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休学去旅行
每个学期,厦大学子都有很多赴台交流的机会。赴台交流生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交流的流程又是怎样的呢?快让小夏带你一探究竟赴台交流知多少-北部笙汐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传播
每个学期,厦大学子都有很多赴台交流的机会。赴台交流生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交流的流程又是怎样的呢?快让小夏带你一探究竟
赴台交流知多少


-
北部

笙汐
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传播学专业
交流院校:淡江大学
交流时间:2017.2.10 - 6.23
我赴台交流的学校是位于新北市淡水区的淡江大学。淡水是一个有着湿润海风和美好日落的小地方,小小的淡大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榕树和凤凰花也总能给我一种母校般的熟悉感。
赴淡大的交流生住在校外的宿舍里,每天走路到学校要二十分钟。早上上学时,在街道边的早餐店坐下来,点上一份台湾独有的蛋饼和奶茶,时不时还会被老板送一片培根或者一份软糯的萝卜糕,于是一整天都被这种小确幸温柔包裹。




台湾的学校里吃饭的地方少之又少,可以说几乎是没有食堂的。学生们主要是在校门口的小店里吃饭,很多大学附近也由此形成了小吃街或者夜市--台湾很有名的逢甲夜市就是由此而来。
校园里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所有教学楼的大门进去就直接到了二楼或三楼,而真正的一楼往往在地下;上课的地点通常很有趣,比如文学院的专业课居然要跑到游泳馆或者化学馆去上;校园里的社团活动也非常丰富。台湾的老师总是对大陆赴台交流生充满了好奇,比如我的所有任课老师居然都能记住我的名字,也总会在上课时满脸慈祥地朝我微笑:“让我们来听听从大陆来交流的同学的看法……”


谈到在台湾的交换生活,旅行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学期中的春假、清明节以及期末考完试返回大陆前的各种空闲时间,都成为交流生在整个台湾岛“大迁移”的最佳时机(这时也总会遇到热心的小哥或长者顺路让你搭个顺风车)。台湾好玩的地方很多,可以去台北的故宫和各种博物馆体验一段前所未有的文化丰旅,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和海也都有着极好的景致;骑机车沿台湾最南的垦丁海岸线而行,去看每一处相似却又各具风情的海,还有最浩瀚璀璨的星空。
大学时代赴台交流的机会难得,可以尝试着换种不一样的体验,换种不一样的生活。
-
中部

孟敬人
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政治学专业
交流院校:东海大学
交流时间:2017.2.10 - 6.24
我赴台交流的学校是素有"台湾最美大学"之称的东海大学。在短短的4个月里,从课堂上聆听老师的思想激荡,到课堂下与台湾学生的激情讨论;从台中夜市的流光溢彩,到阿里山的山峦叠翠……美好的求学时光转瞬即逝。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东海大学的自由开放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东海大学的教学环境和厦大十分相似,硬件条件也相差不多。东海大学的教学风格比较自由开放,比如老师们会在课堂上谈论时政、各抒已见。




其次,校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自主性也更强。例如学院每个学期都会安排一次出访,访问对象主要是岛内的对外机构。如果我们在理论上要学习哪些东西,那么学校也一定会安排我们到相应的机构去体验。在我看来,小学期课程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可以对这一点进行借鉴。
-
南部
-

陈奕柔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乡规划学系城市规划专业
交流院校:成功大学
交流时间:2017.2.17 -.6.24
我的专业不管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学业都很忙。我刚刚到台湾的那天,学校负责对接交换生的人知道我的专业后就直说:“那你要天天画图。”
在台湾,我们的设计课除了要做设计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除了设计图纸以外,我们还需要在期末的时候上交一本完整的研究报告。


台湾的老师会稍微照顾赴台交流生一点,也都挺喜欢提问交流生,可能他们比较感兴趣自己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曾经在那边选到过一门“都市美学”,刚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会弄清楚班上有多少个交流生,然后告诉班上的本地生我们在外交流很辛苦,让大家多多照顾我们。
出门在外当然也会有不习惯的地方。因为南部比较大,且交通也不太方便,我们交流生平时如果没有自行车或者机车就很难出门。台南有很多历史性建筑,因为专业的关系,我们也就蛮喜欢去看看,这种情况下基本都是本地学生骑机车带我们去的。还有一点是我刚去的时候就发现学校没有食堂,所以基本都要在外面吃饭,吃一顿的花销大概是我们自己学校食堂的两倍多。所以我刚结束交流回来的时候,真是觉得我们学校的食堂里面什么都又便宜又好吃。




让我感受非常深刻的是台湾人的礼貌和他们对外地人的友好。在台湾,最常见的交流用语是“谢谢”;而当你出门遇到迷路这一类的问题,不得已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助时,他们也大都愿意热情地伸出援手。
两岸历史上的隔阂使得我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不多。我们如果没有真正去过那边,也就不会真正了解那边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在那边的人因为受到媒体方面的影响,也有可能会对大陆产生一些误解。我们交流生除了学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交流。

-
赴台交流小贴士
☑学校选择:综合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学校本身与自身专业的契合度,这方面可以多咨询学长姐
☑面试内容:多为本人的基本情况、学习计划及交流目的等,可提前上网搜索并做好准备,面试时不要紧张,条理清楚地回答即可
☑必备证件:大通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入台证(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入出境许可证)、体检证明单(按照交流院校的要求自行前往出入境检疫局办理)、保险单(可选择在入台前或入台后进行办理)
☑必办手续:休学申请表(盖公寓办的章子时可自行选择是否保留宿舍床位,盖图书馆的章子时要先把借的书还完)、复学申请表(需在返校两周内办理)
☑必备物品:转换插头(台湾插座和大陆是不一样的)、插线板(从大陆带去的电器较多可考虑)、电脑(台湾键盘你是不会用的)、证件照、银行卡(选择在台湾取款手续费少或没有手续费的银行进行办理)
☑在台住宿:可选住宿舍或校外租房,出于安全性(有保安和监控)、便利性(有洗衣机、烘干机、厨房、健身房、会客室等设施)和互动性(可以结识其他交流生或本地生)考虑,小夏更推荐宿舍
☑手机卡:可以比较各大运营商的收费,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日常购物:台湾遍地都是平价美妆店(屈臣氏、康是美)和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7-11、Family Mart),日常购物非常方便
☑日常出行:交流院校所发的学生卡本身即具有悠游卡功能(储值即可刷卡乘坐公车、捷运、台铁、高铁等交通工具),提前购买高铁票可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台中的公车还可在十公里内免费乘坐哦
☑学分转换:交流院校会在个人交流结束后把成绩单寄到本校,学校国际处台港澳办的老师会通知前往领取,将其与填好的学分转换申请表和课程大纲交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最终交至本院教学秘书处即可

以上仅供有赴台意愿的宝宝们参考
做出决定前还请慎重考虑哦
厦门大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