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红色旅游ppt展示

ppt模板怎么样在桌面显示红色
据国家旅游局消息,10月1日,全国当天共接待游客1.13亿人次,同比增长10.5%,2日,接待游客1.14亿人次,同比增长9.9%,其中,特色旅游不断升温,红色旅游更是

红色旅游ppt展示

ppt模板怎么样在桌面显示红色

据国家旅游局消息,10月1日,全国当天共接待游客1.13亿人次,同比增长10.5%,2日,接待游客1.14亿人次,同比增长9.9%,其中,特色旅游不断升温,红色旅游更是表现抢眼。

报道称,10月2日,江西瑞金“一苏大”旧址,主席台上坐着几位身着红军军装的“干部”,台下聚满了游客,台上台下问答互动,气氛热烈。

这里正情景再现着当年“一苏大”的现场。

为了让青少年对革命传统教育感兴趣,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了互动教学模式,组织“红军人物猜猜猜”“党史知识大冲关”等趣味性较强的知识类游戏,“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红军运动会”、学编草鞋等体验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再现红军生活、战斗的场景。

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负责人表示,在形式上有创新,不死板,利用快板、话剧、视频、幻灯片等多种技术手段,精选内容,针对不同受众,挖掘不同的故事,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已在全国建立了25个红岩文化室。

网友纷纷表示,这是探索红岩文化传播的新途径,要紧贴时代发展需要!...

红色旅游的基本特点

红色旅游的学习性,主要是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

但是,这种学习不宜搞成灌输式的“现场报告会”,而应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的旅游教育,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制度。

如德国一些州就对中小学生进行反法西斯的修学旅游做了专门立法,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纳粹集中营等地游览参观,勿忘历史。

中国人的旅游与学习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有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

开展的红色旅游,是这个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它完全可以归类于修学的大类,定位于朝觐“革命圣地”的专题旅游,列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序列。

故事性是相对说教性而言,反映出人们对历史吸引物的取舍观。

到一些红色旅游点,给人的感觉是在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地区展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静态有余,动感不足,缺乏实景地厚重的历史感、独特的亲切感和“姹紫嫣红”的美感。

这里除了经济条件落后、展陈手段单一等因素外,也是在英雄史观等陈旧观念影响下产生的人为缺陷之一。

要让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有强烈吸引力的、大众愿意自费购买的旅游产品,还需要妥善处理红色教育与常规旅游的辩证关系,其中的关键是以小见大,以人说史。

历史典故往往形象、生动、有趣,容易让英雄走下圣坛,贴近群众和生活,产生亲和力。

因此,要深入发掘红色旅游中的历史人物故事,既要反映领袖、英雄等“大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

红色旅游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红色旅游是为了弘扬中国的民族精神。

红色旅游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一条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

我们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对于对红色旅游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总结出的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1、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

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

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

2、红色旅游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在国际经济学界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统计,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从事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

我国的红色旅游资源从东南沿海到雪域高原,从商业经济重镇到穷乡僻壤,绵延曲折,逶迤万里。

红色旅游带动了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老区的招商环境,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

比如当年红军医院旧址所在的井冈山小井村、琼崖革命根据地所在的琼海市椰子寨村,依靠红色资源迈上了小康之路。

3、发展红色旅游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契机,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内地很多地方都在对“红色景点”进行修缮。

湖南省花垣县对国立八中进行全面维修和保护。

国立八中也修缮了“国立八中旧址纪念碑”。

花垣县在保护修缮好花垣县第一届县委遗迹的同时。

保护和利用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其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红色旅游策划的市场定位应突破以往的国内市场分区划片、全面包容的惯例,主打五大城市,即:武汉、郑州、北京、上海、广州。

将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信阳市无可争议的国内一级优先开发旅游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独特的信阳旅游策划市场开拓模式。

来自巅峰智业的旅游策划专家刘锋博士分析:“红色旅游策划的市场定位,目前国内游客的集群式批发地,以上五市居民收入高、出游率高、观念成熟、人口基数大,影响力大、带动性强。

”除了武汉、郑州两市具有优越的地域优势外,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是华北、华东、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中心城市。

周边地区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观念更新、行为趋向等基本上是以其马首是瞻。

经济实力强盛地区的红色旅游策划势力扩张,最先会体现在文化、消费、世界观等方面向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区渗透。

旅游策划倾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只是体现在文化娱乐产品的销售方面,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对以上五大城市游客市场的极端关注,将有效地带动周边地区以及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块市场。

...

