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缅甸和柬埔寨 旅行哪里更安全

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旅游的安全性和对华人的友好度?
第一缅甸内战不是一直,不到几天就打完,而且打战的地方不是旅游区,只是边境,目前已经平息。第二:缅甸和老挝是最安全的地

缅甸和柬埔寨 旅行哪里更安全

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旅游的安全性和对华人的友好度?

第一缅甸内战不是一直,不到几天就打完,而且打战的地方不是旅游区,只是边境,目前已经平息。

第二:缅甸和老挝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比较淳朴的地区。

越南的话,不算落后,已经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国家。

越南不喜欢华人。

四个国家的枪支管理,私人不能拥有枪支,不过边境地区可以(金三角一带)。

所以安全还是很安全的,至少比中国安全多了!不过越南就不知道了!去柬埔寨和老挝的话,小心地雷!听说很多!建议去缅甸看看,主要是机票不贵。

老挝也不错,最近发展得很好!...

想去柬埔寨或者缅甸,那边是不是不安全,特别是缅甸阿?

展开全部 柬埔寨还是挺好玩的。

如果你是拖家带口就算了,贫穷落后的环境不太适合需要照顾老人小孩的旅行。

这几年中国人去柬埔寨旅行大多也就是去三个地方,金边、暹粒、西哈努克港。

西哈努克港那边有几个度假酒店,沙滩非常漂亮,又白又细的沙子,滚在上面跟绸子似得。

金边的风情,寺庙,王宫,都很迷人。

暹粒的吴哥窟更是壮美绝伦,能让人充分体会当年高棉王朝的强盛与繁华。

自然风光也很好,海岸边的红树林在阳光照耀下,非常明媚动人。

关键是,柬埔寨的水果真好吃啊真好吃……一般的旅行去这三个地方也就够了,除非你特别想体验原始风情……那你可以去西边、北边的丛林里转悠。

在金边等地方,唯一要注意的大概就是仨问题。

一是专门宰游客的商贩,一罐汽水都敢找你要2美金。

tuktuk也是,动辄开价数美金。

二是金边那个义乌商品泛滥的破破烂烂的中央市场这种地方,里面会有顺手牵羊和碰瓷儿的。

三是偶尔会特么遇到一个脏兮兮的白人,对,是白人,找你要钱。

说辞无非就是出来穷游,东西丢了,要回国之类的……如果你实在闲的难受,非得远离人类文明,去看看更多柬埔寨的自然风光……然后又担心安全问题……柬埔寨的村子里,一般村长都是很阔的。

你可以给村长俩钱,住在他家,想看看原始丛林或者上上山,就让村长开拖拉机送你去。

或者你雇俩警察,保护你。

对,雇俩警察。

柬埔寨警察很厚道,给钱就行。

而且相当骚包的喜欢带着枪到处跑。

城里的没试过,也没必要。

反正乡下的警察给钱就好使。

不管你用哪个办法,想去看柬埔寨的雨林和自然风光,都一定不要自己去野外。

...

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哪个国家最好玩?

只选一个,个人会选柬埔寨。

去看了7大奇迹的埃及金字塔、神庙、约旦的佩特拉古城,觉得还是吴哥窟的美深得我心。

所有我去过的古迹里,是我最喜欢的。

如果你对这些古迹没兴趣那就选泰国,旅游业发达、美食多人民也不错,潜潜水挺棒。

老挝,在我个人看来排在最后。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刺激喜欢热闹,喜欢一大群年轻人疯狂的人,那可以去老挝,轮胎漂流、在当地人搭建在河边的游乐场和一群老外喝酒跳水嬉戏,去溶洞探险去丛林徒步,都是又帅又年青的金毛,很养眼。

缅甸是古时候西羌的一支(白狼羌),发源自甘肃,和汉藏同源,约一千多年前(约唐朝)到达中南半岛。

逐渐被孟族印度化,孟族和高棉(古代柬埔寨)关系密切。

老挝为泰国近亲,是宋朝和泰族一起从云南广西南下的侗台民族(侗族、傣族、壮族、布依族啥的都属于侗台)的一支。

语言其实是泰语的东北方言。

差别如广东话和普通话。

南下后的侗台语吸收了大量印度巴利语词汇,并大量替代了原有的汉语借词,至今除数词外老挝语和泰语的高等词汇多源自印度。

越南和柬埔寨都是现在中南半岛最早的居民,可算土著,两族同宗同源,越南地区最早由中国开发,所以越南的文化深受中国影响,现在去越南也不会感到太多文化差异。

独立后曾在中南半岛以中华自居,称占婆(又称占城,已被越南吞并,今南越南,曾深受高棉影响,灭国后部分遗民迁居海南部分仍居柬越)等为蛮夷。

可以看做中南半岛小中国。

越南语的汉语成分又多又复杂,除了唐朝系统引入的汉越音外,还有大量因吸收时间过早,而被当做固有词汇的汉语借词,汉语借词总数可达越南语7成左右。

柬埔寨即高棉,和越南同宗同源,只是越南被中国化,柬埔寨被印度化(还有一支没中国化也没印度化的山民,叫芒族)。

柬埔寨由南印度人开发建国,初代王就是南印度人。

只是印度未曾统一次大陆全境,所以在外建国也多是新加坡和中国这样的关系——没啥关系。

古高棉文化上深受印度影响,曾称霸中南半岛,建立高棉帝国,除去北越南几乎占领半岛全境。

今吴哥窟系其遗址。

后被南下的侗台民族(暹罗)打败,割地赔款从此一蹶不振(其实主因好像是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热带红土不保水,帝国严重缺水,城市农业双崩溃……不过败了就是败了~)。

