略投资与合作,更好地把控目的地服务的质量,提供从预订到出游一站式服务,为数量日益增长的出境游旅客争取更多入住优惠。

此前,携程与美国三大华人旅行社达成战略投资与合作,全面布局北美旅游市场。

据估计,随着四方合作的达成,每年将服务中国赴美旅游者100万人次,相当于每3个赴美游客就将有一人选择携程。

2016年11月,携程与英国天巡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达成收购协议。

这是携程在构建国际旅游生态圈的道路上的又一次布局,标志着其国际合作与国际化进程迈出新步伐。

停靠于意大利威尼斯蒙法尔科内的“盛世公主”号邮轮今年3月开启首航。

这艘邮轮专门为中国游客量身设计,计划在中国全年航季运营。

提升服务质量,让出境游像在国内一样方便 旅游业与零售、金融、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出境游业态更加多元化,中外旅游企业合作模式在不断拓展 联手国际领先伙伴,着力加强本土化经营 中国旅游企业必须逐步强化其满足本地游客需求的能力,本土化经营是必修课 “旅游企业在海外最重要的是要清楚产品定位和目标客户群,在适应当地市场的同时,发挥中国企业的优势。

” 法国文华旅行社董事长李晓彤认为,旅游是一个服务行业,也是一种商业运作,更是一种文化体验。

中国和欧洲国家国情不同,法律规定、风土人情也不同。

因此,对欧洲市场上客户的需求和习惯要有精准和细致的把握,有针对性地打造有价值的旅游品牌。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市场份额大吗?

据报道,国际旅游目的地管理及推广问题专家、英格兰国家旅游局前局长罗杰·卡特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游客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特性上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与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签证政策的放宽有关。

各国人民的旅游习惯都是先去往自己临近的国家,然后再去更远的地方,所以日本、韩国等中国邻国都见证了中国游客数量的显著增长,欧洲正在迎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未来中国游客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罗杰·卡特发现,中国游客在旅游中最显著的习惯之一就是购物,因此他们喜欢去往有“大品牌”的地方。

“大品牌”不仅包括奢侈品牌,还包括家喻户晓的景点,例如伦敦塔桥、大本钟等,中国游客喜欢去这些著名景点拍照。

以前中国人更喜欢在景点外部拍照,现在他们越来越对景点的“内部”感兴趣,对文化景观有了兴趣,也越来越喜欢自由行。

罗杰·卡特先生认为,吸引中国游客,旅游产品非常重要。

购物,特别是奢侈品的购物,是吸引中国游客的一个关键点,伦敦在这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既有家喻户晓的观光景点,又有许多购物中心,可以同时满足中国游客游览和购物的需求,所以中国游客来到英国会首先考虑伦敦,伦敦北部的比斯特购物村更是中国游客必到之处。

然后他们会考虑到曼彻斯特以及苏格兰进一步深度游。

苏格兰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产特色,苏格兰格子裙、风笛对中国人都非常有吸引力,虽然目前去往苏格兰的中国游客还没有去伦敦的多,但以后很有潜力。

此外,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向与会专家分享了《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6~2017)》。

李宝春说,2016年中国出境游达1.22亿人次,占世界出境游总消费的20%,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他认为,世界各国旅游城市和相关旅游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吸引中国游客:一是适应中国出境游的新特点,发掘自身文化特色,为中国游客提供独特的旅行体验;二是对中国出境游游客进行研究,提供个性化的、量身打造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加强线上服务,改善游客的线上体验。

...

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出国旅游

前不久,笔者利用年假到欧洲旅行,近两周时间里,进古堡、赏佳景、尝美食,一路下来,除了机票,最大的花费是住宿、租车、吃饭。

至于门票,古堡、博物馆门票价格一般不过十几欧元。

景区内的穿梭巴士,很多是免费,小镇也不收门票。

联想到之前在国内南方某地的旅行:每人门票230元,缆车票170元(上下山),景区内部巴士票价19元……我们一家三口,光这些费用就1300多元。

两相对比,令人感慨。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亿人次,预计今年出境旅游人数将超1.2亿人次。

回到2000年,我国内地出境游人数只有1050万人次,15年来增长速度世界少见。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赴日本、韩国、东南亚等热门出境游线路全线暴涨平心而论,休闲度假“舍近求远”,出境人数激增,与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很有关系,而汇率利好、签证放宽等,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出境游的热情。

但也要承认,国内景区门票价格高、交通堵、食宿难、秩序差等,也是将很多游客“推向”国外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大多超过百元,有的甚至超过300元。

虽然有国家发改委的“禁涨令”,但景区门票涨价的脚步从未停止。

在黄山风景区,“进山”的综合花费已经达到了550元/人。

用这笔钱,把法国卢浮宫、美国黄石公园、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的门票全买一遍都用不完。

而许多景区存在的黑导游、黑商户、黑旅行社等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行为,更令游客怨愤。

不可否认,在旅游旺季,国外一些旅游城市也存在门票涨价、市场秩序不佳等问题。

但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多用完善法律行规等约束从业者,不敢肆意妄为。

反观国内某些旅游热点城市,相关管理者、旅游从业者往往以“黄金周客流大”作为自己放松监管的借口,以至对非法行为视而不见、毫无作为,暗中助长“宰客”之风。

这些景区倘不能在保障游客权益方面有所改进,那么,不仅会把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推到异地、推向境外,对吸引境外游客也有负面影响。

游客是发展旅游的根本。

人来了,才能拉动消费,繁荣经济。

解决国内旅游体验不佳、争相“出境”问题,不仅需要监管部门和地方担起责任,用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对不合理收费和涨价严格规范,对宰客欺客行为严加打击;也需要尽快改变旅游产品形态、提升旅游品质,而不是一味盯着门票不放。

只有一手整治旅游环境,一手创新旅游产品,综合发展住宿、餐饮、娱乐等休闲产业,才能让旅行更有“味道”、让游客更有信心。

主题酒店、旅游营地、旅游小镇、演艺、温泉等,都是旅游转型的方向。

这不仅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也有利于形成景区和旅游者共享、共融的一种发展状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