图片内容是红色金色的ppt适合什么色调

“红色”,是革命的象征,特指中国共产党,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鲜明时代性。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因此,红色旅游所体现和依存的“红色文化”,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形成的文化。

毛泽东等伟人以自己对马列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结合中国实际,将这种理论以特有的方式加以运用、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文化理念并获得广泛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杭州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展开全部 在杭州还有一些值得一看并细细品味的景点。

它们记载着历史,带你重回过去,追忆过往峥嵘岁月。

火热八月,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红色旅游好去处,带上孩子一起去追忆历史、缅怀先烈吧。

杭州党史馆:馆内展示了杭州党史各时期图片800多张,实物500多件,每件实物、每张图片背后,都有故事。

馆内还展出了杭州版“拉贝日记”——里面详实记录了日军在杭州的种种暴行。

江墅铁路遗址公园:江墅铁路是浙江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侵华日军将江墅铁路的北段即艮山门至拱宸桥段全部拆除,江墅铁路不复存在。

为了记录这段沧桑的历史,江墅铁路遗址公园现向市民开放。

富阳龙门古镇:龙门古镇历史悠久,是富阳的老革命根据地。

孙京良、孙庆元、孙成修、孙晓梅等抗战英雄值得我们去敬仰、缅怀。

这里还是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市党史教育基地。

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牌坊:此坊为纪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而建。

坊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墓草青”。

红色衙前展览馆:红色衙前展览馆介绍了衙前从钱塘江畔农耕渔猎的江南古城,到近代名震萧绍的红色农运圣地,再到如今社会主义现代新型工业化城镇的历史演变。

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是在金萧支队陈列室的基础上择址重建,并于2006年在金萧支队后勤基地总部所在地——山桑坞落成。

红色旅游景观的特点有哪些?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史迹。

它们作为中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我们今天的红色旅游资源。

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的红色旅游景观,内容丰富,而且特色鲜明。

红色旅游景观具有以下特点:(―)数量巨大在%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没有一个省份不留下革命前辈的足迹,一处处,一批批,构成了现代史史迹群。

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的就达127处之多。

至于省、市、县级重点保护的革命历史遗迹,数量就更多了。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红色故都——江西瑞金,现存的革命遗址和建筑物多达180多处,其中有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和“红井”等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n处;这里还保存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文物,是全国重点革命文物最多的县市之一,仅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馆里就珍藏着一万多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和资料。

(二) 内容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奋斗历程的内容;第二,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的革命活动的内容;第三,反映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内容;第四,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的内容;第五,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重要事件和地下工作,展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的内容;第六,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的内容;第七,反映老一辈无产革命家的成长经历和丰功伟绩,以及他们的伟大人格、崇高精神和革命事迹的内容;第八,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烈士的主要事迹,彰显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内容。

以上八方面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

(三) 分布广泛,各具鲜明的主题20世纪20年代以后,革命如汹涌浪潮席卷中华大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数量庞大的现代史迹分布广泛。

它们如同夜空中的星斗,散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

各地在众多的革命史迹中,开发出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它们是: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两江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源”,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以皖南、苏北和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以上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再加上广东省、海南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覆盖了我国大陆的31个省份。

这些旅游区不同主题形象之形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主要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长沙、武汉和广州等大城市中,因此这一时期的遗迹多留存在这些城市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主要活动于中西部偏远落后的山区和农村,因此这一时期的遗迹集中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和宁夏一带。

在抗日战争中,.战场主要在华北、华东、华中和东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枢在西北地区,所以重要的抗日战争遗迹多在上述地区。

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利用在西北、华北和华东固有的优势,迅速将革命力量向东北扩展,直至进人北京,最终取得全国的胜利,因而这一时期的重要遗迹多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

(四)类型多样我国红色旅游景观构成的类型极为丰富,主要可以分为:革命圣地,例如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延安革命纪念地和西柏坡革命纪念地等;重大事件发生地,例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原江西大旅社)、永新县三湾改编旧址、临潼兵谏亭(西安事变)、宛平城(“七七事变”)和北京市...

