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外省旅行准备

" 买这个,这对你家人身体好 "
" 快买,这个东西便宜又实惠 "
微友,你们随团出游听见过这样的话吗?




碰上这种情况
可要多长个心眼
谨防中了旅行团

" 买这个,这对你家人身体好 "

" 快买,这个东西便宜又实惠 "

微友,你们随团出游听见过这样的话吗?

碰上这种情况

可要多长个心眼

谨防中了旅行团的那些圈套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低价旅游团,这种旅游团往往以低廉的团费吸引游客,然后在旅行途中利用各种手段让游客消费,这样的行为既伤害了游客,也给当地的旅游市场抹了黑。最近,贵阳市的王先生向《百姓关注》反映,在贵阳也出现了低价旅游团。 旅游 " 套路 "

" 云南现在管得严了,云南的旅行社、云南开购物店的商家和导游就有不少来贵州发展了。" 王先生无奈地说。

王先生是一名旅游行业从业者,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贵州的旅行社主要是通过游客报团,从团费中获得利润,导游没有额外任务和工作要求。而现在一些入驻贵州的外地旅行社独特的盈利方式让王先生感到害怕。 王先生:现在已经开了七八家购物店,他们已经开始操作了,把团费压得特别低,从全国各地收人。 记者:低到什么程度呢?

王先生:黄果树 68 元一个人,包餐包车,黄果树的正规门票都是 180 元,其中的猫腻你就知道了。

记者了解到,王先生口中所称的猫腻,就是低价旅游团。这种旅游团用低于市场价很多的定价吸引游客报名参团旅游,主要游玩的地方就是景区的商店。 王先生:我了解到的,上个星期从成都来的一批游客,300 多元钱游贵州三天两夜。游客可以在各个酒店、各个网站报名,从外省组团来的最厉害,他们是零团费,购物下来达到 8 万到 9 万。 记者:游客知道是购物团吗?

王先生:不知道,上车才说,不买不行,你不买东西是要被导游骂的。

王先生说,这种团表面上看上去确实划算,然而一旦参团,导游会用各种方式给游客洗脑,让他们主动掏钱。这种案例在云南发生过多次。 云南案例视频截图

案例 | 云南导游嫌购物少骂游客:要为你们良心买单!

视频中,女导游向游客大发怒火:" 来云南你抱着什么心态,骗吃骗喝骗玩嘛?你们的良心和道德在哪里?一车人没人家一个人买得多,你们对得起谁?" 还称如果每个人不消费满 3 到 4 千元,将取消西双版纳的旅游。

导游的话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话里话外就是要强制游客消费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王先生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导游往往都拥有资格证,开设低价团的旅行社也是具有相关证照的。 电话采访

王先生:把云南那一套全部搬到贵州来了,如果我们贵州没有人管的话,我估计一年就把贵州旅游搞瘫痪了。

低价旅行团运作模式大曝光

按理说,导游的本职是引导游客感受山水之美,解决旅途中游客的一些问题,像上面这样的行为和导游的工作完全是本末倒置。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赚钱。

王先生说,这一切都是旅行社策划的,旅行社按 10 元一个人头收费,和购物店以签单的形式合作,导游宰客以后给旅行社把团费补齐,同时导游从购物店拿 30%的佣金。 从王先生的话语中,记者了解到,旅行社给予导游的硬性任务,还有购物商店给予的超高回扣,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下,一些导游很容易就做出令人意外的举动。 2016 年 11 月,江苏南通游客花 3000 多元跟随某旅行社游云南时,因拒绝购物遭到导游谩骂。 王先生表示,低价旅游团存在着亏损的风险,所以一般人还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往往是那些有突出的相关工作能力的导游主动要求带团。" 一般亏不了,一个团挣 8 万元钱不成问题。" 令人无奈的是,这样的模式俨然成为了一些业内人士公认的成熟体系,劝说游客付费的能力竟然成为某些旅行社评价导游专业素质的标准。 记者暗访

这种旅游模式,令人反感又担心,很可能造成贵州旅游市场的恶性发展。那么,在贵州是不是真的出现了这样的团呢?近日,记者以游客的身份,进行了暗访调查,来看记者调查。

记者走访黄果树景区

4 月 16 号,记者通过网络在一家旅行社报了一个低价团。

旅行社工作人员:黄果树有纯玩的和进店的,纯玩是 400 元,进店的是 248 元。

记者:进店的是要进一个购物店,必须要买东西吗?

