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和爸爸去旅行

作者:克克克里斯(旅行家)最近红透半边天的《爸爸去哪儿》之雪乡篇,引发了我想把去年和老爸一起的雪乡之旅搬出来show一下!雪乡在哪儿呢?怎么去到雪乡?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从

作者:克克克里斯(旅行家)

最近红透半边天的《爸爸去哪儿》之雪乡篇,引发了我想把去年和老爸一起的雪乡之旅搬出来show一下!

雪乡在哪儿呢?怎么去到雪乡?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从2012年的第一场雪说起!那年在北京工作,老爸来京陪我过年,粑粑说,就咱俩,过年可以去哪儿玩呢?一直找不到北的我,提议“既然已经到了北京,那么再往北一点吧!”就这样,大年初二,我们就坐上了去往哈尔滨的火车,踏上了我们新年伊始的雪乡之旅。

【第一问】雪的故乡在哪里???

雪乡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其实是叫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说雪乡有中国冬天最美的雪景,一点也不为过。这里雪期长、降雪频繁,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每年10月初,这里就开始下雪了,地上积雪可达2米厚,积雪期长达7个月,雪量堪称中国之最,所以才有了“中国雪乡”的美誉。

【第二问】交通

我没有土豪爹,所以我们也不能像那些明星娃一样从牡丹江坐飞机去。而是选择从北京坐火车睡到哈尔滨,再包车去。

火车北京--哈尔滨

哈尔滨拼车--雪乡

司机电话早删了,而且哈尔滨很多地方都有写着包车去雪乡,就跟北京地铁门口会有车去昌平一个道理。280(两个人)小面的(+司机8个人)。3小时到了。路上风景长啥样,我忘了,因为我睡着了。

【第三问】住宿--当地家庭旅馆(300一个火炕,可以睡3-4个人,这个是过年价格,年前去,30元一个人)

住了两晚三人间。火炕可舒服了,就是会干。奇葩的我带了保湿面膜~~~~

tips:

小鸡炖蘑菇好贵,我们没有在雪乡吃,去哈尔滨吃的。两个人吃饭就比较麻烦鸟~~~~~~

【第四问】玩儿

雪乡其实很小。唯一的一条主干道叫雪韵大街,估摸着也就400米左右,大家熟悉的周大姐家、影友之家,都在雪韵大街上,相邻不过50米。

1.各种雪上活动

2.坐一次狗拉雪橇

3.寄一张雪乡明信片

4.雪乡夜景(雪韵大街里有个小景点,叫什么忘了,里面有挺2人转,也就50元门票,里面的夜景很美,而且有很多雪蘑菇。)

【摄影篇】

【传说】

在上世纪80年代那几个闯进雪乡的摄影师,成了使双峰出名的功臣。当时他们拍掉了身上所有的胶卷,意犹未尽地离开这里。次年,他们再进双峰,身后大批的摄影发烧友一拥而至。随着一幅幅让人痴迷的雪乡图景在媒体上发表,双峰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来这里旅游的人数开始成倍增长了,后来改名--雪乡!!!!

【老舅支招】

雪乡气温在零下30℃左右,户外摄影的话保暖就尤为要。东北冷,只要不刮风,雪乡虽然是零下二十几度,但远没有我们南方人想像的噶冷。

我们去之前,请教了曾在东北插队过的舅舅,他的经验很有用处。暧身子先暧脚,鞋子是关健,所以我买了2双厚鞋垫(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北京鞋垫儿大爷”)。一定要不透水的高筒雪地靴,里面一般都有保暖的毛;裤子一定要是裤脚管扎口的雪地裤。这样爬雪山时雪不会灌到鞋里,否则的话你的脚很容易被溶化的雪冻在鞋子里。一定要有能把耳朵盖起来的帽子,一般用绒线帽即可。选一副防水的手套,最好手套口有一匝套的,可以套在手腕上,这样不容易丢。上衣要选容易脱的,剧烈运动容易出汗,千万不要捂着,否则内衣会湿透的,这样一停下来,就会剌骨地冷,很容易感冒,觉得热就脱衣服,不热了马上穿上,虽然麻烦些,但不扫你的游兴。内衣尽量选保暖透气性好比较轻的,薄的鸭绒背心,绒布衫,厚的鸭绒背心,一般的滑雪衫。除了一早上山拍日出,一般不穿滑雪衫,只要在活动,不觉得冷。

【机器防冻防寒】

在寒冷的环境下,相机也容易出现润滑剂凝固,机件运转失灵,电池效率降低等问题。相机保暖套在这里非常有必要,最好是羽绒的相机保暖套。因为相机的工作温度是在0-40℃,雪乡的温度大大低于正常工作温度,电池在这里拍摄几张就会很快没有电了。

1.套套很给力!!!!!

相机防寒罩有两个好处:1、电池保温,去山里徒步一天,拍了500多张,连一块电池都没用完。2、手保暖。手足够暖和了。不过里面最好还是戴个薄手套,因为相机镜头还在外面,所以接近镜头口的地方会很冻,有时难免会需要变焦。还有因为太冷,相机保温套的透明窗会起雾。甚至长出北方冬天玻璃上的冻窗花一样的窗花。需要不停的用手擦下,才能看清取景器。这时候一个薄手套会比你用皮肤擦冻窗花好很多。

2.给电池保温

最好能准备两节电池,一节放在内衣口袋中焐着,另一节用,另一节电池不行了,来回换一下。

3.防止由于温差导致的相机凝露

室内外由于温差大,相机进屋后,会有严重的凝露。事先备一些大的塑料自封袋,进房间前把相机、胶卷放进塑料自封袋中,过一小时才能打开。如果是用胶片的相机,由于低温会使胶片会发脆,过片要慢,否则会撕裂胶片的。如果是电动卷片的话,要看你的运气了。

4.雪掉在镜头UV镜上

千万不要用嘴吹,这样雪会化在镜头上结成冰的,也不要用东西去擦,零下二十几度的雪和沙子一样硬。用相机专用的吹气球吹,没有吹气球可用围巾之类的东西禅掉雪。

5.色温

拍雪景色温会很高,相机可调色温的话,把它调在“阴影”这一档。其实如果色温偏蓝,偶尔有几张这样的片子,或许也不错呢!

6.曝光

拍摄大面积白色时,如果你是使用自动的平均测光,那么需要增加曝光。

7.不要放过雪乡的细节

很多人去哪儿,都是接片,表现场面的宏伟壮丽,但是其实雪乡有很多可爱的小细节。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我所没有看见的。

最后来两张大而全的结束这次雪乡之旅吧!记忆中的雪乡从初冬冰花乍放的清晰到早春雾淞涓流的婉约,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雪的神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