发展红色旅游,从经济角度看有何意义

在处理老少边穷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关系中,红色旅游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各类世界组织都关注贫困问题,“减贫旅游”(PPT)的概念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就是用旅游的办法来减轻贫困,使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增加革命老区人民就业。

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将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一些旅游专家认为,在我国,每接待20名国外游客,就可为我国创造一个就业机会,每接待150名国内游客,也为地方创造一个就业机会。

例如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使茨坪镇吸纳就业人口近6000人。

增加革命老区人民收入。

只要利益分配得当,旅游开发完全可以给景区内的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

如河北嶂石岩景区,由于旅游业的开发,199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就已经达到3000多元,周围乡村农民达到1600多元,比景区开发前增加了10余倍和6~7倍。

井冈山小井村,村民们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过300元,现在家家户户开农家乐旅游餐馆,销售土特产、旅游工艺品等,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

在井冈山山下的泰和县桥头乡,当地农民发挥毗邻井冈山的优势,办起了度假村,年纳税额达30余万元。

开阔老区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是相对封闭的产业,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对较少。

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农民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可以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促进老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大力改善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对外联系的便捷性以及住宿、游览的舒适度。

通过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可以将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吸引发达地区的投资,带动商贸服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老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为了大力发展井冈山的红色旅游,江西新修了井冈山机场,使老区对外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红色旅游研究背景

简介:红色旅游是在2004年年底时正式提出的、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

这包括了各个革命圣地。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将构成发展红色旅游的强大物质基础,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的: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把红色旅游进行规划实施。

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形式,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纲要内容认为,发展红色旅游,是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范围:1、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相关的景点。

2、与红军长征相关的景点。

3、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游击队抗日相关的景点。

4、与解放战争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景点。

5、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在中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的主要事迹的景点。

发展目标:红色旅游加快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2004至2007年参加红色旅游人数的增长速度要达到15%左右,2008至2010年要达到18%左右。

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其成为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效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产品项目成熟、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密切结合、交通连接顺畅、选择性和适应性强,受广大旅游者普遍欢迎的热点旅游线。

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使80%以上达到国家旅游景区3A级以上标准,其中40%要达到4A级标准。

到2007年,争取有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争取有8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

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和宣讲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规划期内普遍得到修缮。

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

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重要意义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红色旅游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

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

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

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红色旅游的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

红色旅游这种特殊的旅游形式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以特殊的历史遗迹和文物等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

有利的政治因素和红色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使红色旅游在发展初期是以政策—资源为导向的。

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 ,目前我国“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较突出 ,要改善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紧跟国家发展政策与步骤的情况下 ,须将红色旅游的特色展现出来 ,我们要作好红色旅游的发展研究工作。

(一) 分析优势 ,合理定位红色旅游的火爆搅得很多投资商、地方政府官员和景区的管理者心里痒痒的 ,很多地区就不顾自己地方的情况 ,违背旅游经济规律 ,胡乱上项目 ,胡乱开发。

结果是低质量、低品位带来了低效益 ,同时 ,盲目开发 ,破坏了资源。

科学发展“红色旅游”,必须认清“红色旅游”在当地旅游资源中占有什么地位 ,通过全面地分析 ,给予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

如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连接成片 ,井冈山、韶山、彭德怀故居、花明楼等“红色旅游”资源均位于湖南省或其周边地区 ,所以可以把“红色旅游”作为主打形象。

但那些资源相对零星、单一 ,只有区域性影响的地方 ,就不一定要把“红色旅游”作为当地旅游的“主打”形象 ,而要考虑当地什么旅游资源最富有吸引力、最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

因此 ,在红色旅游开发认识上要从实际出发 ,准确定位。

要科学编制本地旅游开发规划 ,对开发的目标、内容、步骤做出合理的安排。

一要把握好该资源在全国全省及本区域同类资源中的地位 ,既面对现实 ,又要充分考虑开发的潜力 ;二要考虑红色旅游资源在本地旅游资源中的定位 ,既突出它的特点 ,又考虑与其他旅游资源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 三要考虑红色旅游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 ,把红色旅游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体系。

对资源定位要做到不好高骛远 ,又不妄自菲薄。

总之 ,因地制宜分析优势 ,合理定位才能更好的发展红色旅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