旅行社工作人员:你有需求就买,没有需求不强制购买。

工作人员表明,如果想要优惠价,就得进一个购物店,但是不强制购买。最终,记者以 218 元每人的价格参了团。 购物店内的猫腻

4 月 17 日清晨是旅游团出发的时间,尽管并不是旺季,游客的数量着实不少,而且大多是外地游客。

上车后不久,导游开始向车上的游客介绍贵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旅游团到达了景区。 导游:我们这是一个品质购物团,只进一个店,所以我们的费用比较低,我们的行程是三个景点,只有一个购物店。 紧接着,游客们被带到黄果树之旅的第一站——黄果树馆。在每人领取了一个参观证后,游客们开始进门参观,导购员为游客讲解了一些银器和朱砂的历史。 然而来到店内,记者发现,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店。 导购员:银筷子有消炎和杀菌作用,用这种筷子吃饭健康一点,平时我们涂的口红里面有铅、汞。 记者:听上去不错,那价格是多少呢?

导购员:按克数来算,这个 38 克,1103 元。

随后,记者还看到一名店内导购在热情地推销东西。 导购员:我这样随意的敲怎么都敲不破,这里面是 999 的银子,喝了它可以软化血管,治疗高血压,水温达到 30 度以上可以释放出大量的银离子,杀死 650 种细菌,买回去送给爸妈是一辈子的健康,你高兴他也高兴。 在这名导购口中,这个内胆含银的杯子,俨然成了一个随身携带的净水器,功效好得不得了,当然了,价格自然也不低,小号为 1800 多元。 在店内

记者还发现了一样特殊的东西

导购:朱砂在地下形成的时间是非常长久的,吸收了天地之精华,有很大的阳气,人体的运气是由磁场决定的,这个可以佩戴,可以辟邪 , 开夜车的时候容易看见脏东西,这个可以镇住。 看到这里记者终于明白过来了

之前导游在车上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解

就是在为现在导购的推销做铺垫

游客进店前导游在车上讲解朱砂的妙用

当看到一些游客产生兴趣时,带团的导游竟然也开始帮忙推销起来。

记者在店内走访后发现,几乎所有店内商品的售价都不低。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游客买了东西。 当记者向带团导游了解情况时,对方也大方承认,游客的消费不仅能让他们拿提成,旅行社也给予了部分任务。 导游:我们多多少少有点产出,我回旅行社也能交差,我挣多挣少无所谓,旅行社亏得多了不太好,下次派活的时候他就会考虑先派谁,我们这个旅游行业就是这样的。 而当记者询问强制购物的现象时,导游也坦言,这和导游自身素质有关。" 如果你真的一分钱不买,每个导游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开心,可能有的会静下来,有的会爆发出来。" 1 个多小时后,记者开始了正式的黄果树之旅。幸运的是,记者并没有遭遇之前视频中云南导游强制购物的情况。 相关部门对此回应

对此,王先生说,一般强制购物的情况,是发生在外地报团进入贵州的游客,像记者这样在省内报团的,一般很少遭遇强制购物。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试图报一些省外到贵州旅游的低价旅游团,但均被对方以记者是本地人为由拒绝。 随后,记者也将问题向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进行了反映。 贵阳市旅游执法支队 市场检查科副科长 蓝魁:我们确实收到了外省游客投诉说遭到强制购物的情况,晓得有部分外省旅游团和导游在贵州进行低价旅游团操作。 蓝科长表示,目前从事导游工作已经没有地域限制,所以一些不良商家也看准了这种商机,为了保持旅游市场的稳定,从去年起他们已经多次组织专项打击活动。 贵阳市旅游执法支队 市场检查科副科长 蓝魁:今年 6 月份,我们要分批查,先查导游再排查旅行社。 同时蓝科长也提醒广大游客,千万不要选择那些所谓零团费的旅行社,报团时要先参考相关线路在旅游行业的市场指导价,尤其是热门景点。如果游客或导游们发现身边存在不正规的旅游团,或遇到类似的问题,请立即拨打 12301 行业投诉热线进行举报。 贵阳市旅游执法支队 市场检查科副科长 蓝魁:做好录音录像一旦查明我们会立即处理。

都说旅行是一场心灵的修行,然而正当你准备欣赏美景时,这种旅游行业里存在的乱象,让广大游客心里都添了堵。尤其是这种危险的低价旅游团,在这里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加大对这种不良现象的打击力度,同时也提醒某些旅行社,贵州旅游大环境正如日中天,在这个时候,不要为了你那一点小利益和大环境作对,那样你一定会得不偿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