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在北京旅行的手抄报

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成立于1963年,目前已形成了一校四址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格局。现有99个教学班,3559名学生,260余名教职工,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公办小学。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

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成立于1963年,目前已形成了一校四址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格局。现有99个教学班,3559名学生,260余名教职工,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公办小学。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心育特色校,全国艺术教育、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优秀少先队大队,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校园,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称号。

(一)顶层设计,优化管理,为文明校园创建保驾护航

学校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由党总支牵头,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始终把创建工作与学校品牌建设,中心工作融为一体。

学校以丰富的党建活动为抓手,以先进的党建文化团结人、凝聚人、教育人、感染人。组织教师观看长征影片,用前辈的精神引领教师做时代先锋,重走华蓥山游击小道,感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解读党章,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提高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调整组织机构,设立教师发展、学生活动、课程管理和后勤服务四个中心,采取块状线性网络管理方式开展工作。

学校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校长负责制和机构调整为保障,以公民教育为抓手,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二)以课程建设推进公民教育,打造思想道德教育的磁场

学校以“公民教育”为办学特色,确立了“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六小’公民,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学校以课程建设推进公民教育,创新了育人形式,打造了思想道德教育磁场,夯实了文明校园的根基。

显性课程,让公民素养“聚沙成塔”。学校基于“为心灵提供温度,为梦想积蓄力量”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开设了人文艺术、科技创新、体育实践等130门选修课程及30余个社团,其中金帆管乐团、舞蹈、京剧、戏剧、机器人、木偶、田径等被评为市区级精品社团。通过开发《公民教育》《创客空间》《职业规划》《食育》等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节俭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隐性课程,让“正能量”播撒学生心中。通过每日升旗制度,开学典礼、建队活动等“典礼仪式”,感染人、教育人。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时代小公民”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依托周边部队资源,走进军营、开展国防教育、设立少年军校,增强爱国卫家的责任意识。与四川、山西、河南开展手拉手及爱心捐助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志愿服务精神。

(三)优化阵地建设,拓展育人渠道

注重校内外宣传阵地建设。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电视台、数字化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全面展现学校工作动态,及时推送校园新闻,传播积极育人理念,提升师生的公民意识。通过班队活动课、晨会,系统地开展文明教育活动。利用黑板报、电子屏、文明墙、专栏橱窗等宣传阵地,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拓展育人渠道,提高育人实效。

注重“一室一品”育人场所建设。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建设多个各具特色的专业教室,如海洋教室、京剧教室、形体教室、汽车模型教室、创意搭建教室、恐龙1+1场景课堂。发挥图书馆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发阅读评价系统,以cmis卡为基础,开通校园一卡通,实现自主借阅,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活动阵地的优化,为文明校园的创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守住底线,追求特色,为文明校园创建提供专业支撑

学校坚持“守住底线追求特色”的工作思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专、有特色、求发展的教师队伍。

塑造美好师德形象。学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激励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教师聆听道德模范事迹,汲取榜样力量。加强培训,转变观念,丰盈教育方法。开展“讲述我和学生间的故事”叙事交流活动,智慧碰撞,积累教育经验。评选师德标兵、我喜爱的老师、优秀党团员和先进班组,激发教师爱岗、爱生情怀。开展支教活动,激发教师的奉献精神。

提升规范水平,引领专业发展。学校制定了作业评价标准,现场备课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标准,以底线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学校以“互动课堂教学研究”“课程建设”等课题引领,组建教育教学研究团队,逐渐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

(五)文化浸润发展,提升学校软实力,用文明滋养校园

在集团化办学的路上,我们秉承多年积淀的“唯实、尚和、同济”的学校精神,在继承与发展中形成了“公民教育”办学特色,制定了特色发展规划,使集团内学校释放出独特的文化气质。

学校形成了“选择、珍视、行动”的课程文化,“民主、尊重、求知”的课堂文化,“分享、信任、互助”的教师文化。以文化浸润发展,提升了学校的软实力。

形成系列文创产品。《公民教育》校本教材,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被师生广泛认同。征集并设计的奖状、吉祥物“众众”得到同学们的喜爱。提出了“六小公民48字”要求,创编的《“六小公民”三字歌》歌曲广为传唱。舞台剧《童梦百年》、教育戏剧《一颗珠子的神奇旅行》《心在这里相遇》,得到师生及社会的认可。学校坚持将实现学校的文化认同作为集团发展建设的核心工作,使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的过程成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品牌增值的过程。

形成多彩系列文化活动。“每月一节”“‘健之缘盛’杯教育集团足球联赛”“科考夏(冬)令营”异彩纷呈,使孩子们在活动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六)建设优美校园,让环境富有教育意义,为文明校园增色

学校环境有提升,逐步完成了“鹿鸣毓秀、小园香径、蝶舞竞速、松影爱意、玉兰馨远、艺海流连、桃李芳菲、清风竹影”等校园八景建设。校园里,图文并茂的文明提示语,文明墙上一张张照片展现着学生们良好的文明素养。保安、教师、学生、社区志愿者组成了校园志愿服务队,确保校园文明、安全、稳定。

学校着力打造公共区域环境,让人成为环境中的最美风景。以“文明走路、文明用餐、文明说话”三方面进行校园公共区域管理,使学生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观念得到增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文明校园建设得到有效提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