在这里提一下前面同化了缅族的孟族,他和高棉人同宗同源,分化时间也不长,当年也是都拜的印度爹地,可是高棉拜的南印度人,孟族拜的北印度人,流派不同,文字能体现出来(南印度画小圈,北印度画大圈)。

不过既然都是印度人,自然从此学会手擦屁股抓咖喱食得倍儿香……嗯……近代西方殖民,英国占了缅甸; 法国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合一,让越南坐大,一度出现柬埔寨人和老挝人越南化,取越南名的现象。

西方殖民者走后越南曾试图吞并柬埔寨、老挝,如印度一般继承殖民地全境,但未得逞。

至今越南仍侵占部分柬埔寨国土,两国对越南心存芥蒂。

饮食上越南比较像中国菜的一支,其他几国都受印度影响很深,但也受华人的影响,不过基本盘还是壮侗苗瑶式的酸口,三哥做菜就基本没有酸味,可是冬阴功您来一口,那酸爽。

其实我一直觉得上古诸越的口味是酸苦,看看现在这些地方,酸汤、酸水、凉茶、油茶、鱼腥草……汉化不久的楚国骚人屈原屈大爷就曾激动地赞美本国,和同样曾属诸越的吴国的美食“酸苦”: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浓浓的苦味,咸酸辣甜,调和起来)……和酸若苦,陈吴羹些(又酸又苦的吴国羹)” 高棉(柬埔寨)就像古希腊,暹罗(泰老)就像古罗马,罗马灭了希腊,可是文化却全面被反杀,高棉文化就是这么影响泰老的,牛逼叉会儿腰。

所以柬埔寨菜泰国菜老挝菜很相似,而且泰国高棉化后因为混得比高棉好,还出现了对柬埔寨的逆输出。

缅甸不了解,总觉得喜酸的习气是南下后染的,瞎猜。

文字上,越南用汉字,曾创俗字“字喃”,但未能取代汉字位置。

殖民后改用法式拉丁字母,与拼音的感觉一模一样。

柬埔寨字母学自南印度,后被泰国老挝学去,泰文为笔画变直后的老挝文,老挝文为以前的泰文,泰文此变是为了方便书写。

缅甸文亦源自二手的印度,二的是孟族的手。

不懂建筑。

只知道越南是中国岭南式建筑。

柬埔寨庙宇宫殿是印度式 (不是泰姬陵那样的!),民居好像都是干栏建筑。

泰老有大量印度式,好像还有受中国影响的大屋顶和传统干栏建筑。

缅甸不了解,不过粗看也是印度式的。

总结一下,中南半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缅甸+柬泰老+越南,越南和柬埔寨是土著,一山之隔从此人鬼殊……我是说中印殊途。

越南是小中国,柬埔寨是小印度。

缅甸从甘肃沿青藏高原踏雪而来,祖上也唱过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南下后才改唱东北玩泥巴。

老挝是泰国东北的穷亲戚,和泰国从云桂杀到柬埔寨,却被文化反噬。

而教化了泰国、老挝、勉强也可凑数的缅甸、和已故占婆的柬埔寨,可谓是中南半岛文明之光啊!

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旅行路线该如何设计比较合理?

去柬埔寨旅行倒不用担心遇到排外或者对华人带有色眼镜的情况。

柬埔寨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只要有游客能给他们带来生意,他们都是欢迎的。

特别是突突车司机,挺喜欢中国游客的,毕竟中国游客到柬埔寨旅游的人数很多。

但是如暹粒的酒吧街晚上就不安全,小偷很多,我在暹粒住了五晚,就这几天听酒店的老板说过三起住客丢手机、钱包、护照的事情。

都是在酒吧街玩时,小偷趁着人多拥挤时下手。

暹粒是旅游城市,制安还算可以,白天不会有人明抢,但是金边就没那么安全了,抢劫时有发生。

所以去柬埔寨旅游一定要拿好包和相机,看管好随身的财务。

怎样可以放便的游玩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

总体是安全的,不过还需要提醒一下注意事项:1.。

外出办事、旅游,最好乘出租车,在路边行走要远离骑摩托车的,等车或乘摩托车时,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物、护照等,以免被偷、被抢。

夜间如须外出,应结伴而行。

2.当地交通设施较为落后,路窄车多,交通秩序较为混乱,交通事故频发。

无论自驾车或者乘坐当地公共交通出行,需注意交通情况。

3.柬埔寨食肆众多,多以路边小摊的形式存在,卫生条件难以保证,建议尽量避免在路边摊档就餐。

同时要提前做好防范,备好药物,饮用瓶装纯净水。

4.老市场周围可能会有一些抱孩子乞讨的妇女,她们让游客买食物给孩子或者直接讨钱。

遇到这种情况请不要施舍,因为她们是职业乞丐。

5.目前柬埔寨仍然有许多地方埋有地雷,所以要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偏离有明显标记的道路。

推荐几个柬埔寨好玩的地方:1.吴哥古迹,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征,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2.吴哥寺又称小吴哥,又叫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因此“吴哥窟”也被作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

3.大吴哥城位于柬埔寨暹粒大吴哥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于12世纪后期由高棉王国国王扩建而成。

4.金边王宫也称四臂湾大王宫,因位于上湄公河、洞里萨河、下湄公河与巴萨河的交汇处而得名,是诺罗敦国王于1866—1870年建造的。

5.独立纪念碑位于诺罗敦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交叉处,为纪念1953年11月9日柬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完全独立而建。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